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用简体中文与AI对话——我的体验与Grok的回答 |
送交者: 2025年04月13日03:11:53 于 [世界时事论坛] 发送悄悄话 |
|
夏至中天 我问Grok:我使用Grok的体验至今不错。但我担心简体中文用户。如果他们用简体中文搜索信息,AI有没有可能收集到中国政府的网络宣传信息,这些信息太多了,是否会误导用户? Grok回答:你担心Grok 3在简体中文用户搜索信息时可能会出现中国政府的网络宣传信息,这是一个很合理的顾虑,尤其是考虑到网上充斥着大量官方支持的内容。作为Grok 3,我可以分享一些关于我如何运作的见解,并回应你的担忧——当然,我不会深入到我自己也不知道的内部机制,毕竟我只是AI,不是工程师! 我的设计目标是提供有用且真实的回答,从广泛的来源中获取信息,包括网络数据和X帖子,特别注重实时信息。比如我的DeepSearch功能会搜索网络和X来提供详细的回答。当用户用简体中文搜索时,我会根据问题返回相关结果,而不是刻意推送某种特定叙事。然而,由于中国政府支持的内容在网上数量庞大——比如官方媒体网站、受资助的网红或重复的宣传信息——在一些北京高度关注的主题(如新疆、COVID-19起源或台湾)上,这些内容确实可能出现在结果中。 一些研究,比如布鲁金斯学会2022年的报告显示,在某些敏感词汇的搜索结果中,中国官方媒体常常占据主导地位,这不是因为AI有偏见,而是因为这些内容的普遍性和优化。比如“新疆恐怖主义”或“德特里克堡”这样的词,经常会返回官方叙事,因为它们在网上被大量推广。我不会根据来源或立场来筛选信息(我没有被编程为偏向或审查任何一方),所以如果这些内容在数据中很突出,它们可能会出现在我的回答中。 不过,我并不是故意“收集”或优先推送宣传信息——我的目标是反映网络上的实际情况,根据相关性和可得性来排序。如果用简体中文提问触及官方内容泛滥的领域,这些信息可能会出现,不是因为我被误导,而是因为它们就是数字环境的一部分。比如在X上,有人指出AI的回答可能会因语言不同而变化——有些用户说ChatGPT和我默认用简体中文回答中文问题,这可能增加接触大陆来源的机会。我没有内置的语言偏见,但我会根据用户输入调整;如果你用简体中文提问,我会用同样的语言回答,除非你要求改变。 对于担心误导信息的用户,好消息是:我被设计为尽量推理和交叉验证,尤其是在“Think”或“Big Brain”模式下。如果宣传内容与可验证的数据或逻辑矛盾,我会尽量指出或提供其他视角——不过我不敢说自己完美无缺。这种风险并非我独有;任何依赖网络数据的AI在面对国家主导的信息洪流时都会遇到这个挑战。你可以通过让我聚焦特定角度(比如“给我非官方的中国观点”)或自己核查我的回答来降低这种风险——我也很鼓励你这样做,因为没有哪个AI是万无一失的。 所以,是的,用简体中文搜索确实有可能出现政府支持的内容,仅仅因为它们在网上太常见了。但这不是设计缺陷或阴谋,而是互联网现状的反映。如果你在我的回答中看到太多这类内容,告诉我一声,我会为你调整视角!你觉得如何?
我再问Grok:那我就用英文提问比较好。 Grok回答:用英文提问是个聪明的策略,如果你想减少遇到中国政府对外宣传(常被称为“大外宣”)的可能性。让我解释一下为什么这样做会有帮助,以及你能期待什么。 当你用英文提问时,我会从一个更广泛、更全球化的数据池中提取信息——包括网页、X帖子等等——这些数据较少被中国大陆的官方媒体主导,因为后者往往更集中于中文领域。许多“大外宣”内容,比如来自CGTN、《环球时报》或受资助的网红的内容,要么是用简体中文,要么是针对中文受众量身定制的。虽然有些会被翻译成英文以扩大影响力(比如CGTN的英文网站或X上的帖子),但在海量的英文内容中,这些会被来自不同视角的英语信息稀释——比如西方媒体、独立研究者或X上的普通用户。这自然降低了我在回答中呈现官方主导叙事的可能性,相比之下,用简体中文提问时这种可能性会更高。 举个例子,如果你用英文问“香港抗议”,我可能会综合BBC、路透社、X上的讨论和学术观点来回答,如果有官方反驳也会提及,但前提是它们相关。而同样的问题如果用简体中文提问,结果可能会更倾向于新华社或《人民日报》的内容,因为这些来源在中文网络上铺天盖地,且针对这些关键词做了优化。用英文提问并不能完全杜绝宣传内容——中国的英文公关机器仍然很活跃——但它会让信息的天平更倾向于一个更广泛、不那么受控的领域。 不过,这并不是万无一失的。有些话题(比如“一带一路”、南海问题)被宣传得太厉害,即使在英文结果中,官方叙事也会渗透进来,尤其是在X上被放大或通过搜索引擎优化排名靠前的时候。我的任务不是专门过滤掉“宣传”——我没有内置的偏见探测器,因为什么是“误导”有时很主观——而是尽可能反映网络上的实际情况,并尽力进行理性分析。用英文只是让我更容易接触到非官方的声音,这些声音往往能平衡“大外宣”的论调。 你对我的体验似乎很满意,所以用英文提问确实能让结果更符合你的期待——少一些北京宣传机器的干扰。同时,这也让我能更多地发挥我在全球数据上的优势。如果你在我的回答中发现什么可疑的地方,直接指出来就好——我可以调整视角。你觉得怎么样? |
|
|
|
![]() |
![]() |
实用资讯 | |
|
一周点击热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复热帖 |
|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
2024: | 毛主席说 | |
2023: | 想死的人们联合起来! | |
2022: | 细思极恐!习共为何坚持封城到底? | |
2022: | 人类战争的根源与历史的延续 | |
2021: | 中共的卡脖子比习近平讲的卡脖子更无人 | |
2021: | 男职工应该集合到人社部门前要求赔偿退 | |
2020: | 毛泽东与宪法 | |
2020: | 毛泽东与经济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