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经济贸易是中美关系的压舱石”是中国官方的正式说法。在强调双方经贸关系重要性措辞的下面也许还隐藏这么一层深意:中美之间除了经济贸易交流,美国对中国来说并没有特殊的政治或外交上的意义。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到中共2012年召开的十八大约三十年的时间内,美国按照邓小平的思路几乎一直是占据了中国外交的大部分内容。驻美大使升为外交部长成为惯例。有一种说法,邓小平曾这样提纲举领地概括中国应采取的外交策略:在世界上要搞好同美国的关系,在亚洲要搞好同日本的关系。
表面上,中美这次在北京的经济贸易谈判涉及的只是经济和贸易,暗中上却包含了浓厚的政治色彩。对中国来说,美方如果在经济上对中国苦苦相逼,今后美国在政治上自然就坐实了美国是中国的“敌人”这个名头。对美国来说,既然中方早已抛弃邓时代对美国友好的态度,那么美国对巨大的贸易逆差自然也就失去了忍耐。微妙的是,现在双方的心态都是把对方看作往后政治和经济上的对手或敌国,没有多少退让回旋的余地。不过是出于多方面的考虑,双方又必须以文明人的姿态尽量显示出一种愿意和解和商谈的态度。
至少,中美这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商谈如果成了吵闹和相互攻击对世界和各自的经济将会带来意想不到的破坏性冲击。
所以,美国之音对中美北京经济贸易谈判的描述是“鸡同鸭讲”双方难以找到共同之处。其实更贴切的描述可能是双方打出的套路都是“形意拳”,都注视着对方,各自缓缓地踏着马步慢慢地推手沿着场子绕圈,面色时而凝重严峻,时而毫无表情但有时也可以露出一点微笑。人类历史长河中还没有出现过这样的场景,两个经贸关系异常密切的大国在政治上却已经准备好把对方看为不坏好意的“敌对势力。”由于对战争的恐惧,由于双方在经贸联系上无与伦比的广度和深度,中美双方又都不可能采用“无限制格斗”或“七伤拳”或“咏春拳”那种猛烈出击的招式。
外媒在探测中美经贸北京谈判的结果时是这样报道:“一位坚持匿名的与会中国高级官员表示,他的同事们深感沮丧,因为双方在过去的谈判中,美国谈判代表一再地提出中国贸易实践和国际贸易法的细节,而中国方面倾向于讨论整合连贯的经济策略”。所以说,北京的商贸会谈政治上的象征意义超过实际上的经济意义。双方都失去了很大一部分耐性,但又必须遵循现代文明的惯例与节奏。
去年中美关系中发生了一件大事,白宫通知中国政府每年一次的中美战略与经济高层对话终止以后不再举行。一般吃瓜群众不太明白,中美定期商贸高层会谈有一个政治基础,那就是中美两国多多少少把对方作看为怀有善意的朋友。2012年十八大以后,中共顶层的态度发生逆转,突然意识到中美以往过于友善的朋友关系对于可能发生的“橘色革命”无疑具有催化剂的效果。
中共的这种豁然开朗带来了多种变化。比如在中国依照邓小平的设想与美国西方保持了几十年的友好关系之后,突然提出了“建立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构想。比如给美国前总统卡特纪念中美建交35周年访华耻辱性待遇。比如开辟东海防空识别区让钓鱼岛局势开始紧张,让南海局势开始紧张。比如中韩之间也开始有了明显的裂痕。环球时报军报和高级WM水军一致把矛头指向美国,是美国在背后极力怂恿日本南韩越南与中国闹别扭对抗。改革开放三十年之后,中国再一次有了军事和意识形态上的敌人。 长达三十年给中国带来巨变的改革开放就像是一场春梦被党国的“红色”意志击破,在政治上中国就回到了文革之前那种正统和“激情燃烧的年代。”
附记:这篇博文与本人早两天在万维发的“中美北京贸易谈判打的都是形意拳”为同一篇博文。本人认为本文内容有足够分量可以成为被推荐博文与更多的读者见面,所以改了一下标题后,第二次被uploaded. 抱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