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初现
1945年8月9日,美国与苏联以北纬38度线为标准,将朝鲜半岛一分为二,工业区北部归苏联占领,美国占领粮食产区南部。由此,为后来朝鲜半岛南北阵营之战埋下了伏笔。
其实,即使是再弱小的民族,也有着一颗独立的心,朝鲜半岛的民众并不甘于日日受异族的管制,看着外人出入朝鲜半岛如同出入自己家的花园,谁都不好受,这种心理一天天积累下来,终于压制不住了。
几个月后,朝鲜半岛上的民族主义运动爆发了,民众们要求统一朝鲜半岛,要求美苏将朝鲜的政权还给朝鲜人。
明面上控制朝鲜半岛的路是走不通了,但美苏并不会由此便放弃已经到手的资源,便计划退居幕后,做“摄政王”,苏美分别培养自己的势力,扶持“听话”的集团夺权,想着说不定和他国一人一半的朝鲜半岛到最后能归自己一国所有。但是美苏所培养的势力并未能够完成统一朝鲜半岛的计划,于是这件事只能交由联合国头疼。
联合国最终给出的方案是,由于韩国在受监督的情况下来选举出统一的政府,由于苏联不同意这项选举活动,最终是由南朝鲜的选民选出了李承晚来担任大韩民国总统的职务,随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也成立了。但是统一问题仍未有个最终的结果,两国之间暗流汹涌,最终,朝鲜战争于1950年6月爆发。
战争初期
朝鲜战争看似是朝鲜半岛上两个民族之间的战争,但其实是苏联与美国之间的博弈,谁都不愿意对方扶持的政权完成朝鲜半岛的统一,不然对方吃肉,自己连汤都喝不到一口。
并且,苏联与美国作为当时国际上数一数二的大国,本身是存在双方制衡的状态,一旦谁能在朝鲜半岛问题上夺取优势,国际地位与话语权便能极大程度地提升,另一方很有可能再也追不上了,所以这场朝鲜战争,苏美双方都在背后盯得很紧。
在国际范围内,得到了广泛认可的说法是朝鲜首相金日成在得到苏联首肯后率先对韩国发起了攻击,打了对方一个措手不及。在朝鲜战争初期,由于朝鲜占领了先机,确实是追着韩国打。
当时朝鲜人民军总兵力在14万人左右,其中还有不少在苏联接受过培训的军官,战术很有一套,而韩国总兵力在10万人左右,面对猛扑过来的朝鲜,一时反应不及,被打得很惨,仅仅过去了三天,汉城便失守了。
仁川登陆
眼看着韩军马上就要被朝鲜人民军收拾干净了,美国坐不住了,1950年6月美国组成“联合国军”赴朝作战,美军的王牌上将麦克·阿瑟作为美军远东军总司令,率领美军对朝鲜打响了战役。
同年9月,麦克阿瑟率领美军第十军团在仁川成功登陆,朝鲜真正地意识到了强者的威力,美国一下场便迅速从朝鲜收手夺回了仁川以及周边的失地,一路高歌猛进,这下轮到了朝鲜被美军打得连连后退。
志愿军参战
朝鲜深知自己的实力在美国面前实在是不值一提,于是转头向中国请求援助,希望中国派兵支援,加入战场。
虽说美国发起的是针对朝鲜的军事行动,但一旦美国得手,那时将会有大批美军入驻朝鲜,而朝鲜与中国接壤,对于中国的领土是一种潜在的威胁,中国绝不能使自己陷入这种需要“日日防贼”的忧虑中,所以,即使当时的中国刚刚经历多多年战乱,处于一穷二白的情况下,也还是下场了。
我国赴朝作战的军队被命名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总军司令便是我国的开国元帅彭德怀,初期进入朝鲜作战的志愿军总人数在26万人左右,誓要让美国知晓我国的态度“一切危害中国主权的行为,中国都绝不姑息”。
我军进入朝鲜的初衷是协助朝鲜军队作战,并不是中国凭一己之力去对抗美军,所以两国军队需要确定好战术以及军队的指挥问题,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战斗力,不至于像一盘散沙,在美军面前露怯,
但是,在第一批26万志愿军刚进入朝鲜之时,朝鲜首相金日成便要求我军总司令彭德怀将志愿军的指挥权转交给他,表示:中朝军队,统归我指挥。
指挥权归属之争
中国志愿军的指挥权有可能交给金日成吗?答案是否定的,这并不是因为彭德怀不愿意放权,而是事实摆在眼前:
若是将指挥权交给了朝方,那么志愿军入朝作战的行动将毫无意义,结局依然是惨败,这是为什么?
首先,中国与朝鲜的作战风格、方式不同,并不能混在一起进行作战任务。朝鲜军队的作战方式其实和苏联军队很是相似,上文中也提到过,朝鲜军队中还有不少在苏联进行过学习、接受过培训的军官。
所以整个朝鲜人民军的作战方式都偏向于苏联军队,与我军的打法差别较大,若是将志愿军的指挥权交由朝鲜军官指挥,那么便会让我军用完全不熟悉的作战方式进行作战,我军很难适应,说不定还会造成大规模伤亡,必须要避免发生这种情况。
从另一方面看,朝鲜的指挥能力也存疑,朝鲜在与美军的初期作战时没能把握好战局,所制定出来的作战计划并不合时宜,导致美军成功在仁川登陆,并且快速收回了韩军丢掉的地盘,彭总实在是不敢把数十万志愿军交给朝鲜来指挥。
虽然在我们看来,士兵的伤亡量只是一个数字,但是这些数字代表的却是实实在在的一条条人命以及一个个家庭,所以在军队指挥方面,绝不能掉以轻心。
并且,当时的朝鲜人民军只剩下了不到3万人,由于屡战屡败,整个军队都阴云密布,而我军人数多达26万,豪情万丈,让朝鲜来指挥我军,怎么看怎么都不合适。
并肩作战
金日成在索要指挥权遭到拒绝后,也没法强求,中朝军队便在抗美援朝战争初期各打各的,几乎谈不上配合,两军一起抗敌的时候,不仅不能打出“一加一大于二”的水平,甚至还因为配合不当导致在战斗过程中屡出问题,发生了朝军误伤友军,导致敌军成功突围的情况发生,实在是令人头疼。
这样的局面不能再继续下去了,我国将士千里迢迢奔赴朝鲜不是来陪美国练兵的,于是我国决定请站在朝鲜背后的苏联老大哥进行调和,劝说朝鲜统一将指挥权交给中国,让两国的战斗力真真正正的发挥出来。
其实苏联方面早就在以往的战斗中看出了中国军队的战斗能力,对彭总的指挥能力也是赞赏有加,当即斯大林便表示,统一中国军队主导中朝两军作战任务,而朝鲜也可以从旁辅助,共同商讨军队的作战计划,至此,军队指挥权之争总算是落下了帷幕,中朝两国军队总算是可以真正的并肩作战了。
虽然指挥权的归属问题已经确定了下来,但毕竟是两个国家一同作战,所以在作战时也会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意见分歧,朝鲜认为自己并不是完全丧失了指挥权,也有对军队的行动提出意见的资格,而他们提出的意见与彭总制定的作战方案总是大相径庭,由此双方还是会发生一些争论。
但是这时,中国领导人与苏联领导人也会在之中起一些调和的作用,不会两国军队之间产生怨怼。
比如在我军将美军驱逐到38线附近后,朝鲜方面认为应当乘胜追击,彻底将美军打趴,避免日常梦多,如果美军恢复过来了,再想把他们拿下可就棘手了。
但是彭总认为,做任何事都需要讲究实际,谋定而后动,这样才能夺得最终的胜利。
在彭总看来,前几次的战斗中,中朝两军已经损失了大量的武器装备,后勤供给也已经消耗得差不多了,并且战士们的精神已经绷紧了很长时间,再继续作战,怕战士们的身体会垮,精神也会支撑不住。
所以最合适的规划是,给战士们一段休息时间,可以趁此时间好好整顿部队,并且等待后勤把军队作战所需要的资源补充到位,接着再和美军刚到底。
对于朝鲜的作战要求,彭总绝不松口,表示:
要是愿意打,你们可以自己打。
在朝鲜表示不满后,苏联对朝鲜进行了劝解,表示彭总是难得的打仗奇才,听彭总的总是没错的,并要求苏联的军事专家也不许干扰彭总指挥,要以彭总的思想为准。而中国方面则是无条件力挺彭总、相信着彭总。
最终,中朝两军经过不懈努力,将战线死死摁在了38线附近,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眼看着白白消耗资源与兵力却无法占到一丝一毫的便宜,也不打算再挣扎了。1953年7月27日,中朝两国的代表与“联合国军”的代表签订了《朝鲜停战协定》。
结语
朝鲜战争就此落幕,韩国朝鲜之间的纷争告一段落,中国也在国际上打响了名声,表明了对任何有损中国领土安全行为绝不姑息的态度,也证明了中国军队的实力,在各国的眼中,中国已经脱离了以往那个人尽可欺的形象。
由此,抗美援朝战争也成了我国的立国之战,中国从中看似没有取得什么实质性的利益,但是从国际地位与话语权的方面来看,中国得到的好处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