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报道 记者 谭利娅】也门战乱近期升级,包括中国在内的多个国家纷纷从也门撤侨。《印度快报》4月7日刊发学者文章从此次中印的撤侨工作说起,比较两国在这方面工作的差异。该学者认为,虽然撤侨已成为两国都需经常面对的一个挑战,印度在军事行动与国家战略之间的协调方面做得不如中国。文章也期待莫迪这届政府可以在这方面有所突破。
这篇文章由新德里“观察家研究基金会”高级研究员、《印度快报》特约编辑拉贾•莫汉撰写。文章称,目前印度在也门的撤侨行动仍在继续,而中国已在上周完成撤侨行动。其中,中国撤离近600公民,印度要撤离的人数接近4000。
文章指出,中印都有大量国民生活在海外,遇到战乱或自然灾害时撤侨工作已成为两国都需要面临的一个不断出现的挑战。在2006至2010年间中国从海外混乱地区撤离大约6000公民,但仅2011年一年,中国就撤离4.8万人,其中大部分是从利比亚撤离的侨民。印度2011年从利比亚撤离不到1.7万人。文章认为,虽然北京和德里都经常会向军队下发任务执行撤侨行动,但两者有所不同。
文章称,中国的政治领导人已开始肯定中国公民在海外的利益,并认为保护他们的利益是第一要务。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去年曾表示,随着中国越来越开放,在海外的中国企业和公民人数正在不断增加,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是中国党和政府重要责任。与此同时,中国的国防部门正将这种政治承诺转变为相应的政策和机构职能。相比较而言,在印度,如果遇到有海外公民所在地区发生危机的事情,印度政治领导人通常只是将武装部队当做应对这种局面的首选工具,却并没有投入相应的精力对这些问题用战略语言进行梳理。
文章继续比较称,在2013年中国发布的两年一度的国防白皮书中,中国专门增加一个章节的内容审视中国在海外的利益,而在印度,虽然包括阿塔尔•比哈里•瓦杰帕伊和曼莫汉•辛格在内的印度领导人常常宣称印度的安全半径囊括从苏伊士运河到南海之间的大范围地区,但印度国防部门的文官领导人,一直都不愿进行相应的机构转变或给军队提供政治指引或必须的资源。
文章说,中国不断扩大的国防外交展现了中国作为一个良好的国际公民和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形象,这有助于缓解一些外界对中国军力日益强大的担忧。经常派驻武装力量到国外将为解放军提供无价的经验,有助于其远征能力的开发和对远方战场的熟悉。虽然印度在派驻军事力量参与保护国际公民财产方面有着更深远和更令人瞩目的记录,但印度国防部门的文官机构和政治领导人却对这种行动的战略意义理解较少。文章最后说,上月曾提出一个更宏伟印度洋政策的莫迪总理有望会找到方法,让印度在面对海外利益时军事与战略政策更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