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中文  
 
版主:黑木崖
 · 九阳全新免清洗型豆浆机 全美最低
 
再说几句坦克的事儿 zt
送交者:  2023年04月03日07:24:22 于 [世界军事论坛] 发送悄悄话

再说几句坦克的事儿

俄乌冲突打到现在,双方打的令看客们牙根痒痒。其实复盘来看,老毛子要想速胜并非不行,上来动用50万兵力,当然还得是按照冷战时代那种齐装满员标准的部队,不惜在几天内损失几万人,正经按照冷战时期设想的大规模机械化战争模式去干,就凭乌克兰那样子,是肯定顶不住的。这也是战争爆发之初连北约各国都认为乌克兰肯定顶不住一个礼拜的主要想定。

但新沙俄没这本事,前段时间看了一下英国战略研究所关于俄军后勤状况的一个报告,以及国内对于俄军相关编制方式的相关论文。证实了我之前对俄军的印象确实没错,就是作为一支作战部队,俄军其实没有进行大规模正规战争的能力,他们的后勤能力是极端不足的,甚至在营战术群的标准组织模式下,几十辆步兵战车, 十来辆坦克,十来辆自行火炮,还有无人机发射车,电子对抗车等等这些装备,但是却仅有12辆燃料卡车和2辆装甲抢救车,既没有除了各车自身备弹外的弹药伴随保障, 也没有战场抢修能力。就凭这就开始长驱直入……应该说俄军在南线开战最初三天内每天能推进上百公里,真是奇迹。而之后大量坦克被丢弃简直就是自找的。

甚至英国人认为,开战初期在基辅北面公路上的40公里长的补给车队,实际上是俄军在传统的兵站补给体系被荒废之后不得已而为之,本质上是把停在那儿的卡车当作了后勤仓库……

虽然这种看法未必就是这么回事儿,但至少俄军荒废几十年,荒废掉的可不光是军工制造能力,这是毫无疑问的。

俄军在武器装备,信息化系统等方面相比冷战末期没有根本性进步的前提条件下,想要通过小编制,加上少量新质作战能力,去打一场正正经经的机械化大兵团作战,其实某种意义上即使他们自己也知道问题是很大的。只不过俄军对于自己执行复杂任务的能力还是有着迷之自信,弄巧成拙。

某种意义上给如果俄军能够通过这场艰难的战争,对他们今后与北约的新冷战有个新的认识,那或许接下来他们要做的一件最基础的事情就是恢复正规化建设。

机械化部队说起来,那自然要有大量机械化装备,而这里面最核心的,或者说至少也是最核心之一的,当然还得是坦克。

目前,俄乌战场上最受关注的,又变成了坦克。

乌克兰弄到了大概一个营规模的豹2,分配给了两个空突旅,此外还有挑战者2,相信大家也都等着俄军T-90M和这些西方坦克对撞一下了。

之前我们也说当代条件下坦克已经不再是一个国家陆军力量的中坚,或者说最重要的装备了,这一点在我军体现的相当明显。相比于我们陆军的炮兵,火箭炮兵,防空兵、电子对抗、无人机、指挥控制……乃至于步兵战车,步兵轻武器……我军对坦克更新的重视程度大概是排位相当低的,甚至有些部队都又装备上了本来已经退掉的59D,先顶装吧。

毕竟我们现在手头的坦克装备,因为成本,部队传统习惯,行业内部的一些时代因素等等等等因素,也都各有缺陷。此前大家一度期望通过坦克两项契机已经磨练的堪称国内可靠性最好的96B坦克装备部队,但现在看来这事情还是没有下文了。

因此甚至大家已经开始谈论VT-4坦克是不是可以以某种方式实现内装。

其实之前在珠海和厂方朋友交流的时候,他们曾经提到说VT-4的防护设计理念是颇有前瞻性的,就目前外贸销售的状态而言,它的正面主装甲实际上防护力要高于炮塔,原因倒不是因为不知道现代战争中炮塔的中弹率远高于车体,而是因为从现在改装坦克的现状来看,车体正面装甲是最难加强的,因为你无法在车体正面挂装尺寸太大的模块化附加装甲。

相比之下,坦克的炮塔反而是最容易往上面堆装甲的。

所以VT-4的车体正面基甲防护力留了相当大的冗余度,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都不会过时。

今后如果以VT-4车体为基础,结合新型炮塔,是有希望成为内装主战坦克很有竞争力的方案的。

此外VT-4坦克也吸取了很多96B的设计经验,在可靠性,机动性等方面,部分性能是要超过99A的。

当然这也仅仅是一种可能,在坦克这件事上,我军现在似乎还是处于观望之中,或许俄乌那边西方和俄罗斯顶级坦克好好对撞一下,也能让我们看到未来坦克该怎么发展。

其实现在除了俄罗斯已经先押宝T-14,中美德英法这些国家在下一代坦克问题上依然没有定论,目前西方弄出来的几种所谓“未来坦克”试验性质过于明显,肯定不可能直接用来装备部队。其实……类似的玩意我们这边也不是没有,最近大家都看到了铰接式设计啊,还有某种奇怪的T-72改进型啊,这些东西其实和什么M1X,什么德国那个未来坦克,什么什么的,都大差不差,都是属于探索未来坦克可能的技术和布局而已。

因为对于一支现代大国陆军来说,坦克实在是过于“决定性”了,实际上坦克的规格和设计,很大程度上是会塑造军队的习惯的。这里就不说具体情况了,但大概来说,有些问题就和车载炮部队习惯性要挖驻锄坑一样……只能说作为强调纪律性的团体,军队对于新想法、新思路的接受速度其实没那么快。

或者可以这么说吧,假如不考虑实战中坦克性能实在不够用的话,军队肯定选择把59式一直用下去,用上一百年都是小意思……没别的原因,就是大家已经过于习惯这个车了。这一点和军迷们只关注武器装备技术参数的想法完全不同。

当然短期内我军确实没有需要进行大规模坦克战的环境,而且即使是有的话,现役的99A、96A这些坦克也不算过时。但随着我们向世界一流军队发展的道路,这些有着过于浓郁时代色彩的车辆终究还是要换代的。

其实对于四代坦克,国内想法是很多的。之前有朋友提到过双人坦克方案,也有朋友提到过重装甲有人坦克配合轻装甲无人歼击车配合作战的方案,最近又有铰接式方案公布出来。

但是真正的我军四代坦克……目前我们还只能说,它的具体子系统研制现在已经在开花结果,新一代的坦克炮,新一代重型爆炸反应装甲,新一代的主装甲结构,新一代的动力系统,新一代的信息化系统,车载无人机,巡飞弹,炮射智能弹药,主动防系统,这些都已经走到了相当的程度,但是这些子系统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结合在一起……就不好说了,要看部队的需求和决策。

如果我们和韩国一样仅仅要对付一个拥有大量过时坦克的地面对手,那么反倒好办了,韩国K2我一直觉得是一种毫无灵性的蠢设计,因为它的设计真的就是没什么好说,就是一个字,“堆”。

但是堆起来这玩意好使吗?只能说在韩国自己实际面对的环境之下, 这玩意堆起来还真就好使。

但我们要面对的未来冲突对坦克的要求是什么?完全不明确啊。

这就导致我们简单的堆一个东西出来的话,那就是VT-4超级加强版,碾压对手主要靠的是我们的子系统技术上都比它领先。

但坦克这东西,成功的设计往往都是靠全盘考虑,在主要性能方面做出取舍,得到一个综合性能强大而又有注重特点的东西,这玩意不能是一个单纯堆自己手头拥有的最好东西的玩意。

所以这就很难了。

举个例子,如果说,我们未来考虑的是要能够灵活快速部署,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做一个“超级15式”,采用类似M8的设计思路,裸车防护力基本裸奔,重量给你控制在20-30吨,装上一门真能打出“一米阳光”的新原理105毫米炮,尾舱装填机,4秒一发,电子系统能装的都给你装上,动力系统用个1500、甚至1600马力的大发动机,然后真的需要重装甲的时候,就给你披挂附加装甲,披挂上以后重量搞不好弄到40吨,然后正面部分区域防护力达到正经的主战坦克水平。

你说行不行?好像也不是不行,就是你这玩意能做出来吗?你这悬挂系统得留多大余量?

类似这样的设计方案要说的话可以弄出好多,就好比上面说的这个新原理火炮(其实可能也不一定新原理,按照现在我国在火炮技术方面的水平,就直接超强装药给你把105毫米炮的穿深提高到2000米八百一千的都不是不可能),你直接装到VT-4上行不行?直接拿VT-4的底盘,咱们不是这个底盘特别好吗?直接给你改个无人炮塔,装上尾舱装填机一样四秒一发,重量控制在50吨以下应该还行,装甲也可靠了,是不是这就一下子传统多了呢?

总之呢,如果现在我们搓一个验证车出来,那很可能就主要看决策者个人的一些喜好和判断了,从15式的先例来看,我军可能特别希望有一种能够随时赶到前线的坦克,比什么都强,你别在战斗最关键的时候坦克赶不到战场才是最重要的,况且对台也好,对印、朝鲜半岛方向也好,坦克都最好不要太重,但火力一定要强,这是目前来看的主要思路。

所以如果现在折腾一种验证车,很可能是强调轻型化的,更轻,火力不差,某些角度某些位置防护力还行,差不多就是这么回事了。

但是在中印和朝鲜,甚至台湾的一些特定战场,看起来好像这些地形适合轻型坦克,但其实由于地形限制,往往都是“自古华山一条路”,你的机械化部队必须迎头去撞敌人的坚固防线,所以双方其实装甲和火力的对决还是很重要的,那么现代化的火力是否能彻底压倒装甲,实现纯靠火力制胜,这个现在咱们说不清楚。

但是至少,轻型化设计显然是与西方和俄罗斯坦克的设计方向不同的,也和最近十来年国际上的战场实践有区别。这究竟是眼光穿透了历史的迷雾,还是偏离了正确的方向,讲真现在也不好说。

某种意义上,大家也都看着俄乌战场的新发展,瞧瞧这场东西方坦克时隔那么多年的正面对抗,到底能咋样吧。


0%(0)
0%(0)
    城市战不需要坦克,更需要拆楼用的大口径可直描迫击炮  /无内容 - 渔樵闲话 04/04/23 (101)
    在单兵反坦克能力增强和武直反坦克能力面前,第三种情形用不上。  /无内容 - 渔樵闲话 04/04/23 (127)
    炮兵机动性增强和武直普及的条件下,第二种情形用处也不显著  /无内容 - 渔樵闲话 04/04/23 (132)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北美最大最全的折扣机票网站
美国名厂保健品一级代理,花旗参,维他命,鱼油,卵磷脂,30天退货保证.买百免邮.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22: 中国到底要造多少航母和军舰?2025年主
2022: 伊姆兰·汗惊险过关 巴国民议会解散,9
2021: 抗战时期,八路军的帽子上都缝有两粒纽
2021: 技不如人,中国卫星照片质量全球最差?
2020: 1991年春天俄罗斯空军途经北京照片-2,
2020: 美航母舰长被撤职,各方纷纷表态反对
2019: 美国可能跳过5G,直接过渡到6G
2019: 美单方面公布1.2万亿采购计划 要中国坐
2018: 澳大利亚前国防部军官沃茨狂妄敦促美军
2018: 震惊!内油7吨,载弹量8吨 作战半径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