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最近,随着网红陆配刘振亚(亚亚)外加另外两位被驱逐出台湾,网上出现了一大堆关于台湾的视频,都号称是“真实”故事的视频,许多视频的第一句都是“我现在以第一人称叙述”。初步听下来,都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甚至有两段视频几乎一摸一样,只是人物地点稍作变化。这些视频都是歌颂台湾美好的一面,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台湾闻名于世的全民健保。
全民健保在地球上并不新鲜,但是许多国家的全民健保并没有提供相应的医疗资源,免费(即少量费用,下同)是以排队为代价的。听到比较多的是邻居加拿大,有些人等不及免费的手术,只好去找付费的私人医院开刀。
可是台湾的健保相当与众不同。首先,排队问题在台湾基本不存在,至少我们没有遇到严重排队。其次,全民健保也是要付费的,但是台湾的自费部分比大部分国家都要低,中东那些肥的流油的国家或许例外。还有一点非常难能可贵,在台湾无保险看病在大部分情况比许多国家(比如美国)保险的自付额还便宜。游客们对此赞不绝口,这种文章网上经常可以看到。
我6 1岁就退休了,还不能参加美国的老年全民健保 -- Medicare。我们只好参加美国的“全民健保”— Obamacare。这儿打了引号,因为这个“全民健保”,要求高昂的自付额。但是这个“高昂”,是有天花板的,这就保证了像我们这样的中产家庭不会倾家荡产。但是这个天花板确实相当高,付钱时有点心痛。
在2016年,我退休后的第一年,一家三口,一年保费大约一万八,政府补贴一万二。天花板全家一万三,个人六千五。就是说,你的医疗费用(医、药、检验、手术。。。)如果尚未碰到天花板,基本全部自费。于是,保费加自付额最高每年一万九。确实,如果确实是中产,一万九是不会破产的,但会很痛。
我们参加后开始几年,除了年检,几乎没花保险公司什么钱。可是有一年太太的年检结果把大家吓坏了,具体就不说了。我们问家庭医生怎么办。医生说单从这些数据还无法判断病因,需要做各种检验,缩小范围,才有可能查出病因。如果在美国做,即使都在年底前找出病因,我们也要支付大约八千(天花板上升了),接下来治疗绝对是第二年的事了,又是一个八千。如果稍有不顺利,再拖一年。。。我们简直觉得天都要塌下来了。
太太想到了台湾,她还有台湾护照。她让台湾的妹妹去问,居然还可以。她在台湾上班的最后几个月台湾健保刚开始,所以有资格续保。这时候已经过了大约14年,但是她只要罚交5年的保费,就能续保,这5年的保费大约1700美元。我们喜出望外,我前两年还未退休时刚做过肠镜,从20%的自付额得知,总费用大约3500美元。
以后她确实做了许多检测,终于查出病因。这些如果在美国做,那是不得了了。自付额多少已经记不清了,反正和美国相比简直可以忽略不计。她从来没有做过肠镜,这次也一起做了。因为是自己要求的,所以自费,肠镜胃镜外加相关附带检查约300美元。读者应该还记得,我在美国做需要3500美元。我的自付额已经远远超出了她的全部费用。
当时她还查出肾结石,因为石头太大,要分两次打碎。我们就第二年再做一次。如果在美国,就需要摸两次天花板。
在台湾做检测,也是要等的,但就几天而已,最多一两个星期,并没有出现前面提到的排队等免费的情况。一个暑假下来,太太做完了全部检验以及超音波震碎肾结石。
我查了一下台湾健保的世界排名,2025年NUMBEO全球医疗照护指数排名,台湾第一,前10名依次为韩国、日本、荷兰、丹麦、奥地利、法国、芬兰、泰国、西班牙。不过那个词条指出,台湾医生工作时间长,平均下来时薪大约240。词条没有说明币种,所以无法做出定量判断。经过向台湾亲友查证,有两点可以肯定。首先,台湾医生工作时间确实很长。第二,一般医生不属于高新阶层。他们同意,台湾的医疗品质,完全来自于这些医护人员的辛勤付出。
台湾的民进党和国民党简直是水火不相容,但是今年纪念台湾健保30周年的会议上,赖清德难得称赞了李登辉和连战当年的工作。
台湾的健保确实好,但是好的有点过头了,主要是对于旅居海外的台湾公民过于优待了。一般的保险,是不允许保保停停的。像美国的Medicare,你如果到了年龄,觉得健康状况还不错,想过几年再参加,省点小钱。就会受到严厉的惩罚(Penalty),而且是终身的。可是台湾只要求海外台胞在回去时连续至少保三个月。开始听到,真是有点不好意思了。我们是合法享受了,但是太太有些内疚,这些都是台湾的纳税人在买单。政府应该早就意识到这一点,最后终于下定决心,从2025年开始废除这一条,你要续保可以,但要把中间空窗期的保费全额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