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更名到股改,宇树科技走到了IPO前夜 zt |
送交者: 2025年05月31日06:57:42 于 [世界军事论坛] 发送悄悄话 |
|
从更名到股改,宇树科技走到了IPO前夜作者:高恒 5月28日,宇树科技正式更名为“股份有限公司”,同时引入一位来自北京国资的董事。这家曾以四足机器狗闻名、靠人形机器人登上春晚舞台的公司,正在完成一场不动声色的治理结构升级。从法律意义上看,这一变更等同于完成股改,是冲刺IPO的关键一步。背后,不只是融资节奏的加速,还有一家“具身智能”新势力正在试图卡位中国产业新拐点。 01·更名≠常规,宇树科技正在走完IPO的第一道程序门槛 改名,只是表面动作;股改,才是真实意图。 根据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杭州宇树科技已于5月28日完成从“有限公司”到“股份有限公司”的更名。虽然官方解释为“运营层面的常规变更”,但多位法律界人士指出:股份制改造是公司上市前必须完成的步骤,标志着其法人治理结构、资本架构和对外合规路径都在为公开募资做准备。 更名的同时,公司也同步公告:原有合同依然有效,业务不变,人员架构保持稳定。这种“一切照旧”的表述,恰恰反映出公司正在通过最小成本完成一次深层次的资本跃迁。背后潜台词是:准备好了,只等起跑枪响。 更名只是开始。今年3月,宇树还在香港设立“Unitree Robotics Limited”,在多个公开场合,创始人王兴兴都没有否认“赴港上市”的可能。考虑到港交所在2024年更新18C章节,允许未盈利的科技企业赴港上市,宇树科技这家“人形机器人+AI”的硬科技公司,已经符合准入门槛。 02·国资董事进场,一场有意为之的资本布局 比更名更关键的,是谁在推动这次改名。 就在变更完成的当日,北京京国瑞股权投资基金总经理梁望南出现在宇树科技董事名单中。这是公司历史上首次引入北京国资背景董事。梁望南既是北京地方政府产业基金的重要决策人,也是此前领投宇树科技的“北京机器人产业基金”的关键人物。 事实上,早在2024年9月,宇树就完成了由北京机器人产业投资基金领投的一轮融资,估值高达80亿元,投资阵容还包括红杉中国、美团龙珠、中信证券、源码资本等一线机构。这意味着宇树科技目前已形成“国家队+市场资本”双轮驱动的治理结构,在符合IPO监管要求的同时,也提升了长期市值预期。 这种资本结构,在当前科技企业上市潮中并不多见。既有政策资金支持,又具备市场化回报压力,让宇树不再只是创业公司的路线试探,而具备了成为产业核心支点的可能性。 03·盈利+自研+落地,宇树的长期价值撑得起IPO吗? 在“人形机器人”赛道里,大多数公司还停留在PPT和Demo阶段,而宇树科技早已迈入交付、盈利、复购的现实世界。 公司公开信息显示,宇树自2020年起每年保持盈利,是国内少数实现正现金流的人形机器人厂商。其产品G1基础款售价9.9万元,已经具备消费级通用机器人雏形。同时,核心零部件、电机、控制系统多为自研,并构建了完整的交付、制造和售后体系。 更重要的是,宇树科技并不满足于“硬件厂商”的定位。从创始人多次公开提及“具身智能”来看,其正试图将人形机器人发展为大模型在物理世界的终端平台——即将AI“落地”的那只“手”。 在这一点上,宇树与国内其他“杭州六小龙”成员(如DeepSeek、群核、云深处等)相比,展现出更强的交付能力与自我造血能力。它既是具身智能概念的践行者,也是产业化落地的领跑者。 这或许正是资本敢于提前下注、国资愿意押注IPO的核心逻辑。 |
|
|
|
![]() |
![]() |
实用资讯 | |
|
一周点击热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复热帖 |
|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
2024: | 根据最新航拍创作的076想象图 zt | |
2024: | Trump先生被定34项罪名? | |
2023: | 请问ARJ21获得美国FAA的认证了吗? | |
2023: | C919国产发动机突破性进展!CJ1000A已装 | |
2022: | 拜登:不会向乌提供可打击俄罗斯境内的 | |
2022: | 美媒:蒙古国大修铁路,与中俄同步 zt | |
2021: | 潮水:回击英国巡航南海,中国继出售12 | |
2021: | 升级完成!国产光刻机成功破冰,有人比 | |
2020: | 中国士兵在斑公湖被阿三群殴 | |
2020: | 李克强这是在拆习近平全民脱贫小康的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