作者:园晟 时间:2014-03-24 21:26
但凡爱看史书的人,或多或少都有这样的过程:刚开始面对历史故事,感觉它们高深莫测,晦涩难懂,多看几遍之后似乎又觉得烂熟于心。于是,便借着对现实的不满,开始不自觉地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甚至“粪土当年万户侯”,这样,就不免有点事后诸葛亮的嫌疑。一直以为研究历史应当心存敬畏,敬畏史实真相,敬畏历史人物;而评论历史则应探索其中的经验与教训,探索社会发展的规律,为现实服务。
苏联的兴亡是很多中国人一直感兴趣的问题,这个充满争议性的问题在学术领域形成了多种解释苏联解体的学说,颇有百家争鸣的恢弘气势。不同的人出于不同的专业范围、知识储备和生活阅历,乃至不同的政治立场,叙述着苏联长达74年的历史和苏共近百年的党史,挖掘其亡党亡国的原因。
中国人研究苏联历史之所以纠结,是因为一个曾经和我们同一阵营的比我们还强大的国家瓦解了,我们却要为北方边境少了个强敌而拍手叫好;中国人研究苏联历史之所以谨慎,是因为苏联的一些悲剧以及出现那些悲剧的原因我们自己的历史上也有过一些,但是我们又不能说太细;中国人研究苏联历史之所以疯狂,是因为苏联在政治领域的失误和经济体制的错误中国不能再犯,然而我们却不知道产生这些错误的深层原因。
学术领域关于苏联解体问题存在着两种最有名的观点。一种观点是苏联在建国初期就已经埋下了社会主义制度“原罪”的种子,无论怎样励精图治都无法逃脱亡国的命运;另一种观点是自斯大林死后的绝大部分苏联领导人,叛徒辈出,不断背离社会主义道路,在修正主义和投降主义的路线上越走越远,正是这些高层精英的背叛导致了亡党亡国的悲剧。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在下不是历史专业出身,无法站在专业的角度回答这个问题,但是闲暇时候确实喜欢看一些记载陈芝麻烂谷子的书籍,偶有感悟,也喜欢写下那么一两篇文章和朋友探讨。大家比较一致的观点就是已有的关于苏联历史的书籍大多是概念化的论述,先确立观点,再搜集相应的史料当论据。这就很容易把读者带进先入为主的误区。众所周知,我国传统的史籍多是先写史实,再予以评论,讲究史实的完整性和评论的客观性。遗憾的是,国内现有的关于苏联问题的书籍多是人为拆分出若干个问题进行逐个论述,鲜有对苏联历史的整体叙述,导致读者连感性认识都无法建立。
连感性认识都没有,怎么可能对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建立起自己独立的理性认识?
笔者也做不到完整连贯地叙述苏联74年的历史,只是想通过这篇文章对苏联最后15年的历史进行叙述评论,与读者探讨:苏联是如何从70年代中期的冷战优势地位的有利处境走上亡国之路的。苏联解体的原因说来话长,至于为什么只写这15年的历史,是因为它离苏联解体的时间更近,作用更直接,更能显示出苏联解体的深层次原因。当然,本文不会只写这15年而割裂前59年的历史,之前的历史也会有所提及,只是篇幅较短。毕竟,小学语文老师教过我们,写作文的时候要详略得当,否则文章就成了流水账。
大家可能要问,为什么从1977年写起,而不是从1976年或者1978年或者别的什么年份写起。我的回答是,这一年发生了三件很重要,或者说是很有意思的事。
第一、这一年的6月,时任苏共中央总书记的勃列日涅夫继任了他的“老战友”波德戈尔内的最高苏维埃主席职务,后者已于当年5月被解除政治局委员职务。从此,勃列日涅夫垄断了苏联最高权力。
第二、这一年的10月,苏联最高苏维埃修改了宪法,在宪法里加上了一句话:“苏联已建成发达社会主义”;
第三、这一年的11月,41岁的丘尔巴诺夫(勃列日涅夫的女婿)被任命为内务部(相当于我国的公安部)副部长,很是年轻有为。
故事就从这位驸马爷写起吧!看看他是多么的“年轻有为”。
作者:园晟 时间:2014-03-25 20:28
引子?驸马爷(上)
驸马爷同志全名尤里?米哈伊洛维奇?丘尔巴诺夫,1936年生于莫斯科,父亲是莫斯科市某个区的党委书记,母亲是家庭妇女。虽说在首都的官场,一个区委书记算不得大官,但是丘尔巴诺夫好歹是干部家庭出来的公子,多少比平民百姓家的孩子多些政治天赋。
驸马爷小时候好像读书不怎么行,可自从在飞机制造厂参加工作以后就特别会规划自己的“前程”,工作中努力上进,积极表现,以此得以在工作单位的共青团系统平步青云,并在23岁的时候被推荐到莫斯科市列宁格勒区团委当干事。
实现从工人阶级到公务员的转变后,丘尔巴诺夫立即报考莫斯科大学,在1959年考上哲学系函授班,不久,与他的同班同学塔玛拉结为夫妻,后者在1963年为他产下儿子。与此同时,丘尔巴诺夫的工作也发生调动,从共青团调到了俄罗斯联邦内务部。1964年,丘尔巴诺夫毕业,被调到苏联共青团中央宣传部任处长。就在这时,丘处长宣布与塔玛拉离婚,直到1988年入狱,都没有再看过她们母子一眼。离婚的这一年,他28岁。
在团中央宣传部,丘尔巴诺夫的顶头上司是团中央宣传部长伊戈尔。此人是时任苏联内务部部长谢洛科夫的长子,极其赏识丘尔巴诺夫,两人下班后经常一起出没于莫斯科的高档舞厅、饭店和酒吧,俨然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1970年6月,丘尔巴诺夫离开团中央,调任苏联内务部劳改局政治部主任。至今为止,没有任何有力的证据证明伊戈尔在父亲面前为丘尔巴诺夫的调动和升职说了好话,但是,身边的知情人都知道,两个人的关系比以前更加紧密,在各种社交场合称兄道弟。丘尔巴诺夫频繁更换女朋友,对伊戈尔从不隐瞒。
当时,苏联上流社会的社交场合很多,见得光的也有,见不得的光的也有。局内人都知道,最高领袖勃列日涅夫的女儿加林娜是老爷子的一大心病。四十岁的人了,已经离过两次婚,现在还单身,几乎天天泡在所谓的朋友聚会上,谁都想巴结她,但是谁都惹不起她。
要说这公主殿下也是位苦命人,年轻的时候追求浪漫,喜欢上风度翩翩、中年丧偶的老男人,结婚后才知道那男人对每个女人都很浪漫。痛苦之余把婚离了,二婚的时候嫁给一位小自己十几岁的杂技演员帅哥,又遭到父亲的反对,被迫再次离婚,混迹夜场。混了几年,让她遇见了丘尔巴诺夫。
丘尔巴诺夫外表英俊潇洒,情场经历丰富,又是内务部的年轻中层领导,正好符合勃列日涅夫选婿的标准。两人在一次朋友聚会上相遇,然后男追女。第二年4月17日,两人结婚。勃列日涅夫对这桩婚事非常重视,不仅大操大办,而且还把捷克斯洛伐克领导人送给他的一辆“斯科达”牌高级轿车作为礼物转送给丘尔巴诺夫,并在莫斯科市中心政府公寓内为小两口安排了一套4居室的高级住宅。这一年,丘尔巴诺夫35岁。
婚后的丘尔巴诺夫对岳父岳母孝顺有加,对妻子也是宠的厉害。这一切,勃列日涅夫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很快找来内务部长谢洛科夫,要求提拔女婿当副部长。谢洛科夫表示,这事不能急,内务部的党委班子晚些时候一定会给总书记一个满意的交代。
交代什么?怎么交代?
1972年,丘尔巴诺夫晋升上校军衔。
1973年,丘尔巴诺夫晋升少将军衔。
1975年,丘尔巴诺夫担任苏联内务部内务军总政治部主任。
1977年,丘尔巴诺夫晋升中将军衔,升任内务部副部长。
要知道,丘尔巴诺夫当上驸马爷是在1971年,那时候他还是个中校,是内务部劳改局政治部的主任。这火箭提拔啊,只能发生在当时全世界火箭技术第一流的苏联。
作者:园晟 时间:2014-03-25 20:43
@逍遥自在9811 8楼 2014-03-25 20:36:54
怎么没了?挺吸引人
-----------------------------
每天努力写一篇,留出其他时间继续扒故纸堆
作者:园晟 时间:2014-03-26 18:44
引子·驸马爷(下)
驸马爷当上内务部副部长后,分管人事工作,常言道,新官上任三把火,驸马爷那三把火烧的可真是旺。把组织建设和队伍建设做出了彩头。
第一把火,禁止任何人在内务部大楼吸烟。
第二把火,整顿警容风纪,要求部下着装严整,皮鞋锃亮。
第三把火,向其汇报工作必须经过秘书,严禁越级汇报。
按理说,一个副部级干部严格要求部下是应该的,但是仅仅如此怕是不够吧?除此以外他又干了些什么?一个资历浅薄、未建功勋的皇亲国戚,身居高位,又管着本部门的人事工作,免不了安插亲信,拉帮结派,排除异己。
内务部的部长助理是克雷洛夫中将,这位同志年轻有为,才华横溢,从1967年苏联恢复成立内务部时起,就与部长谢洛科夫一道,全面推动各项工作,为内务部的筹建和发展立下汗马功劳,颇得谢洛科夫的赏识和同事部下的好评。可惜啊,年轻同志普遍脾气不好,嫉恶如仇。这不,1977年让他碰上了同样年轻同样脾气不好的驸马爷副部长。一到开会的时候,驸马爷就免不了要受克雷洛夫的点名批评。
丘尔巴诺夫是好惹的吗?明里暗里就展开了反击。谢洛科夫部长看见他俩斗得不可开交,就采取和稀泥的办法“顾全大局”,把克雷洛夫保留级别,调到内务部科学院当院长。驸马爷不甘心,在1979年年初带着人去科学院“视察”,很快就发现财务上有不规范的地方。然后拿着这些“经济问题”逼着克雷洛夫辞职。1979年4月19日,克雷洛夫辞职,第二天就在科学院自己的办公室开枪自杀。
有人肆无忌惮,就有人仗义执言。内务部政治思想教育工作局局长扎祖林同志一直以来就在思想政治工作上严于律己,严于律人,非常看不惯驸马爷同志的工作作风。1979年11月,内务部召开意识形态工作会议,扎祖林同志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对丘尔巴诺夫进行了同志式的批评教育。可是同志式的批评也是批评,何况驸马爷还管着内务部的人事工作,当天一散会,将扎祖林免职的命令就被签发了。
有困难,找组织。第二天,扎祖林向苏共中央提出申诉,估计克林姆林宫的领导们良心未泯,决定保留扎祖林的职务。可惜好景不长,几个月后,扎祖林还是被解除了职务,降级使用。
扎祖林曾经结合自己多年的政工经历,编写过一部关于内务部思想教育工作的书,内部传阅后得到同志们的好评,这本书在他卸任后得以正式出版。可悲的是,署名是:丘尔巴诺夫主编。
1979年12月,内务部第一副部长(常务副部长)巴布金自杀,自杀原因不明。1980年1月,丘尔巴诺夫升任内务部第一副部长。驸马爷升官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想要上级给他一辆吉尔牌轿车。按照规定,政治局委员一级的干部配备吉尔牌高级轿车作为专车,副部级干部配备的是伏尔加牌轿车。
遭到部长谢洛科夫拒绝后,丘尔巴诺夫一个电话打给部长会议主席(相当于西方国家的内阁总理)柯西金,问总理同志要车。谁知道,堂堂总理,党性原则还不如手下的部长。第二天早晨,一辆崭新的吉尔牌高级轿车就出现在丘尔巴诺夫家门口。连总理都不敢管,还有什么能挡住驸马爷的飞黄腾达?
1980年10月,丘尔巴诺夫晋升上将军衔。
1981年2月,苏共召开二十六大,丘尔巴诺夫被选为苏共中央候补委员,同时兼任苏共中央监察委员会委员。
驸马爷平步青云的同时,贪赃枉法、以权谋私的事情还真没少干,限于篇幅和主题,在此不作赘述。但是,不管他是否罄竹难书,终究无法逃避法律的制裁。因为,这个世界还是有正义的,正义就源于那些敢于为了正义去牺牲的人们,比如上文那个丢官的局长,那个以死抗争的将军。
言归正传,接下来我就要写苏联最后十五年的历史,看看那个 “已经建成发达社会主义”的超级大国怎样走上亡国之路。
作者:园晟 时间:2014-03-27 12:36
@逍遥自在9811 18楼 2014-03-27 12:01:00
楼主,能不能把你帖子里发的广告给删除, 手机费流量不说,很讨厌
-----------------------------
逍遥兄所说正是我想做,但是实在不知该怎样删除,找遍全页没有删除键,还请告诉一下删除的办法
作者:园晟 时间:2014-03-27 23:20
第一章:沙皇同志奋斗史
第一节:激情燃烧的岁月
要弄清苏联1977年以后的历史,必须先了解当时坐在主席台的人们。坐在主席台最中间的是时任苏共中央总书记的勃列日涅夫同志,我们就从他说起。
1906年12月,勃列日涅夫出生在卡缅斯科耶市(今第聂伯罗捷尔任斯克市),属乌克兰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顺便说一句,这个州也是乌克兰美女总理尤利娅?季莫申科的故乡)。祖父、外祖父和父亲都是轧钢工人,俄罗斯族。父母粗通文墨,讲究礼仪,对儿子的教育侧重培养正直和朴实的观念。勃列日涅夫有一弟一妹,据他本人回忆,父亲对他们从不娇惯,却也很少惩罚,更多的是通过讲道理和身传言教使儿女明白事理。例如,“如果你许下了诺言,就要履行。要是对一件事有怀疑,就应该直说;如果你害怕,就不要去做;一旦做了,就不要胆怯。如果你确信自己是正确的,就坚持到底。”
纵观勃列日涅夫一生,恰恰是他父亲这些话的写照。
卡缅斯科耶位于第聂伯河流域,在它东面是沙皇俄国最大的煤矿区顿巴斯,西面是有名的铁矿区克里沃罗日那。便捷的水运交通和靠近煤铁矿区的区位优势,使卡缅斯科耶在19世纪下半期就成为工业城市,不断吸引外地人口流入。在这座乌克兰城市里,除了乌克兰人还有俄罗斯人、波兰人、犹太人、德意志人、捷克人共同居住。社会风气包容,基本没有排斥外族的情绪。
勃列日涅夫出生的前一年,俄国爆发了1905年革命,这是俄国继1861年废除农奴制后又一次重大的社会变革,从此以后,知识分子追求宪政的民主活动、工人运动以及农民抗争风起云涌。沙皇政府亦在1906年成立国家杜马(议会),实行开明君主制,逐步向君主立宪制过渡,新任首相斯托雷平奉行强硬政治,推行的一系列经济改革使俄国国力迅速上升。然而,“对于一个坏政府来说,最危险的时刻通常就是它开始改革的时刻”,俄罗斯帝国最终没有逃过1917年的革命。七十多年后,另一群俄国人不懂这个道理,瓦解了一度强大的苏联。
斯托雷平的一系列改革在繁荣经济的同时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中小学校开始广泛招收工农子弟,并以提供奖学金或者免除学费的方式鼓励贫民家庭的孩子好好学习。勃列日涅夫十分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即使是在一战(1914年到1918年)和内战(1918年到1921年)那种动荡的岁月里,也坚持刻苦学习,直到1921年中学毕业。1921年,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农业在国民经济各行业中率先复兴。勃列日涅夫在1923年选择了一所库尔斯克的农业技术学校就读,同年加入共青团。毕业后不久被派往乌拉尔地区从事农业管理工作,同年成为联共(布)预备党员。这一年,勃列日涅夫23岁。
如上所述,勃列日涅夫的青少年时期完全是在革命思潮汹涌澎湃的年代度过,成长在这样的时代,任何有理想的青年都容易倾向革命,乃至加入革命。然而,革命的理想蓝图只是存在于布尔什维克领袖们的脑海里,甚至领袖之间也存在分歧。1924年列宁死后,其他政治局委员早已存在的矛盾逐渐公开化。斯大林、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布哈林、李可夫等列宁时代的政治局委员在新经济政策的存废、农业集体化、加快工业化、世界革命等问题上发生争论,政见的不同使大家都想获取最高权力。最后,斯大林采取“联合一派、打倒一派”的办法,利用自己掌管组织人事权力的优势,在权力斗争中脱颖而出,夺取了党内最高领导权。
1929年,苏联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同时强制推行农业集体化运动。关于这场运动,简而言之,就是动员农民加入集体农庄,控制农产品的销量和价格,为快速工业化实现原始积累。然而,集体化降低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遭到了强烈的反抗和抵制,农产量连续下滑。一方面,广大农民怨声载道,另一方面,斯大林在1930年3月发表《胜利冲昏头脑》,非但不检讨方针政策的失误,反而将农业减产归罪于地方上的农业干部,并采取“清党”措施,借此将那些反对他本人以及他的方针政策的党员干部开除党籍。
这一切,将会给勃列日涅夫带来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