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一说中国紫 |
送交者: 2024年10月23日23:22:29 于 [世界时事论坛] 发送悄悄话 |
|
席琳 古代中国人是很喜欢紫的颜色的,而且和道教有关。道教的神仙与紫色相关的很多。比如玉清紫虚高上元皇太上大道君、中天紫微北极大帝是替玉皇大帝执掌天经地纬、日月星辰、统御诸星和四时之神。由于紫色在道教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所以道教称神仙居住的地方为紫府、紫台、紫海。同时,只有道行比较高的修道者才能身穿紫袍。紫金丹是古代方士的丹药,修道者吃了可以长生不老,孙悟空在太上老君的丹房里所持的小药丸就是紫金丹。由于紫色沾上了仙人、圣人、天子之气,所以古人认为紫云是祥瑞之兆。于是古人便将星空分为三垣,即紫微垣、太微垣和天市垣。紫微垣又名中宫和紫宫,居于中央,被认为是玉皇大帝的居所。在封建社会,因为皇宫是权力与富贵的象征,所以帝王的宫殿也被称为紫禁城。紫庭、紫闱、紫朝、紫阁、紫殿等词语也和帝王、皇宫有关。所以紫气东来、衣紫腰金、金印紫绶、金章紫绶、和红得发紫都是非常好的褒义词,而且也都和穿衣服的颜色有关系,在中国帝王中,最开始崇尚紫色的就是居春秋五霸之首的齐桓公。齐桓公喜欢穿紫色的袍服,结果全国上下仿效,以至于供不应求。根据韩非子的记载:
到了秦朝,秦属水德尚黑,所以皇帝开始穿黑色的衣服,但是老百姓可以穿紫色,而且非常时髦,因为紫之极致就是黑,是五色之中最为接近黑色的,刚出土时的秦俑就曾经是紫颜色的,被后来不知所以的研究者称为汉紫,又称中国紫,其实这是不对的,应该称之为秦紫。 汉承秦制,虽然先后尚土德和火德,但皇帝仍然穿黑色衣服,只有大臣穿紫衣。《汉书 ·百官公卿表》说,秦汉之际可以佩戴金印紫绶的官员只有相国、丞相、太尉、太傅、太师、和大司空。高官厚禄衣紫,金章紫绶。尤其是在魏晋之后,紫色的地位提升,用来代表富贵庄严。同时,有了五等官服制度,官位从高到低的颜色分别为:朱、紫、绯、绿、青。到了唐代,只有三品以上官员才可穿紫色官服,并禁止老百姓公开穿朱、紫、青、绿等颜色的服装。《唐会要》中说:三品以上服紫,四品五品服绯,六品七品以绿,八品九品以青。宋朝也有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的说法。《宋书·符瑞志上》说:黄紫旗盖间于牛斗之间,有天子之气。黄紫旗盖,因为紫色与金黄色为至尊之色,才有天子之气。 秦始皇兵马俑的紫颜色 洛阳汉墓中的紫颜色壁画 那么被误称为汉紫的秦紫和中国紫的化学成分是什么呢?是性质极不稳定的硅酸铜钡(BaCuSi2O6)的复合化合物,在900到1000摄氏度高温先生成中国紫。 Cu2(CO3)(OH)2 + 4 SiO2 + 2 BaCO3 → 2 BaCuSi2O6 + 2 CO2 + H2O
到了1050摄氏度以上,中国紫就分解为和埃及蓝相近的中国蓝(CaCuSi4O10)了: 3 BaCuSi2O6 → BaCuSi4O10 + 2 BaSiO3 + 2 CuO
中国紫的分子结构 中国紫的颜色 这种颜色只在西周到两汉的一千多年里出现过,由于其中的铜键为金属键,很难存在于天然矿物里,但与中原地区最早的古玻璃铅钡玻璃酸盐颇有渊源。商周时期,制备青铜时已有应用铅矿的经验,通常用它们来作为玻璃的助溶剂,而原始瓷也出现在这个时期。战国中晚期发展出了成分特殊的铅钡玻璃酸盐,秦俑中的中国紫很有可能就是这个时期被人们偶然发现并作为颜料使用的。其后东汉末年的长期分裂不仅使得中国紫消失不见,就连其配方也一同失传了。 |
|
|
|
![]() |
![]() |
实用资讯 | |
|
一周点击热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复热帖 |
|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
2023: | 中朝友谊万岁! | |
2023: | 试论巴以冲突如何解困? | |
2022: | 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 | |
2022: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
2021: | 美国是民主国家 | |
2021: | 世界最牛情报机构,非朝阳群众莫属! | |
2020: | 论持久战 | |
2020: | 孔老二 | |
2019: | 再版前言 | |
2019: | 中国计划用一名“临时”特首取代林郑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