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不撤守-瘫痪民主,打开潘朵拉盒后
2015年08月10日 04:10
陈长文
數百位支持反課綱學生與群眾7月30日晚間翻牆進入立法院正門撒冥紙和呼口號,悼念夥伴林冠華。(張鎧乙攝)陈长文专栏-瘫痪民主,打开潘朵拉盒后
2015年08月10日 04:10
陈长文
从去年太阳花学运(大学生为主)开了占领官署的先例,到日前反课纲团体(高中
生为主)再占据教育部,台湾的「民主」有了新的定义,这些越了民主界线的冲撞,
相当程度否决了民主政府透过选举决定权力之承续或交替的「正当性权源」。
台湾的民主前景,令人不得不忧。
由于国家是众数的组成,人与人的意见与利益不同是常态,因此衍生出的冲突与纠
纷也是常态,过去在封建时代,解决问题的方式就是暴力,拳头是正当性的唯一权
源,但由于权力者的主观恣意,其权力的决定与交替,往往陪随着战争、革命、政
变等流血式冲突,轻则社会陷于动荡、民生凋蔽,重则生灵涂炭。
这样的方式,被视为一种「不文明」的权力移转法则,而民主政体的出现,就是希
望透过「竞争性、任期制的选举」改变这样的「不文明」。以数人头,代替数拳头,
其目的,就是要创造一个和平的权力移转模式。
也因此,民主政治不是上帝全能式、终局式纷争解决模式,与其说是透过选举得到
「皆大欢喜」的结果,不如说是,这是建立在一种定期多数决下的「尊重与包容」,
多数决当然也是一种「力的展现」形式,「多数的力」获得统治的正当性,也因为
至少合于多数人之所欲,因此构筑了政策与政治的稳定性。但另一方面,这「多数
的力」的稳定,是一种流动式的稳定,也就是说,「谁是多数」,在任期式的定期
选举中,每隔一段时间(台湾是4年),可以被重新决定。
这种流动性,又建立了双重「期待性」,第一重期待是,即便对政府所实施的政策
不满意,但这不满意在「包容」4年后,可以透过重新选举来改变,这第一重期待,
也相应的增加了政治的稳定性。反对政策者,不必或不急于推翻现状,因为其拥有
一个「未来的希望」,一个在4年后改变的可能性;第二重期待则是,让「力」之争,
进入一种温和式的制度里。也就是说,处在对政策不满意的人,要改变政策,必须
更「努力」在4年内说服公众同意自己的意见,让原来的少数变多数,取得实践自己
所希望实践的政策的「正当性权源」。
然而,不管是太阳花学运或是反课纲团体的占据官署,都破坏了多数决所建构的政
治稳定性、包容性与期待性。这是最让人忧心之处。我们都清楚,今天早已不是满
清末年(需要国父与先烈以革命推翻帝制),也不是1987年解严前的时代(需要反
威权政府的「造反」行为)。9年前施明德等人发起的百万人红衫军反贪(反扁)非
暴力运动则是展现民主式集会游行的正面例子。
2012年,超过1300万选民进入投票所投票,产生了过半得票的政府,取得了施政的
正当性权源。但这个政府,却被30人、数百人或数十万人以其「不民主」、「黑箱」
为由,否定其正当性权源,占领其官署、瘫痪其运作。其损伤的不只是这个「特定
政党组成的政府」,伤害的是台湾赖以和平移转政权、维持秩序与稳定的「民主规
则」。
一旦这个民主规则的公信力被破坏,就会产生一个传染式的逻辑,所有用来瘫痪2012民
选政府的理由,是不是可以拿来瘫痪2016选出的民选政府?不只2016年的政府如此,
2020以后所有选出的民选政府,只要有民众对政府的政策不满意,就可以举起「黑
箱」大旗,自组联盟,透过占领官署来否决政策。
邱吉尔曾说:「民主是个糟糕的制度,但却是人类实行过的制度中的最好。」民主
选举出来的政府绝不完美,所以,人民不会也不可能完全满意。但对这个不可能满
意的政府,我们之所以还是得忍耐4年,透过民主选举而非占领官署的方式取代它,
原因无它。因为,一旦我们打破了这样的民主尊重,破坏了民主选举的制度精神,
也就同时打开了一个不可知的政治潘朵拉盒。
跛脚且反覆自伤威信的政府、对于违法事件消极无为的司法、无力保护官署的警方
以及失去了民主包容心的抗议者,这4个因素的汇流,严重折伤台湾好不容易建立的
民主制度。
而这群打破民主规则的人(或鼓励及默许他们的人)有把握,盒子跑出的是更好而
不是更糟的东西?(作者为法学教授、律师)(中国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