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J1000A。
大型运输机与大型客机用的大涵道涡扇发动机其实是一种东西,发展的主要潮流就是增大涵道比,主要衡量标准就是降低油耗。D-30KP-2不好用,不仅是因为它是70年代研发的,更是因为它在研发时就已经不先进了,当时西方搞的已是涵道比6一级的发动机,毛子这种不到4,所以后者在民航机领域竞争不过西方。
WS20的核心机源自太行,而太行的核心机又与民用的CFM56有不解之缘。这相当于当年把一种民用的改成军用,现在又把它改回最初的民用型号,当然这过程中又结合了一些新技术。所以个人估计,WS20的性能指标,应该和CFM56的中期改型,比如它的5系列有些相似。或者说,它可能跟毛子后来用到伊尔76改进型的PS90发动机技术水平相当,都是涵道比6一级的发动机,差不多是西方90年代的水平吧。这水平的发动机,应该目前各国在役民航客机还在用的主流装备,但最新型号的已经不用它的。
CJ1000A就厉害了,它跟我们即将首飞的C919大客机用的LEAP-X发动机水平相似,可以讲代表了目前大涵道涡扇发动机的国际先进水平了。这应该是一种涵道比11级别的先进发动机。关键不在于它推力有多大,而是它的经济性、安全性、易维护性和安静性都会上一个大台阶。运20在装上WS20后就已经解决心脏病问题而实现全设计指标了,如换CJ1000A,则会因为油耗减少而进一步增加航程。
军用大运和民用大客实现发动机的通用性,好处是巨大的。除了采购成本下降、保养维修更加方便之处,还一个明显优势就是让国产发动机获得更多实用检验,以提高水平和增强市场的品牌认同感。
从时间节点看,WS20很可能在明年底投产,并装上运20,使后者性能飞升且全国产化。而CJ1000A应该是在2020年定型,并在2025年前投入商业运营。因此我估计WS20可能只生产5年左右,之后过渡给CJ1000A,运20可能会比C919略早一点试用它,比如在2023年前后,届时中国航发一举填平差距而追上世界先进水平。。作为发动机这么长研制周期的产品,这个为期5年的生产周期当然很短,但没办法,这是我们作为追赶者必然付出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