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忘记密码?
繁体中文  
 
版主:bob
 · 九阳全新免清洗型豆浆机 全美最低
 
对习弹琴| 红星照耀下的迷茫中国
送交者:  2025年03月26日04:25:40 于 [世界时事论坛] 发送悄悄话

漂美飘

今年开春,中国经济低迷的阴霾还没散尽。在两会上,习近平依旧底气十足,把发展目标瞄准科技高地,资源哗哗往AI、芯片里砸,眼睛死死盯着与美国“争霸”的终极擂台。这架势,底气丝毫不比当年差——当年是哪年?哦,2012年“中国梦”刚喊出口那会儿吧!红星照耀之下,习总大手一挥,仿佛要把全部家底全押上,赌个世界老大的宝座。可这雄心壮志底下,藏着多少迷雾?且听咱慢慢道来。

 话说2011年,清华园里那位“国情大师”胡鞍钢,抛出一枚惊世骇俗的重磅炸弹:中国综合国力已甩美国几条街,连“民主程度”都硬说是美国的六倍!这算法嘛,胡氏独门秘方,掺了点GDP,揉了点爱国粉,再加一勺玄学调味,外人看不懂,内人拍手叫绝。

 同年,北大有个从金门游过来的热血汉子林毅夫,这位经济巫师,眯着眼,低吟“百年未有之大变局”,2011年掐指一算:按购买力平价(PPP),中国GDP要越过美国头顶了。实际上,2011年PPP才11.3万亿,美国15.1万亿,误差大得能塞下整个中南海!不过,中国还真在2014年PPP超美(18.1万亿 vs. 17.5万亿)。本博佩服林教授的“先见之明”,特此颁个‘飘氏经济学奖’,表彰他给‘红星’绘宏图。

胡鞍钢一嗓子,粉红们立马脑壳膨胀,个个昂首挺胸,仿佛已站在世界之巅;林毅夫一笔记,给官家叙事贴上“科学”标签,习近平听了心花怒放,雄心勃勃甩出“中国梦”——那是2012年的事儿。紧接着,「一带一路」 横空出世,红旗招展,俨然要带着五千年文明的票子,一路狂奔,直捣“世界老大”的巅峰。瞧这架势,红星照耀之下,中国不光要富,还要强,强到让美帝瑟瑟发抖,俯首称臣!

可这热闹劲儿底下,藏着个不大不小的尴尬。小学博士治下的子民,个个得了“健忘症”,历史课本翻得稀烂,却记不住甲午年的血泪账。那是1894年,离2011年也没隔几个世纪吧?大清国库银子哗哗响,经济总量(8亿两白银)比日本(1.25亿两)足足高出五六倍。可结果呢?黄海一战,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威海卫一丢,清廷的脸砸得稀碎。《马关条约》一签,2.3亿两白银(GDP的三成!)赔出去,台湾、辽东打包送人,连带着国威扫地。这还不算完,外债一背,利息一滚,子孙三代都喘不过气。

反思反思吧!GDP堆得再高,PPP算得再花哨,没个像样的制度撑腰,不还是个虚胖的巨人。胡教授喊“民主六倍”,粉红们梦里称王,可老百姓的医保呢?养老金呢?2024年GDP冲到18.5万亿,PPP 30万亿,世界第一又怎样?劳动报酬占46%,美国58%,这“幸福感”拿什么装?林毅夫的“大变局”听着玄乎,可芯片还得求人,AI投资100亿对美国500亿,底气从哪来?“中国梦”喊得震天响,可别忘了,甲午那场噩梦就是从自我膨胀开始的。

红星照耀下的中国,迷雾重重。

拨开迷雾,咱请教中国顶尖专家,中国能在多少年内在这三样上超美:

美国大学吸引全球人才,光2004学年就有100多万国际学生;

2024年美国电影全球票房占50%以上;

美国是全球移民首选,2024年合法移民高达100万;

 这三项都是美国不屑吹嘘的常项,仅代表其软实力的花架子。

 学会低调点吧习总,别让历史再开中国一次玩笑!

========================

编注:以上原为写一篇序言,结果喧宾夺主,把我要介绍的如下正文占去了一大块空间。下文是一篇由AI 整理出来的分析报告,包含了许多中美对比的硬数据。素材取自《习近平的执念:复制美国的科技强国之路》 一文后面的跟帖/评语。

此分析报告可为「中美比较研究」提供重要参考意义。如在一两年后对这些数据进行更新,可以看出中美竞争的动态趋势。

<中美科技、军事与经济发展的比较分析>

一、科技开支:创新实力与制度差异

2024年,中国研发R&D)支出达到3.3万亿元人民币(约4600亿美元),占GDP的2.5%,预计2025年将升至4800亿美元。对比20世纪50-60年代的美国,冷战高峰期(1960年代)研发支出占GDP的比例为2.8%-3%,总额约200亿-300亿美元(按当时美元计,调整通胀后约合今日2000亿-3000亿美元)。表面上看,中国绝对投入远超当年美国,但考虑经济规模和通胀,美国的投入强度并不逊色,其成果如登月计划和半导体革命奠定了全球霸主地位。2025年,美国在AI与量子计算的投入预计达300亿美元,斯坦福AI指数2024报告显示,美国AI论文占全球25%、专利20%、企业超3000家,而中国紧随其后(论文18%、专利40%、企业约2000家),但在基础研究(如谷歌2017年提出的Transformer算法)和核心技术(如NVIDIA占全球90%的GPU市场)上仍落后。

科技开支的成效不仅取决于金额,更与体制和环境相关。美国崛起得益于自由市场和学术自由,曼哈顿计划与贝尔实验室体现了政府、企业、高校的协作。中国虽自2019年起专利申请量稳居全球第一(2024年占50%以上),但多集中于应用层面,基础研究受体制僵化和外部封锁限制,例如芯片7纳米以下技术受制裁掣肘。论坛争论中,有人认为美国依赖自由人文科学(如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所述),而中国的铁腕体制难以孕育原创创新,长期领先“绝无可能”。专利质量上,中国的实用新型专利反映产业需求导向,而非基础研究缺失,所谓“有用专利仅10%”和“十大高利润专利无中国”的说法虽有依据,但并非创新全貌的衡量标准。

注解:论坛称中国专利40%、美国20%,这里采用斯坦福AI指数数据为准。

二、军事开支:力量对比与历史背景

根据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SIPRI),2023年中国军费为2960亿美元,2024年预计3100亿美元,2025年可能达3300亿美元,按购买力平价(PPP)调整2023年或高达7000亿美元,接近美国8420亿美元。对比美国1945-1970年崛起期,军费从二战末的900亿美元(约今日1.2万亿美元)降至冷战初期的400亿-500亿美元(约今日4000亿-5000亿美元),占GDP比重最高超10%(1950年代朝鲜战争)。中国近年军费年均增长6.6%-7.5%,远超美国当年的稳定投入。论坛中,有人认为美国总体军事实力强于中国,但在中国周边难以压倒“地头蛇”。

军费意义不仅在金额,更在其成果和背景。美国崛起期军费支撑了全球海军、核武库及导弹技术突破。2025年,中国海军舰艇数超美国(370艘对340艘),但航母战斗群以改装的“辽宁号”为核心,技术与投射能力不及“尼米兹”级或“福特”级。美国当年依托二战工业基础和盟友网络,而中国在2024年GDP增长放缓(4.8%)和地缘孤立中扩张军费,压力更大。

三、房地产与经济泡沫:繁荣还是隐患?

中国房地产被视为经济缩影。有人称“中国建了可供20亿人居住的房子,不是泡沫”,房屋自有率高达85%-96%,远超发达国家。然而,过去两年烂尾楼频现,许多白领依赖租房,“家家有房”多为假象。习近平“国家收购烂尾楼转出租公寓”政策缓解部分问题,但显示住房过剩与分配不均并存。2020年,中国住宅地产总值77.55万亿美元(全球30%),美国28.44万亿美元(11%),但近年房价下跌约20%-30%,老年人财富缩水,年轻人高房贷负担沉重。

与日本80-90年代泡沫(1991-1992年破裂,导致“失去三十年”)相比,中国“鬼城”现象推高短期GDP,却埋下风险。论坛称房产贬值达80%,实为夸张,个别地区可能如此,但全国平均约30%。无人消费的空置房和过剩钢筋水泥制造“虚假繁荣”,若不调整,可能引发银行坏账。一带一路或为缓解过剩产能的出路,但执行充满不确定性。

注解:论坛称“高峰期贬值80%”夸大,实际数据约20%-30%(国家统计局及市场报告)。

四、制造业与技术发展:优势与短板

中国制造业规模超20世纪美国,钢铁产量占全球一半(美国1950年代同比例,现仅4%),新能源汽车占全球60%,高铁占70%。这得益于人口红利、欧美外包(1990-2010年奠基)和政策扶持。然而,轻工业因人工成本上升外移至越南、印度,高端服务业(如金融、咨询)受管控限制,远不及美国。论坛中,有人称中国为“美国2.0”,在应用技术上具压倒性优势。

技术上,中国半导体产量仅次于美国和台湾,电池技术占全球75%,电动车充电桩达400万(美国20万),但市场占比仅6-7%,在美国因充电难和安全问题未普及(电池起火风险存在但低于汽油)。中国客机ARJ21和C919虽运营(ARJ21超100架,C919逐步交付),但依赖进口发动机(通用电气CF34-10A、美法LEAP),2023年出口仅9417万美元,远低于美国(656亿美元)。论坛质疑其“自豪感”,但也承认起步晚、进步快,发动机研发难度高于飞机,或为未来突破点。

注解:论坛称ARJ21“出口文莱无应用记录”,实为印尼等国有少量使用。

五、交通与新能源:成就与代价

中国高铁占全球70%,东部地区受青睐,但非发达地区被批为财政包袱。2005-2022年耕地减少10.95%(年均228万亩),有人混淆高铁与货运铁路,实际高铁以客运为主,占地影响需具体评估。美国虽尝试高铁(如洛杉矶-旧金山),但更依赖航空。上海与纽约地铁里程接近(0.02 vs. 0.03英里),纽约家庭汽车保有量0.66辆(上海0.79辆),显示公共交通发达。

新能源车方面,中国电池技术领先,充电桩电压(220V/380V)优于美国(110V/220V),但电动车仅占全球1.7%,长途旅行受限。燃煤发电年耗45亿吨(美国约4亿吨),效率高(耗煤309克/度以下,美国348克/度),污染控制有进展但不及天然气。核电在建规模全球第一,预计2030年超美国,三代技术优于福岛二代,但核废料处理(年数百吨高放废物)仍无解,安全“无事故”说法过于乐观。

六、粮食安全:自给与风险

官方数据表明,中国粮食自给率从2000年的93.6%降至2020年的65.8%,2024年肉类进口227亿美元(人均116.5元),耕地减少11%(15.7万平方公里),人口增至14.11亿。有人称“口粮自给率100%”,但此数据存疑,中国已是最大肉类、玉米进口国。论坛质疑“有钱就能买粮”,若全球减产,西方和南美未必优先供粮。历史“三年自然灾害”与苏联逼债相关(如郑州肉联厂日宰5000头猪还债),饿死人数估算1500万-4500万(非论坛3000万),提前还债(1964年)显决心,“鸡蛋筛圈倒海”属传言。

注解:论坛称饿死3000万偏高,主流估算1500万-4500万(史学界共识)。

七、经济与财富分配:贫富悬殊的现实

中国经济两极分化严重。斯坦福研究显示,最富0.0001%(1412人)拥有5.8%财富(人均约250亿人民币),约等于最穷50%的总和。2024年户均可支配收入41,314元(中位数34,707元),上海84,834元,甘肃25,011元,远低于美国2023年人均61,291美元。消费支出上,中国食物、烟酒占29.8%,美国11.2%,反映成本压力。人均财富中国7.57万美元(2/3在房产),美国56.5万美元(41.6%在股市)。论坛称中国贫富差距不大,因公共设施便宜(如沈阳地铁2-7元),但农村养老金200-500元难维生,福利远落后于美国EMTALA保障。


总结

中国在科技、军事、制造业和基础设施上迅猛追赶,规模常超20世纪美国,但在创新质量、军事投射力、技术原创和社会福利上存隐忧。美国虽基础设施老旧、贫富分化严重,但制度保障和软实力具优势。中国的财富集中于权贵,普通民众生活水平与发达国家差距明显,粮食安全和经济可持续性面临挑战。两国发展路径的差异在数据和现实中交织显现。


说明与纠正

1.     科技数据:AI投资和专利数据以斯坦福AI指数2024为准。

2.     粮食自给率:65.8%来自Asia Society,非“水分大”,论坛未提供反驳数据。

3.     房产贬值:论坛80%夸张,实际20%-30%(国家统计局)。

4.     核电安全:三代技术优于福岛,但“无事故”无绝对依据。

5.     EMTALA:确保急诊救治但非免费,纠正论坛误解。

0%(0)
0%(0)
绗� 鍚� (蹇呴€夐」): 瀵� 鐮� (蹇呴€夐」): 娉ㄥ唽鏂扮敤鎴�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娈佃惤鏍煎紡
瀛椾綋
瀛楀彿
实用资讯
北美最大最全的折扣机票网站
美国名厂保健品一级代理,花旗参,维他命,鱼油,卵磷脂,30天退货保证.买百免邮.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1 涓縿鍦ㄥ寳鏋佲€滃悎浣滄棤涓婇檺鈥� 澶у浗濡傛捣椴�
2 鏂拌タ鍏拌闂�: 鏉ヨ嚜澶цタ娲嬫捣搴曠殑鍥� 涓夋妸鍒€
3 鏁板锛氬彂鐜拌繕鏄彂鏄庯紵 涓夋妸鍒€
4 涔屼縿鍋滅伀鐨勭幇瀹炰笌鏈潵 涓夋妸鍒€
5 澶氬笇鏈涘姞鎷垮ぇ涔熻兘澶熸湁涓狣OGE鏈変釜 涓夋妸鍒€
6 鎻浜屾垬锛氫负闃绘绾崇补鍘熷瓙寮癸紝鐩� 涓€鏋腑鐨�
7 鍗庝汉鏁欎細閲屼笉涔忚澶氬紶闈㈠叿鐨勮劯 涓€鏋腑鐨�
8 鍏变骇鍏氫笅璐卞埌浜嗘瀬鐐� 涓€鏋腑鐨�
9 鐖卞浗鐢熸剰娌′簡 璋冧緝鍐涙斂
10 宸濇櫘鍙堟姈鈥滀氦鏄撹壓鏈€濓細鐧借彍浠锋櫤 涓€鏋腑鐨�
一周回复热帖
1 绮剧鐥呬笓瀹惰鍛婂窛鏅殑涓冨ぇ蹇冪悊闂� 涓夋妸鍒€
2 宸濇櫘瑕佽嚜鍔涙洿鐢熷鎶椾腑鍏辩殑鐭夸骇鍕� 涓夋妸鍒€
3 涓轰粈涔堜腑鍥芥槸姘告亽鐑傚熬鍥斤紵 涓夋妸鍒€
4 瀵逛範寮圭惔锝� 绾㈡槦鐓ц€€涓嬬殑杩疯尗涓浗 涓夋妸鍒€
5 銆屼汉绫绘€濇兂娣卞害娓搞€�---鎴戠殑绉戝瑙� 涓夋妸鍒€
6 宸濇櫘鍥㈤槦杩樿兘鎾戝涔咃紵 涓夋妸鍒€
7 鏅含鎴樻硶涓庡厠鏍煎媰瀵嗙爜鈥斺€斿鍐呭 涓夋妸鍒€
8 浣曞崼涓滆鎶撳彧鑳芥槸杩欎欢澶т簨 涓夋妸鍒€
9 棰勬祴锛氳禆娓呭痉鏈€濂界殑褰掑鏄彴婀剧洃 涓夋妸鍒€
10 涔屽厠鍏板啀娆℃嫢鏍告槸缁撴潫渚典箤鎴樹簤鐨� 涓夋妸鍒€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24: 七绝 题照(2226)公公皆是汉家奴
2024: 谁是境外势力?
2023: 海外透露刘亚洲内定死缓的第一人
2023: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四)
2022: 到底是中国丢了美国还是美国丢了中国
2022: 普京俄罗斯人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2021: 穷人的佛,中国的神
2021: 社会主义是人民共同富裕
2020: “”认领”新冠状病毒,自称安排了这场
2020: 邪教头目“认领”新冠病毒 自称安排了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