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在明就职,中美不同反应传递什么信号? zt |
送交者: 2025年06月05日19:13:11 于 [世界军事论坛] 发送悄悄话 |
|
李在明就职,中美不同反应传递什么信号?来源:直新闻 李在明高票当选,投票率近28年最高。 韩国在经历近半年总统空窗期后,61岁的共同民主党候选人李在明以近50%的得票率当选总统,正式开启五年任期。 6月4日,即李在明宣誓就职当天的中国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发言人林剑应询表示,中韩关系发展的根本动力源于双方的共同利益,不针对第三方,也不应受第三方因素的影响。中方一贯反对选边站队和阵营对抗,我们愿同韩方一道,推动中韩关系健康稳定发展,为两国人民创造更多福祉,为促进地区和平稳定与发展繁荣发挥积极作用。 ![]() ▍美无端炒作中国干预引质疑 李在明当选后,中方发送了贺电,措辞相比2022年对尹锡悦的更为丰富、意味更深,字数也明显增多。直新闻注意到,贺电中特别提及“双方超越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差异”,有分析认为,这不仅是对过去几年中韩关系起伏的回顾,也是对未来新政府的一种明确期望和呼吁:希望韩国新政府能回归“超越差异”的建交初心,不要让意识形态和外部因素过度干扰双边关系。 与此同时,在李在明胜选后,美国总统特朗普与白宫并未第一时间作出正式回应。反倒是有白宫官员仍不忘炒作美国担忧所谓的“中国干涉和影响世界各地的民主国家”。但该官员既未拿出所谓“干涉”的证据或进一步信息,也并未直接将其与韩国大选联系起来。 对此,林剑在记者会上强调,中国一贯坚持不干涉内政原则,从未也不会干涉任何国家的内政。 “奉劝美方改改以自身所作所为臆想、镜像中国的老毛病,停止挑拨中韩关系。”林剑说。 ![]() ▍李在明,不是“亲中”也不“亲美”,而是“谁能帮我我靠谁” 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周边战略研究室主任王俊生在接受直新闻采访时指出,从此次大选路径看,李在明的对外政策具有明显的“实用主义”色彩,其外交战略可概括为“三重底色”。 首先是国别差异战略。王俊生指出,李在明并不信奉“一体化”阵营逻辑。他过去在公开场合表示:“与美国的关系是对美国的关系,与中国的关系是对中国的关系,与俄罗斯的关系是对俄罗斯的关系。”李在明试图突破近年来韩国外交日益僵化的“阵营模式”,转向按国家、按议题、按利益分类处理对外关系。 其次是在面对国际局势的动态变化时,李在明主张灵活调整政策。例如他曾指出,美国对华策略同样非一贯打压,亦有妥协与回调。 第三,李在明极其强调韩国国家利益作为外交的最终导向。他认为意识形态是手段而非目的,国家利益才是根本。“这是与尹锡悦政府最大不同之处。”王俊生表示。 ![]() 另一方面,李在明此前曾多次展现对华温和态度。直新闻注意到,在6月2日韩国大选前的最后一场记者会,李在明在回答关于贸易和对华关系的提问时表示,当选后会推行实用的外交政策,不管是中国,还是日本、俄罗斯、美国,都需要建立友好关系。他同时还称,韩美同盟是韩国外交的根基,将继续深化。 “中韩关系确实在过去几年中跌入低谷。”王俊生指出,“不仅是‘萨德’问题、半导体问题,更多是韩国主动在中美博弈中采取倾斜态度,严重削弱了两国战略互信。” 在王俊生看来,要明确的是,韩国外交长期存在两个显著特征:一是对美依赖性的制度化,二是对区域政策的灵活性。这种“对内依赖、对外试探”的模式,使得无论是保守派还是进步派,在执政后都不得不在国家安全结构与经济利益之间做出艰难平衡。 “历届韩国政府,无论意识形态色彩如何,在外交政策上其实都呈现出‘中美兼顾’的努力,只不过这种努力的着力点不同。” “因此,从当前来看,李在明对华政策的最大特征将是‘实用主义’,这将是中韩关系重建信任、走出困境的重要基石。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这一过程并不会一帆风顺。”王俊生说。 作者丨田鑫 |
|
|
|
![]() |
![]() |
实用资讯 | |
|
一周点击热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复热帖 |
|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
2024: | 中国人民认为中国人均只有美的六分之一 | |
2024: | 拜登唱衰中國經濟「處於崩潰邊緣」 並稱 | |
2023: | 解放军终于忍不住对美国军舰动手了 zt | |
2023: | 中国最赚钱的高铁,京沪二线 为什么在 | |
2022: | 热点部落:刚刚!波兰迈出最危险的一步 | |
2022: | 给古宇宙的建议:抖音链接加上点击功能 | |
2021: | 美国当下一系列动作,都是围绕“希望在 | |
2021: | 这场国际对话释放三个重要信号,事关中 | |
2020: | 美将33家中国机构和个人列入“实体清单 | |
2020: | 中芯国际科创板招股书 暗示无法供货华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