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忘记密码?
繁体中文  
 
版主:bob
 · 九阳全新免清洗型豆浆机 全美最低
 
26个字母如何吞下10万汉字?
送交者:  2025年05月08日05:41:18 于 [世界时事论坛] 发送悄悄话

科学火箭叔

西方曾说:中文活不过互联网时代。可60年后,人们可以利用26个字母让中文在互联网大放异彩!

如果计算机的世界里没有中文,不要说今天的AI浪潮,就是中华文明都可能会被永久放逐在信息时代之外。从活字印刷到拼音输入,我们到底怎么用26个字母,吞下10万汉字的?

事实上,当初发明电脑时,完全没有将汉字考虑在内,人们只能在电脑上使用拉丁字母。当年我们为了数字化,还真就差一点抛弃中文,因为中文打字太难了!早在电脑出现之前,我们就已经为汉字上机发愁。印刷时代需要成千上万的活字,机械打字机时代同样棘手。英文信件早已可以用打字机打印,可中文信件在很长时间里仍然依靠手工书写。1940年代,IBM公司曾经尝试设计汉字电动打字机——他们将36个数字键分成四组,要同时按下四个键才能打出一个汉字,最多可支持五千多个常用字。可想而知,它极难操作,据说打字员需要几个月训练才能勉强熟练使用。最终,所有这类机械方案都显得太复杂、太笨重,无法成为大众化的解决方法。

进入电脑时代后,同样的问题被再次放大——图形文字的复杂性跟二进制代码的简洁性,就是一对冤家,我们似乎只能二选一。选中文,意味着庞大的键盘布局和与世界的脱离。台湾人叶长辉设计的IPX系统搭载2000多个按键,操作员需像翻阅电话黄页一样在覆膜纸册上寻找字符;而汉字激光照排之父王选院士设计的方案,尽管已经把所有汉字拆成了1000多个笔划和部首,但仍然需要整整256个按键才能实现,远超人类手指的物理极限。选全球通用的QWERTY键盘,可能就意味着对老祖宗创造的文字的背叛。怎么办?

无论哪种取舍对中国的我国发展都是不利的,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但科研人人员还是硬生生走出了第三条路,即自己研究汉字系统,运用到计算机上。转机源自一个颠覆性的认知飞跃:将汉字视为可拆解的符号系统而非整体图像。1976年朱邦复发明的仓颉输入法首次将汉字分解为字根,用200余个基础部件覆盖数万汉字。1983年王永民的五笔字型则直达巅峰——他像编排交响乐般将字根分布到26个字母键,创造出一套无需看屏的盲打体系,其输入速度甚至超越英文打字。1984年,王永民受到邀请,在联合国总部用五笔输入法疯狂打字时,惊呆了围观众人。看着一分钟能输入100多个汉字,一位联合国秘书长表示怀疑,直接拿过键盘仔细查看。可王永民却表示,这就是你们使用的键盘。

五笔输入虽然成功的完成了这场中西方的文化嫁接,但其较高的学习成本离大众化仍然有一段距离。而这段距离,就是由拼音输入法完成的。

周有光是将古老汉语与26个字母产生关联的关键人物。作为语言学家的周有光主导设计了汉语拼音方案,因此被称为“拼音之父”。 他使用在世界上最流行的罗马字母来表示发音。不仅提高了汉字教学的效率,还让中国更好地与外界联系。

而这!为后来在QWERTY键盘上实现汉字输入奠定了基石。只要在标准键盘上敲入拼音,就能利用计算机将声音映射为文字,彻底打破了“汉字只能靠大键盘或字根”这一技术瓶颈,将文字输入从高门槛的形码竞技,变成人人都能轻松上手的“声到字”体验。而这正是拼音输入法能迅速普及的核心秘密。

虽然它也曾经非常拉跨过。比如1995年,智能ABC输入法诞生,经典归经典,但是智障也是挺智障——词库有限,打完拼音后,还得翻几页候选框才能找到想要的字,体验断断续续。跟同时期已经非常成熟的五笔完全不能比,还好那时还没发明“吐槽”二字,否则它会被吐到淹没的。

真正的飞跃发生在90年代末和2000年代初——电脑内存变大、硬盘变便宜、互联网开始蓬勃:输入法可以加载更海量的本地词库,还能实时联网抓取网络热词。搜狗、QQ、百度等输入法把大数据搬进候选框,不仅能智能联想下一个词,甚至整句补全也信手拈来。从此,你我才能享受文字“即刻呈现”的奇迹。

所以,改变其实是由一个又一个的接力,完成质的飞跃后,才让中文在键盘上重生的。

这古老的语言和这简单的键盘。它们的结合,是持续半个世纪的技术突围,是文明基因在数字海洋中的全新启航。

0%(0)
0%(0)
笔 名 (必选项): 密 码 (必选项): 注册新用户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娈佃惤鏍煎紡
瀛椾綋
瀛楀彿
实用资讯
北美最大最全的折扣机票网站
美国名厂保健品一级代理,花旗参,维他命,鱼油,卵磷脂,30天退货保证.买百免邮.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1 印度杂音,那加兰邦亲中女孩的心 大国如海鲜
2 解开川普的中共国迷局 大国如海鲜
3 无比成功的中东之行 大国如海鲜
4 一个吃里扒外,一个吃外扒里,两 调侃军政
5 明月千里寄相思——想念借读我家 调侃军政
6 老狐狸李嘉诚还是跑慢了 调侃军政
7 2024回国:滇西腾冲 大国如海鲜
8 美国的对华战略亟待改革 大国如海鲜
9 我为台湾量身出策,保管三方满意 一枪中的
10 黄仁勋在中美科技博弈中的的灵活 一枪中的
一周回复热帖
1 2024回国:滇西腾冲 大国如海鲜
2 万斯“peasants”,祖国曾叫农民 大国如海鲜
3 宋徽宗和晁盖之间的一段对话 大国如海鲜
4 谢侯之:我在延安教乡学 大国如海鲜
5 在虚境中见真光:回应周舆《“信 大国如海鲜
6 权威的幻象 大国如海鲜
7 《析“周秦之变”考思想史之演化 大国如海鲜
8 从哈佛大学到“哈狒大学” 大国如海鲜
9 美众议院对联大2758号决议的解释 大国如海鲜
10 欲借AI解孤愁,谁知新愁叠旧愁 大国如海鲜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24: 如何破解“中美红线”?
2024: 绿皮火车的回忆 (之一)出发
2023: 邓小平最伟大的失败
2023: 七絕 題照(1929)刑馀国里聚群英
2022: 444444
2022: 败政府绥靖到底
2021: 中国人口危机并非负增长 而是难以应对老
2021: 一个普通的共产党员
2020: 刘斌被杀案:一场为阻止追查新冠病毒源
2020: 中国局部先变局先自治 部分中国人先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