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经常偷换概念或故意混淆概念的类型来打倒辩手。《孟子•告子上》说:告子说:“生之谓性”。与生俱来的就是天性。孟子说:“生之谓性也,犹白之谓白与?”即:天生具有的是本性,就像一切白色称作白一样吗?”告子说:“是的。”孟子借题发挥说:“白羽之白也,犹白雪之白;白雪之白犹白玉之白与?”白羽毛的白,就像白雪的白;白雪的白就像白玉的白吗?”告子回答说,是的。接着,孟子来了个毫无道理的“偷天换日”:“然则犬之性,犹牛之性;牛之性,犹人之性与?”那么,狗的本性就像牛的本性,牛的本性就像人的本性吗?
众所周知:白羽、白雪、白玉都是属于物质,他们的白色来自于他们对光的反射;白色是光的特定波长的性状,可以把不不同物质的白色视为同一。
既然白色是光的特定波长,白色就是一种物质;所以,“白色”属于实体概念。
而“犬之性”“牛之性”,“人之性”是指各种动物(人也是动物)的天性,显然,各种动物的天性既有相同一面,也有各自的特点。因此,不能把“犬之性”“牛之性”,“人之性”视为同一。
在这里,“犬之性”“牛之性”,“人之性”都是属性概念,而前述的“白色”属于实体概念,这两类概念是不同的类型。因此不能混为一谈,搞原始思维的乱比推理。孟子却将不同物体的白色“相等性”移植到不同动物的“天性”上,由各种动物的“天性”不“相等性”,从而否定“生之谓性”,进而提出“何必曰利”、“人性可以改造”——“人人都可以尧舜”的谬论,和当代曾经的培养大公无私的共产主义人性运动如出一辙。
这是典型逻辑错误,是属性概念与实体概念的混淆。
《资本论》和《政治经济学》都犯此类错误,故意混同不同类型的概念以便暗度陈仓。譬如:马克思说价值是一种关系,关系是属性;又说价值是结晶,结晶却是实体。这样,实体与属性就混为一谈了。
又如:马克思说资本不是物是社会关系,可是人们投入的资本总是一定的实体啊。马克思把实体概念与属性概念弄成了一锅稀粥。
从孟子到马克思主义,犯同样逻辑错误。说明我们思维方式出了故障,没有学好逻辑,不能正确思维,很容易被忽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