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旋风已经一个多月了。现在热度没有一个多月前那么疯狂,但风力和影响一点没有减弱。
DeepSeek也很Deep,在风口浪尖安然若素。梁文锋也很睿智地避开聚光灯,保持低调。DeepSeek也不上市,更是拒绝了很多注资请求。据说梁文锋曾经融资无门,现在资本后悔晚矣。中国风投的问题已经说过了,不多说。
DeepSeek靠自己的资金研发AI,这是中国式AI的第一个特色。DeepSeek不是中国唯一的AI大厂(也就是现在,四个月前都谈不上大厂),但中国AI大厂基本都是靠自有资本研发,尤其是那些本身就是大厂的机构。这与OpenAI高度依靠华尔街很不同。
中国AI资本也要回报,但相对没有那么急;华尔街是要明确回报和时间表的,所以奥尔特曼需要不断讲故事,梁文锋不需要。
DeepSeek用较小的算力和精巧的模型做到甚至超过了OpenAI,这个已经众所周知,不说了。
DeepSeek的中文表述达到相当高的文学造诣,据说是因为训练模型的时候有一些中文系的高手在操刀。DeepSeek的英文也非常赞。相对来说,ChatGPT只是文理通顺,遣词沉稳而已。
这或许反映了中国式AI的有一个特色:理工直男的文学情怀。中国文人(不管什么科)都以善掉书袋为荣,要是能用一段唐诗宋词解释相对论,绝不用白话文。这说俗了是附庸风雅,说雅了是文心雅趣(呃,一时想不出来用什么词,只好问DeepSeek“附庸风雅是贬义的,换成褒义怎么说”,学了一个新词)。
一样:数理大家要是能写一笔好字,攒一段好诗,跳一段辣舞,唱一段O Sole Mio,那是要喝彩的,好像他的数理成就也一下子提高了三分。
其实挺好。学识本来就只是一方面,修养是另一方面。谁说学识和修养就必须是互为代价的?
社会上有很多对文科生的不屑。这里面一部分出于“文科无用”的偏见,另一部分出于不少文科生只是文字匠。
理工科也有数理匠的问题,但毕竟做出有用的东西来了。文字匠产出的就是正确的废话,谁看谁烦。
但AI来了,众生平等。
在AI时代,创意比什么时候都重要。体力打螺丝活由AI指挥机器人干掉了,脑力打螺丝活由AI自己干掉了。只想按部就班过日子不行了。不管文科还是理工科,都必须靠创意跑在AI的前面。
呃,说着中国式AI,怎么扯到这里来了?我也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