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墨西哥高铁招标 中国财团成唯一竞标者
参考消息网10月17日报道
外媒称,墨西哥交通部10月16日发表声明说,由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领导的一个财团成为墨西哥一条高铁建设工程项目的唯一竞标者。
据英国广播公司网站10月17日报道,这条计划修建的高速铁路全长210公里,将连接首都墨西哥城和克雷塔罗州的中心城市。
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在星期三最后截止日期达到之前递交了一份43亿美元的建造客车及铁路的计划,这也是墨西哥交通部收到的唯一一份计划。
由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领导的这个财团还包括四家墨西哥公司。
报道称,另外16家公司最终决定放弃提交计划,其中包括日本三菱、法国阿尔斯通、加拿大庞巴迪以及德国西门子公司。
恢复铁路客运
修建这条铁路是墨西哥总统培尼亚决定重新发展国家铁路客运计划的一部分。
与此同时,去年接待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到墨西哥进行国事访问的培尼亚也希望同中国发展更为紧密的经贸关系。
报道称,在大约十多年前,墨西哥的铁路客运几乎完全消失,只剩下少数的旅游线路。
墨西哥交通部说,他们将在11月3日就墨西哥城至克雷塔罗州中心城市铁路建设项目做出决定,宣布是否接受中国公司提出的计划。
墨西哥政府希望这项工程能在今年12月开始,2017年运营。
铁路建成之后希望能够达到300公里的最高时速,每天运送23000名乘客。
=========
延伸阅读从高铁看中国与俄罗斯的逆转
日经中文网报道,作为中俄两国首脑达成一致的经济合作协议的关键部分,中国企业已确定将参加俄罗斯规划总额达约100亿美元的高速铁路项目。俄罗斯希望引进中国的技术和资金,以促进铁路网的升级改造。在高铁方面也显示出强烈的中国支援俄罗斯的味道。
正在俄罗斯访问的中国总理李克强和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日前举行会谈,达成了有关协议。李克强强调,“中俄互为最大邻国和重要伙伴,同为主要新兴市场国家”,并表示将“推进构建北京至莫斯科的欧亚高速运输走廊”。李克强首先举出了联合在俄罗斯建设高铁的计划,作为中俄约40项经济合作的核心内容。
此次达成协议的是连接莫斯科和位于其东部的喀山(Kazan)的770公里高铁项目。设计最高时速将达到400公里,将成为俄罗斯第一条真正的高速铁路。俄方表示将在2018年世界杯足球赛举办之前开始正式运营。
中国方面,除了从事铁路建设的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之外,大型车辆制造商中国南车等多家大型国有企业将参与其中。在有关铁路和车站建设、运行系统、车辆等的最新技术方面,中国也将向俄罗斯方面提供协助。此外,中国的国有银行也将提供低息贷款,用作建设资金。
俄罗斯计划在2030年之前建设总里程5000公里的高速铁路网。但俄罗斯又不具备突出的技术,基础设施和车辆的升级改造均成为课题。与此相反,中国通过从日本、德国企业引进尖端技术,如今已成为高铁运营总里程达1.1万公里的世界最大“高铁大国”。因此,中国今后也有很大可能参与俄罗斯的高铁建设项目。
中国和前苏联曾是同属社会主义阵营的同盟国家。在工业领域,长期都由前苏联向中国提供尖端技术,形成苏联主导的“主从”关系。但近年来,中国通过经济发展积累了国力,如今反过来通过技术和资金支援俄罗斯,中俄之间“主从逆转”的现象正在发生。
(阿部哲也 北京)
(2014-10-15 14:33:04)
延伸阅读总理访俄:中国高铁开进俄罗斯
中新社记者
中新社记者 刘震 摄
中新网莫斯科10月13日电(记者 欧阳开宇)13日,在李克强总理和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的见证下,中国发改委与俄罗斯运输部、中国铁路总公司与俄国家铁路公司四方签署高铁合作备忘录,推进构建北京至莫斯科的欧亚高速运输走廊,优先实施莫斯科至喀山高铁项目。中国高铁将开进俄罗斯广袤大地。
(2014-10-14 03:30:12)
延伸阅读高铁成中国安全战略新支点 或改变时代格局
近年来,京津城际铁路、武广高速铁路、郑西高速铁路、沪宁城际高速铁路等相继开通运营,新疆西藏及西南边陲也修建了大量的铁路线,而且还有大量的新线正准备开工,这些都是中国高铁迅猛发展的实际成果。
这些铁路线的通车,不仅给当地人民带来了发展机遇,对保障国防建设、捍卫国家安全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也为人民解放军在战时履行保卫国家安全提供了有效的战略支撑。
铁轨上的交锋—中国高铁领跑全球
中国的高速铁路建设始于1999年兴建的秦沈客运专线。而今,经过15年的发展,中国高铁创造了从“追赶者”一跃成为“引领者”的奇迹。
根据《中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方案》,至2012年,中国建成42条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基本建成以“四纵四横”为骨架的全国快速客运网,总里程1.3万公里;至2020年,中国时速在200公里以上的高速铁路里程将达到5万公里。
而这样一组数据也显示了中国当前的高铁建设正按照这一方案稳步进行:京津城际于2008年8月1日正式开通,2009年发送旅客1458万人次,2011年发送旅客2104万人次,连续几年来大幅增长;武广高铁于2009年12月26日正式开通,2010年发送旅客2036万人次,2012年突破12.5万人次……
“中国正成为全球领跑者,世界铁路的未来在中国。”对于中国高铁的迅猛发展,国际铁路联盟高速铁路部总监伊格纳西奥·巴伦曾这样预言。
对于中国高铁的发展,美国总统奥巴马也在他的国情咨文中承认:“中国的高铁技术比美国领先10年。”除了美国之外,巴西、俄罗斯、印度等国均提出希望引进中国的高铁技术。
记者从相关部门得知,在这样的发展局面下,今年4月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深化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和加快铁路建设的5项政策措施。此举向全世界传递出一个信号,今后,国家将继续加大对铁路的投入和给予更加积极的政策扶持,中国铁路将进入高速发展时代。
展望陆权时代—高铁或改变时代格局
交通运输从来都是一种战略资源,古罗马强大是因为修建了发达的路网,而英吉利日不落帝国强大是因为建造了世界上最先进的舰船。历史上,重要交通工具的发展也曾改变着国际政治经济的基本格局。
统计显示,世界上大约3/4的大城市、70%的工业资本和80%的人口集中在距岸200公里的沿海地区。其原因就在于以蒸汽机为动力的近代海洋交通技术发展,把这个世界从“陆权时代”变为“海权时代”。
“高速铁路最有可能成为下一种改变时代格局的交通方式,它将对既有的海权时代造成冲击,使陆权再次成为重要的战略。”西南交通大学校长徐飞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近年来我们越来越重视“海权”,但我们也有必要重新审视“海权”与“陆权”关系,建立一种对冲海权的新陆权观。
放眼全球,高铁已经成为日本、法国、德国、英国等发达国家的主要公共交通工具,其扩建及升级工程也正在悄然进行。到2020年,日本高铁将从目前的4000公里增加到7000公里,欧盟高铁里程将从7000公里增加到1.6万公里。美国也提出,要在25年内建立一个覆盖80%美国人口的高铁网络。
在这种形势下,很多专家表示,陆权的回归,对中国至关重要。
早在2012年的“高铁建设与国家战略”研讨会上,青年学者贾晋京就曾从美英两国工业发展经验中得出:铁路特别是高铁的发展,将大大改变内陆的人口分布与经济发展态势,如果中国的高速铁路继续向欧亚大陆内部深入,将加速欧亚大陆的整合,为中国突破海权封锁、建立陆权优势,显现巨大的战略价值。
国防大学科研部部长秦天对此表示认同,他说:“中国主导的高铁技术,它在整个欧亚大陆所带来的资源流动、人才与技术流动甚至是文化流动都将深刻改变未来的国际政治版图。
一旦以中国为主导,建立了横跨欧亚大陆的高铁体系,构建了钢铁丝绸之路和物流大动脉,把人才、技术资本的高地与人力、市场与制造的洼地广泛地联结起来,中国的崛起将无法阻挡。”
军事价值凸显—实现兵力快速投送
高铁投入到军队日常训练体系早就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2012年5月上旬,南京南站首次完成轻装备部队成建制运输任务,某团近千名官兵乘坐京沪高铁奔赴皖南驻训场。对于这次高铁兵员输送,驻南京铁路军代处负责人谢广浩感慨地说:“这次部队输送,做到了快发快接、分秒不差,标志着全站高铁军交保障能力上了新台阶。”
“这都得益于我们及时将军交系统建设融入高铁建设始终。”谢广浩说,面对高铁发展带来的新挑战,必须将军交系统建设融入高铁建设之中,实现军民融合、同步发展。
然而,这并不是特例。2013年12月下旬,武警某部千余名官兵,从上海虹桥火车站登上G216次高铁动车组列车。列车一路飞驰,横跨了4个省市,并准点到达1300公里以外的华北驻地。
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这次输送是驻上海铁路局军代处结合武警某部训练开展的一次轻装部队高铁快速投送实践,也是军交系统运用高铁动车组实施轻装部队远距离跨区机动的最新探索,不仅有效检验了高铁的投送保障能力,也为战时实施轻装部队铁路快速远程投送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这两次利用高铁进行兵力的快速投送,昭示着高铁对于今后提高部队远程快速投送能力、作战力量的迅速集结和机动部署,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对于军交系统建设与高铁建设的融合发展,军事科学院世界军事研究部副部长肖裕声表示了肯定,他说:“高铁,不仅是经济发展的‘新引擎’,还是军事运输的‘快车道’,其重要的经济军事战略价值浅显易见。” 这也是他在“中国高铁走出去战略高峰论坛”上的重要论断。
高铁是怎样体现其军事运输快车道的功能?为此,记者采访了军事科学院科研指导部原部长黄星,他告诉记者:“现代化战争条件下调兵遣将速度第一。高铁的系统化运作,极大方便了军事调动,扩大了战略机动范围。中国高铁网建成之后,战略机动部队都可以随机调动,凭借高铁可以说朝发夕至。”
“俄罗斯历史上在东西两线都因铁路建设迟缓而吃过亏,在克里米亚战争与日俄战争中都因物资补给与兵员投送问题而败北。”青年学者孙力舟补充说:“未来中国要在幅原辽阔的陆地国土上进行快速有效的军事调遣与部署,高铁是国之重器。”
图表:我国高铁技术水平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图表:我国高铁技术水平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新华社记者 张勋 林汉志 编制
出口高铁技术—助力国家安全体系
6月16日至19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对英国进行正式访问并举行两国总理年度会晤。引人瞩目的是,有关高铁合作的内容被写进了两国发表的联合声明中。这也是李克强第四次在出访中向外国推荐中国高铁技术。
不仅如此,近期,土耳其安卡拉至伊斯坦布尔高铁二期主体工程完工,全套“中国标准”的埃塞-吉布提铁路正式铺轨。
对于中国高铁技术“走出国门”,香港《经济日报》发文称,“小小的乒乓球、憨憨的大熊猫有何共同点?它们都曾作为中国的外交手段。如今,透过积极参与国外建设高铁,‘高铁外交’正演变为新一波外交攻势。”
无独有偶,香港《亚洲周刊》也发文指出,“在中国外交战略图变的当下,高铁外交成了新领域。中国已是当今世界高速铁路发展最快、运营里程最长、运营时速最高、在建规模最大、拥有系统技术最全的国家。近年来,把东南亚和中亚国家等邻国作为推销高速铁路的对象,已成了中国外交重要课题。”
西南交通大学校长徐飞表示了类似的意见。他认为,中国高铁走出去适逢千载难逢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并将为中国带来一个以“路权”支撑“陆权”的新陆权时代,助力中国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安全道路。
“跨境高铁的建设,维系着中国在欧亚地缘政治和全球格局中的战略地位,在维护国际安全、经济安全、政治安全、国防安全上将起到重大作用。”
徐飞说。
中国高铁走出国门的现状究竟如何?记者了解到,目前中国的跨境高铁项目,共有4条线路,分别为欧亚高铁、中亚高铁、泛亚高铁和中俄加美高铁。记者从铁道部相关部门获悉,中国是在2009年正式提出高铁“走出去”的战略,直到2010年,铁道部针对不同国家成立了十几个工作小组,才标志正式开始运作,目前,这4条线路的建设仍在推进中。(记者 刘 婷)
2014年7月25日,伊斯坦布尔,中国在海外承建的首条高铁在土耳其通车,土总理埃尔多安等高级官员出席通车仪式并试乘了首趟高铁。新华社记者
2014年7月25日,伊斯坦布尔,中国在海外承建的首条高铁在土耳其通车,土总理埃尔多安等高级官员出席通车仪式并试乘了首趟高铁。新华社记者 卢哲 摄
(2014-10-09 09:06:00)
延伸阅读高铁航空两轮联动 中国交通或创全新“中国速度”
中新社北京10月6日电(记者 彭大伟)“非常期待高铁通到我们家门口。”家在四川省峨眉山市的蔡女士6日在电话里告诉中新社记者。
蔡女士口中的高铁,是指今年9月中旬投入调试的成绵乐客专。这条客运专线明年正式运行后,从省会成都出发,北到江油、南至峨眉山,均只需一小时以内,今后还将把四川纳入至8小时到北京和广州的全国高铁网络。
自古“蜀道难”的四川悄然跃入“高铁时代”,是中国近年来高速铁路迅猛发展的缩影。
官方资料显示,自2008年8月1日中国第一条350公里/小时的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铁路开通运营以来,以“四纵四横”快速客运网为主骨架的高速铁路建设全面加快推进,建成了京津、沪宁、京沪、京广、哈大等一批设计时速350公里、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高速铁路,并形成了比较完善的高铁技术体系。
截至2013年底,中国铁路运营总里程突破10万公里,其中高铁突破1万公里,“高铁大国”已初具雏形。
高铁重塑了中国许多地区人们日常出行的方式。在熙熙攘攘的北京南站,往来于北京与天津、上海、河北、山东等许多省市间的乘客享受着高铁带来的便利。而北京一小时内可到达天津、两小时内可到石家庄,则为京津冀一体化进程提供了强劲的“时速”。
抬升中国人出行“时速”的另一大引擎,则是近年来加快发展步伐的民用航空业。
9月25日,中国国务院发布《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规划》,提出到2020年长江经济带将建成横贯东西、沟通南北、通江达海、便捷高效的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其中便描绘了“以上海国际航空枢纽和重庆、成都、昆明、贵阳、长沙、武汉、南京、杭州等区域航空枢纽为核心”的民用航空网。
廉价航空在中国的兴起,亦促使更多民众在出行时选择飞机这一原本被视作“高大上”的交通工具。
北京的李先生计划黄金周前几天返回老家成都。在网上顺利抢到五折机票的李先生向记者表示,自己订购的是中联航(中国联合航空)的航班,“需要去南苑机场坐飞机,稍微有些不方便,但价格确实很吸引人。”
今年7月正式宣布转型为低成本航空公司的中国联合航空,是中国首家具有央企背景的低成本航企。目前,全球低成本航空公司超过170家,全球市场份额超过26%。而低成本航空公司运输量在中国国内市场上所占份额不到7%,低于全世界26%的平均水平。
现在,包括中联航和民营的春秋航空等在内的多家航空公司,正努力开拓这一市场。而中国民众亦越来越热衷于通过去哪儿网等网络比价订票平台,“抢购”远低于全价的特价机票。
截至2013年底,中国共有颁证运输机场193个,定期航班航线2876条。2013年全年,全国民航运输机场完成旅客吞吐量达7.54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1.0%。
对于中国人日益高涨的“坐飞机”热情,国际航空业亦报以乐观预期。波音公司不久前发布预测指出,未来20年,中国将需要6000余架新飞机,总价值达到8700亿美元。
在可预期的未来,随着以高铁与航空“两轮联动”,“在路上”的中国交通有望创下造福更多民众的全新“中国速度”。
作者:欧阳开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