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溪奔
为啥我要写这个题目?因为我去年10月初写的《如何解读当下中国》明显比那篇近来很火的“客观评价”高一档次,但发往北京之春(因为有个投稿页面,非常适合匿名,只此一家,别无他店),居然石沉大海杳无音讯,让我无语。中国人的思维能力难道下降到完全找不到北?如同胡平写了篇关于拐卖妇女的文章,清楚明白举证对照出一个理论——拐卖之因在ccp的一胎化政策,但竟然引来反讽——你怎么为了性为了传宗接代容忍拐卖?
这那跟那啊?完全对牛弹琴嘛,正所谓对面说不识,饶你母姓董。不说也罢。回到题目上来,为何我低看客观评价高估我的如何解读?
各位,你一定看过杰弗逊的《独立宣言》吧?也一定很赞这篇传世文章吧?但我相信若问理由,南郭先生的尾巴一定大把大把的现形。
独文为啥高明?很简单,它借鉴了欧几里得几何的证明方法,因此一开篇即引入一个公理——人人生而平等,每个人都享有与生俱来的生命、财产、自由以及追求幸福的权利。由此公理再推得一个政府理论——为了保障以上公民权利,政府必须得到人民的授权,一旦人民觉得政府不能保障公民权利甚至倒行逆施,人民有权推翻政府。阐述完理论,接下来就开始一条一条举证,最后结论不就水到渠成么?什么是环环相扣什么是证明?这就是了。
没有比较不知高下,那么看看中国历史上的宣言或檄文,古代的就不提了,拿亚洲第一共和国的民国说吧,你去看孙中山的南方政府对北洋政府发出的所谓北伐檄文,通篇没有一个普世理论,几乎都是口号式的骂街,甚至都没有举证,然后你南方政府就可以宣布自己是革命者而对方是反革命?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是的,我想说的是当你论证一个东西时,一定先要亮出普世理论,然后通过举证再得出结论就容易让人信服,否则必然大打折扣甚而不知所云。就像你做几何题,你不说出依据什么定理而只是罗列已知的abc,就说证明完毕,这成吗?
以此看客观评价一文,没有普世理论,通篇都在举证,然后莫名其妙得出结论——就算连任成功,也注定如何如何。这是证明?我看是诅咒,更何况,我们都知道一个常识,德不配位而安享天年者,德才兼备而英年夭折者,古今中外比比皆是。邪不压正?枉你母姓董,我在说实然,你非要应然,世界要都是应然,那还是人间吗?
当然,这只是演绎证明法,还有依据穆勒五法的归纳证明法,这里就不说了。
说到这里,那么为何我高估自己的如何解读?我想,你要是读了就明白了,我也不必废话了。不过前提是北京之春肯发,同时你也认同我的时政文章评价标准。
最后,为何客观评价一文那么受热捧?哎,这就是我中华之大不幸——理性思维始终不彰,感性思维总是赢家。自1917年胡适通过他的《中国哲学史》第一次把证明的方法引入到中国这一百年来,国人始终对证明的方法熟视无睹,评价文章好坏还是跟古人一样,用早就过时的古人标准,也就是看文笔,只要文笔好,就什么都好,什么逻辑严密什么理论功底扎实什么文锋老辣等等好听的张嘴就来,真是廉价极了,把好端端的逻辑理论这些好词汇糟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