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致夫:中美俄三角关系的七大演变
第七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将于本月23至24日在华盛顿举行。6月18日,美亚太事务助理国务卿拉塞尔在吹风会上表示,美国决不会与中国搞军事对抗,这不符合任何一方的利益。南海问题不是中美之间的问题,是中国与其他声索国之间的问题。美国希望中国与周边国家保持强有力的、健康的、积极的关系。美国期待各方能够以和平的外交途径解决南海争端。
如果此时你想起美防长卡特要派军机进入中国南海岛礁12海里领空、不承认中国主权主张等,大可一笑了之。他的老板奥巴马总统在为其莽撞言论做修正时说,事实上中国将会成功。中国是一个大国、强国,中国人民非常有才华,他们非常勤劳。也许中国(在南海)的主权主张是合法的,如果合法,人们会承认它。
而就在3天前,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上表示,当前中国、日本、韩国、东盟国家已经占据了世界经济的四分之一。在最近的10年里,这些国家的市场将成为世界商品与服务需求增长的主要动力。“不管世界政治、经济将如何变化,都不能改变这一趋势”。普京还提到,(俄提出的)欧亚经济联盟同中国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构想正在落实对接。中国是俄罗斯的头号贸易伙伴,双方贸易额为850亿美元。“但我认为,未来数年双方贸易额完全能达到2000亿美元”。俄第一副总理舒瓦洛夫则透露,两国已经和准备签署的经贸协议总额高达3万亿美元!普京强调,北约在扩张,但俄罗斯与中国不会组成任何军事同盟,“我们(中俄)没有同盟的思维”。
国家主席习近平上任两年半来,已三次访问俄罗斯,而今年9月将对美国进行第二次访问。
这些只是广阔背景下,反映无数事实支撑的中美俄最新三角关系的几个小镜头而已。最令人惊异的是,奥巴马和普京对与中国关系的解读,在很大程度上,也与国家主席习近平对中美、中俄关系的基本看法一致!换言之,中美俄最高领导人对彼此间关系的基本定位并无重大差别。与三国间高度复杂、奥妙无穷的博弈无关,与三国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迥异无关,但与利益导向的国家间关系追求相吻合,与三国当前在国际舞台上的角色扮演高度一致,中美俄“三国演义”构成的新三角模式基本框架已经足够清晰。
本文不限于给出当下三角关系模型的具体结论,笔者认为,亦有必要将其运用于三国过往65年的演义史中,这亦当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其今日型态。我们将会看到,该三角模型并非某种稳定形态。新中国成立65年来,改革开放35年来,特别是冷战落幕25年来,它一直处于演变中!
型态1 1950年代,这是新中国向世界证明身份的年代。一场惨烈的抗美援朝战争将中美关系打入深渊。美国纠合西方国家对红色中国实施全面封锁。有一件小事足以说明两国间关系有多么糟,1954年,美国务卿杜勒斯在日内瓦国际会议期间拒绝与中国总理周恩来握手!与此形成鲜明对比,中苏作为两个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当年则处于真正的蜜月期,苏联全面援华156个大型项目,并派大批专家赴华长期帮助中国搞基本建设。正是这些援助为一穷二白的新中国从工业、水利,直至高等教育等诸多领域打下了宝贵基础!
当年的三国关系非常明显。套用直角三角形模型(参见示意图),前苏联处于直角的顶点,中俄关系是直角的短边,俄美关系则是长边,而中美关系就是那条最长的斜边。值得注意的是,在该模型中,不仅边长具有形象的代表意义,其三个内角同样具有很好的代表性。位居三角形直角(最大内角)顶点的国家,处于最灵活的位置。在与另外两国博弈中,具有更大的自由度和腾挪空间。当时的苏联正是如此,不仅与中国保持密切关系,且美苏争霸尚未进入全面对抗阶段,彼此存在交易空间。如在惨烈的抗美援朝战争中,苏方很有限的空中支援甚至不愿暴露其身份,就很说明问题!而处于两锐角顶点的国家则相对比较“刚性”,缺乏自由挥洒的空间,以位于最小锐角的国家为甚。如当时位居最小锐角顶点的美国,对中国完全没有妥协空间,对苏联也只有很有限的余地。而中国对美虽然也无余地,但对苏联则有相当空间。
型态2 1960年代,这是一个国际局势危机四伏的时期。以苏联催还贷款(包括抗美援朝部分)、联合舰队与长波电台异议、意识形态分歧等为背景,中苏关系破裂。美国人除了美苏争霸的重头大戏,自身更陷于越战泥潭难以自拔。而毛泽东时代的中国,真正属于光脚的不怕穿鞋的,无论“美帝”,还是“苏修”,不买任何一方的账!这边厢与苏联进行意识形态大论战,那边厢高呼“美帝国主义及其反动派都是纸老虎!”期间还打赢了中印边境之战,成功搞出“两弹一星”。但两相比较,虽然中国支持北越胡志明领导的越共抗美,并在美国撤出后,越共统一了南方,但中苏关系更糟!按中方说法,在从新疆到黑龙江漫长的边境线上,苏联陈兵百万,对中国虎视眈眈。两国间不时发生边境冲突,最严重事件是珍宝岛之战。勃列日涅夫政权甚至一度想对中国进行核打击,但被美国人泄露于世。毛泽东提出应对苏联核打击或常规大战的9字战略:“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这就是当年全中国到处大挖防空洞的背景。在这个三国关系同时处于危难中的时代,三角的每个边都明显拉长。三角模型也演变为:中国成了直角的顶点,中美关系仅仅因为几乎不存在直接威胁而成为直角的短边,而中俄关系则因一触即发的现实威胁而只能是长边。而因北约、华约两大阵营剑拔弩张,美苏争霸关系成了那条最长的斜边。期间曾发生“猪湾事件”和震惊世界的“古巴导弹危机”,人类几乎被拖到了核大战的边缘!而毛泽东对此危机的立场则是:“全力支援古巴人民,粉碎美国的战争挑衅!”
型态3 1970至80年代中期,这是中国发生巨变的时代,也是中国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和解的时代。1971年,中国大陆取代台湾的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席位。美国总统尼克松于1972年访华,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1979年中美建交。毛泽东、周恩来、朱德于1976年相继去世。邓小平先后访日、访美,果敢开启中国的改革开放之路。期间,成功收复西沙群岛,并打了一场教训越南的“自卫反击战”。这个时期的三国关系,中国仍位居直角的顶点,处于蜜月期的中美关系为直角的一边;而中苏关系自戈尔巴乔夫上台亦有显著改善,占据直角的另一边。但在该阶段,中苏与中美关系不相上下,很难分清两个直角边孰长孰短,模型变为直角等腰三角形。而美苏关系,不仅两个超级大国间的冷战尚未落幕,更因苏联入侵阿富汗,两国关系雪上加霜,仍然维持那条最长的斜边。但总的来看,三角形的每个边都已明显缩短,世界大趋于和平、稳定。
型态4 20世纪末期,以苏东剧变为大背景,柏林墙被推到,冷战铁幕落下,世界进入后冷战时代。苏联解体后的新俄罗斯与美国进入一段相互暧昧期。而中美关系在遭遇90年代初的困难后,又发生震惊世界的中国驻前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炸的恶性事件,这标志着两国关系陷入低谷。美国朝野更寄望于中国的戈尔巴乔夫有一天会出现,能够如尼克松论著中所预言的那样:不战而胜!期间,邓小平逝世,香港、澳门主权回归中国。总体而言,在这个特殊历史阶段,俄罗斯再次回到直角的顶点,暧昧期的俄美形成直角的一边;中俄关系以戈尔巴乔夫访华为标志,完全恢复正常,构成直角的另一边。与前一阶段类似,中俄与俄美关系不分伯仲,继续维持直角等腰三角形模型。而中美关系则短暂成为那条斜边。但邓小平最重要的外交遗产“蹈光养晦”拯救了中美关系,使中国得以继续在基本平稳的国际大环境中苦练内功,全力谋发展。
型态5 新世纪以来的15年,是中美关系恢复健康与中俄关系进入上佳发展势头的黄金时期。而在政治强人普京上台以来,美俄关系则逐步降温。2001年,美国遭受惨烈的911恐怖袭击,反恐成为美国和世界的新任务。2008发生的两件大事确认了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新角色和新形象,一是北京成功举办奥运会,二是美国次级贷款引发全球性金融危机和经济不景气,中国成为引领世界经济走出困境的最大希望和火车头。而中国新一届政府执政两年多来,中俄关系得到前所未有的强化和深入。习近平对中美关系提出了“新型大国关系”、对国际关系提出了“命运共同体”等理念。而俄美关系则因去年发生的乌克兰危机而再度恶化,美国联合西方国家正在制裁俄罗斯,并将其剔除G8。三角模型的最新结果是,中国重新回到直角顶点,相互需要的中俄关系成为直角的短边,而中美关系因美国朝野始终放不下遏制中国的思维而变为长边,俄美关系则难以避免地重新演变为那条最长的斜边。
型态6 一个重要问题是,目前的三角模型在未来会保持稳定吗?基于65年来的三国演义史,答案显然只能是否定的。但如果不考虑不可预见的极端事变(如发生核打击或爆发世界大战),这个三角模型的演变趋势是存在一些脉络的。其基本依据就是中国综合国力的进一步提升,以及美国实力的相对下降。与此相对应,其符合逻辑的演变大势并不乐观。新兴大国与守成大国间的博弈,很可能导致这样的局面:中美关系出现一定程度的逐步疏远,而俄美关系则在克服现有障碍之后开始转而趋近。受此影响,中俄关系也会在某个阶段开始逐步遭受侵蚀。三角模型的下一个形态很可能重回上世纪末:俄罗斯重新占据直角的顶点,中俄关系保持直角的一边,俄美关系转变为直角的另一边。但中俄与俄美关系难分上下,重回等腰三角形。中美关系则蜕变为那条最长的斜边!而更悲观的可能是,中俄关系疏远为在俄美关系之下,而成为长边!可以明确的是,这一模型演变过程与中国复兴崛起的速度相关。中国发展愈快,这一演化进程就可能愈快。如果中美关系不能找到更有智慧的相处之道,新模型很可能在中国的“两个100年”纪念日之间的某个时段逐步显现出来,即大约在2020至2050年间。
型态7 另一个有些极端的问题是,中美俄“三国演义”是否存在一种长久稳定的三角模型呢?从理论上讲,答案是肯定的。当三国关系足够成熟、坚实、并稳定下来的时候,它不该是直角三角形,而是一个等边三角形!其实现的条件是:A)中国全面发展到与美国实力相当或略有超越;B)俄罗斯随后又重新强大起来;C)三国间实力不存在显著差距。该模型就有可能逐步趋向于等边三角形。即彼此间不存在明显的亲疏差别,相互间的制约可以令彼此关系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稳定下来。当然,这只是一种理论性假定。现实世界中,稳定不变并非常态,变化才是永恒的主旋律。理想的彼岸只能是虚幻的海市蜃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