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边境对峙升温,印度增派2500名士兵。(资料照片,取自搜狐@大国之翼) 中印边境对峙,印度外长称「所有国家都支援我们」,印度陆军总参谋长则叫嚣「印度已非1962年了」。大陆军事评论家张召忠直言,这些印度高官可以睁眼说瞎话,但数字不会骗人,他直指中印若开战,印军撑不过10天!
张召忠指出,印军虽在中印边境咄咄逼人,但印度总检查和审计署21日向国会提交的一份报告,却让前线的印军背脊发凉:该报告指出,无论任何形式的战争爆发,印度部队的弹药储备,仅够维持10天。报导指,在印度军队现有的152种弹药储备中,仅有20%库存正常,而这个「正常」也仅够维持40天,更别提那些「不正常」的了。
据新浪军事报导,张召忠点出,事实上,印度军队弹药不足已是老问题,1999年,印、巴两国在喀什米尔地区的争议地带爆衝突,战斗持续了74天,印度因弹药储备不足,不得不高价从以色列紧急採购。在此之后,印度开始有意识地使武器进口多样化,不再紧抱着俄罗斯大腿,而是把从以色列、美国和欧洲的武器进口量加大。
2008至2013年,印军170种弹药中的125种的储备只够打10天仗,而规定上的标准是这时间的2至4倍。印度政府曾在2013年制定了一份计画,要在2015年年底前彻底解决弹药不足的问题。但2014年印巴衝突中,印军弹药依然不足,防空弹药、反坦克手雷和手榴弹等,更是紧缺。
到了2016年,印度国防部忍不住了,面对弹药严重短缺,他们启动了「快速採购」程式,绕过例行採购程式,直接组队去以色列、俄罗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如今2017年,中印对峙,老问题还是没解决!
由于买买买终究是治标不治本,印度在莫迪上台后,也大力推广「印度制造」,但自行生產的T-90坦克弹药,就是无法与进口的T-90坦克火控系统相容。
(中时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