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主:x-file
    
 · 九阳全新免清洗型豆浆机 全美最低
 
89
送交者: x-file 2016月05月06日18:41:29 于 [世界游戏论坛] 发送悄悄话
回  答: 88 x-file 于 2016-05-06 18:38:59
当时,日内瓦会议被称为“头号共产党人”和“头号帝国主义者”的大辩论。上午的会谈中,里根总统抨击苏联人权问题,戈尔巴乔夫抨击美国的军事工业左右了该国的内外政策。到了下午,双方讨论战略武器问题,两人相互指责对方先拿枪指着自己和其他人,破坏了世界和平,要求对方先放下枪,吵架升级。吵着吵着,里根建议出去散散步,两人从会议室走到会客室,围着会客室的壁炉(日内瓦会谈因此又被称为‘炉边会谈’)又吵了起来。眼看谈不下去了,里根转移话题,邀请戈尔巴乔夫访问美国。戈尔巴乔夫答应了,也邀请里根回访苏联。双方的关系终于在这一刻得到缓和。
第二天,双方继续会谈。里根总统再次重申对苏联人权问题的立场,“里根一开场就声称,苏联如果想改善同美国的关系,就必须改正它在人身自由方面的声誉。总统用下面这个事实作为他的论据: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它对这个问题极端敏感,没有一位政治领导者能够忽视这个问题”。戈尔巴乔夫回应道,“美国不应把它自己的标准和生活方式强加于人”,随后话锋一转,再次抨击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里根辩解道:“这不是什么进攻性计划,我谈的是盾,而不是矛。”戈尔巴乔夫坚持认为这项战略防御计划挑起了新一轮军备竞赛。
对于两项大的原则问题,两位领袖点到为止。戈尔巴乔夫知道里根不可能在第一次见面时就放弃“星球大战计划”,里根也知道苏联不会承认美国提出的人权问题。在这之后,两人接着争论阿富汗问题和其他国际热点地区问题,走上几个回合便下场了,由两国代表团成员讨论细节问题,草拟会议的联合声明。毕竟,两位领袖来了一趟,不能只是吵架,也要搞点样子货给国际舆论一点交待。
苏美日内瓦联合声明主要有两项内容:一项是“核战争是不能允许的,在这种战争中不会有胜利者”,另一项是“双方将不寻求超越对方的军事优势”。两项都是口号,没有实质意义。有实质意义的全是一些联合声明以外的两国协议,涉及科学、教育、文化等领域的交流,由美国国务卿舒尔茨和苏联外长谢瓦尔德纳泽谈判签署。
毫无实际意义的联合声明签署后,两位领袖高度评价了日内瓦会谈,当然,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自我恭维了一番。戈尔巴乔夫说:“已经结束的会谈是一个重大的事件,以致无法借助简单化的概念对它进行评价。会谈使得我们更加明确地认识了我们的分歧的性质,消除了积累下来的部分偏见。信任的建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而是一个艰巨的过程。”里根说:“政治对话将扩大,将在各个层次上举行。他还谈到就最高级互访达成的协议。两国将发展双边合作,继续并扩大就地区问题进行的磋商。”
日内瓦会谈就这样结束了,但它真的结束了吗?当时和后来的人们一致认为,这场迅速结束的会谈成了苏美关系新的开端。戈尔巴乔夫与里根第一次握手后,苏美关系将往何处去?
时任苏联驻美国大使多勃雷宁对日内瓦会谈的回忆提到了四个细节,这四个细节似乎预示着苏联外交即将发生的巨大变化。
第一,苏联外交部第一副部长科尔尼延科固执己见。由于谢瓦尔德纳泽担任外交部长不到半年,外交经验不足,苏联派出第一副外长科尔尼延科与美国国务卿舒尔茨举行谈判,商讨细节问题。科尔尼延科长期跟随葛罗米柯,同样拥有倡导缓和又坚持强硬的谈判风格。他的风格使他与舒尔茨发生了强烈冲突。最后还是戈尔巴乔夫出面,苏联才作出让步。两个月之后,科尔尼延科改任苏共中央国际部第一副部长。此后,谢瓦尔德纳泽推行外交新方针少了一个掣肘。
第二,戈尔巴乔夫在阿富汗问题上态度暧昧。当里根总统抨击苏联入侵阿富汗时,戈尔巴乔夫进行了辩解。在场的美国外交官们后来告诉多勃雷宁,他的领袖好像想表达他对苏联入侵阿富汗没有责任。美国人不知道,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们决定出兵阿富汗时,戈尔巴乔夫还只是政治局候补委员。
第三,美国对于戈尔巴乔夫最关注的“星球大战计划”没有丝毫让步。在草拟联合声明的时候,美国不希望将核武器和太空武器(星球大战计划)联系在一起,苏联认为战略防御计划(星球大战计划)和反弹道导弹条约存在分歧。苏联一度以拒绝签署联合声明作为要挟,要求把星球大战计划写进去。面对要挟,美国人仍不同意联合声明的内容涉及“星球大战计划”。最后,苏联让步了。联合声明全文都没有提及美国的那个宏伟计划。
第四,戈尔巴乔夫在苏联人权问题上“松口”了。对于里根和历届美国政府乃至大部分西方国家长期以来持续抨击的苏联人权问题。联合声明的最后稿显示,苏联将“以合作精神解决人道主义案例”。至于和谁合作、如何解决,当时的很多人拭目以待。日内瓦会谈结束三个月后的1986年2月11日,戈尔巴乔夫亲自下令,为持不同政见者运动领袖人物萨哈罗夫恢复自由。
作者:园晟 时间:2016-01-25 20:55
从日内瓦回国后,戈尔巴乔夫的工作重心从外交转回内政。新领袖最后下定决心,要更换莫斯科的领导人格里申。1985年是格里申担任莫斯科市委第一书记的第18个年头,这一年,他71岁。
格里申全名维克托?瓦西里耶维奇?格里申,1914年出生于莫斯科省谢尔普霍夫市,19岁进入莫斯科机车管理技术学校学习,从此进入铁路部门工作。1937年毕业后担任谢尔普霍夫火车站机务段副段长,1941年升任谢尔普霍夫枢纽站党委书记,1950年,36岁的格里申担任莫斯科州州委机器制造部部长,从此步入政界。
1952年,格里申当选苏共中央委员,升任莫斯科州州委第二书记。1956年3月,格里申转任全苏工会中央理事会主席,1961年当选政治局候补委员。1967年,原莫斯科市委第一书记叶戈雷契夫因“工作错误”被免职,格里申被任命为新的莫斯科市委第一书记,这一年,他53岁。1971年的苏共二十四大上,格里申和戈尔巴乔夫的老首长库拉科夫同时当选政治局委员,进入苏共核心领导层。
在莫斯科,格里申政绩平平。在他治下,莫斯科的各级干部出了不少腐化堕落之人,在后来被查处的多起腐败案件中,总有莫斯科的干部落马。在勃列日涅夫末期和安德罗波夫时期,瓜田李下的格里申饱受“失察”的议论,处境颇为尴尬。契尔年科时期,格里申多次表现出对戈尔巴乔夫的轻视。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格里申的政治生涯进入尾声。
免去格里申之前,戈尔巴乔夫想了挺久接替的人选。格里申在首都任职十八年,根深蒂固,盘根错节;莫斯科官场有排外的传统;首都存在着有派别性质的小集团;贪腐势力仍有漏网分子占据职务……这些问题都需要一个工作风格强劲的新人来解决。戈尔巴乔夫认为“需要到处去“寻访”精力充沛、做事果断、对一切新事物敏感的人”。
戈尔巴乔夫的大学时光在莫斯科度过,当上总书记前在首都呆了七年。新领袖对莫斯科现状的评价是“本来庄严许诺要建成‘共产主义模范城’的莫斯科,却遭受着住房和物资供应短缺的严重困难,生产和知识的潜力节节下降”。
1985年12月22日,政治局召开会议讨论莫斯科市委第一书记的新人选。戈尔巴乔夫向大家推荐叶利钦,理由有两条,一条是叶利钦作为搞建筑工业出身的干部,有能力解决好首都住房建设落后的现状;另一条是叶利钦有领导大城市工作的经验,担任过九年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州委第一书记。
12月24日,戈尔巴乔夫出席莫斯科市委全体会议,宣布同意格里申的退休申请,免除他的市委第一书记职务,推荐叶利钦接任他的职务。经过选举,叶利钦当选。
安排好叶利钦的新职务,戈尔巴乔夫可以安心过圣诞节了。
回首1985年,他历经千辛万苦登上苏联最高领导人的宝座,成为国内甚至国际社会的风云人物。在国内,他破釜沉舟,让自己的亲密战友利加乔夫、雷日科夫和谢瓦尔德纳泽等人当上了政治局委员,牢牢掌握住党务、经济和外交等领域的权力;他将旧时代的包括罗曼诺夫和格里申在内的很多人赶出了历史舞台,在列宁格勒和莫斯科两座大都市树立起自己的领导权威;他的和平外交攻势打了美国政府一个措手不及,使得苏联在国际社会形象好转。
戈尔巴乔夫在1985年也埋下了使他走向失败的种子,比如发起“反酗酒运动”,比如把叶利钦调入中央工作,又安排他执掌莫斯科市委。1985年对于苏联来说,丝毫没有显示出走向解体的苗头。1985年对于戈尔巴乔夫来说,丝毫没有显示出他是政治低能儿,也丝毫没有显示他是“叛徒”。
政权还在他的手里,国家尚能维持有余。但他不想就此止步。按照惯例,苏共即将在1986年春天召开第二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戈尔巴乔夫很重视这次会议。由于刚掌权时根基不稳,1985年的苏共中央四月全会没有给予他充分表达的机会。对于即将召开的苏共二十七大,戈尔巴乔夫有很多话要说。
作者:园晟 时间:2016-01-25 23:53
1986年1月1日,戈尔巴乔夫和里根分别向美国和苏联人民互致电视祝辞。双方这一行为继日内瓦会谈再次显示出苏美关系缓和的光明走向。相互祝贺新年的主意由里根提出。戈尔巴乔夫毫不犹豫地同意了,他通过这件事显示出自己的外交“新思维”,允许一个头号帝国主义分子向邪恶帝国的人民发表电视讲话,改变外界关于苏美关系依旧紧张的印象。
互致祝辞的背后,是戈尔巴乔夫领导下的苏联再次主动出击,掌握苏美关系的外交主动权。日内瓦会谈结束后,戈尔巴乔夫和里根建立了相互邮寄私人信件的渠道。多勃雷宁也返回美国,继续和美国政府高层沟通,探索两国关系实质意义层面的新突破。在苏联国内,戈尔巴乔夫收到了外交部和国防部的联合报告,两个部门破天荒地向领袖提出要约美国一起大规模裁军。
早在日内瓦会谈之前,外交部第一副部长科尔尼延科就和国防部第一副部长兼总参谋长阿赫罗梅耶夫元帅各自组织本部门力量,共同草拟了一份核裁军方案。这个方案又被称为“最大可行性方案”,方案认为“美苏双方拥有比现存核武器少得多的核武器才会有相对的安全,而且越少越安全,即便核武器已被削减到很少数量后也足以给敌方造成极其惨重的损失”。
两位第一副部长在新领袖上台初期弄不清楚领袖是为了和平而裁军还是为了宣传而裁军,写好以后没敢上报。后来,两人看到新领袖在日内瓦与美国总统握手言和,确信裁军的时代已经来临,便快马加鞭,在12月中旬成稿上报领袖。戈尔巴乔夫看完十分中意,下令外交部长谢瓦尔德纳泽按这个思路尽快草拟裁军方案,向美国政府发起新一轮和平攻势。
1986年1月中旬,苏联拟定“2000年无核化分阶段裁军计划”,该计划希望在2000年以前实现全面销毁核武器的目标。这个计划将削减核武器直至全面销毁核武器分为三个阶段,详细规定了战略和战术核武器的削减计划,禁止发展太空进攻武器。该计划还建议逐步削减常规武器,将多种武器包括在内,并制定了适用于双方均衡裁军的具体时间表。
应该说,这是一项不错的计划。但是,一项和平计划好不好不在于它的内容如何,而在于它能否实施以及怎样实施。不得不说,戈尔巴乔夫这步棋走得有点快,几乎把美国政府逼入死角,毫无退路。
1月15日,戈尔巴乔夫将“2000年无核化分阶段裁军计划”写入给里根总统的私人信件中,下令驻美国大使多勃雷宁亲手交给美国国务卿舒尔茨,再转呈总统。舒尔茨收到信件后,向多勃雷宁询问信件大概内容,当他听到是拥有如此宏伟目标的大规模裁军计划时,立即召集有关专家,准备汇总各方面建议供里根总统参考。
没等里根回信,戈尔巴乔夫就在1月15日当天晚些时候向外界公开了“2000年无核化分阶段裁军计划”,再次打了美国政府一个措手不及,再次在国际社会赢得满堂彩。美国政府十分无奈——戈尔巴乔夫太无赖了,这边刚发了“征求意见稿”,那边就向新闻媒体公开,基本上没有给美国政府留下缓冲时间,弄得美国政府再次陷入被动,不答应都不行。
里根总统在收到信的最初几天没有任何回应。后来终于有了反应也是“顾左右而言他”。里根声称,建议中有些部分在他看来是富有建设性的,美国及其盟国将仔细审查戈尔巴乔夫的建议。意思是你不是要倡导无核化世界嘛,光咱们两家销毁核武器还不行,还得其他几个有核国家共同参与。里根在谈话时还试图把话题转移到欧洲中程导弹武器谈判,避开其他所有的裁军话题。
等到一个多月之后,里根总统才在2月22日对戈尔巴乔夫的裁军计划建议进行了正式回复。他表示欢迎分阶段核裁军方案,却提出了一系列反建议,包括苏联销毁部署在亚洲的中程导弹(苏联的计划只削减部署在欧洲的中程导弹)、接受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单方面地削减常规武器(里根认为苏军常规力量对美军有明显优势)、核武器完全销毁之前可以进行新的核试验。
至此,里根总统完全化解了戈尔巴乔夫的外交攻势。他针对苏联提出的一系列“高大上”建议,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苏联无法接受的反建议。而且,里根特别会卡点,选择在苏共即将召开全国代表大会的日子发出“和平建议”。他知道,苏共即将在2月25日召开二十七大,这时候的苏联领导人肯定忙不过来,两天时间内根本来不及回应。这样一来,“拖延谈判、延误和平”的罪名就要落到苏联人头上了。
果然,戈尔巴乔夫和同事们忙着开会,没有正式回复。讽刺的是,里根提出的那些要求苏联单方面裁军的建议在不远的将来被戈尔巴乔夫全部答应。
0%(0)
0%(0)
  90 - x-file 05/06/16 (453)
    91 - x-file 05/06/16 (418)
      92 - x-file 05/06/16 (423)
        93 - x-file 05/06/16 (449)
          94 - x-file 05/06/16 (430)
            95 - x-file 05/06/16 (456)
              96 - x-file 05/06/16 (449)
                97 - x-file 05/06/16 (423)
                  戈尔巴乔夫上台后一系列的倒行逆施一步一步把苏联拖向解体 - x-file 05/06/16 (445)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北美最大最全的折扣机票网站
美国名厂保健品一级代理,花旗参,维他命,鱼油,卵磷脂,30天退货保证.买百免邮.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15: 美国马上开始去古巴渡轮服务,300美元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