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之初,面临一穷二白的局面,就是一个技术、资金、人才几乎一无所有的落后农业国。而一五计划期间苏联援助的这156个项目,帮助中国白手起家初步建立独立自主的工业体系,可以说让中国的工业化乃至社会现代化上了个大台阶。这一点,中国是要真心感谢苏联的。
但你要提高到全面工业化一个传统农业国的高度,恐怕就有些过了。显然作者对一个10亿人口规模的国家需要多少工业,以及啥叫工业化缺乏基本认识。工业化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一个大台阶,发达国家花了几百年时间才实现,毛子也搞了上百年,而中国仅靠当时世界第二强国的一点施舍,居然能在5年内就全面工业化?今天的中国已是世界第一工业大国,无论是产业规模还是各种产量,比那156个项目,增长何止百倍。但即使如此,我们都不敢说已经实现全面工业化!应该说,那156个项目覆盖的领域还是很广泛的,但实际上摊到各领域,就成撒芝麻了。这些项目建成后的1960年代(实际建成150个,许多烂尾工程还是中国自己收拾的),中国的工业实力也依然十分弱小,全面工业化是根本谈不上的。可见,它只是起了一个种子的作用,真正壮大到今天,还是靠我们自己的力量。
我经常看到网上有人说的很夸张,甚至为156个项目加上了“无偿援助”的字样,这是想当然。这156个项目是有偿的,甚至说是我们自己出钱请苏联帮助搞更准确些。这些项目的机器设备是中国以易货贸易的方式从苏联进口的,是中国拿大量农产品和矿石等换回来的,我们后来多少年勒紧裤腰带才还清,大家都应该知道。所以,哪有无偿这种好事!就像抗美援朝的军火,也是半价买来的,所以彭德怀一看到宣传文稿里“苏联无私援助”这句话,就毫不客气地把“无私”二字划掉。当然我们承认,这156个项目我们买得还是很划算的,比如技术是免费的,苏联派了不少专家来手把手教,这个不好算钱。但总的来说,这些项目是有偿的。
而且跟苏联为维护霸权给其它社会主义国家提供的援助比,跟美国的马歇尔计划比,这156个项目也谈不上多慷慨。超级大国是白当的吗?它本来就是需要拿出真金白银拉关系的。而且它也不可能白给,你拿人手短,就能唯其马首是瞻。后来老毛不听赫鲁晓夫的,于是立马一拍两散,中止所有援助合同。所以从这个动机的角度,我也不觉得这算多慷慨。
厂房是有寿命的,机器更有折旧率,当年的156个援助项目成果本身,包括技术、设备和设施都早已消逝或过气,对我们今天的工业能力已无多少作用。但是它留下的工业化架构和人才,确实是对后来中国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工业化就是铺摊子,156个项目是新中国第一次铺摊子,历史地位不容置疑,但评价要公允,它只是刚起步而已。之后中国自己花了很大力气搞工业化,包括三线工程啥的。中国工业真正的腾飞,当然是在改革开放后,我们引进西方资金之大,技术之先进,填补空白之多,跨越台阶之高,都远远超过当年苏联援华。但与前理相同,这是件各取所需的互利合作,在中国迅猛发展的同时,这些西方公司也一样赚得盆满钵满,因此我们也不需要感谢他们的慷慨和并不存在的无私。
一个国家的现代化,包括工业化,都只可能是靠自己点点滴滴干出来的。新中国的建设历程说明,抓住历史机遇引进国外资金、技术和管理十分重要,但更关键还是自己能消化、吸收和创新突破。今天的中国,也正在超越西方和毛子能给我们的水平,而进入独立研发并引领世界潮流的新阶段。此时,尤其要克服那种崇洋的等、靠思想。我不管你崇的是西方还是毛子,都是有害无益的。老毛有个思想我特别赞赏,就是要“自立更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