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专家纸上谈兵:20架中国歼-7可全歼两架F-22
环球网 2012年06月27日
据俄罗斯军工新闻网6月26日报道,俄罗斯政治和军事分析研究所副所长赫拉姆奇欣认为,在未来战争中无人飞行器将起到重要作用,目前占据主导地位的有人驾驶战斗机实际上已经达到自身发展的极限。比如,无论美军第5代战斗机F-22性能如何先进,但是在实际空战中,也很难抵抗数量占优的中国第2代飞机歼-7。
赫拉姆奇欣指出,之所以说有人驾驶战斗机已经达到发展极限,主要是因为:第一,飞机越来越昂贵,生产和维护更困难,导致有能力研制现代化作战飞机的国家减少,限制了多数国家空军的装备数量。现在北约28国作战飞机的数量总和也不如80年代末的美国。哪怕损失一架飞机都极其痛心;第二,飞行员培养费用更高,对其技术、体能、智力和心理承受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合适人选自然越来越少。而且他们极有可能会流失到收入较高、风险较小的民航部门。哪怕损失一名飞行员都极其痛心;第三,当前类型的作战飞机构想已穷尽想象,实际上难再发展和完善。而在当前网络中心战构想框架内,对飞机技术工艺标新立异的要求也更高。
俄专家称,尽管现代化作战飞机使用高精武器,飞行员对战场局势洞若观火,作战效能明显提升,但是作战潜力本身却无法提高。即便能够达到根本不现实的“一发弹药命中一个目标”的最高作战效能,也根本无法摧毁比机载导弹和炸弹数量多出许多的目标。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质量因素无论如何无法取代数量因素,比如不妨想象一下美军两架第5代战斗机F-22与中国20架第2代战斗机歼-7遭遇时的空战场景,即使F-22能超视距击落10到12架歼-7,剩余8到10架中国飞机一旦靠近,就能凭借数量多、尺寸小的优势,以及机动性能相当的均势,在视距内发射导弹,全歼两架F-22。相比之下,美国损失两架F-22,显然要比中国损失10到15架歼-7要痛心得多。
赫拉姆奇欣认为,美国的经验表明,第5代歼击机的构想显然已陷入僵局。美军F-22仅有188架,而不是最初计划的750架,很难完全替代893架F-15A/D。而且,F-22极为昂贵,单价3-4亿美元,几乎是F-15飞机0.3-0.5亿美元的10倍。另外,F-22载弹量小,哪怕是相同的AIM-120和AIM-9空空导弹,也只是F-15的2/3。隐身的F-22生存能力较强,但是F-15的战场生存能力也并不差,虽已多次参加实战,却没有一架被证明在空战中被击落。何况F-22还有比较严重的座舱缺氧问题。相比之下,F-35的情况更糟糕,为替代F-16、A-10、F/A-18A/D和AV-8,美空军计划采购1763架F-35A,海军航空兵采购260架F-35C,海军陆战队采购80架F-35C和340架F-35B。但是项目遇到严重技术问题,量产日期一再推迟,价格却在猛涨,原本应比F-16便宜的F-35的价格现在至少是F-16最新型号的两倍,是最旧型号的5-6倍。很难想象昂贵的F-35会像A-10一样直接对抗敌方防空火力,雷达隐身性能也将无济于事。总之,美国第5代歼击机项目似乎已陷入僵局。俄罗斯T-50和中国歼-20同样如此。
俄专家指出,解决上述问题会有不同的方法。比如侦察和攻击航空兵可以实现较大程度的无人化,只有中美俄拥有的战略航空兵应当增加战斗载荷,发展替代性空基和海基巡航导弹,尽量简化针对游击战的强击机。至于歼击机,可能有3条发展道路:一是技术进一步复杂化,从第5代向第6代,以及高超音速无人机过渡;二是继续完善第4代歼击机;三是技术简单化,借鉴4代和5代机技术,退向第3代。相比之下,第一条路障碍较多,而且无人歼击机技术极其复杂;第二条路最简单,分歧也少,但是飞机同样日益昂贵而复杂。多数国家出于惯性在走这条路,其中欧洲和中国的情况最乐观,欧洲“台风”、“阵风”、“鹰狮”战机都借鉴了美俄F-16、苏-27,但是数量太少,不足1000架。中国完全不限制数量,而且歼-10、歼-11、歼-16性能先进,在生理年龄上远远优于美俄同类战机;第三条路只有中国谨慎行走,继续生产和完善歼-7,主要用于出口,同时也为自己储备。另外一个方案是把高级教练机发展为轻型歼击机,在此方面韩国FA-50较为成功,在战术技术性能上已成为标准的 第4代轻型歼击机,俄罗斯的雅克-130也有这种潜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