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中文  
 
版主:bob
 · 九阳全新免清洗型豆浆机 全美最低
 
赵紫阳对“六四”不松口,当局对赵紫阳就不松手
送交者:  2022年09月03日07:03:50 于 [世界时事论坛] 发送悄悄话

赵紫阳作为有世界影响的政治家的政治生涯,并没有因为职务的解除而结束,“赵紫阳”这个强烈的政治和历史符号并没有从此烟消云散。正因为如此,在当政者看来,坚持自己观点、拒不认错臣服的赵紫阳,就是中国最敏感的不稳定因素,必须严防死守


  赵紫阳执着要求重新评价“六四”,犯了中南海大忌

  《伐林追问》第八期 2019年10月17日首播

  高伐林



  今天是10月17日,是赵紫阳诞辰100周年的日子,这一段时间,关于赵紫阳的信息非常密集,媒体比较集中地发表了不少文章——当然是海外的中外文媒体,中国国内的媒体是一个字也没有。对比一下,2016年胡耀邦诞辰100周年的时候,在北京开了纪念座谈会,七常委出席,习近平演讲,对胡给与高度评价;但赵紫阳百年诞辰,当局一声也不吭,也不允许民间有任何形式的表示。习大大和意识形态主管们还口口声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实在好笑,他们自己才真正是搞历史虚无主义。
  要纪念,只能是在自己家里,或者是前往赵紫阳的住处。昨天我收到赵紫阳家人发来的一批照片,拍的是他们自己家的布置。赵紫阳在软禁时的书房,在他去世之后挂上遗像,摆上鲜花水果,就成了临时灵堂,房间其它部分尽量保持原貌,我回国时去瞻仰过。“临时灵堂”一临时就是14年,这次就改成了一个小型的百年冥诞纪念堂。
  请大家看看这些照片——

008a.jpg

  赵紫阳百年冥诞之际,他的书房改成的灵堂,遗照依旧,加上了横幅和对联。(赵紫阳家人提供)

  赵紫阳的遗像还是那一张,但加上了横幅和对联。这副对联,上联中“岂悲白头羑里”,用上了中国悠久传统中最著名的先贤周文王姬昌的典故。羑里这个地名比较生僻,这是人类最早的国家监狱,现在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史记》记载,商纣王疑忌姬昌,把他关在羑里。姬昌发愤治学,潜心研究,将八卦演为64卦、384爻,著成《周易》一书,后被列为五经之首。这个典故用来比喻赵紫阳也是这样,虽然被囚禁,但他的思考和探索一刻没有停止。
  这张照片右侧的条幅,是摘录了屈原《橘颂》中的几句诗:“苏世独立,横而不流。秉德无私,参天地兮。”意思是称赞对世事清醒,独立不羁,不媚时俗,不随波逐流。秉持美德,没有私心,可与天地相合。

008b.jpg

  右侧书法条幅写了屈原《橘颂》中四句诗,为赵紫阳的二儿子赵二军所书。(赵紫阳家人提供)

  书法中有一种探索叫隶篆。隶书与篆字,是中国文字演变中的两种字体,书法家将二者结合起来,以隶为骨,取篆之貌,似篆非篆,像隶非隶。我仔细看,原来是赵紫阳的二儿子赵二军写的。

008c.jpg

  书法作品:六月飞雪 不以血红涂顶戴;百年冥寿 单凭雪白见清芬(赵紫阳家人提供)

  上面这张照片中左下角的隶书作品,用了《窦娥冤》的典故,窦娥被冤杀后,六月份下大雪。这里当然是比喻赵紫阳,“六四”恰恰就是六月份!
  房间里还有许多别的书法作品和赵紫阳的照片,包括他与夫人梁伯琪、与家人的合影。几天来,陆续有人前来赵家拜祭,今天达到高潮。拜祭者在赵紫阳家人的陪同下依次列队进入鞠躬,与家人亲属在遗像前合影。家人告诉我,官方加强在赵宅门外加强监控,不仅在赵宅两个门的百米范围外设安保警力。警察还要求从赵宅离开的人士出示身分证。。

008d.jpg

  书法作品。(赵紫阳家人提供)

008e.jpg

  书房里摆满赵紫阳和夫人梁伯琪的照片。(赵紫阳家人提供)

  这一房间布置成追思纪念堂,我个人推测,还有另一重含义,这就是赵家子女让它最后辉煌一次,随后他们都要与这个富强胡同6号的院落告别了。
  上一期节目结尾我追问过:赵紫阳的骨灰为什么放在家中14年?
  其实要入土为安,是官方的意见,也是家人的心愿,但安葬在哪里谈不拢。赵紫阳逝世的2005年,中共中央提出在八宝山革命公墓为赵紫阳选块墓地,但不能与其他曾作为中共一把手的领导人同等待遇,只能以司局级的级别。遭赵家反对。家人认为,这不是简单的级别待遇问题,背后是如何客观公正地评价赵紫阳的功过的问题。官方又提出安葬在赵紫阳的家乡河南,相信当局有控制拜祭民众和境外记者的考虑。但家人考虑赵紫阳和家人的社会活动圈子主要在北京,赵紫阳自己和子女们都几乎没有去过老家河南滑县,若葬在河南,今后每年扫墓都增加很多难度,他们也担心地方政府借墓地赚取旅游收入,还是坚持在北京安葬。
  这个问题上几经交涉,家人提出,我们自己在北京的民间公墓中挑选合适地点,不劳官方操心。最后也征得了官方的同意。据香港电台引述,赵紫阳次子赵二军接受专访时说,已在距离北京市中心60多公里的地方,挑选到一处民间墓地安葬两老,家人自己掏钱,获得为期20年的使用权。他还说获中央组织部和北京市殡葬委员会的口头批准,相信背后已经获得中央最高领导同意。赵二军透露,大约10吨重的墓碑已经做好,所用石料非常普通,用色简单,字眼低调,赵二军称与父亲的风格、性格和作风一致,相信官方不会有意见。

008f.jpg

  前来赵家祭奠者络绎不绝,与家人在赵紫阳遗像前合影。

  根据中共关于已故领导人住房管理的规定,领导人与配偶均已过世,现由子女居住的富强胡同6号就将交回中办。很多人估计,中办多半会拆除改造成其他用途,这样就避免民众前往来悼念。但是,稍远一点的将来,会不会又花一笔大钱按照原样重新建造,并挂上“赵紫阳故居”?中国这样的事情还少吗?

  家人曾经告诉过我,赵紫阳被软禁在这里时,对他的监管时紧时松。有时他的活动余地相当大,顶着“支持动乱、分裂党”两顶大帽子,还可以一年一度去各省“放风”——监狱中的犯人每天不是有一定时间在院子里走走嘛,那就是放风,让赵出外,也就是这个意思,赵与一些家人成员,连同监管人员,乘专机或者专挂车厢前往,各省党政一把手出面接风,可以在所到之处接见经过筛选的故交旧识。这听起来还不错,但并非常态,有时又监管非常严:不得出外“放风”,不准会客。为何会时紧时松?家人各有业务,并非从事政治,其中的原因,他们不是很清楚。
  这个原因,我是后来解开的。前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副主编、著名中国报告文学作家卢跃刚,历经十三年写出《赵紫阳传:一位失败改革家的一生》三卷本,由台湾印刻出版社在赵紫阳百年诞辰出版,我还没有读到书,但是读到了香港《明报》经过授权选载的其中章节,有一节谈到这个问题,我才明白了症结所在:1997年中共十五大前,当局之所以突然对赵采取了严厉的管制措施,取消了一年一度外地“放风”和正常会客,历时时间比以往更长,起因是赵要求重新评价“六四”事件的一封信。
  正确评价“六四”事件,是赵紫阳的夙愿。1995年4月10日,陈云去世。1997年2月19日,邓小平去世。中共十五大将于1997年9月12日至18日召开。对赵来说,邓陈两位超级元老、也是“六四”镇压最重要的决策者去世,无疑是个机会。而对天安门学生运动持同情态度,一度反对镇压的老人杨尚昆、万里还健在、影响力还在。一些党内民主派希望借此机会请赵出面,为“六四”平反发声。赵认真考虑后,先请人给万里带话。
  卢跃刚书中转述赵紫阳对带话人说:

  我现在想说的是什么意思呢,我觉得万里对“六四”问题最好有个完整交代,他前边这段情况,在国内、在国外都很清楚,也就是说截止到他回到上海以前,他前边的情况都很清楚。但是后来怎么样呢?国内人们不很清楚,国际也不一定很清楚。我觉得万里在这个问题上应当对历史有个完整的交代。因为很难讲啊,我们这些人都八十多岁了,也可能还活多少年,也可能哪一天就不行了。小平在时不可能有别的说法,小平不在了万里不应该再有什么顾虑了。谁能怎么样他?……我是说万里在全国人民、世界人民心中有个形象问题,有个有始有终的形象,有个完整的形象问题……我考虑的是万里的个人形象问题,他的形象有点中断。

1662142469895696.jpg

  改革开放初期颇有胆魄的万里。

  万里收到了赵的呼吁,但无回音。这时的万里已非昨日之万里。我们都记得,“六四”之前,万里访问加拿大、美国回国,专机被堵在了上海不准进京。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江泽民秉承邓小平、李鹏的指示与万里谈话,万里被迫改口,同意中央的戒严措施,才得以回京,继续担任全国人大委员长。万生前一直住中南海,与赵紫阳的软禁之地富强胡同六号直线距离不到一公里。卢跃刚在书中写道,万里九十年代卸任后,曾拍着老伴儿的肩膀说:胡耀邦没大错误,被他们搞掉了;赵紫阳有错误,被他们搞掉了;我呢,总算是安全着陆了。
  与此同时,赵请人代笔起草给十五大关于“六四”问题的意见书。意见书初稿拿出来后他不满意,亲自动手写了信。信不算长但也不算短,海外也有流传,但我还是念一下吧,毕竟是重要历史文献:

十五大主席团并转交全体代表同志们:
  这次召开的十五大,是我们党在二十世纪最后的一次代表大会。再过两年多时间,就将进入二十一世纪。值此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关键时刻,我衷心祝愿大会取得圆满成功。请允许我向大会提出一个对“六四”事件重新评价的问题,请予以审议。令举世震惊的“六四”事件已经过去了八个年头,现在回过头来看,有两个问题应该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给予回答。
  第一,那次学潮不管存在什么偏激、错误和可指责之处,但把它定性为“反革命暴乱”是没有根据的。既然不是反革命暴乱,就不应该采取武装镇压的手段去解决。当时的武装镇压虽然迅速地平息了事态,但不能不说人民也好,军队也好,党和政府也好,我们的国家也好,都为当时的那种决策和行动付出了不小的代价。其消极影响直到今天依然在党群关系、台海两岸关系以及我国的对外关系中继续存在。由于这一事件的影响,还使十三大开始的政治改革中途夭折,政治体制改革严重滞后。以至在我国经济上改革开放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出现种种社会弊端迅速滋长蔓延,社会矛盾加剧,党内外腐败惩而不止、愈演愈烈的严重情况。
  第二,对那次学潮当时是否可以找到一个更好的办法,既可以避免流血又可以平息事态呢?我当时提出“在民主和法制的轨道上解决问题”,就是为了争取这样的结局。我现在仍然认为采取这种方式是可以不流血地平息事态的,至少可以避免严重的流血冲突。大家知道,当时学生中的多数是要求惩治腐败和促进政治改革的,并不是要推翻共产党,颠覆共和国。如果我们不把学生的行动视为“反党反社会主义”,而接受他们的合理要求,采取耐心的协商、对话、疏导,事态是可以平息下去的。这样就不仅能够避免流血冲突所带来的种种负面影响,而且能够在执政党、政府和人民之间建立起一种新型的沟通和互动模式,促进政治体制的改革,使我们的国家不但在经济改革上取得丰硕成果,在政治体制改革上,也将会出现一种新的局面。
  对于“六四”事件的重新评价问题,迟早是要解决的。即使时间拖得再久,人们也不会淡忘掉的。早解决比晚解决好,主动解决比被动解决好,在形势稳定时解决比出现某种麻烦时解决好。现在全国形势尚属稳定,思稳怕乱成为多数人的共识,人们当年那种激动情绪也逐渐趋于平静。我们党如果能在这种情况下主动提出重新评价“六四”事件问题,并主持进行这一工作,是可以排除来自不同方面极端情绪的干扰,而把解决这一历史难题的进程引向理性、宽容、和解以及严格遵照解决历史问题“宜粗不宜细”、“着重总结经验教训,不着重追究个人责任”的正确轨道上来。这样就既可以使历史难题得到化解,保持国内局势的稳定,同时也可以为我国的改革开放争取一个更好的国际环境。
  希望我们党审时度势,早作抉择。以上建议,供大会审议。
  赵紫阳 1997年9月12日


  这封信是第二天通过中办秘书局递交的,递交范围是十四届七常委江泽民、李鹏、乔石、李瑞环、朱镕基、刘华清、胡锦涛,再加上杨尚昆、万里。增发了两份给十五大特邀代表于光远、李锐。杨尚昆、万里的信被中办扣压,赵又通过另外的渠道送达。
  消息很快传到海外,引起很大反响。这是1989年底赵紫阳下台以来,第一次就“六四”问题公开发声,要求“重新评价”。中直机关党委负责人奉命来赵家批评、警告赵,遭到赵痛斥。
  卢跃刚说:赵作为一位有世界影响的政治家的政治生涯,并没有因为职务的解除而结束,并不是说“赵紫阳”作为一个强烈的政治和历史符号从此烟消云散了。恰恰相反。当政者看来,赵和“六四”是中国最敏感的不稳定因素。江李体制对赵严防死守,每到“六四”就紧张,有它的道理在。
  赵紫阳的信,写于“六四”之后第八年。而现在(2019),“六四”已经30年了。江李体制、胡温体制、习近平体制,紧张依旧,甚至更加紧张。要紧张到什么时候?要永远紧张下去吗?就算这一代人都离开人世了,紧张状态就可以画句号了?后一辈中的有识者,会放过“六四”这么一个绝好的挑战专制的引爆点吗?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北美最大最全的折扣机票网站
美国名厂保健品一级代理,花旗参,维他命,鱼油,卵磷脂,30天退货保证.买百免邮.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21: 从接管上海到香港 警惕中共百年统治工具
2021: 从文革谈起
2020: 反川的主要都是些什么人?
2020: 全球就医被堵死之后:等药续命的中国患
2019: 龙应台谈香港:花园的地上有一颗蛋
2019: 没有美国的世界会是什么样子?
2018: 特朗普该做好准备了
2018: 于海明夺刀砍死“龙哥”被认定为正当防
2017: 郭文贵迈出反习第二步:习书记,你这是
2017: 论毛蒋的致命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