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中文  
 
版主:bob
 · 九阳全新免清洗型豆浆机 全美最低
 
带帽学校
送交者:  2021年12月10日11:53:48 于 [世界时事论坛] 发送悄悄话

福田自耕

时常有朋友和博主,说我文化素质低,写出来的东西就是个小学水平。这个我承认,我的确就是个小学生水平。因为我读的小学初中高中大学都是"带帽学校"。因此,我的文化素质自然就高不了。

什么是带帽学校呢?要讲清这点,就得讲点历史了。

1976年,太祖驾崩,传位给新主。新主是英明领袖华主席。华主席上位不久,便废些旧俗而立些新规。华主席改变了贫下中农管理小学,初中生管理大学的教学体系,顺从民心,拨乱反正。取消政审,恢复高考!

"取消政审,恢复高考",这意味着,几乎所有人,只要不超龄,便可以参加高考。这给广大的农家子弟,带来了实在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希望。这是一个跳出农门吃上商品粮的希望!这是一个脱离泥潭走上大道的希望!这是一个改变人生脱胎换骨的希望!

那时的城乡差距是相当巨大的。农村户口和城镇户口,那是几乎不可逾越的鸿沟。国家总是说,全国一盘棋。在一盘棋政策的指导下,农村和农民,总是被当作卒子,或弃或忘。可以说,所有社会的苦难都由最底层的农民承担。因此,对当时的农村孩子来说,跳出农门,跳出苦难的深渊,意义重大!其重大性,怎么说都不为过。

于是乎,所有的农村孩子,不管成绩好的,成绩差的,都努力读书,都想通过高考,实现他们跳出农门这一崇高的人生目标!

那么多人要读书,学校不够,咋办?那就办学呗!于是各地纷纷建初中办高中。老师不够怎么办?有二招。一招是,招聘散落在农村的一些有点文化的人做老师。这些老师仍是农村户口,长期一点的叫民办老师,短期一点的叫代课老师。另一招是,师范院校扩大招生。

有许多学校办学条件不够格,咋办?那就靠挂。比如,一所初中学校,增设二个高中班,一个中专学校,招三个大专班,等等。这么一靠一挂,学校的名称也被拉长了,比如,"浙江师范学院某某分校某某教学点",等。我们把这些都叫做"带帽学校"。

什么是"带帽学校"?严格的定义很难下。笼统地可以说,是那种临时的应急而办的,不达标不合格的学校。我读的小学初中高中大学,都是带着帽的。高中带帽是因为恢复高考,大学带帽是因为大学扩招。哪小学初中又为啥要带帽呢?

话说五十年代初,全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是苏联的斯大林同志。全世界的无产阶级都团结在以斯大林同志为舵主的苏共中央周围,与美帝英帝日帝法帝这些帝们斗!那时中苏关系极好,我们尊称苏联为老大哥,我们自然是小老弟了。我们都知道革命导师的排序为:马恩列斯毛。所以当斯大林同志逝世后,全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理应是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这样苏联人就应该叫我们为大哥。可这些北极熊红毛子,脑子不好使,转不过弯来,他们还是坚持要我们继续叫他为大哥。

倒底谁是大哥?为此问题,中苏兄弟反目,拔刀成仇!苏联人叫嚷着,"不叫我大哥,就给你吃几颗原子弹!"战争,核战争一触即发。

"要准备打仗"!伟大领袖毛主席向全国人民发出了这个最高指示。

打仗可要大面积死人哪!这这这,怕死人啦!

可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不怕!他说了,我们有六亿人,死了三亿还有三亿,怕啥?这就是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大无畏精神。这种大无畏精神沿续至今,发扬光大!现在就许多专家学者教授智囊,动不动就扬言,死个十亿人,甚至毁掉地球都不怕,比毛祖还大无畏。这是题外话。

我们不怕死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是我们一直喊着的口号!哪,万一死伤太多,将来人太少了咋办?那就赶紧造人呗!于是党中央号召全国妇女,赶紧生娃!生多了给你一个"光荣妈妈"的光荣称号!

在"光荣妈妈"政策的倡导下,人口爆增。这些爆增的人口,带来了新的问题,比如,教育与就业。

这么多小孩,总不能让他们成为文盲,总得认几个字,否则,体现不了新社会新政府的优越性。那时有口号,"山要绿化,人要文化"。于是,为了让这么多农村孩子不成为文盲,几乎每个村都建起了小学。

这里建小学的"建"字,似乎用得不太精确。因为大部分的村不用建,有现成的地方。比如,庙宇呀,祠堂呀,戏台呀,等等什么的。解放前,农村里逢年过节,也要搞些传统仪式,如感谢天地,感谢大自然,感谢菩萨的保佑,感谢风神雨神带来的风调雨顺。还会请来民间戏班子唱戏,传扬些善恶有报,天道轮回的道理。这些称为社戏。解放后,这些民间传统的娱乐活动,以封资修的名义,通通禁止,那些被废弃的场所,正好用来做小学。

政府对农村传统文化活动的粗暴禁止,斩断了数百年数千年的文化传承,荒芜了对农村底层民众的基本伦理,基本道德的教育。使得民众不敬天不畏地,不信神不信佛,内心空虚,无信无仰,无畏无惧,无情无义,无法无天。这些都促使了整个社会道德的沦丧。现在农村的娱乐活动基本就是赌博麻将了。这种娱乐方式,只能强化人与人之间的算计狡诈,而不是友善合作。你说是吧?

说得我小时候,常会听年长的乡亲,谈论李白杜甫红楼梦,现在的农村人,还会谈论这些吗?

在我们村(那时叫大队),就有一个戏台,周边有几间平房。那一厢的几间平房,就是我们的教室,就是我们的小学。另一厢是大队的加工厂。这加工厂就是把稻谷碾成大米,那是人的粮食,或把桔杆碾成粉,那是猪的饲料。加工厂不仅噪声隆隆,还尘土飞扬。所以,我们的小学根本不是什么清静的读书之地。

好在那时谁也不把农村孩子的读书当一回事。这小学无非就是把一群农村孩子关在一个地方,有人照看而已。那时去生产队干活挣工分,要虚龄十五岁(实岁十三十四,大抵就是小学毕业的年纪),不能去生产队干活,就在小学里呆着,小学毕业,识了几个字,就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民,人民公社新社员了。

一直到1978年,高考恢复,大家才觉得读书有用,对孩子读书一事重视起来,那加工厂才搬到别处。

教室有了,老师呢?我们村其实有点书香传统,村里有不少旧式读书人,很有文化,有的曾在民国时期的县政府做过文书啥的。可这些真有学问的人,由于成份不是贫下中农,没资格来教书。不过,在村民中,找几个老师,还是容易,成份中农以上,识几个字的村民就行。甚至大字不识一个的,也可以走进教室,站在讲台上,给我们来个"忆苦思甜",顺便教我们几句骂娘的粗话。我们小学低年级时,老师是不固定的,时常换。高年级时稍好些,有了几个长期老师。

有一幕至今都记在我脑子里。那天我们一群小学生在外面嬉闹,大队书记发现是缺个老师管。便走到田头,朝在田里干活的一个村民喊,"林方䅗子,去学校代一天课,工分照记"。那个叫林方的,洗个脚,就进我们的教室,做起老师来了。他教什么呢?他会打算盘,就教我们那个,正式名称叫"珠算"。

记得八十年代初期,掀起一个尊师重教的运动,设立了"教师节"。看到报纸里尊师的文章中,有"一日为师 ,终身为父"这一说词,把我吓了一跳。这这这?一日为师都算师的话,那我的师就太多了,光我的小学老师,就数不清,记不全呀!

我们读小学的目的是要有文化。怎么才算有文化了呢?能认几个字,会加减乘除,就行!这目标很容易达到。那时也没有教学评估啥的,也没有毕业文凭。难怪这小学老师也太好做了。算术老师就加减乘除,语文老师就带我们喊几句口号,连口号的含义也不用解释。

我记得小学语文第一课是,毛主席万岁!第二课是,中国共产党万岁!老师从来不讲主席是什么意思,万岁是什么意思。我们只知道,墙上挂着的那个人,是毛主席,万岁就是厉害,牛逼,好的意思。如果老师解释,万岁是能活一万年的意思,哪,能活一万年,这个连我们小孩子都不信!你说咋弄?所以,解释清楚反而不好。你说是吧?

因此,我们的语文课,老师就叫我们读背,从来不用解释。直到现在,好多十分熟悉的词汇,我都不甚明了。比如,革命,反动,等等。

"革命"是什么意思?一直以来,我理解就是好的意思。毛主席有语录,"看一个知识青年是不是革命的,就要看他是不是与工农群众相结合"。这里革命就是好的意思。那时,常常有"反革命分子"这个说词。反革命就是坏蛋!那革命就是好蛋,很明白吧?可照字面理解,革命不就是杀人,要人家命的意思吗?

"反动"又是什么意思呢?毛主席有语录,"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毛主席语录已明确告诉我们,反动派就是坏蛋的意思。哪,怎么判定一个人是正动还是反动,参照物是什么?参照物当然是我们自己。凡是与自己动的方向相反的,就是反动派,就是敌人。所以,我们这辈人都很自大,总认为自己是对的,别人是不对的,与自己相左的,就是反动派,就是敌人,就要打倒,就要消灭!好像有许多中国人都很自大,恐怕跟毛主席"反动派都是纸老虎"这一英明论断的影响有关。

再比如,"地主,富农,贫农"是啥意思?我们理解为,坏人,次坏人,好人。那时,小伙伴之间吵架,就骂人家,地主尾巴,富农崽子。可按字面翻译,不就是"有钱人家的小孩"的意思?那明明是表扬话,怎么成了骂人语了呢?

所以,我们这一代人,价值观,是非观,荣辱观,都极度混乱。人云亦云,缺乏基本的判断能力。我们把杀人魔王当作天娇,把制造生化武器的专家当作英雄,等等等等。

前些年有个电视剧《渴望》,它的主题歌里有一句,"谁能告诉我,是对还是错?问讯南来北往的客"。这句话很好地描述了我们这一代的迷惑。正邪善恶?是非曲直?我们都搞不清呀!因为从小学开始,我们就是这么稀里糊涂地过来的。

稀里糊涂地,我小学读完了。小学读完后,有二种选择,一是等年龄到了,就到生产队干活,做一个有文化的人民公社新社员。还有一种,就是继续读书,上初中。

从解放到文革,我们那,中学是相当少的。我们县,人口六七十万,也就四五所中学,分别在县城和几个镇上。所以,要上初中是挺难的。可我有百分之百的把握,能上初中。我为啥这么自信呢?是我成份好?成绩好?都不是!!

哪为啥呢?要讲清这点,又要讲点中国当代史了。

1966年五月七日,伟大领袖发出了著名的五七指示:“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我们学校的现象,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按照毛主席的指示,我们就要办无产阶级的学校。我们要办无产阶级的小学,中学,甚至大学!

可当时文革正热火朝天,大家都忙于文革,这事就暂时耽搁了。到了70年代初,忙完文革后,人们着手贯彻落实毛主席的这一最高指示,开始了建无产阶级新型学校的高潮。

哪建校方针是什么?咱就不得不提当年风靡一时的电影《决裂》。 这部电影绝对可算是那段历史的一个标杆之一。

《决裂》,与啥决裂?与资产阶级教育路线决裂!与旧文化决裂!新的教育目的是培养无产阶级劳动者,而不是"一年土,二年洋,三年不认爹和娘"的资产阶级公子小姐。

《决裂》中有几个经典片段,表明了无产阶级新学校的办学理念。影片中,一所新型大学在大山中建成。这是所农业大学,校名为"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有个农村青年来报名,招生老师问了他几个问题,他都答不上来。主考老师说,你没资格上这个大学。这时,校党委书记过来,举起农村青年长满老茧的手,大声宣布,"这就是上大学的资格!"

凭手中的老茧,就取得了上大学的资格。这在古今中外的教育史上,绝对是伟大的创举。

《决裂》这部电影,就体现了那时候新型学校的办学理念,那就是"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学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为政治服务!这个办学理念影响深远。多少年过去了,都没有改变。现在是不仅教育,而且是几乎所有的宣传教育,都要为政治服务,也就是为统治者服务。

在全国办社会主义新学校的大背景下,我们公社也建起了一所中学。有了公社中学,不用考试,不用花钱,基本上是想上就上。(文革前,地富子女能上小学,但不能上初中,那时,好像初中也可以上了)。

上初中有价值吗?能学到有用的知识吗?这个我就不知道了。那时我去生产队挣工分,年龄还不够,父母怕我呆在家里无所事事,可能会无事生非,便送我报名去读公社初中了。

我们的公社中学,可是正儿八经"建"的。建校要地皮要材料。地皮在哪?材料在哪?

那时农村粮食是个大问题,土地资源十分紧张。能种庄稼的地方都种上了庒稼。所以,学校必须建在不占田不占地的地方。这样,我们中学的校址就选在一座黄泥山的山坡上。

建筑材料哪里来?花钱买呗!钱从何来?向政府要呗!

那时全国财政紧张,政府鼓励宣传"泰山压顶不弯腰"的南堡精神。这精神的实质就是,最困难也不向政府伸手。受到大灾大难都不向政府要钱,建所学校哪能向上要钱!没钱又怎能搞到建筑材料?那就找些不花钱的建筑材料!

哪有不花钱的建筑材料?

你还别说,真有!

哪是啥?就是坟砖。把一些废旧的坟墓扒了,把坟砖拿来做建房的砖。学校分派每个学生任务,每个人必须完成多少。完成多的,能成先进,能入团。那时,为争先进为入团,我都恨不得去挖祖坟!可我爷爷很可怜,死时就挖个坑,一块坟砖也没有。他不能帮我先进一把。

我们就到处挖坟砖找坟砖。我们楞是用坟砖,建起了几间房,作为学校的教室。后来,又加建了老师的宿舍。整个学校,几乎都是用坟砖建的。没有操场,我们就挖出一个平地来。然后从远处挑来沙子铺上黄泥上,操场勉强建成了。那时我们每周有一天半天的劳动课,放学时间去割猪草,捡坟砖。你说能读上什么书?

公社初中建成不久,发生了一件匪夷所思的事。学校的最高领导,全公社教师党支部书记,我们称文教书记,他那天晚上,住在学校,被雷劈死了。

雷电劈死人的事,极少发生。民间理解是作恶太多,才会被天打五雷轰。可这书记生前虽志高气扬,道貌岸然,但不是个作恶多端的人。乡民私下纷纷说,是因为学校是坟砖建成,扒了那么多坟暮,也是伤天害理的事。也许得罪了太多鬼神,招之天遣!

我很幸运地不用花钱不用考试就读上了初中。更幸运的是不用花钱不用考试,我居然读上了高中,因为我们的初中,带了顶帽子,就招了二个高中班,我是我们中学第一届高中生。

从初中到高一,党的教育方针一直是,"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学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怎样体现教育为政治服务?那就是,紧跟时局,宣传时政,歌颂批判等。谁上台了,我们就歌颂谁。谁被打倒了,我们就批斗谁。或者说是,上面叫我们批斗谁,我们就批斗谁!我们紧跟形势,斗今人批古人,不亦乐乎!我们批斗过刘少奇,林彪,四人帮,邓小平,也批斗过孔老二,宋江,等。

记得批林彪时,我那是仇恨满腔,义愤填膺的。何来仇何来恨?你说这林彪,毛主席给他做了那么大的官,却还要叛国投敌!如果有人给我一个小官做,我定是感恩戴德,忠心耿耿。你说,林彪是不是太不地道?一想到这,咱仇恨能不满腔,义愤能不填膺吗?

我们批判这个,批判那个,都是言词凿凿,斩钉截铁的。可也有走板的时候。批判邓小平的右倾翻案风,就是个例子。我们的政治老师,一个优秀的共产党员,在课堂上情绪激昂地说,"这个邓小平,个子那么矮,居然敢刮起右倾翻案风?太自不量力了,今天我们就来批判批判他!"。于是他带领我们,愤怒声讨邓小平!可没过多久,邓小平同志出来了,出任第一副总理。我那位政治老师,尴尬否?羞愧否?好像没有!本来吗,我们就是奉旨批判,奉旨歌颂的。

前几年,得知政府花大笔资金,在国外办起了许多孔子学院,很是感慨。"砸烂孔家店,打倒孔老二"的声音还在耳边,转眼这要被打倒的孔丘孔老二变成了要顶礼膜拜的孔圣人。党还是那个党,政府还是那个政府,可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在几十年的时间内,可以翻天覆地,天壤之别。你叫这个民族如何有恒定的价值取向?人们普遍失却了判断是否的能力,能精确判断的,似乎只有金钱数额的大小!

哪又怎样体现教学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呢?

这个容易,一边读书一边劳动即可。那时,我们每周至少半天劳动。劳动啥?那有做不完的事,比如,扩大操场,在黄泥上铺上石子与沙子等。石子与沙子,要从山脚下的一条小河中挖出,再挑上山。这都是累人的活。为了争先进,早点入团,我干活很是卖力。班上有个同学,很不上进,劳动时就跳课了。我曾问他,难道你不想入团? 他说,反正做农民,入团有啥用?没用的事有啥干头?我这位劳动不积极的同学,现在是我们县有名的农民企业家。他从小就有清醒的头脑,不像我这么傻乎乎,笨兮兮的。他不成功,谁成功?

我们笨的人就这样,目光短浅。一个小小的诱惑,一个先进,一点小利,就可以使我们争得羡慕忌妒恨,甚至无情无义,六亲不认。当然这是题外话了。

靠劳动积极我入不了团。当时觉得入团好难哪!可后来我却轻轻松松地入了团。难道我突然长能耐了?非也。哪又是咋回事呢?

原来呀,77年下半年,高考恢复,党的教育方针差不多就改为,"教学与高考相结合"了。再过半年就要高考。于是学校把成绩稍好的同学,都入了团。你想,如果那个同学考上了大学,却不是团员,这多给他原先的中学丢脸呢?所以,借高考恢复这股东风,我轻易地入了团。

虽然是团员了,但称不上先进。前面几批也许可称先进,后面的怎能算先进。先进先进,你得先进去才行,就像挤公交车一样,对吧?前阵子从今日头条,看到一则消息,说我原先的一个同事,因为论文抄袭,校方零容忍,给出严厉处分。其中一条处分是,三年内不得评先进。看来不能先进,是极大的难堪了。而我一辈子都没先进过,想来实在惭愧不已。

那年高考,我考上了一所学校,是个带帽大学。恢复高考后,几乎每个公社都有中学,中学老师就严重不足,光靠原先的师范学院的毕业生,显然不够。于是挂着浙江师范学院,好多地区办起了分校或者教学点。我就上了一个分校,拿的文凭是个专科,不是本科。很惭愧的是,我到如今都没有本科文凭。

我们学校,坐落在大山之间,原先是一座监狱。那里松柏参天,路幽林深,是做监狱的好地方,也是做学校的好地方,因为思想改造与学习知识,都需要清静安宁。

师专毕业后,我去一所农村中学任教。那所中学也是带帽的。几年后,那所中学没了,学校变成了工厂。

我那所带帽大学也没了。他们把学校搬迁到了城里,斥巨资在城边圈了数百亩良田,盖起了高楼大厦,挂起了新的校名。前阵子大学同学开了一个同学会,称那里是母校。可哪有半点母校的感觉呢?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学校就不能在旧址上发展?在乡下就不能办大学了吗?为什么非得要进城占有城郊资源?中国的大学基本上都办在城里,而外国尽量把大学办在乡村,这样社会资源,社会发展更均衡。这些道理政府不明白吗?我想肯定明白,只是官员想捞更多回扣罢了。

前几年回国,去看一下我读过的中学和小学。那所中学已成了一个臭哄哄的养鸡场,教室破烂不堪,成了简易鸡舍。

再回到农村老家的小学,整个庙宇早已倒塌,原址上搭建了几间厂房,那整片地皮都被人承包。那棵地标性的长了几百年的香樟树,也被砍了。那伴随着庙宇,散发了几百年的香气,再也没了。

走进农村老家,一片衰落景象。土地荒芜,房屋倒塌,年轻人都去城里打工挣钱讨要生活,只留下一些等死的老头老太。

政府千方百计地迫使农村人进城打工进城买房,而不实质性地鼓励和促进农村发展。让有钱人在农村造别墅不行吗?可就不行!因为有个土地使用权的问题。土地属于国家!

俗话说,叶落归根!可假如我想在老家农村建房养老,来个叶落归根,那是万万不行的,因为我没有了户口,便没有了家乡的一寸故土。

抹不去的乡愁,回不去的故乡!

带帽学校终于没了。每每回忆起来,却满是惆怅。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北美最大最全的折扣机票网站
美国名厂保健品一级代理,花旗参,维他命,鱼油,卵磷脂,30天退货保证.买百免邮.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20: 川普连任的宪法路径和另一条路径的总结
2020: 川普胜选的宪法途径已经明确
2019: 香港零售协会:香港将出现商店关闭潮
2019: 毛主席是民族之魂!是精神的信仰!
2018: 华为案后再读经典:以父之名,美国法律
2018: 维稳为什么对老兵不起效果兼谈华为的军
2017: 普金在处理朝鲜制裁朝核问题上比习高明
2017: 原来100多年前,美国就研究透了中国人的
2016: 爆料:朱镕基偏瘫在床仍不忘对抗习核心
2016: 北京的底线不是一中原则,而是一党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