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主:x-file
    
 · 九阳全新免清洗型豆浆机 全美最低
 
37
送交者: x-file 2016月05月06日00:37:32 于 [世界游戏论坛] 发送悄悄话
回  答: 36 x-file 于 2016-05-06 00:36:35
成立政党和开设公司一样,上午挂牌,下午就要开始工作。只不过,公司要研究的是市场,政党要研究的是形势。塔拉基们和卡尔迈勒们成立的人民民主党是要革命的,如何分析形势,再根据形势选择正确的革命方式夺取政权,成了他们的当务之急。
马列经典理论分析形势一般都是先分析阶级矛盾,再分析民族矛盾,最后分析国家矛盾。下面,让我们回归主旋律,按着这个思路来。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阿富汗总人口保持在1800万人上下。国家经济落后,工业基础薄弱,直到五十年代达乌德亲王担任首相后,才陆续兴建现代化工业。工业企业以轻工业为主,主要加工当地一些农牧业产品。工矿企业极少,工人比例占总人口比例只有0.5%左右。全国有四分之三的居民从事农牧业,粮食作物长年无法自给,需出口经济作物换取外汇进口粮食。在广大农村,基层政权机构薄弱,宗教势力和部族势力极为强大,严重威胁中央政府权威。耕地和牧场集中在少数人手里,造成了无地和少地的贫苦农民遍布广大农村。
阿富汗境内民族主要有普什图族、塔吉克族、乌兹别克族和哈扎拉族,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大约分别占总人口的40%、30%、10%和10%。其他十几个民族人口数量合计占10%。阿富汗的主体民族是普什图族,在政治经济领域处于支配地位,主要分布在阿富汗南部,也就是兴都库什山以南的广大地区。其他民族分布在阿富汗北部与苏联接壤的省份。1747年,阿富汗独立建国后,普什图族占据主导地位的中央政权与少数民族的政治军事斗争不断,一直持续到今天。
阿富汗生来就是个苦命的国家,独立时间很短。两千多年来先后被马其顿帝国亚历山大大帝、印度阿育王、大月氏民族、阿拉伯帝国、蒙古帝国和伊朗萨法维王朝征服。但是,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完全征服阿富汗,占领者始终面对着阿富汗各个部落的顽强抗争。阿富汗好不容易在1747年独立,又被大英帝国瞄上了,英国在1838年、1878年和1919年发动了三次侵阿战争,都没有征服这个国家。但是,英国在1893年强迫阿富汗割让一部分领土(现在归属巴基斯坦)给英属印度,重新划定阿富汗南部边界,史称“杜兰线”。
这个“杜兰线”对于阿富汗的意义类似于“麦克马洪线”对于中国的意义。不同之处在于,“麦克马洪线”是西藏地方政府背着中央政权与英国划定,而“杜兰线”是阿富汗皇帝阿卜杜拉赫曼汗畏惧英国而签订。像历届中国政府不承认“麦克马洪线”一样,阿卜杜拉赫曼汗死后的历届阿富汗政府都不承认“杜兰线”。英国人放弃对印度半岛的殖民统治后,像中国与印度因“麦克马洪线”结下梁子一样,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因“杜兰线”成了死敌。阿富汗总想着收复失地,而巴基斯坦想的却是凡是殖民者留下的就是我的,谁都不许打主意。
被“杜兰线”划走的领土超过今阿富汗版图的三分之一,被分离的人口绝大部分属于普什图族,接近当时普什图族总人口的一半。“杜兰线”改变了阿富汗的版图,也改变了阿富汗以后的历史进程。无数阿富汗仁人志士前赴后继,探索提升国力的富国强兵之道,就想着有朝一日收复失地。
这就是1965年阿富汗人民民主党建党后面临的社会形势。社会保守,经济落后,少数民族、宗教势力和部族势力严重影响着国家政权的权威,缺少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带领国家实现富国强兵。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现代化工业根本无法培育足够的工人阶级群体,而广大农民生活贫苦,相对国家更加亲近自己的部族和宗教组织。政治权力和社会财富集中在官僚阶层、地主阶级、宗教上层和部族首领手里。阶级矛盾极为尖锐。
按照马克思的教导,无论从哪一方面来说,这种形势都不适合发起无产阶级革命。不过,共产党人讲究的是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话又说回来,从苏联到中国,从南斯拉夫到越南,又有哪个国家的共产党是按照马恩的教科书照葫芦画瓢?
在阿富汗人民民主党的建党大会上,大家选举塔拉基担任党的总书记。仅次于塔拉基的党内二号人物叫卡尔迈勒。接下来的故事主要围绕这两个人展开。
就是这两个人,为阿富汗革命构思了两条截然不同的前进道路。
作者:园晟 时间:2014-12-13 11:55
1965年,塔拉基48岁,卡尔迈勒36岁。
塔拉基,普什图族,出生于阿富汗加兹尼省一个贫寒的农牧民家庭,小学毕业后即辍学回家,15岁起在一家水果公司打工。此后,塔拉基利用业余时间刻苦学习文化,在喀布尔大学办的夜校读书。18岁那年,公司派他去印度上班,从此改变了他的一生,
在孟买,他结识了几位印度共产党党员,接触到马克思主义,产生出很大的兴趣。1937年,20岁的塔拉基回到祖国阿富汗,不知道通过什么渠道进入到政府工作,在官方媒体从事文学创作。在后来的几年里,塔拉基凭借自己的文才和胆识逐步在新闻界和文化界崭露头角,成为闻名全国的作家,并且当上官方通讯社的处长。
敢于揭露社会现实的作家塔拉基先生最终还是突破了官方的忍耐限度。1953年,塔拉基被开除出公务员队伍。没有皇粮吃,他就以著述和翻译为生,昼夜苦思如何拯救倍受苦难的人民、如何开创祖国的前途。想啊想啊,他终于想到了办法,那就是走俄国人的路,成立无产阶级政党,号召群众发起革命。
1965年元旦,塔拉基和卡尔迈勒等人共同成立了阿富汗人民民主党。
卡尔迈勒1929年出生于阿富汗首都喀布尔的一个军官家庭。父亲是普什图族,职业军人。查希尔国王亲政后,卡尔迈勒的爸爸当上帕克蒂亚省军区司令,后来还领导过国防部财政司。卡尔迈勒的母亲是塔吉克族。所以,有一部分阿富汗战争的书籍中误以为卡尔迈勒是塔吉克族,而忽略了他爸爸是普什图族。
研究阿富汗历史人物的民族成分,比研究他们的家庭出身还重要。比如,官二代卡尔迈勒同学就背叛了自己的阶级,早在中学时期就参加了马克思主义的学生团体,还因此在1948年被剥夺保送喀布尔大学的入学机会,直到1951年他自己考进去。
上大学之后的卡尔迈勒并不消停,凭借着自己杰出的演讲才能很快成为了喀布尔学生运动的领袖,经常煽动、组织反政府示威游行,最终在1953年被捕入狱,蹲了三年大狱之后,赶上国王大赦天下,重获自由。不知道是他家的社会关系树大根深,还是他本人确实不凡,出狱后的卡尔迈勒居然重新回到名校喀布尔大学,完成了法学和政治学学业、获取学士学位,还当上公务员,留在首都的中央机关工作。
不管是国王的恩赐还是家里的安排,已经成为公务员的卡尔迈勒依旧厌恶君主专制政体,对现实极其不满,很快就将目光投向了颇具马列观点的革命作家塔拉基,并在他的领导下参与了1964年的建党工作,并迅速脱颖而出,成为党内二号人物。
1964年查希尔国王颁布新宪法、开放党禁后,人民民主党还不敢公开活动。党的领袖们以私人身份竞选国会议员,准备以议会斗争形式推动社会变革。历史在这里,和阿富汗人民民主党,和这个党的领袖们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
1965年,卡尔迈勒当选国会议员,而塔拉基落选了。估摸着竞选官员和议员这事,文笔好的还是没口才好的有优势。这件事发生的很尴尬,如果人民民主党确定今后以议会斗争作为革命的主要形式,那么毫无疑问,卡尔迈勒就会成为党在一线斗争的领导者,而塔拉基将退居二线,只能回归老本行,写写书、编个选集什么的。这不就违背了革命党只能有一个领袖的原则吗?
和他俩一起去竞选国会议员的人民民主党党员中,有一位叫作哈菲佐拉?阿明。这个人很不简单。他很早就看出了塔拉基与卡尔迈勒的面和心不合,并以此为起点,步步为营,开启了自己在党内的美好仕途。
到了1966年,塔拉基提出:人民民主党必须依靠广大贫苦民众,开展地下斗争甚至是武装斗争,以暴力革命方式推翻国王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人民共和国。除此以外,今后发展党员要讲究队伍的纯洁,只允许家庭出身贫苦卑微的人入党,带有皇室、贵族、地主、官僚、资本家、部落首领和宗教上层背景的人禁止入党。
作者:园晟 时间:2014-12-13 13:28
卡尔迈勒对此表示坚决反对。他认为阿富汗的工人阶级力量弱小,发起罢工或是工人暴动几乎不可能;农牧民群体多信奉伊斯兰教,阶级觉悟不高,发动他们参加无产阶级革命的条件很不成熟;相反,知识分子阶层接受马克思主义传播较多,贵族、官僚和民族资产阶级内部也存在倾向社会变革的群体。只要他们愿意为党工作,主动申请入党,不必太拘泥于他们的家庭出身。
人民民主党内部迅速分裂为两派,拥护塔拉基的党员主张发展地下斗争,伺机掀起暴力革命。拥护卡尔迈勒的党员主张团结上层改革派,发起集会游行等公民运动,配合党员议员的议会斗争,推动国王政府全面改革。
1966年底至1967年初,阿富汗人民民主党的分裂出现公开化,分别成立以塔拉基为首的“人民派”和以卡尔迈勒为首的“旗帜派”。双方彼此攻击,强烈声明自己才是真正的阿富汗人民民主党。
尽管两派在革命路线问题产生重大分歧,但是对两个问题的认识还是一致的。第一是向阿富汗军队渗透,在军队中上层军官中积极发展党员。无论是人民派主张的“伺机掀起暴力革命”还是旗帜派主张的“团结上层改革派”,都十分重视争取军队尤其是高层军官的支持。毕竟,无论是发起革命还是推动社会变革,如果没有忠于党的武装力量,都是天方夜谭。
人民派和旗帜派的第二个共同点是重视争取苏共的支持,这个不用解释。
那么,苏共乃至苏联又是怎样看待阿富汗人民民主党以及阿富汗的呢?
1917年十月革命后,苏维埃俄国主动提出要与阿富汗王国建交,遭到亲近英国的国王哈比布拉的拒绝。苏俄内战期间,哈比布拉政府允许白俄武装过境,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红军在南方的军事行动。
1919年2月,新继位的国王阿玛努拉宣布阿富汗独立,废除英国在阿富汗的一切特权。当年3月,列宁政府摒弃前嫌,率先承认阿富汗独立。5月,英军又一次入侵阿富汗,第三次英阿战争爆发。8月,内外交困的英国政府主动宣布停战,承认阿富汗独立。1921年2月,阿富汗和苏俄签订苏阿友好条约,双方正式建交。
可以说,苏共1917年执政伊始,从列宁到斯大林,再到赫鲁晓夫,都十分重视和阿富汗的外交关系,长年坚持给予阿富汗军事和经济援助。苏共一直希望有一个稳定的南部边界,打破西方国家对苏联的包围圈。从地理位置上来看,阿富汗夹在帝俄中亚地区和英属印度中间,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就是沙皇俄国和英国的缓冲区。
一战结束后,阿富汗又成了苏联和英国的缓冲区。二战胜利后,雅尔塔体制确立,美国填补了日渐衰落的英国,向伊朗、巴基斯坦和阿富汗渗透,并于五十年代中期组建了包括美国、英国、土耳其、伊拉克、伊朗和巴基斯坦在内的巴格达条约组织,企图从南面围堵苏联。
五十年代中后期,阿富汗由达乌德亲王担任首相。他执政期间,美国主动对阿富汗进行军事和经济援助,多次拉拢阿富汗加入巴格达条约组织,屡次遭到达乌德亲王拒绝。原因很简单,巴基斯坦占据着普什图斯坦接近一半的领土,达乌德亲王做梦都想收复失地,誓死不与巴基斯坦为伍。
苏联一看来了机会,立马对阿富汗政府加大援助力度。在达乌德亲王主政的十年间,苏联共计对阿援助5亿美元。那可是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的5亿美元,不是小数字。达乌德亲王倒是头脑清醒,美国的援助也接,苏联的援助也接,但依然坚持不结盟政策,不为美苏任何一方所左右。
1963年,强势的达乌德亲王下台,国王查希尔亲政。阿富汗局势日渐动荡,宗教极端势力风起云涌,少数民族独立势力纷纷抬头,普什图部族割据一方。就在这时,信奉马列主义的阿富汗人民民主党成立。这对苏联来说简直是意外的惊喜。苏联政府继续保持对查希尔国王政府的援助,并通过苏共中央国际部对阿富汗人民民主党进行支援。苏共中央玩弄两边下注,企图在阿富汗建立优势地位,这一次,会玩砸吗?
0%(0)
0%(0)
  38 - x-file 05/06/16 (571)
    39 - x-file 05/06/16 (531)
      40 - x-file 05/06/16 (559)
        41 - x-file 05/06/16 (570)
          42 - x-file 05/06/16 (556)
            43 - x-file 05/06/16 (539)
              44 - x-file 05/06/16 (552)
                45-46 - x-file 05/06/16 (532)
                  47 - x-file 05/06/16 (525)
                    48 - x-file 05/06/16 (570)
                      49 - x-file 05/06/16 (547)
                        50 - x-file 05/06/16 (545)
                          51 - x-file 05/06/16 (567)
                            52 - x-file 05/06/16 (545)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北美最大最全的折扣机票网站
美国名厂保健品一级代理,花旗参,维他命,鱼油,卵磷脂,30天退货保证.买百免邮.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15: 美国马上开始去古巴渡轮服务,300美元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