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写了文章“红二代和知青治国?”,有两个读者分别用一句话严正批判,看来是伤害了这些中国人或前中国人的感情。得罪得罪,不过读者感情是否脆弱,与我无关,有话依旧畅所欲言。
批判语之一是“知青了解民间疾苦”。 这个话挺古怪,因为从1955年到1970年代,下乡知青共有1600万,绝大多数都出自城市民间,哪里用得着下乡体验民间疾苦?看来这是专门说极少数失势的富贵阶层(特别是高官)子女下乡了。 失势高官重新得势,所有高官子女优先当官升官,有些高官(如陈云)还为子女而活动。在官场占尽先机还满脑门子升官发财的高官子女,下没下过乡,知不知道民间疾苦,有多少不同呢? 近些年步入老年的知青还争论过对于下乡经历的感受,大多觉得不堪回首,少数觉得青春无悔。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城市年轻人被发落到农村,回城无望。当时心情悲凉和后来觉得不堪回首,可想而知。 少数老来知青觉得下乡还行,也可以理解。首先是青年时代是最有活力的,总有些往事让老人神往。其次是心理学中有个“过去的好时光”效应,说的是人的记忆会抑制不快之事,所以回首往事容易想起的是愉快之事。 至于官办知青事迹展览,首要宣传知青高官的光辉事迹,那是造神活动了。有的地方把知青高官呆过的农村当作旅游景点来宣传,那是商业活动了。 批判语之二是“小学毕业而了解民间疾苦的红二代知青高官比书呆子马英九强多了”。 嗯,小学毕业生对比法学博士马英九,知民疾苦的知青对比书呆子马英九,反差极大。可惜对比者很无知,以为博士都是书呆子,可是博士中书呆子不多,而马英九并不是书呆子。 马英九是国民党官二代。马老爹鹤凌,曾就读于国民党的党校中央政治学校法政系十一期,未毕业就参加国民党青年军。抗战后任湖南省政府基层官员。1948年任台湾官员。马老爹个性有问题,仕途蹉跎,最终只升到行政院青辅会处长。后来当过国民党考纪会副主委,创办了中华四海同心会。马老爹希望独子当大官,为他弥补遗憾。 马英九高中快毕业时就加入国民党,旋即出任小组长及区委。 1974年,他获得国民党中山奖学金赴美留学,在美7年,有五年担任国民党海外工作会在美国办的刊物《波士顿通讯》的主编,以王绍陵、叶武台、李南侨等笔名撰写专论、社论、杂文十余万字,批判中共、台独及海外华裔左派,屡次获国民党海外工作会奖励,并常为《中央日报》、《联合报》、《新闻天地》等国民党的或亲国民党的台湾报刊及留学生刊物转载。 国民党还让他和李庆华、苏起、张京育、关中、魏镛、赵少康、郁慕明等台湾留美学生成立全美中国同学反共爱国联盟(后改名为中华民国反共爱国联盟),监视台湾留美学生,反共、反台独、反海外华裔左派。他担任该联盟美东区理事。该联盟的上述核心成员,包括他,19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学成回台湾后,多数当官了。 《波士顿通讯》和全美中国同学反共爱国联盟是国民党留美职业学生的大本营。美国媒体Monday(《星期一》)曾发表报导U.S. Foreign Students vs. Government Spies(美国的外国学生 vs. 政府间谍),指出国民党透过“反共爱国联盟”及麻省理工学院国民党学生的“光华社”监视台湾留美学生,并办理《波士顿通讯》攻击支持民主自由的台湾学生。 博士生是研究工作的学徒。研究硕士学位教育,是为招收博士生提供观察和筛选的材料。职业技术教育,不需要博士学位,最高学位就是职业/专业硕士,例如工商管理硕士、法律硕士、声乐或器乐硕士、医科学士(第二学士)。当官也是一种职业技术,一般读个学士学位就可以了。 马英九志在当官,为什么要读博士呢?攀比呗,志在当官的国民党官二代都要留美读个博士,例如政治学博士连战、宋楚瑜。 要当官,不用读博士,但读个学士还是需要的。中国官员现在的正途是考取公务员资格,考生就起码要有学士学位,这也是向西方学来的。 受正规教育太少,观念天花板就太低了。例如会跑到中央党校说,党校教师没有党政管理经验,怎么能教育经验丰富的高官?这就如同跑到大学说,大学教师没有职业技术经验,怎么能教育经验丰富的老技师?照此说来,大学教师都应该换成老技师,讲课都讲手艺。党校教师都换成高官,讲课都讲当官的手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