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列颠地主
面对最近几天的‘缺芯少魂’现象,回顾一则发生在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的故事。那是的重点之一是改进基础材料的生产能力,比如钢铁,煤炭,水泥。其中的一个大型设备项目是用于水泥生产的球磨机。水泥是建筑行业的基本原材料,其生产过程可以概括为‘一烧两磨’:先把开采的石料 (生料)磨成粉,然后将石头粉和各种添加剂按比例配好并混合均匀,放到窑里烧成块 (熟料)。最后将熟料再磨成粉,就是水泥。球磨机就是这 ‘两磨’ 的主要设备,其工作过程是在一个圆柱形滚筒里将石料或熟料与一定重量比例的钢球(或铁球)装在一起滚动,依靠球体的自由落体慢慢将物料砸成细粉。为了提高生产率,就将球磨机的滚筒越做越大。以前国内的磨机滚筒直径是1.8米居多,于是引进了在西欧和北美使用成功的大型磨机,直径在2.2-2.5米之间。这个好办,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但是,问题来了。球磨机里装的钢球既是工作介质,又是消耗品。以当时中国的钢球质量,平均磨一吨水泥消耗钢球约一公斤,而国外的顶级磨球是耐磨铸铁球,吨水泥的球耗量是10克。这是一百倍的差别。于是,研制中国自己的耐磨球就成了举国科研和生产单位的大事,和目前的芯片的难度类似。起初的相当一段时间内,国产的铁球往往耐不了那样巨大的反复冲击,整仓整仓地破碎。学费交了无数,论文写了无数,见效不大,包括我的导师们,也没有啥妙方来解决这个碎球问题。不过,那是倒也是没有人骂什么‘技术封锁’,美国人还是够意思,其中的材料配方和标准的模拟碎球实验都是公开的,中国也山寨了。
再后来,我参加了我课题组的这方面的工作。经过走访水泥厂,铸造厂,大量地考察碎球的原因,得到一个共识,碎球的直接原因是球体内存在孔洞(注:一种极其普通的冶金缺陷)。我们的这个共识比 ’九二共识‘ 还早几年。于是,我个人的推论是,只要能做成实心的无缺陷球,就可以避免大冲击下的球体开裂。于是乎,经过在一家铸造厂的初步实验,将金属凝固理论在经验和胆量的基础上做一些调整。这个高端的难题就被化解成了几个几何形状的尺寸比例数值,经过几家铸造厂的批量生产和随后的用户装机使用,大获成功。当然,这里边还有一整套的生产技术管理和质量监督系统。成功后,发了几笔小财,同事们也跟着沾光。不幸的是,没等到我数钱数到手抽筋,我单位一纸派遣令,把俺发配到了不列颠。
当然,掌握此项技术的并不止我一人一家。中国从此也再不用担心这个难题了。二十多年来,水泥工业的高速发展和高质量发展,为许多行业提供了物质基础,包括高速公路,铁路,房地产,地标建筑,桥梁。
相信十年后,再回忆今天的 ’中兴‘ 芯片事件,也就是一个小插曲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