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激光,量子技术已经成为中国崭露头角的三大前沿领域,量子技术,中国已经进入工程实践阶段,而美,日,欧等国家地区还在努力完善理论体系。激光领域,中国率先在99A式主战坦克上实用化装备二代激光主动压制系统。电磁武器领域,中国也取得了令外国人惊叹的进步。

据资料显示,中国已经在内蒙古陆地靶场试射了国产电磁炮,成功将25公斤炮弹直接命中250公里以外的目标。虽然不知道所谓的目标是多大尺寸,是建筑物还是靶板,但能做到正常发射并精确命中,无疑是一大进步,放眼世界,目前只有中国和美国有这项技术。

电磁炮理论并不复杂,利用电磁系统中电磁场产生的洛伦兹力来对金属炮弹进行加速,使其达到打击目标所需的动能,与传统火炮相比,轻易可达到8马赫甚至10马赫的初速,目前,使用化学能为动力的传统身管火炮发射脱壳穿甲弹的极限初速度为2000米/秒,如果考虑到身管寿命,要限制在1750米/秒左右,电磁炮不必考虑这个问题,只要能量充足可轻松过2000米/秒,一颗口径40毫米的电磁炮弹丸能在10公里以外击穿任何坦克的装甲。高初速,高穿透力,大威力是电磁炮独特优势。唯一制约其实用化的因素就是对能源的需求太高。

若要按计划在我国南海岛屿上部署电磁炮,就必须要首先解决能源问题。因此中国近日宣布,正式开展海上移动式核电站的研发工作,预计2021年推出实验样机。之所以能在4年内拿出产品,得益于中国在高能核物理以及核武器小型化方面数十年来的积累。该项目研制型号为ACPR50S,以大型船舶为平台,一方面是出于环保的考虑,另外一方面可采取多艘机动的形式,哪里需要就停靠在哪里,船上只需携带少量核燃料,用完之后再返回大陆安装新的核燃料。有了核电站做后盾,中国部署电磁炮就等于扫清了最后的阻碍,射程之内都将是真理存在的地方。

可预见的未来,中国的核动力军舰,核动力航母都将使用ACPR50S项目的技术,使国产全电战舰的生产成为可能,要知道,美国海军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就是实现了78兆瓦级别的电力供应,才有可能换装电磁炮,否则这艘单价70多亿美元的科幻战舰性能又要大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