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搜索了你说的那个常林钻石,很有意思,于是思考了一下得到了如下牛克思主义的结论,与您聊聊。那就是余缺决定价值,劳动创造价值。
如果某件物品,需要的人多,甚至保值,而且比较稀有,价格会上涨。所以你说的余缺确实能决定价值。决定和创造是两个概念。创造价值的必然是劳动,狭义劳动或者广义劳动。某价值被决定了以后,并不一定是某个人拥有的,而最终实现该被决定的价值,需要劳动来完成拥有的过程,也就是创造的过程。
常林钻石历来就是存在的,并不在乎人们发现他与否,于是他的价值确实是存在的。而发现他的人为此付出的是生命的危险,来保存携带和运输作为劳动,这些都是要记入该钻石的价值的。这就是说余缺确实决定了该钻石的价值,而劳动创造的价值也加入了该钻石的价值。钻石出土后的价值上,加上了劳动创造的价值和劳动创造的剩余价值,因为常林钻石的价值太高,此劳动创造的价值和和剩余价值甚至是可以忽略不计的,这是一个特例,但并不能说常林钻石没有劳动创造的价值和剩余价值,哪怕其中的剩余价值没有被资本拥有者剥削。
世界上存在余缺,广义劳动者,识别出来了这个余缺,并不意味着他确实拥有了由余缺而决定出来的价值。最好的方法是组织资本人力,通过狭义劳动和广义劳动,通过原材料来制造出该物品出售,来完成自己的拥有该价值的创造过程。这个过程当中,资本拥有者,付出广义和狭义劳动者的劳动力成本,付出材料成本后,必然有优势来收集劳动创造的剩余价值,来记入自己的名下,使自己名下的财富增长。
为此我有如下三个结论:
1,余缺决定客观价值,不管是否属于自己。
2,以余缺决定的客观价值为参考,狭义劳动和广义劳动创造能属于自己的价值和财富
3,以余缺决定的客观价值为参考,用资本调动别人和自己的劳动能收集群体创造出来的剩余价值和相应的财富。
这已经与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剥削理论不谋而合了,只是俺不同意他的资本原罪论。
此剩余价值被收集后,并不意味着此资本家已经实现了剥削,如果他本人与其他劳动者的消费水平相比没有高多少,自己名下的财富不是在实业上,就是在股票,存款上,等于进入了社会财富的应用体系,增加了就业机会,并不意味着该资本家已经实现了剥削,而只有他挥霍自己的财富,让自己的消费大大高于平均消费水平的时候,而且没有缴纳消费累进税或者增加慈善事业投入来购买自己的消费额度,才是剥削最终被实现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