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门之战对共军来说是一次军级规模作战,并不非得兵团司令叶飞亲自指挥。但考虑到登岛作战的复杂性,叶要能亲临指挥可能更好,至少发现疏漏后可以调动更大资源来弥补。但他的主要过失还不是这点,而是过分轻敌,并将这种情绪直接影响到作战部队。特别是叶在条件不成熟或者至少是情况不明确时一再敦促28军尽快行动,并且不顾粟裕的指示,轻易批准了不成熟的作战方案。所以,叶的责任是很大的,换个谨慎的兵团司令,也许情况就大为不同。
但萧锋毕竟是前线总指挥,今天我们回顾金门之战的诸多重大失误时,不能不承认其中大部分是战术级别的,这本应是他这个前线总指挥来发现、避免和补救的。连此书都承认,从兵团到前指都盲目轻敌,这后面说的不就是他嘛。萧要能冷静评估登岛作战的难度,并且如实上报坚持己见,叶也不可能拿这么大事开玩笑。共军在金门之战中的组织工作是相当马虎和混乱的,直接导致失败,这个责任当然主要是前指来负。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其实任何作战,成败的直接责任都应由前线总指挥来负,自古如此。败了就是败了,谈不上背黑锅。
而粟裕是最没有责任的,这不仅是因为作为三野领导负责的摊子太大而管不了这么细的事,而且因为粟对金门作战的指示完全正确。当时就他对登岛作战的复杂性有着异乎寻常的冷静判断,并且一眼就看出了问题的关键,因此明确做出了“三不打”的命令。即凑不够一次运送六个团兵力的船只不打、敌如增兵一个团以上不打、山东的船工到位前不打。今天回顾金门失利的细节,真让人感叹粟裕之料事如神,哪怕其中一条被执行,也可以避免金门之败。只可惜,叶飞萧锋一条也没执行,历史就这么被定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