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主:bob
    
 · 九阳全新免清洗型豆浆机 全美最低
 
换个角度看中国: 和英国同事的交流(2)
送交者: zippers 2010月08月30日11:17:19 于 [世界时事论坛] 发送悄悄话
回  答: 换个角度看中国: 和英国同事的交流(1) zippers 于 2010-08-30 11:16:47

换个角度看中国: 和英国同事的交流(2)

先继续说下之前那个关于龙的话题. 其实说完关于中国的龙之后, Jamie面带诡异笑容的问我中国的龙是真的存在还是只是一种神话传说. 我想了想告诉他本来大家都认为中国龙只是神话传说, 但是前几年有人报导说在青海发现很像龙的生物, 只是到现在也没人逮住那条疑似龙的东西. Jamie想了想, 然后就说, 这么说中国龙和英国的尼斯湖怪一样, 可能有人看到, 但是没法拿出明确证据证明是否存在. 我就告诉他其实在中国人心里, 龙是不是真实存在没有什么关系, 因为这只是一个精神象征而已(symbol of spirit), 这么说他就能理解了. 说起龙的话题, 我问Jamie, 是不是在西方龙是邪恶的生物. 好像国内大家都这么说. 不过Jamie很明确的告诉我并非如此, 很多西方人都认为龙是一种中立的生物, 谈不上邪恶还是善良, 不过龙在西方往往代表着强力. 他这么一说我多少能有点理解, 因为他曾提到过他老家在威尔士, 威尔士的象征就是红龙, 而苏格兰的象征是一条绿龙, 这么说起来至少英国人是不会把龙当做邪恶生物的.
有一次在地铁上和Jamie聊起教育的问题。最开始还是讨论一些学术问题,然后就感叹起现在搞空间科学研究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写程序上,然后就聊起了一些编程的心得。Jamie突然说,K(K是LZ名的首字母,以后对话中用K代表LZ),你应该去给本科生上计算机课,你应该和他们分享你的知识,这样他们可以学到东西,你也可以得到报酬。我说我不太熟悉英国的教学方式,因为我是直接到英国念博士,不用上课的,所以在英国的时候从来没正儿八经的坐在课堂里。而且偶尔去旁听一两节课感觉英国的课堂秩序还有教学方式和中国很不一样,如果不考虑礼貌因素,学生可以随意打断老师讲课,而且课上老师也不能要求学生不要吃东西什么的,学生在下面也可以随便讲话,只要不影响他人就行。

听我这么一说,Jamie突然对中国的教学方式产生了兴趣,问我在中国老师是怎么上课的。我告诉他中国的课堂上老师有权要求学生不得打断老师的讲话,不得私下说话,没有得到老师的许可不可以在课堂上吃饭喝水,如果有什么问题要举手,老师同意才能提问,否则只能等到下课私下和老师交流,而且最终学生要参加考试的,考试通不过往往就要重修。反过来说,学生在课后有权要求老师尽可能详细的给学生私下讲解学生没有理解的问题,老师不能随意拒绝(不知道这是不是规定,反正我之前本科就读的大学的确是这样的)。如果是小学和中学,还会要求学生在老师走进教室的时候起立向老师问候。

Jamie的反应吓了我一跳,他大吼一声“That's excellent”。 我愣了半天,结结巴巴的问了一句"why?why you think that's excellent?"。我告诉他现在很多人认为这样不好,有点扼杀学生的个性。Jamie很不以为然的说,这样当然很好,这是对老师的极大尊重,是应该被赞扬的,学生也只有带着这种尊重去听课才能从老师那里学到尽可能多的知识(他认为如果老师没有感觉到被尊重,就不会尽力去想怎么把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更有可能只是完成任务敷衍了事)。我就问他,可是在英国似乎课堂上并不会有类似的规定来表达对老师的尊重,但是不也一样出了他这种牛人。他说,他从小就被要求对老师尽可能的尊重,否则他也学不到什么东西。而且现在他就是这样要求他自己的学生的(他带本校5门本科生专业课,包括经典力学,量子力学,电磁学,电动力学和微积分)。

我很好奇,问他既然英国不管是习惯上还是规定上都没有要求学生一定要对老师表示足够的尊重,那他是用什么手段去管理他的课堂秩序的。他说他每次都会穿着很正式,然后从进教室门开始就板着脸从来不笑,进教室也不讲废话直接开始上课,如果有学生在下面私自讲话或者吃东西他就用凶狠的眼神盯着那个家伙直到那个家伙自己醒悟改正。说实话,我觉得要用“眼神杀人”这种方式来规范课堂秩序确实挺搞笑的,但是回头想想,确实在英国的习俗和规定中好像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了,在英国做老师也挺悲哀的。

既然是闲聊,那肯定不能避免聊着聊着就歪楼的情况。我跟他说,很多中国人都认为就是英国这种“放鸭子”式的教育才能造就如此多的科学家,以人口比例来说似乎英国科学家要比中国多得多,因为科学家更需要创造性思维,而中国的学生被过于强调遵守规则,反而在创造性方面有所缺失。反过来说,中国学生经常被要求基于已有方法或思路去求解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创造性并不是决定性的东西(dominant factor),因此中国学生更容易被培养成工程师,按照某种既定思路或方法,稍加发展或延伸就能解决技术问题。这就是为什么很多西方媒体都说世界上最庞大的工程师群体在中国。Jamie对我的说法有点不以为然。他认为一个国家能否发展关键不是科学家而是工程师,因为科学家的成果往往是全世界共享的,所以自己有和别人有没什么太大分别,而真正在商业和应用领域起到关键作用的还是工程师。这种观点我不太赞同,不过也觉得多少还是有点道理。

当然英国的工程师缺乏不光是因为基础教育的缺失造成的,我和Jamie分析觉得也因为现在大部分白人的小孩不愿意去学太多枯燥的数学(当然在他眼里数学一点也不枯燥,数学是很amazing的东西),所以他猜英国下一代工程师应该大部分是华裔和印度裔移民,这点倒是和我在学校看到的情况差不多,白人大都选文科和商科,而理工科的移民后裔特别是印度裔比例要出很多很多。




今天LZ不准备对下一个话题更新,但是扯点闲的吧。在英国这些年,LZ感觉其实中国和英国应该具有相当的合作潜力,特别是在科技领域。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工程师群体,而英国则是公认的科学强于技术。英国人在基础研究领域投入甚至比在应用领域投入更大(特指政丶府投资,商业机构投资则相反)。而且英国人普遍对中国有一定好干,特别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想想也正常,设身处地的思考下,如果你身边有几个来自某国家的朋友,而且和这些朋友相处很好,你也不会对这个国家感觉太差。而且据我所知,英国的精英阶层,特别是学术界,相当倾向于和中国合作,因为在他们看来,中国有足够的人力物力财力把他们的科学设想转变为应用技术,甚至更进一步的推进其科学理论发展。在这些科学家(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眼里,对中国的技术禁运是相当扯淡的事情。不止一个国际学术巨牛对我提起过这种想法。在他们看来,中国会成为欧洲的竞争者,但是永远不会成为敌人,双方是可以携手发展的。只是限于那个让大部分欧洲人都很不爽的由美国主导的技术壁垒,欧洲国家只能偷偷摸摸的和中国进行技术合作。其实这点在航天领域表现得特别明显,欧洲科学家对中国在航天领域取得的任何成果都乐见其成,甚至会在私底下尽力推动该领域的合作,但是这些具有一定社会地位的科学家也不能把这种合作堂而皇之的公开化,他们特别要注意对自己的政丶府回避某些“可能”应用于军事的技术。

另外我想说的是,不要以为BBC之类的媒体真的代表英国的民意。比如说BBC吧,其实很多时候其报导都让英国民众嗤之以鼻,都批得臭大街了,原因很简单,这些报导的漏洞太明显了,一看就是带有倾向性的。另外我还想说,其实英国人大都知道媒体都是有政治立场的。有一次我和英国同事说中国很多人认为西方如BBC之类的媒体在政治上都是中立的,结果那些同事都用看白痴的眼神看着我,最后有一个同事说,这怎么可能,只要任何媒体的老板有政治观点,那媒体就一定有政治立场。




作者:nukuhz2 回复日期:2010-05-15 05:36:48 



顶完了问lz一个问题

你认为中国走出没有创造性的人才的方法是什么呢?

我说说自己的想法

首先,中国现在还很落后,我说的落后不是大层面上的,说的是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特别是科技队伍,几乎所有的年青人都在为如何挣到一笔养家的钱费尽脑筋,这样的情况下,如何有精力完成更高层次的需求,自我实现呢?

另外,就是一个美国的朋友说中国是唯一价值观,年青人只有升官发财才叫成功,其他的都被认为低一档次,这是典型的官本位主义,其实任谁都知道,科技进步对社会的影响力远远大于官员,可是现实生活中,特别是高校往往是官员能获得更多的科研资金,可是官员没有精力搞,就造成了科研基金的大量浪费.

这是一个思想转变的过程,完不成这个转变,科技飞跃是妄想.

================================
这位朋友,我基本同意你的观点,仅有小小异议。我个人认为,中国走出创造性人才缺乏的困境还是要靠社会整体发展特别是物质水平的发展,这点我认为你说的没错。你的后两点观点我不完全同意。所谓唯一价值观,其实也只是指社会主流价值观。但是我认为,如果社会主流价值观并不正确,聪明人还是能有所领悟并且找到自己的方向的。回过头来说,真正的科学家都是聪明人,也因此可以找到自己的价值所在,而那些仅仅只是为了混口饭吃做科研的人,不好意思,我认为这样的人绝大多数不会有太大成就,也不会为中国科研带来太大进步。真正能对中国科技有所贡献的科学家或者说学者不需要多,每个领域有那么几个就足够了,这个都能勘破科学和金钱的坎。剩下那些混饭吃的只是这些真正的学者手下可有可无的打工仔。

另外关于经费的问题,别的领域我不是太清楚,但是我自己所在领域大概有些了解。中国的科研投资决策机制和国外有些不同,相比而言中国更倾向于政丶府决策,有政丶府制定科技发展的大方向并且决定单个项目的投资与否或多少,这方面中国的科技幕僚团(比如说两院院士)具有相当发言权。而据我所知国外并非如此,国外科技的政丶府投资往往掌控在外行的议员手里,而这些议员对科技一知半解,因此投资方向往往出现偏差(比如说大量经费流入一个对当前科技发展没有太大帮助的领域,而急需发展的领域却得不到足够的投资)。正是由于中国往往由政丶府投资大项科研,因此出于传统,政丶府倾向于由更具经验和资历(以相对稳妥的确保投资能得到预期的回报)的科技工作者来领导投资较大的项目。至少在我这领域,真正的大经费都是学者而不是官员拿到(不排除有学者身兼官员的情况,但是这样的学者往往在学术上造诣也是首屈一指)。另外根据LZ切身体会,一个耗资巨大的项目是否能达到预期目标,往往不是依赖于参与的科学家的素质(庞大的人口基数决定中国总不缺乏聪明人),而是更多依靠正确合理的对投入的资金和资源进行分配和调度,在这方面,任何国家大项目的领导者都只是总揽全局而较少参与具体的细节研究,而在中国这样总揽全局的领导者很多都有“官员”的身份,这点和该领导者是否具有足够的科研领导经验无关。据我所知至少在英国,一个科研团队的领导方式和中国没有太大差别,只是等级没那么森严而已。也就是说在英国,大项目的领导者同样只是主要总揽全局,细致工作交给其他参与者,只是差别在于英国的项目负责人没有“官员”身份而已。

0%(0)
0%(0)
    换个角度看中国: 和英国同事的交流(4) - zippers 08/30/10 (842)
      换个角度看中国: 和英国同事的交流(5) - zippers 08/30/10 (813)
        换个角度看中国: 和英国同事的交流(6) - zippers 08/30/10 (796)
          换个角度看中国: 和英国同事的交流(7) - zippers 08/30/10 (787)
            换个角度看中国: 和英国同事的交流(8) - zippers 08/30/10 (769)
              换个角度看中国: 和英国同事的交流(9) - zippers 08/30/10 (771)
                换个角度看中国: 和英国同事的交流(10) - zippers 08/30/10 (857)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北美最大最全的折扣机票网站
美国名厂保健品一级代理,花旗参,维他命,鱼油,卵磷脂,30天退货保证.买百免邮.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