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忘记密码?
繁体中文  
 
版主:黑木崖
 · 九阳全新免清洗型豆浆机 全美最低
 
小米靠国产供应链,硬刚苹果 zt
送交者:  2025年03月26日19:33:21 于 [世界军事论坛] 发送悄悄话

小米靠国产供应链,硬刚苹果

500

文源 | 源Sight

作者 | 柯基

小米汽车发布会现场,人山人海,与其说是新车亮相,不如说是一场大型的粉丝嘉年华。小米公司创始人雷军站在台上,不管是身着标志性的衬衣,还是效仿老黄身上的皮衣,总是能长期占据网络热搜。

500

截图来源于Xiaomi SU7 Ultra 新品发布会

“All in”,这是雷军最擅长的,也是最能点燃米粉情绪的词汇。发布会后,订单如潮水般涌来,小米股价应声上涨,拿出史上最强悍财报,雷军,再次成为舆论场的焦点。

只是这一次,舆论的风向似乎变了。

曾经,当雷军进军手机行业,一句“站在风口上,猪都会飞”,被解读为投机主义,一句“Are you OK”,被玩坏成鬼畜视频,他被戏称为“雷布斯”,一个亦步亦趋模仿苹果的追随者。

但现在,一边是小米汽车“现象级”的市场热度,一边是苹果多年未果的造车梦,舆论开始重新审视,两大企业各自的战略取舍。

更关键的是,支撑雷军底气的,不再仅仅是情怀和营销,而是其背后一套精密运转的“投行式造车”逻辑,以及中国供应链的崛起。

01

雷军狂飙

每一次的小米汽车发布会,与其说是产品发布,不如说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雷军个人IP”秀。

从发布会前期的预热,到发布会现场的细节把控,再到发布会后的舆论引导,每一个环节,都精准踩在了流量的风口上。

雷军亲自驾驶SU7进行路测,在社交媒体上与用户频繁互动,甚至连定价策略,都采用了“先听劝,后改口”的营销手法,将用户情绪和期待值拉满。

不得不承认,雷军深谙互联网营销之道,也精准拿捏了米粉的情感需求。一句“人生最后一战”,足以让无数人为之动容,一句“9.9万不可能,14.9万也不要想了”,瞬间点燃了用户的购买欲望。

最终,小米SU7以21.59万元的起售价入市,看似“真香”,实则依旧是一场高明的营销策略。这个价格,既避开了与特斯拉Model 3等直接竞争对手的正面冲突,又锚定了用户对于“小米汽车不高价”的心理预期。

500

数据也印证了“雷军式营销”的成功。发布会后,小米汽车订单大排长龙,社交媒体上关于小米汽车的讨论热度居高不下,#雷军SU7#等话题迅速登上热搜榜。

但狂飙突进的表象之下,也需要保持一份冷静。

初期订单的火爆,固然可喜,但有多少是雷军个人IP的加持,有多少是早期尝鲜用户的冲动消费,又有多少能够转化为长期稳定的销量,仍需时间检验。

毕竟,汽车不是手机,低频消费的属性,决定了其用户决策更加理性,也更加注重产品口碑和服务体验。

小米汽车能否持续保持这种“狂飙”的势头,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最终还是要回归到产品本身,以及其背后的供应链体系。

02

底气中国造

如果说“雷军式营销”是小米汽车现象级开局的表象,那么“中国供应链”就是支撑其狂飙的底气。

雷军的底气,并非盲目自信,而是基于对中国供应链多年来的深度洞察和战略布局。

早在小米正式宣布造车之前,雷军和小米就已经开始围绕智能电动汽车产业链进行投资布局。

从动力电池的宁德时代、比亚迪,到自动驾驶芯片的英伟达、地平线,再到激光雷达的禾赛科技、速腾聚创,小米几乎投资了智能电动汽车产业链上的所有关键环节的核心企业。

这场押宝国产供应链的阶段性胜利,在2024年财报中显露峥嵘:汽车业务全年收入328亿元,第四季度毛利率跃升至20.4%,净亏损收窄至7亿元。

实际上,这种“投行式造车”的逻辑,并非小米首创,但小米将其运用得更加极致。

传统的汽车制造模式,是先有产品定义,再逐步搭建供应链体系。而“投行式造车”则是反其道而行之,先期投入大量资金和资源,布局产业链,等待产业链成熟,再整合资源,快速推出产品。

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能够充分利用现有产业链的成熟度和规模效应,大幅降低研发成本和试错成本,缩短产品上市周期。

尤其是在中国这个拥有全球最完整汽车产业链的国家, “投行式造车”的优势被进一步放大。

雷军和小米的筹码,既不是小米SU7 Ultra参数表上标注的1.98秒零百加速,也不是那块可旋转的中控屏。在长三角的模具车间、珠三角的电池实验室、京津冀的智能驾驶数据中心,一条蛰伏十年的隐形战线正浮出水面——从2014年投资车载芯片企业开始,雷军用手机行业锤炼出的供应链整合术,在汽车领域复刻了一场更宏大的“闪电战”。

当国际巨头还在为是否自建工厂犹豫时,小米汽车已通过上百家的核心供应商与战略投资企业的精密咬合,将中国制造40年的工业化积淀转化为量产速度。

雷军深信,中国的供应链,足以支撑起小米的造车梦想。

500

截图来源于微博@雷军

而小米汽车SU7的热销,也印证了雷军的判断。

从车身结构件到内外饰,从三电系统到智能座舱,小米SU7的零部件几乎都可以在中国供应链中找到成熟的解决方案。这使得小米汽车在保证产品性能和品质的同时,能够最大限度地控制成本,并实现快速量产。

当然,“投行式造车”并非没有风险。“投行式造车”模式,短期内可以帮助小米汽车快速崛起,但长期来看,其可持续性仍面临诸多挑战。

过度依赖单一市场,可能会限制小米汽车的全球化发展。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可能会使其在未来的竞争中陷入被动。供应链安全风险,也可能随时给小米汽车的增长蒙上阴影。

尤其是当全球汽车产业加速电动化、智能化转型,当新的技术范式和商业模式不断涌现,小米汽车能否持续保持竞争力,能否避免沦为“组装厂”的命运,仍存在不确定性。

03

突围苹果

当雷军All in造车,并将小米汽车对标保时捷、特斯拉时,一个绕不开的参照系,就是苹果。

同样是科技巨头,同样拥有强大的品牌号召力和用户基础,同样对汽车产业抱有野心,苹果造车的传闻,比小米更加悠久,但至今仍未见实质性产品落地。

坊间传闻,苹果造车项目“Titan”多次推倒重来,团队内耗严重,技术路线摇摆不定,供应链掌控不力,最终导致造车计划一再搁浅。

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苹果的基因,是封闭和掌控。

苹果习惯于掌控整个产业链,从芯片设计到软件生态,都力求做到极致的自主可控。这种模式在消费电子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功,但在汽车这个产业链极其复杂,开放协作至关重要的领域,却显得格格不入。

苹果一直试图把消费电子的供应链模式复制到汽车领域,但结果并不理想。它过于依赖海外供应链,尤其是日韩和欧洲的供应商,对于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却显得有些疏远。

这种供应链策略,在早期或许还能维持,但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崛起,苹果的劣势就越来越明显。

汽车产业链的冗长和复杂程度,远超手机。即便是特斯拉,也无法完全实现零部件的自主可控,更何况是缺乏汽车制造经验的苹果。

而小米的优势在于,更加开放和务实。

小米深知自身在汽车制造领域的短板,选择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充分利用中国供应链的优势,快速补齐短板,实现弯道超车。

这种开放协作的姿态,与苹果的封闭掌控形成了鲜明对比。

资本市场的敏锐嗅觉佐证了这种模式的潜力。在小米汽车官宣量产当日,宁波旭升集团、常州星宇股份等十余家供应链企业股价联动涨停,这折射出资本市场对新型供应关系的价值重估。相比之下,苹果在汽车领域保守的“黑盒采购”策略,使其始终未能建立起类似消费电子领域的绝对话语权。

更具意味的是,当年雷军进军手机行业,被讥讽为“雷布斯”,“雷布斯”这个称号,也多少带着一些戏谑的意味。而如今,小米汽车却似乎走在了苹果的前面,率先拿出了爆款车型。

500

图片来源于微博@雷军

一年前,当雷军驾驶小米SU7驶入北京亦庄发布会现场时,他或许想起了十四年前那个站在798艺术区发布第一代小米手机的下午。

对于雷军而言,这不仅是小米的胜利,更是中国供应链的胜利。

这或许揭示了一个新现实:当国际品牌还在讨论“是否该把供应链迁出中国”时,中国新能源产业链已进化出自我迭代的生态系统。那些曾被视为“跟随者”的企业,正通过无数个小米式的网状联盟,将制造优势转化为技术话语权。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0%(0)
0%(0)
笔 名 (必选项): 密 码 (必选项): 注册新用户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段落格式
字体
字号
实用资讯
北美最大最全的折扣机票网站
美国名厂保健品一级代理,花旗参,维他命,鱼油,卵磷脂,30天退货保证.买百免邮.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1 印度把索罗斯的棺材本都抢走了! eastwest
2 F47中标后续:洛马暴怒,晒图抗议 eastwest
3 去了新疆,就等于去了全世界,不 eastwest
4 斗争升级,美国顶级律师事务所“ eastwest
5 李嘉诚港口卖不成,因为涉嫌违法 eastwest
6 干的漂亮!德国炸毁最现代化电厂 eastwest
7 台湾用无人艇“狼群”围攻075大登 eastwest
8 中美人民小红书对账之后怎么样了 eastwest
9 《大西洋月刊》主编分享了一个离 eastwest
10 这些小镇,隐藏着美国再工业化难 eastwest
一周回复热帖
1 港媒:香港长和集团卖港口计划暂 eastwest
2 美国加关税有用吗?中国制造已经达 wada
3 美国机器人企业集体上书:要想在 eastwest
4 “老外你过来”——从2025年白男 eastwest
5 特朗普突然警告俄罗斯普京!美国 eastwest
6 中國突破雷達天線小型化技術,反 eastwest
7 突发消息 - 缅甸曼德勒发生7.9级 eastwest
8 美國對中國的港口戰,勝算幾何? eastwest
9 一架印度无人机突然偏离航线,闯 煎饼
10 彭博社:不鸟中国,李嘉诚按原计 吉米多围棋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24: 习包子又提「十里山路不换肩」扛200斤麦
2024: 坍塌瞬间!美国马里兰州一座大桥被货船
2023: Big lose! Morris is crying! TSMC dil
2023: 很多国人不知道华为技术的深、后备队伍
2022: 俄罗斯宣布大军掉转攻打顿巴斯 撤退前奏
2022: 中美航天技术的差距有多大?中国工程院
2021: FILA、Hugo boss表态:继续采购新疆棉花
2021: 中国老百姓不允许一些外国企业“吃饭砸
2020: 唐驳虎:ECMO只有15台,英国抗疫只靠医
2020: 中国开始切断对外空中联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