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反攻,绥远三大战役下(新抗战系列之六十三) |
送交者: 2013年12月30日01:19:07 于 [世界军事论坛] 发送悄悄话 |
|
本文章为萨沙原创,如果转载请务必注明 傅作义35军攻击包头,一度占领了包头城区三分之二,毙伤日伪军3000多人,击毙日军联队长1人,重伤1人,而35军伤亡2000多人。虽然此战并没有攻占包头,却对日军造成极大的打击。自然,军事上的损失尚且其次,关键是日军实在丢不下这个脸面。日军驻蒙军总兵力高达4万人,除了26师团和第二独立混成旅团以外,还有两个骑兵旅团。除了日军以外,还有伪内蒙古军7个骑兵师。如此强大的兵力下,日军早已把绥远和察哈尔当做自己的控制区,宣称已经肃清国军小股残余部队。现在居然被国军打入重镇包头,击毙一个联队长,实在是无法收场。于是,接连在绥远爆发了两起战役,也就是著名的绥西战役,五原反击战。
河套和五原 35军攻入包头,并且造成日伪军伤亡3000多人(大部为日军),驻蒙军总司令官冈部直三郎中将对此极为恼怒。他将负责包头防御的骑兵集团司令官小岛吉藏一顿臭骂!而冈部直三郎自己也被日本大本营一顿严厉的呵斥。 日本这个民族有个特点,就是报复心理极强,不能吃一点亏。 在二战中,日军占领区只要出现军民被杀情况,日军一律报复,不是报复性扫荡,就是屠杀无辜平民。 比 如日军如果有一个人在某个村子被国军游击队所杀,那么日军立即赶到,不分青红皂白烧光这个村子,甚至附近几个村子。而这些村子内的村民,由于没有地方住, 没有粮食,没有农具,根本无法生活,很多冻饿而死。所以很多国军游击队并不把目标放在单个日军身上,因为杀一个日军的代价太大。
现在日军吃了这么大亏,又丢了面子,肯定是要报复的。驻蒙军一开始并没有重视傅作义的35军,他们认为35军到绥远时候不过1万多人,控制区的绥西人口不过20多万,大部分是沙漠和戈壁,成不了什么气候。现在傅作义用现实展示了自己的实力,日军自然不能坐视不理。
此次由于实在被打疼了,日军决定破釜沉舟,拼了。1940年1月15日驻蒙军司令官冈部直三郎下令执行所谓:严惩傅作义计划,出动驻蒙军所有主力,务必歼灭绥西的傅作义部。 日本媒体大肆宣传:此战务必扫平河套,全歼傅作义军! 此次由冈部直三郎亲自指挥,集中了26师团,第二独立混成旅团,骑兵旅团,总兵力高达3万多人。另外还有3个伪内蒙古骑兵师,以及汉人伪军王英部3个步兵师,伪军也有1.5万人。 这样日伪军总数高达近5万人,而傅作义部35军和其他游散部队总兵力也只有3万人。众所周知,日军的训练装备远在国军各部之上。以26师团为例,一个师团的重武器,不要说傅作义的35军,哪怕整个第8战区的几个军加起来都比不上。 所以,日伪军这5万人从各方面来说,战斗力都远在傅作义部之上。 而绥西这一带除了沙漠就是戈壁,只有河套附近有些小的沟壑,并不是适合防御的地形,对防御一方不利。 傅作义早在进攻包头之前,就预计到日军会立即报复,所以做好了准备工作。 此次日军刚一动,在绥远的军统中统特工立即将情报发给傅作义,傅随即做了相应的部署。
总体来说,傅作义这人脑子非常够用,是一个出色的军人。他分析局势,认为如果以阵地战死守五原地区,无疑于将主力集中起来给日军吃掉,只有傻瓜才会这么做。 况且,日军的主要目的也不是占领五原地区,因为日军现有兵力控制绥远中部和东部尚且不足,哪有余力长期控制绥西这片不毛之地。 既然日军的主要目的是消灭傅作义部主力,那么35军需要做的就是不让日军如意。 傅作义很快制定了战略,绝不死守五原,而是有计划的放弃五原地区,坚壁清野,不给日军留下任何东西,尤其是粮食。 在日军进攻同时,利用地形优势和伏击战,对进攻日军给予打击,歼灭他的有生力量。同时,派出大量游击部队,不间断的骚扰。
在开战之前,傅作义已经将绥西的政府,机关,学校以及所有非战斗人员全部向西迁移到宁夏去。
事实证明,这个打法是比较明智的。
这里老萨要说说五原的情况。
五原是河套地区的一部分。 所谓河套,是指黄河中上游的平原和高原地区。河套地区包括银川平原(宁夏平原)和鄂尔多斯高原、黄土高原的部分地区,今分属宁夏、绥远、陕西。黄河在这里先沿着贺兰山向北,再由于阴山阻挡向东,后沿着吕梁山向南,形成“几”字状,故称“河套”。
所谓黄河百害,唯富一套。 河套地区由于黄河的作用,不但水源充足,还因为黄河的冲击,形成了厚达10到80米的肥沃土层,特别适合农作物的种植。 同时,自古以来,河套地区的老百姓还通过努力,在这里修建了无数人工的沟渠,将黄河水引到各地各处。河套地区土地肥沃,只要有水,就是良田。
河套地区在这两千年来,始终是西北农业最发达的地区,适合种植小麦、水稻、谷、大豆、高粱、玉米、甜菜等作物,今天,河套地区被称为“塞外米粮川”。河套地区的畜牧业和水产业也很发达。
当时包头向东到陕西为前套地区;而绥西的五原等地,属于后套地区;宁夏银川地区是西套。 这三个套,组成了河套地区的全部。
河套地区虽然肥沃,但由于北方就是无数异族游荡的蒙古荒漠,中间毫无地理屏障,是非常危险的地区。 春秋之前,该地区是游牧民族匈奴控制。 战国时期,赵国大破匈奴,一度将该地区控制。但随着秦朝灭六国的战争,匈奴人乘机又控制了河套。 秦始皇建国以后,立即派出大将蒙恬出兵10万重创匈奴,完全占领了河套,并且安置了3万户居民。 以后近2000年内,河套地区多次易手,汉朝,隋唐,宋,西夏,金,元明清都为了河套地区出动过主力发动大规模战役。前后死在河套的各族战士,总数不下上百万人。
清末,由于北方的敌人,也就是蒙古人已经衰败,奄奄一息,不可能像他们的祖先一样,有效威胁河套地区的安全,所以河套地区又焕发了第二个春天。 清末,山西和陕西出现人口爆炸,无法生活的老百姓开始大量移民到河套地区。到了民国时期,阎锡山控制了绥远,很快又出现了第二次人口移民。河套地区,迅速成为西北很重要的一个粮食产地。
而五原地区则是后套的一个重要区域,曾经是北方蛮族控制的中心。自古以来,五原都是各族厮杀的场所,所以英雄辈出。三国里面著名的吕布,就是五原人。五原地区的特点,造就了吕布的强悍,高超的骑术,厉害的近战肉搏,完美的射箭技术。 此处是后套土地最肥沃的地区,可耕种面积高达100多万亩。五原地区水源充足,有着天然冲刷出来的水渠,以及人工修建的很多重要沟渠。 其中比较著名的人工沟渠丰济渠,长达41.7公里。皂火渠,长度则有68.98公里。另外还有大小几十道沟渠,总长度几百公里。 这些主要沟渠和无数干渠,构成了庞杂的灌溉水网,堪称古代农业的奇迹。 但由于这些沟渠必须定期清理,不然就会淤积。抗战期间由于战争的原因,沟渠很多被荒废,周边的土地没有了水,也成为荒地。 傅作义到了绥西以后,由于粮食紧张,一度组织35军上万官兵重新沟渠,花费了1个多月时间,恢复了部分沟渠的通畅,10万亩荒地成为良田,增加了每年1000多万斤的粮食。 傅作义此举纯属无奈,而修建水渠也谈不上什么技术,无非是出苦力挖河沟而已。由于当时35军出于宣传目的,加上部下拍马屁,傅作义一度被塑造成精通水利的将军。 结果,平津战役不死不活的被毛泽东轻松搞定后,毛借口傅作义擅长水利,迅速解除他的兵权,将他任命为水利部部长。傅作义哭笑不得,却也不敢说半个不字,由此做了25年的水利部长,最后善终。他忠心耿耿的部下则七零八落,很多死于文革。
五原最大的问题在于人口不多,虽然经过几次大规模移民,总人口不过20多万,而且绝大部分都是汉族人,只有北方草原上有少量蒙古族牧民,占人口总数的百分之五左右。
五原是绥西最好的地区,人口密集,也可以提供大量粮食,所以称为傅作义35军的控制中心。 ---------------- 河套地区的万亩良田,就是今天,河套地区也是很适合农业生产的地区。河套地区如此之好,只是因为它的北方就是蒙古草原,是游牧异族活动的场所,所以这个地 区是非常危险的。古代河套地区的老百姓,稍有不慎就会遭遇异族的洗劫,俘虏(做奴隶),甚至杀戮。这也是古代河套地区始终不太发达的原因。 绥西战役-苦战绥西
35军部署刚刚完毕,日军大兵就压境了。 日军以2万多人的黑田重德第26师团为右路;又以日军骑兵旅团,第二独立混成旅团以及3个伪蒙古骑兵师,3个伪汉人军步兵师,共2万多人为左路路,气势汹汹的杀了过来。
由于此次进攻的重要性,驻蒙军不但倾巢而出,也配备了大量的重武器。单单长期负责支援的飞机就有12架,另外还有大量坦克,重炮,载重汽车也有数百辆。
1月27日,驻蒙军司令官冈部直三郎中将亲自赶赴包头,召见两路指挥官骑兵集团司令小岛吉藏中将和第26师团师团长黑田重德中将,做战前最后部署。 于是,1月28日,日军分兵两路,发动全线进攻。 左路骑兵旅团和第二独立混成旅团以骑兵部队为掩护,步兵乘坐300多辆卡车,冒着零下30度的严寒,全线出击。 结果,很快就遭遇到门炳岳的中央军骑兵第6军第7师的阻击。 骑兵师利和日军狠狠打了一天,在夜晚转移阵地(骑兵不擅长夜战)。 日军遭受一定伤亡,却并不严重,摆脱骑兵师的阻击以后,日军继续前进。 2月1日,中央军骑兵第6军又在战略要地马七渡口和日军激战。 日军由于必须渡河,只得冒着国军炮火强渡冰封的河面。 国军骑兵利用地形优势和日军血战2日,死死阻挡日军推进。 日军以火力优势苦战,直到2月3日才击退中央军骑兵第6军的阻击,踉跄渡过河。 左路进展不顺利,右路也不行。
右路的26师团刚一出击,也在乌布浪口与乌镇地区,遭遇国军宁夏军阀马鸿逵的81军35师拦截。 26师团战斗力是各路日军中最强大的,重武器也是最多的。可是,他们在有绝对优势的兵力火力绝下,苦战一天,仍然没有让35师后退一步,被迫释放大量毒气。 经过数日苦战,26师团得到大量后援情况下,终于击破国军35师的防线。 35师根据计划,暂时向侧后方转移,但该军的骑兵旅却始终尾随日军追击,不断对日军进行骚扰,破袭。日军头疼不已,却无法对付。 26师团从28日开始进攻,直到2月1日才占领乌布浪口和乌镇。81军全部转移到海拔1500米以上的狼山,日军无法也不敢追击进入。
81军撤退以后,第二线的董其武101师继续和日军激战。101师三个团依靠地形和地貌的优势,全力阻击26师团的推进。可惜,此处地形平坦,日军的重武器非常容易发挥威力,国军打的很艰苦。 101师集中三个团防御折桂乡屿堡,日军久攻不克。日军恼羞成怒,调动空军猛烈轰炸,还释放大量毒气。 经过数日苦战,26师团付出很大伤亡,才勉强占领了这一线阵地。
101师3个团给日军造成很大杀伤,自己的伤亡却也丝毫不轻。 303团团长王赞臣少校率领该团,在近距离和日军激烈肉搏,连续打垮日军数次冲锋。这一战下来,该团伤亡400多人,王团长本人也在肉搏战中负重伤。 最后,为了避免被日军合围歼灭,在董其武师长命令下,这三个团才放弃阵地撤入狼山。
26师团遭受81军和101师拦截,几乎没有一日不在作战,异常艰苦。 没想到摆脱101师后,日军刚前进一天,又遭遇孙兰峰新31师的伏击。
26师团先头部队,在乌拉壕北岸遭遇93团连夜伏击。安春山93团用芦苇隐藏自己,然后像日军车队猛烈射击。日军的汽车被击毁数辆,余部吓得赶忙向后溃退。 93团伏击成功以后,立即后撤。果然几小时后,26师团以坦克为先导,数千重兵杀过来报复,却扑了一空。
26师团没有找到国军,就判断国军早已经撤退。该师团继续前进,没想到又在黑石虎遭遇93团第二次伏击,又被打死打伤100多人。此次安春山团的战士已经有了经验,他们向卡车投掷了大量手榴弹,将他们或者炸毁或者炸坏。
人员损失尚且是小事,关键93团战士击毁了日军几十辆卡车,这对日军运输能力是一个很大的打击。当时日军最近的补给点也在几十公里外的包头,一切物资均要经过长距离运输。
新31师也经过数日猛烈的阻击战,阵地也大多被日军重武器摧毁,继续防守已经没有意义,最终该师于2月3日撤入狼山。
26师团从进攻这一周来,每天都在激战,伤亡过千人,疲惫不堪,却没有抓住国军主力,只是四处挨打。
右路乱成一锅粥,左路的日军也很惨。
日军骑兵旅团摆脱数量不多的中央军骑兵师以后,全军开进到四牛头附近,沿着公路进入了一部分沙漠地带。熟悉地形的35军新32师,早在一段沙丘伏击。 日军骑兵的卡车开入沙丘掩盖的公路,立即无法前进。 沙漠的特点是,表面上看起来沙子似乎很结实,其实却是异常松软,而且到处都是流沙的坑。不但人走上去,立即会被流沙坑吃掉(一般认为著名的科学家彭加木的失踪,就是掉入了哪个不知名的沙坑中),而车子的车轮也非常陷入沙坑内,导致卡车抛锚。 所以,必须由工兵铺路,载重卡车才能够有效通过。 就在日军乱哄哄的停下来,准备修路时,新32师突然从隐蔽的沙丘后发动一波猛烈的攻击。 日军骑兵旅团措手不及,被国军迎头猛击。 国军从傍边沙丘上,射出密集的子弹,同时迫击炮弹在日军中间开花。 日军骑兵的战马被吓得四处乱窜,有的还扔下了马背上的士兵。日军士兵无奈,将马匹赶到后方,自己下马和国军作战。 结果刚刚靠近国军,又被手榴弹雨一顿好砸,垮了下去。 日本骑兵许训练科目和步兵不同,武器装备也弱了一截,所以一旦下马作战,战斗力并不怎么样。 中日两军在这一段公路上激战数日,日军最终凭借火力兵力优势,突破了沙丘地带。国军见有利地形已经失去,也达到消耗日军目的,新32师在2月2日放弃阵地,撤入狼山。
经过一周苦战,日军虽然付出一定伤亡,但毕竟顺利前进到五原地区,对五原做合围部署。 此战日军倒是非常明智的让伪军留在二线,由自己打头阵。为什么?因为日军对伪军的战斗力还是很明白的,知道他们不是傅作义35军的对手。 可惜,此时五原城中的军队和老百姓,早已在傅作义的指挥下,有计划的撤退一空,所有粮食和物资全部运走。 2月3日,日军大部队顺利开入五原,遗憾的是,这仅仅是一座没有人迹的空城。
傅作义军是有计划撤退,所以日军所到之处,不但找不到粮食,水井都填埋,甚至连个问路的向导都找不到。
冈部直三郎中将得知并没有抓住35军主力,仅仅占领了五原以后,觉得极为不满意。他大骂了小岛和黑田一顿,让他们率部立即追击。 两路日军无奈,立即全力追击。
骑兵旅团追击到临河,第26师团则追击到陕霸,却仍然只是遭遇国军小股部队袭击,没有抓到国军主力。其实日军追击根本就是徒劳的,他们根本不知道35军主力究竟在哪里。
到了这个地步,驻蒙军司令官冈部直三郎很清楚的知道,国军35军各部就在五原附近,有可能在狼山或者沙漠中,但日军已经不可能去追击了。 日军目前投入大量的兵力和补给,仅仅能够维持短时间的作战。要深入地形复杂的狼山或者数百公里无人烟的沙漠继续追击半个月以上,对于日军来说是根本不可能的。
与此同时,日军还在遭受持续的打击。傅作义在从五原撤退以后,立即编组了高达数百个战斗小组。每个战斗小组多则一个排,少则为1个班,渗透入日军所在区域,以游击战方式不断打击日军。 日军狼狈不堪,小股部队根本不敢出城。甚至需要用重兵保护辎重运输队,电话布线兵,甚至送信的通讯员。
此时,傅作义率领所部正在临河县东南沙漠内的小村子亚马来,这个村子仅有3,5户人口。此处条件异常艰苦,但却是日军无法追击到的地理绝地。 沙漠里面没有东西可吃,傅作义携带的干粮也只有各种杂粮,一段时期只能吃豌豆,连续吃了好几十天。傅作义年纪大了,吃豌豆太多不消化,但又没有其他东西。炊事员没有办法,只好将豌豆磨成粉,再给傅作义吃。 沙漠里面温差很大,中午烈日炎炎,晚上却零下二三十度。傅作义他们在沙漠中经过迷失方向,连水源也找不到,不但嘴唇,连脸皮都裂开了。最可怕的是沙漠中的大风,风卷黄沙,打的人连眼睛也睁不开,冷风刺骨,官兵脸上冻出冻疮。 当时正好是过年,傅作义提议加餐庆祝一下,于是他和卫兵们用捡来的牛粪,加上一些干草,烤了一些土豆,作为年夜饭。沙漠中晚上气温零下30度,傅作义他们将生完火的牛粪坑上铺上稻草,就成为暖烘烘的所谓火炕。
虽然日军步兵追不到这里,但日军空军却始终四处轰炸。在沙漠中的一个叫做小站的地方,日军4架飞机发现了傅作义的指挥部,立即对他们投掷炸弹。 几 枚炸弹仍过去,把他们的少量马匹炸得乱跑,傅作义和卫士们立即就隐蔽。没想到轰炸结束以后,卫士们找不到傅作义了。惊呆的卫士们急的四处乱跑,却发现原来 傅作义卧倒在一个沙窝里面,被炸起来的黄沙埋住了。他们赶忙挖出傅作义,他还算命大,没有受伤,但棉衣被弹片炸了好几个孔。
傅作义这个人,带兵是很有一套的。他除了训练严格以外,战争时期吃喝拉撒都是士兵在一起,虽然作为司令官,待遇较高,但平时也尽量降低标准,甚至和普通士兵一样。傅作义这个人,对衣食住行都没有任何要求,对吃更是不讲究。他们家庭大聚餐,往往也就烧几个家常小菜。
101师师长董其武回忆当年的傅作义:一个多月没见面,我见到傅将军。他消瘦了,但两眼 仍然炯炯有神,面色黑红,身穿着草绿色棉军装,袖头和膝盖打了补丁,连和士兵穿的一样的黑布棉鞋也缝了补丁,但衣着非常整洁。由于多时不见,又是战前最后 一次部署,傅将军特意拿出珍藏多时的羊肉招待我们吃了一顿午饭,也就是烂米饭和羊肉煮山药蛋。这在当时是最高的待遇了,绝对是丰盛的每美餐!
在 这三次战役期间,傅作义不但要决定怎么打,还要四面去部队视察情况,查看地形,检查补给,平均每天至少跑几十里,非常辛苦。一般清晨出去,深夜才能回来。 为了节省时间,傅作义一大早出门前吃碗泡面糊糊。一路上基本没机会吃饭,随便吃点干粮。由于沙漠戈壁都没有水,一般晚上傅作义回到司令部,第一句话就是: 快给我喝口水! 傅作义每天跑路太多,布鞋经常磨破,勤务兵整天补鞋。傅作义经常责怪勤务兵补鞋技术不行,勤务兵很委屈,抱怨说:你一天最少跑几十里,一跑就是100多天,鞋子还怎么补!
傅作义对部下是非常好的,而且知人善用。他的办公室主任王克俊曾经回忆:傅作义将军对部下非常好,虽然军事训练要求严格,但平时从不摆架子,热情关心每一个官兵,甚至帮助他们解决日常生活问题。傅作义将军记忆力惊人,甚至到了让人不可思议的地步。35军在当时兵力有3万,而傅作义将军居然能够基本叫出排长以上所有军官的名字,这真是不可思议。对于不幸殉国的兄弟,傅作义将军尽量给以厚葬,尽力给家属抚恤金(当时35军财政也很困难)。傅作义还将所有殉国官兵的名字,年龄,籍贯,阵亡时间写在一张白布上,不时看看这张布,作为对他们的缅怀。 后来殉国的35军官兵逐步多了,一张布变成两张,三张,最后变成几十张,挂满了指挥部的三间房子。
所以,傅作义部的战斗力就比较强。在和日军武器装备如此悬殊的情况下,还能和日军正面对抗,一些部队遭遇日军四面围攻,也能够不垮,誓死血战到底。
这一阶段,日军虽然占领了五原,实际胜利者却并不是日军。35军总体来说打得不错,并没有失败。 傅作义的35军并没有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以自己的劣势去打别人的长处。他们依靠地形地物优势,利用主力几个师,和日军正面打了一周。其中大规模的伏击战,阻击战不下上百个,给日军造成不小的损失,高达数千人。 然后35军转移阵地,暂时隐蔽起来,利用小股游击队骚扰破袭日军,让日军站不住脚,疲惫不堪。 当日军战斗力大为削弱的时候,35军就会全面反攻,彻底击溃日军在五原的占领。 而此时由于35军表现出色,日军甚至干脆放弃了五原,全线后撤了。 损失惨重,四面楚歌的日军根本无力继续支持在五原地区支持,最重要的长达近200公里的漫长后勤运输线遭遇35军频繁袭击,根本无法保证。一线日军没吃没喝,甚至被迫像伪内蒙古骑兵师官兵一样喝起了马奶(日军民族习惯是绝对不吃奇怪的食物),看起来只有撤退这一条路。
不过,这样的打法代价是明显的,因为和日军有正面的主力对抗,才能使日军消耗大量实力,很快退兵。但35军也有一定损失,这是难以避免的。 经过包头战役和绥西战役,35军损失约百分之五十,从3万人锐减到1万6000人。 但这段时间的激战,除了对日军造成数千人的伤亡以外,更真正的牵制了日军高达4万人的野战主力部队,大大缓解了关内的压力。 这种打法,才是对抗战有着非常大帮助的。 ---------------- 傅作义和蒋介石。傅作义这个人,是一个优秀的军人,但却是一个拙劣的政治家。傅作义出身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是科班出身,在校成绩就是第一名。随后在军队中 摸爬滚打了20年,成为晋绥军响当当的大将,在抗战中立下累累战功。但傅作义却是一个失败的政治家,他曾经在解放战争中多次大败解放军,却在平津战役中犹 犹豫豫,尽一切力量试图保证自己的力量和地盘。结果打也没打成,撤也没撤走,不但没有增援东北,淮海,连几十万大军也没有保住,获得了一个最差最差的结 局。整整60万大军全军覆没,却几乎没有打仗,投降52万人,而解放军仅仅伤亡4万人。 不是所有人都是这样打
这也许就是国军和八路军的区别。 八路军的打法,就大的套路上大体和35军类似,唯一的区别在于八路军并不使用主力和日军正面碰,因为八路军不想损失自己实力。 邱会作曾经在回忆录中写到一段,这段话一般认为是八路军作战的精髓。 毛泽东在1938年9月做邱会作的工作,说:如果别人问,你们共产党是不是利用抗战壮大自己力量。如果问的是自己人或者可靠的朋友,你可以点点头!
所以,所谓的大扫荡一开始,八路军主力第一件做的事情就是立即转移,绝对不和日军碰。 打不过日军还是其次的,关键在于不愿意损失自己的实力。 几次损失较大的反扫荡,并非八路军和日军正面碰了,而都是因为情报滞后或者被日军迷惑,主力没有来得及即使撤离,所以被日军主力攻击了。
如著名的五一大扫荡,冈村宁次通过迷惑手段,让冀中根据地的八路军误以为日军不会立即进攻。结果冈村宁次突然调动2万多鬼子配合几万多伪军,突然从四面杀入冀中地区。 当时八路军转移已经迟了,更重要的是,当时吕正操之流对是否放弃如此重要的冀中根据地还有犹豫。 结果,根据我党的数据也是:短短半个月内,拥有800万人口,6万多八路军正规军,十几万民兵的冀中根据地覆灭。八路军正规军伤亡被俘近2万人,余部全退出冀中根据地,5个军分区司令员中,1个战死,1个被俘投敌,另有1个军分区政治部主任战死,连总司令吕正操自己也差点被日军合围。 当时吴法宪曾经说,冀中之所以失败,就是转移的太迟,不坚决。当时冀南不是还有我军根据地吗,为什么不立即转移过去? 面对如此之惨败,理应总结经验教训。 没想到,居然还利用舆论宣传工具吹嘘什么五一大扫荡中的宋庄大捷。 资料如下:1943年4月9、10日《解放日报》,宋庄战斗,我们以两个连少数的兵力,在平原上依据一座孤立的村落,对抗着二千五百拥有精良装备绝对优势的敌人。就在这种兵力众寡和装备优劣异常悬殊的对比情况下,我们无比英勇、坚决、顽强、果敢的冀中子弟兵部队,杀伤敌寇坂本旅团长以下 官兵一千一百人之多,而自己只伤亡七十三人,战斗从白天到黑夜,整整坚持了十四个钟头,而最后胜利突围而出。
八路军2个连加上民兵共300多人,如果能够面对2500日军的强攻,还能歼灭日军1100多人,击毙日军旅团长,自己仅仅伤亡73人,这个战绩,有人相信吗? 且不要说是八路军,国军,恐怕就算是苏军,美军,甚至德军来,能够打出这样的战绩吗?诺蒙坎战役,苏军胜利的如此辉煌,仍然死亡1万,负伤1万5000人,被击毁坦克装甲车150辆,飞机250架。 而日军死亡1万8000人,2万7000人受伤。而日军虽然参战总兵力高达7万人,实际绝大部分时间,仅仅由23师团区区2万多人在作战,坦克和大炮数量并不多,余部都是战役最后赶到战场的,其实没有发挥什么作用。 而苏军则是扎扎实实投入5万7000名步兵、500辆坦克及350辆装甲车。
可以看到,苏军在投入兵力,坦克,装甲车,火炮,飞机都明显强于日军,甚至强过几倍的情况下,伤亡也达到2万5000人,比日军伤亡总数4万5000人少了不到百分之五十。
而八路军宋庄战役,在各方面都明显弱于日军情况下,仅仅通过白天的几小时激战,就能获得如此辉煌的胜利,这能说得通吗?谁会相信
那么,按照这样打下去,集中根据地又怎么会失守呢?6万多八路军只要找宋庄战役来一次,可以歼灭24万多日伪军,而进攻日伪军才多少人?
其实事实证明,宋庄大捷根本不存在。 第一, 日军日军第26师团独立第12步兵联队的联队长坂本吉太郎大佐指挥2个步兵大队各一部参战。由于见宋庄八路军并不多,日军攻击并不起劲。八路军300多人坚持到晚上,日军不愿意夜战,停止进攻,八路军乘机突围。当时八路军22团的上报为:杀伤日伪军400名,打伤日军坂本支队长,己方伤亡73人。 其实,这个数字本来就是战场上的估算,一般会有较大水分了,不可信,日军当天战报是伤亡53人。 没想到,当时由于五一大扫荡八路军各部溃败,解放日报为了鼓舞士气,决定把这个战役作标杆宣传。 于是,就将22团上报数据扩大了3倍,变成了:称歼灭日伪军1200人以上,其中日军伤亡超过900人,而八路军只伤亡73人。《解放日报》还把战报中打伤日军坂本支队长改为击毙日军旅团长坂本少将。
第二,八路军根本没有击毙旅团长。事实上,宋庄最高指挥官为第26师团独立第12步兵联队联队长坂本吉太郎大佐,压根就没有什么旅团长。而这个联队长也没有战死,甚至没有重伤。因为在1945年3月30日,日军在山西大同编成独立第4警备队,司令官就是这个坂本吉太郎少将。
第三,曾经有网友从弹药角度估算过。当时国军只有2个正规连,一共200多人,另外还有100人的民兵和非正规军。按照当时八路军的弹药情况,正规军平均每人20发子弹,200多人也只有4000多发,加上民兵(民兵一般10发每个人)应该不过5000多发。而这两个连在之前已经经过数天突围作战,按照当时情况,不可能不和日军遭遇。保守估计,最少要耗费三分之一子弹,剩下的最多不超过4000发。 现在称毙伤日伪军1200多人,那么就算八路军此战打光了所有子弹,就相当于3发子弹毙伤一个日伪军,这有可能吗?就算是普通的狙击手,要3发子弹歼灭1个敌人,这个要求已经相当不低了。 在“百团大战”中,我军每击毙一个敌人,消耗子弹27.19发,这已经是最低最低的标准了。 显然,前后逻辑是矛盾的。 如果按照百团的标准,歼灭者1200日伪军,实际应该耗费子弹最少3万多发,但八路军正规军也只有200多人,携带3万多发子弹,相当于每人携带150发子弹。这个数字是绝不可能的,就算是建国后,56式枪族开始装备,56式半自动步枪士兵最多也只携带200发子弹,这已经是士兵最大负重了。而且56式半自动步枪子弹还是短步枪弹,重量是传统步枪弹的一半略多。
战时为了鼓舞士气,提高战果并不算过分。二战结束已经70年了,为什么还不敢正式历史,这不是让我们曾经的敌人耻笑吗? 其实除了宋庄战斗以外,有问题的还有一大把。一些主要战役战斗,实际歼敌人数和我们公布的人数,简直就是天壤之别,不过这些战役战斗,至少是实际发生过。而对于韩略村战斗,陈庄战斗等等,甚至从日军资料中没办法得到印证,是否真的存在,都是很难说的。 反而没有问题的战斗或者战役是非常少的。老萨如果下面有时间,会专门剖析一下这些战役,但会不会被和谐,诸位能不能看到,就再说了。 ----------------- 兵法中,第一位的在于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一旦敌人有生力量被消灭,就算他还控制很多地盘,也是绝对守不住的。所以,进攻敌人首要目的就是歼灭敌军,而不 是占领土地。日军这个军队,却有着攻城略地的恶习,以占领城市为最大荣誉,而轻视围歼敌人军队。这也许是日本古代的传统。由于日本国土面积狭小,人口稀 少,大名们哪怕占领敌人一个村庄,也感到极为高兴。此次绥西战役,日军虽然占领五原,却没有消灭35军主力,反而受到很大伤亡。这种恶劣的地形和气候下, 日军也寸步难行,武器都出了问题。
鬼子内部的分歧 绥西战役中,由于貌似傅作义部已经被击溃,军队主力不知去向,五原地区都被日军占领。
所以第26师团长黑田极为得意,他宣称绥远全境已经被日军占领,并且耀武扬威的进行了五原城的入城式,随后还在五原召开庆祝大会,让日本记者大肆吹嘘。 日本军部也欣喜异常,宣布傅作义部已经被歼灭,傅作义逃亡重庆,皇军再次获得辉煌的胜利。
这些一线指挥官大言不惭的吹牛,为后来他们的完蛋埋下伏笔。
头脑比较清醒的驻蒙军司令官冈部直三郎,则认为傅作义部主力并没有找到,绥西实际上还在国军手中。 日军在没有后勤支援的情况下深入绥西作战一周多,伤亡超过2000人,被摧毁无法修复的汽车就高达100多辆,坦克也被击毁5辆,实际上已经无力再战。 更重要的是,日军目前没有余力调动大部队,长期驻守五原一线。 如果此战真的如黑田师团长吹牛的那样,已经彻底歼灭35军主力,迫使35军撤退到宁夏,那么日伪军倒是可以用少量兵力驻扎在五原。为什么?因为这个地区已经没有国军正规军的威胁! 现在35军最少还有1万多兵力,日军靠什么确保五原呢? 如果想长期防御五原,后勤问题尚且抛去不谈,最少也要在五原附近数千平方公里的区域驻扎超过1万人的日军和1万人以上的伪军。 整个驻蒙军目前才4万多人,已经分散在绥远,察哈尔,山西等超过1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人员已严重缺乏,一个县城往往只能驻扎一个中队甚至小队,捉襟见肘到极点,哪里还有余力派驻1万人在绥西呢! 至于伪军?冈部直三郎对他们非常清楚,这些伪军战斗力差尚且是其次的,最重要是没有战斗意志,靠不住。伪军如果在日军羽翼下,也许尚且能够打一打,或者在日军占领区维持治安,还是可以的。 但如果让伪军自己挑大梁,估计是凶多吉少,不能报任何希望。
所以,冈部直三郎认为,绥西战役已经失败,从军事角度考虑,务必将主力日伪军全部撤回,放弃五原地区。
没想到的是,他的参谋长田中新一少将却反对。 田中新一是日军内部最死硬的狂妄侵华派,早七七初期任军务局军事课长时期,就曾经强烈抨击主张不扩展的石原莞尔,导致华北日军大量增兵。绥西会战后,被解职调回国后,这个死硬的家伙主张立即和英美开战,为此还将主张慎重的军务局长武藤章打了一顿。 太平洋战争打响以后,狂热的他主张立即征用所有的船只用于军用。对于这个主张,连最极端的首相东条英机都认为不可取,因为日本民众也要吃饭过日子的,需要民用船只。结果这个狂热的无脑人,居然冲到首相办公室当面大骂东条是混账,结果被关了15天禁闭。
此时,田中新一老病复发。他狂热的要求,为了控制绥远全境和苏军决战,绝对不能放弃绥西,必须在此处驻军,并且建立伪政府,让他成为伪蒙疆联合政府的一部分。
其实田中新一虽然狂妄好战,自己却没打过什么仗,始终处于参谋的角色,也就是给人出出点子,没什么实战经验。就像张某忠为了升官胡言乱语,做纸上马谡,乱忽悠老百姓一样。田中新一出的所谓点子,基本属于不懂行的人的瞎说。
面对田中新一的话,冈部直三郎自然知道是胡扯,却又因为当时政治的影响(日本国主战强硬派力量强大),他不便于直接反对,只得含糊的同意。
不过,冈部直三郎强调绥西就长久来说,务必将日军撤退。就算要控制这个地区,也应该以伪军为主。因为伪军毕竟不是亲生的孩子,就算被干掉了,日本人也不心疼。
没想到,田中新一对冈部直三郎阳奉阴违,在五原留下了日军一个混合联队,总兵力约3000多人。另外还有伪内蒙古军3个师,伪汉军3个师。日伪军总兵力超过1万人!
对此,冈部直三郎勉强同意了!
以上如果还不过分,下面就是过分的了。由于田中新一认为绥西国军已经溃散,急于建立伪政权,所以还背着冈部直三郎,从后方调动了一个1000人的政府警察队,其中日本人有300,400人,其他都是伪政府成员。 这些所有的五原作战部队,统一由五原的特务机关长桑原荒一郎中佐指挥。 在田中新一,在绥西建立伪政府,用不了多久就可以把这里建立成固若金汤的日占区,到时候岂不是大功一件? 这个瞒着上级的部署,为后来日军带了灭顶之灾。
日军主力刚刚退出五原,傅作义就立即组织一线部队8000人,准备开始反攻了。
此次反攻,仍然不主张强攻。 35军毕竟在最近这两个月损失很大,重武器又缺乏,如果持强硬攻五原,一来可能久攻不克,二来如果日军从后方继续增援,恐怕35军又要吃大亏。 所以,傅作义制定了将五原日军诱引出来,伏击歼灭的计划。 由非正规军佯装攻击五原,将其中日军引出来,然后集中新31师,101师,新32师,81军35师伏击日军主力。
在伏击之前,35军开始扫清外围据点。 2月15日,新32师进攻临河。临河已经没有日军驻守,防御的伪军都是混饭吃的,根本无心恋战,一触即溃。 而新32师转而进攻陕霸的时候,发现此处伪内蒙古骑兵师早已溃逃。由于逃的急,连马吃的干草,军官携带的军用地图都丢下了。国军骑兵部队猛烈追击,也只毙伤几十人。
2月19日,根据计划,非正规军的绥远游击军向五原城发动佯攻。日军果然中计,集中500多人,带着8门重炮,乘坐40多辆卡车出城扫荡,3个伪内蒙古骑兵师也跟随日军一同出战。 绥远游击军且战且退,把日军引向伏击阵地。 遗憾的是,就在日军要进入伏击阵地之前,日军发现有大量国军埋伏,立即汇报给了一线日军指挥官。 发现国军埋伏的,并不是日军,而是伪内蒙古骑兵师的蒙古兵。 这些蒙古人从小长在这里,对这里的地形地物非常了解。他们看到前方地域隐隐有一些扬沙,又有一些鸟类在上空盘旋,判断出一定有大部队在此处潜伏。 伪内蒙古骑兵师当时同日军一起前进,他们自然也不愿意去送死,赶忙向日军汇报。 日军立即调动飞机侦查,很快发现了国军埋伏部队。 绥远这个地方,到处是戈壁荒漠,很多地方连续几公里连一棵小树都没有。伏击隐蔽,只能在山丘,土坑后面,这种方法只能不被敌军步兵发现,很难躲过空军的侦察。 日军发现新31师设置了伏击圈以后,立即回头就跑。 新31师93团看日军撤退,奋力冲上去拦截,一度将日军大部队拦住,吃掉其中一部分。 国军阻击部队正面死守,同时从侧翼冲击。但由于日军撤退的太快,后后方埋伏的101师,81军35师则根本没有发挥作用,只能靠最前方的新31师93团一个团来打。 一个团起到的作用有限,最终日军凭借火力优势,经过8个小时沿途激战,最终还是杀了出去。 激战中,93团由于拦截的很猛,伤亡很大。他的3营一个连由于在公路上拦截,遭遇日军炮火猛烈打击,却坚持不退,死守阵地。最终,该连只剩下连长和6个士兵,余部全部光荣殉国。 新31师其余两个团没有抓住日军,却抓住3个伪内蒙古骑兵师的殿后部队。双方一番混战,伪军有一定损失,但也因为主力不在伏击圈内,最终还是突围出去。 日伪军大难不死,迅速逃回五原。 本来计划是将日伪军主力引诱出五原歼灭,然后猛攻五原,避免以弱打强的攻坚战。 此次因为日军主力没有遭受什么损失,所以无法继续攻击五原,只能稍后再说。
第一次反攻五原没有成功。
这一次攻击虽然没有成功,却起到了另外的效果,这让冈部直三郎非常震惊。 驻蒙军司令冈部直三郎认为日军主力刚退,国军就敢主动进攻,说明国军有生力量没有什么大的损失,五原地区还是很危险的。 所以绥西务必放弃,日军再没有力量控制绥西。如果长时间死守下去,不但五原城保不住,城中日军保不住,更会导致包头归绥的日军被迫不断增援,有可能遭受惨烈的伏击和狙击。简单就是一句话,赔了夫人又折兵! 在冈部直三郎的命令下,该地日军全部撤退。于是,五原城内这个日军混合联队也奉命撤退,只留下伪军防御五原地区。在冈部直三郎看来,伪军本来就是炮灰,就算都被国军消灭,也没有什么关系。走狗而已,再找就是了。 可是,冈部直三郎并不知道,五原地区还有一支1000多人的日伪警察部队,其中日本人还有数百人之多。为什么他不知道?因为这是参谋长田中新一少将瞒着他做的。 所以,在日军主力离开五原的同时,日军警察部队仍然在五原驻扎。
经过包头战役,绥西战役,第一次反攻五原战役的消耗,35军伤亡很重,部队伤亡普遍超过二分之一。 而五原地区目前来看,大部分还在日伪军手中。 由于看35军损失很大,蒋介石也认为傅作义有可能坚持不下去。蒋介石下命令给傅作义,让他去兰州就任第八战区司令长官,取代朱绍良上将的职务。 至于傅作义部35军全部向宁夏和绥远边境集结,有必要就全部退往宁夏。 显然,蒋介石是一片好心,他怕傅作义坚持不下去,又强撑,导致35军全部覆灭。 所以让傅作义担任第八战区司令官,而部队也可以撤到宁夏马鸿逵的地盘,仍然听傅作义的命令。
不过,站在傅作义的角度,自然是绝对不同意的。 第一,35军还远远没有到覆灭的地步。在五原附近可以作战的35军一线部队也有1万人! 第二,五原地区日伪军已经筋疲力尽,到了崩溃边缘,就长远来说,胜利者必然是35军。 第三,傅作义费尽心机才脱离晋绥军,带着35军到了绥西,建立了自己的王国。现在貌似他成为第八战区司令,但他的地盘已经没了,自己的35军又有寄人篱下的进入宁夏马鸿逵地盘。从任何角度来说,傅作义不可能同意。
傅作义经过再三考虑,决定选择一个好的时机,继续第二次反攻五原,收复绥西。
当时由于35军减员很大,傅作义下令将部队缩编,团缩编为营,营缩编为连。好在之前为了应付日军对五原的进攻,已经将大批军火物资暂时掩埋在地下,此次全部挖出,很快弥补了武器装备的大量损耗。
35军很快恢复战斗力,可以一战了。 --------------傅作义的35军是抗日的光辉军队,立下了累累战功。 有人说,国军装备好,武器好,所以打的好。其实35军的力量,绝对远远不如八路军,装备也相差不大。35军地处塞外,根据地人口稀少,补给极为艰难。曾经 有段时间,35军帮助五原的老百姓修理沟渠。当时正是绥远的夏天,几千小伙子热的实在受不了,只好将棉衣棉裤脱掉了。当时35军官兵,根本没有什么衣服, 因为没有布。每人好不容易才搞到一套棉衣,不要说其他换洗的衣服,连内衣裤都没有。于是,小伙子们脱掉棉衣以后,就全身赤裸。五原地区民风保守,大姑娘小 媳妇经常去赶集,现在看到这大群裸男,就不好意思走路了。傅作义没有办法,下令每天早中晚休息的时候,官兵务必穿上衣服,让妇女们好走道。穷成这样,一样 打鬼子! 反攻五原--五原大捷
傅作义经过再三研究,决定将进攻战放在3月20日前后。 为什么选择这个时间点呢?因为这个时候正是黄河刚刚解冻!绥远境内的黄河11月份开始封冻,12月逐渐冻得结实,到3月份才逐步解冻。 从12月份到3月份,是比较适合日军摩托化机械化部队行动的时机,不宜主动发动进攻。 但3月份就不同了! 黄河之水天上来,大水夹着冰块顺流而下,灌满了五原一线所有支流和人工河渠。 这样一来,五原一带大小沟渠充满了水,尤其大的河渠,没有桥梁和船只根本无法渡过,成为一个个障碍。陆上呢?大小道路都灌满了泥浆,对于日军重武器来说简直寸步难行。日军的坦克,大炮,汽车都难以发挥作用! 这样一来,不但包头,归绥的日军难以有效增援五原,就连五原附近几个据点的日军也无法有效机动,互相支持。
由于35军缺乏重武器,所以对于五原的进攻,仍然不能采用强攻,而必须采用奇袭。 经过仔细选择,傅作义选择了攻入包头的主力部队新31师第93团,也就是安春山的那个团作为五原奇袭战的主力。 安春山团长从93团中选择了一批精锐,由于兵力不足,他又从绥远游击军和五临警备旅中挑选了一批老兵,最终选好了800名精兵。 同时,傅作义调兵遣将,将新32师,101师,中央军骑兵军,全部调往五原一线,设置了浮桥和船只,并且修好了道路,准备未来的激战。
而此时五原城内的日军混合联队已经撤走,留下了日军特务机关,警察部队等一些日本人,总数只有几百人。这些日本人和伪内蒙古警备队1000多人,负责防御五原新城。 而五原旧城还有两个伪内蒙古骑兵师,也有五六千人。
在五原附近,还有几个据点有日伪重兵。伪内蒙古骑兵第8师和王英的伪汉人军3个师,在五原周边几个据点驻守。
18日,傅作义下达进攻命令,各部立即向五原靠拢。
在战役前,因为目前35军实力仅有全胜时期的一半,一些军官对是否应该正面攻击日军表示怀疑。 傅作义在大会上说: “我是下定了决心要打的,就是剩下一兵一卒,我也决不离开绥西一步。我决不能离开这块土地和住在这块土地上的十几万民众。我们的部队有着世人尽知的抗日的光荣历史,相信大家都十分珍爱这个历史,这是军人,抗日救亡是我的神圣职责,我将不计任何牺牲坚决完成我的职 责。仗一定要打,但不做好准备,立刻就打,是没有几成把握的,如休整时期过长,恐将失去战机,也不行。”
3月20日,各部进入作战区域。其中安春山团的800人,一部伪装成普通农牧民,一举混入了五原县城内。 这800人在一夜急行军中,被很多蒙古和汉人居民发现。这些所谓农牧民的化妆,只能骗过日本鬼子,怎么能骗过当地的老百姓?他们都是一眼就看出这是国军部队! 不过,这些人不但没有向日本人汇报,反而又惊又喜的给他们带路。 日军占领五原后,对少数没有撤退的汉蒙居民横征暴敛,四处杀人放火。最让汉蒙老百姓受不了的,就是日军四处强奸妇女,很多时候还把妇女抓入据点轮奸。这些妇女的父亲兄弟甚至丈夫去据点要人,轻则一顿爆打,重则直接开枪打死,又有谁敢管呢? 老百姓对披着人皮的日本禽兽说不出的痛恨,对于为虎作伥的伪军也是恨不得食肉寝皮。 甚至一些伪军目睹日军士兵百般淫辱中国妇女,也对日军愤恨。 他们私下说:鬼子不把我们中国人当人看,我们为什么要为他们卖命?
路上,他们先是遭遇了伪内蒙古骑兵师的一个守备队。这个守备队就是对日本人极度不满的一支伪军。他们发现他们是中国军队,立即兵不血刃放他们经过,还为他们放哨。
到城门下面时,这800国军本来是准备强攻,突然又遇到四个守城的蒙古兵。这些蒙古兵发现他们是中国人,立即表示愿意帮助。在蒙古兵佯装有事,需要帮忙下,2个日本兵扛着枪走过来,3,4秒内就被用匕首全部干掉。蒙古兵立即帮助国军切断了用于报警的电话线,顺利控制了城门。
接着,安春山团长领着800壮士,一举突然城内,随后攻击日伪重要机关,首要目标就是特务机关驻地。 五原城并不大,这一下子,就把五原城闹翻了天。 城中日军最高指挥官,特务机关长桑原中佐被激烈的枪声从梦中惊醒。由于他毕竟只是特务,并非军人,在发现窗外子弹如雨点一样飞进来,立即慌了手脚。 他慌乱的指挥副官,卫兵,幕僚一共30多人赶忙撤退,脚不沾地的逃出了五原城。 负责指挥的最高司令就这样逃了,五原城内日伪军顿时处于群龙无首的情况。 其实桑原中佐虽然跑的很快,最终也没有逃掉!他们一行人仓皇逃到乌梁素海边,被国军追击的骑兵赶上。这30多人拒绝缴械,操枪顽抗,结果全部国军被击毙。
由于猝不及防,加上指挥官惊逃,五原新城日伪军完全乱了。他们有的各自为战,防守自己的房子,有的急的在五原道路上乱窜,被国军机枪一排排的打倒。而伪军士兵更彻底,大部分直接就投降了,有的甚至拿起枪加入攻打日军的行列。 于是,800壮士经过一夜苦战,顺利占领五原城内十几个主要建筑,包括:天主堂、耶稣堂、五原小学、皮毛作坊、直鲁豫会馆以及日军的粮食库、弹药库等重要据点,控制了大部分县城。
残余日伪军的其他所有据点,全部被国军肃清。余者狼狈逃入城中最坚固的屯垦办事处和平市官钱局这两地死守。
董其武将军回忆:敌人的指挥部和桑原特务机关设在城内原屯垦办事处和平市官钱局,周围许多院落打通联成一片,用铁丝网围成一个坚固的防御圈,沿周围构筑工事、碉堡、架设鹿砦,主力部队均在圈内,防守严密。
这里建筑物异常坚固,日军又强化修建了不少水泥钢筋碉堡,配备轻重机枪和速射炮,入城的国军仅有机枪和手榴弹,一时间打不下来。 在攻打平市官钱局时,营长阎梦云上校带着该营几百战士,前仆后继,差一点就要成功。没想到,日军在最后关头突然释放大量毒气。国军措手不及,又没有防毒面具,被毒气熏得根本睁不开眼睛,只得败退出来。激战中,身先士卒的阎梦云上校头部中弹,光荣殉国。
安春山团长阎梦云营长殉国,立即亲自到一线指挥冲锋,距离日军据点仅仅只有30,50米。 日军也很狡猾,他们见一个高级军官指挥在不远处指挥战斗,立即用歪把子轻机枪向他猛烈扫射。 安春山团长脚部中弹受伤,好在伤势不太重,没有打穿骨头。安团长是经过上百场战斗,九死一生的悍将。这点小伤在他看来都不算是伤,他仍然坚持不下火线,继续指挥。 国军继续冲击六次,因为轻武器实在打不动碉堡,拿着集束手榴弹的步兵又被日军重机枪压制的上不去,始终没有成功。
此时,国军新31师一部开入城内,得到增援的安春山团,继续发动2小时强攻,却仍然吃不掉这两个据点。焦急的傅作义将军得知这个情况,亲自赶到新城城内督战。 要知道,当时新城还有不少日伪军,到处枪弹横飞,天空中还有日军飞机20多架四处轰炸。而不远处的旧城仍然在伪军手中,傅作义敢到新城还是很需要勇气的。
----------------- 傅作义对部下不错,但后期却阴了不少人。35军官兵投降以后,除了傅作义混的比较好,其他高级中级军官打多倒了霉,连那个背叛父亲的傅冬菊也在文革被批 斗。以傅作义手下悍将陈长捷为例,傅把他和天津做一颗棋子使用,用来和解放军讨价还价,命令陈死守。陈长捷被迫在根本没有胜利可能的情况下死守天津,最后 兵败被俘,被列为战犯反革命。后来傅作义投降以后,特地去看陈长捷,陈对他大骂:你既然已经准备投降,为什么还让我死守,让我做反革命?你这不是害我 吗? 最终,陈长捷在文革中被红卫兵殴打批斗,这个硬汉子实在活不下去,用菜刀砍死老伴后自杀。发现他尸体的时候,尸体还是站着的! 战斗已经持续到22日上午,傅作义将军下令,务必在下午4点之前攻下这两个据点,收复五原新城。 由于步兵强攻难以奏效,傅作义将军特批炮兵第3营的山炮和额外两门速射炮助战。 下午3点,国军再次发动对这两个据点的强攻。国军首先用山炮猛烈轰击日伪军碉堡,但由于山炮炮弹威力不大,只是将碉堡轰塌了一部分,导致它的火力大幅度减弱。好在山炮还击垮了日军据点的围墙,为国军步兵冲锋扫清了障碍。然后,国军以速射炮压制日伪军火力,再由步兵冲锋。 35军仅有的2门20毫米小炮射程威力都不错,他们瞬间压制住了日军的重机枪。国军步兵立即蜂拥冲锋上去。 经过30分钟激战,平市官钱局上百日伪军被国军全歼,这个据点被国军打的粉碎,最终被国军收复。 但屯垦办事处的日伪军高达数百人,火力点太多。他们虽然有很大伤亡,仍然在顽抗。国军以炮兵猛烈轰击,再以步兵拼死冲锋,进行激烈肉搏。 由于国军炮兵不可能摧毁所有火力点,所以冲锋国军伤亡不轻,冲入办事处以后,还需要通过惨烈的肉搏和日伪军拼命。 由 于办事处内空间狭小,肉搏战往往施展不开,步枪更是没有射击的机会,国军干脆就用手榴弹砸进去。但办事处房子太小,内部有多是木质结构,并不结实。手榴弹 一旦爆炸,往往波及进攻的国军自己。但事情到了这个地步,也顾不了这么多了。一时间,国军抱着手榴弹冲锋,有的朝十几米处投掷,有的干脆抱着手榴弹往日军 人群中跳,然后拉响。 苦战1个多小时,国军用手榴弹将此处日伪军全歼,但自己也被手榴弹炸死炸伤不少。通过余下20多日军被这种可怕的手榴弹肉搏战吓破了胆,走投无路,跳墙逃入附近的通俗馆躲避。国军为了避免额外的伤亡,将汽油桶扔进通俗馆大院,然后点燃,将这批日军全部烧死。
由此,五原新城1000多日伪军全部被歼灭,新城收复。
在新城战斗激烈爆发之时,新32师配属炮兵25团第2营,猛烈进攻五原旧城。旧城守军是伪内蒙古军骑兵师第5师。 这支部队是伪军中最有战斗力的,也是最顽固的,他们骨干都是伪内蒙古政权王公贵族的私人卫队。 他们遭遇国军攻击后,立即利用大量掉碉堡工事中的轻重机枪还击。 伪军火力点,都在日军指挥下修建的,所以非常巧妙,也很实用。 进攻的新32师94团和95团各一个营,在空旷地域遭遇伪军机枪火力拦截。子弹如雨点一样飞过来,又有铁丝网和壕沟拦路,国军实在前进不得。 而周围一马平川,根本没有任何地形可以帮助躲避,也无法迂回。 在这紧要关头,95团1营营长赵寿江少校,率领自己的营做敢死队,从正面分几路强攻,做自杀性进攻。 他们扑倒铁丝网前,试图剪开铁丝网。但伪军重机枪火力猛烈扫射,还没等到剪开,附近国军士兵已经伤亡了几十人。该营几个士兵见情况紧急,一咬牙,扑向铁丝网。虽然冬天穿着棉衣,但铁丝网的刺还是刺穿了他们的肌肉。这些士兵忍着巨疼,让战友们快上。 于是敢死队的战友们,踩着他们的身体,迅速通过了铁丝网。这些扑在铁丝网上的战士,鲜血很快把棉袄都浸透了。 冲过铁丝网以后,他们又遇到壕沟的拦截。跳入壕沟以后,只要一抬头,立即遭遇重机枪扫射。 本来如果在这种情况下强攻,无疑于等于送死。但事已至此,就算全部死光,也要冲过去。 在这种紧要关头,赵寿江营长亲自拔出手枪,大声喊道:弟兄们,跟我上啊! 于是,1营几百战士跳出壕沟,从四面八方,向伪军碉堡冲过去,赵寿江冲在最前面。 伪军猛烈扫射,赵寿江营长瞬间胸部,头部被连续击中十几发,哼都没哼一声,一头栽在地上。卫兵将他扶起来的时候,赵寿江营长已经牺牲了。 见营长牺牲,该营官兵满腔悲愤,他们有的人干脆扔下步枪,拔出大刀,冲锋上去。 经过1个小时苦战,伪军终于不是对手。面对国军这个营战士一波波拼死冲击,伪军的精神上实在不能支持。伪军不能理解,为什么国军战士从营长到士兵,明知道要死,还这样玩命呢? 其实伪军还有大量弹药,国军也并没有冲到碉堡下,防御根本没有失败。可是此时伪军胆子就被吓破了,士气已经垮了。他们仓皇退出城外防线,向城内溃逃。 此次自杀性攻击的赵寿江营数百人,仅剩7个人没有受伤,营长赵寿江也英勇殉国。
国军从这里攻入旧城内,又遭到伪军凭借城内据点死守。 国军3个营杀入城内,沿着街道一个个打击伪军碉堡据点。但伪军碉堡往往火力封锁大街,国军实在冲不过去。 经过数小时激战,国军3个营长中,一个重伤,其中1个营仅剩20,30人还能作战。 见情况危急,又知道傅作义已经赶到五原新城,新32师师长袁庆荣少将亲自赶到旧城内指挥作战,却在激战中,被一发机枪子弹击中手臂。 师长亲自赶到一线,大大鼓舞了士气,新32师余部奋勇冲击,经过3小时惨烈的肉搏战,全歼城内伪内蒙古骑兵第5师,收复了旧城,
由此,五原城全部被国军光复。
国军乘胜追击,横扫五原附近的其他据点。 开战以后,国军很快就有斩获。
经过一夜苦战,附近日伪军大部分被歼灭。但激战中,五临警备旅第2团团长贾晏如上校英勇殉国。
先是伪内蒙古骑兵8师遭受中央军骑兵军的痛击,伤亡极大。该骑兵师紧急向五原的日军指挥部要求增援。而当时五原已经被国军占领,日军指挥官早就跑了。国军机智的用缴获的日军电台,向伪军下达撤退令。伪内蒙古骑兵8师接到伪造命令后,立即放弃坚固据点溃逃,途中又被中央军骑兵军拦截伏击,最终仅有500多人成功逃走,几乎全军覆没。
而王英的伪汉人军(绥西自治联军)3个师战斗力和武器装备都是很差,多为当地流窜的土匪,流氓,无业游民或者强拉来的普通老百姓。他们发现五原被国军攻击以后,该部已经慌乱不堪。国军刚刚发动对他们进攻,这3个师立即溃败,四散逃命,连部队里面日本顾问团也扔下不管了。 最终,仅仅只有王英率领数百人成功突围,余者不是投降,就是被歼灭。 日军顾问团浅沼庆太郎等30多人不走运,都被国军击毙或者俘虏。
由此,五原地区完全光复。
由于知道一旦进攻五原,必将遭到包头一线日军的反击。傅作义派出最有战斗力的101师302团负责在乌加河桥负责阻击日军,这个团的团长,就是后来35军的军长郭景云。 郭景云满脸麻子,其貌不扬,人称郭大麻子。这人性格强悍固执,当时也是35军赫赫有名的勇将。 后来郭景云被解放军数倍兵力和200门大炮包围在新保安,他死守了20天,最后城破自杀。 此时,他率领自己的团,用了1个小时全歼乌加河桥日军守军60多人,并且将桥梁炸毁。
于此同时,在五原被国军攻击的同时,包头日军指挥官小岛中将慌忙调集日军2000多人,乘坐80辆卡车赶来增援。 3月21日,他们击退外围的少量国军部队,杀到乌加河桥边。日军一面发动对302团的猛攻,一面组织搭建浮桥。 302团在郭景云团长率领下,拼死阻击。日军工兵虽然冒着枪林弹雨玩命搭建,但却不断中弹,倒毙入河内,根本无法完成浮桥修建。 日军无奈,只得决定改用橡皮筏强渡。 302团则等到日军到50米内,才猛烈射击投弹,将日军橡皮筏一个个炸毁。少量日军拼死登陆上来,郭团长立即组织部队近战肉搏。
日军指挥官急的没办法,下令游水过河。但日军士兵并不傻,不愿意去送死。由于河水汹涌流淌,还夹着沙,带着冰凌,跳入这样的水中无疑等于自杀。
双方整整打了一天,日军前后进攻七八次,有一次甚至有100多日军冲上了对岸。郭景云团长见就要顶不住,一急之下,将上衣一把扯掉,拿着一把大刀就上。当时由于35军很穷,官兵基本都一套棉衣,里面根本没有什么内衣一说。郭景云脱了上衣,就成为赤膊。而当时气温零下10几度,郭光着上身,血红着眼睛,拿着大刀带着部队冲锋。 团长都玩命了,战士们更不用说了。该团这样一拼,终于将日军全部歼灭。没死的日军仓皇跳河逃命,也被击毙在河中。 激战中,郭景云团长身中两枪,好在都不在要害。 但日军兵不罢休,又连续两次强渡过来。 在团长的鼓舞下,302团官兵和日军继续玩命死战。 战到最后,连电台发报员,伙夫,马夫都手持大刀冲上去加入肉搏。 日军又苦苦强攻一夜,始终没有成功,反而伤亡不轻。
此时,101师另外一个团303团赶到,协助302团稳住局面。 日军虽然有绝对的火力优势,无奈无法修建浮桥,又无法通过橡皮筏强渡,苦战二天不能成功。而此时五原城已经被国军占领,驻蒙军司令官冈部直三郎知道大势已去,下令停止增援,以防止被国军在寻机歼灭。
于此同时,为了挽回脸面,日军再次调动26师团2个大队和骑兵旅团,全线反击五原。 101师固守的乌加河桥再次遭遇5000多日军的猛烈攻击。 该师经过2天防御,给日军造成很大杀伤,但己方伤亡也不轻。两个团长中,郭景云团长负伤,宋海潮团长身中七枪,重伤。
当时傅作义经过判断,认为死守乌加河桥已经没有意义,命令101师撤退。 101师撤退同时,奉命炸毁了堤坝,五原以北地区顿时成为一片汪洋。
日军勉强渡过乌加河桥,向五原挺近。但一路道路状况极差,被迫将卡车,大车都留在后方,步兵轻装前进。 由于地面实在太烂,日军士兵几乎是在泥浆里面打滚,个个叫苦不迭。
面对日军主力的围攻,头脑清醒的傅作义故技重施,主动放弃五原,将主力在附近集结,准备继续给日军以伏击。 日军先头部队进入五原以后,发现城内空无一人,只剩下无数日伪军的尸体,连一颗粮食也没有找到。 同时,日军在四面八方遭受国军的骚扰和伏击,实在是站不住脚。 常驻五原吧?周边道路已经全部被毁,到处都是泥浆和泛滥的河水,辎重根本无法运输,粮食怎么解决?而且35军近在咫尺,随时可能发动反击,日军此时已经疲惫不堪,实在无力继续作战。 驻蒙军冈部直三郎认为,事实证明日军无力控制五原,如果强行占领五原,除了徒增伤亡以外,不会有任何好的结果。 所以,冈部直三郎下令,五原地区日军立即东返,全面放弃这一地区。 于是,五原城内的日军,收敛了日伪军的尸体,仓皇退回包头。 一路上,35军小股部队不断袭击日军,加上道路被毁,到处都是河水,日军撤退极为艰难。一度地图已经失效,仅仅依靠飞机的指引,才勉强回到包头。 28日,国军再次收复五原。 ---------------战役的胜利离不开老百姓的支持和烈士的鲜血。这些人都是民族的英雄!傅作义虽然晚节不保,但他在抗战中说过一句话,却是他在抗战中的写照,也是35军官兵在抗战中的写照。这句话就是:我只有一个心思,就是打鬼子! 冬季攻势的一部分--来之不易的胜利
五原的胜利,除了军人的勇敢,更有老百姓的支持。
董其武将军回忆道:在战役过程中,绥西民众同仇敌忾,多方支援军队,在敌人溃逃时,纷纷捕捉逃敌,缴夺武器及各种物品,交给我军。有日兵六人逃至五原城东二十余里之金先生 圪旦,闯入老乡王大老虎家中,王与其弟王二 老虎杀鸡热酒,假意款待,乘日兵醉卧时,盗出枪枝,协同邻人以菜刀铁锨,将日兵全部砍死,割下首级装入麻袋连同枪枝一并送到我师部。我接见了这两兄弟,表 示钦佩和感谢,并将这一事迹呈报指挥部,傅将军对他们十分嘉奖。再有百川堡附近小脚老太太刘大娘,发动该乡妇女抬运伤兵,送水送饭。我三○三团团长宋海潮 在乌加河阵地,连中数弹,大肠外露,流血过多,昏倒在地以为已死,我师转移时,因情况紧急,亦未能掩埋。后为老乡刘大宽、郭四毛旦发现其未死,即抬回村内 治疗护养,得以再生,在战斗的日日夜夜里,我绥西军民有着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至今令我感动不已。 绥西战役时,大量日伪军在我河套地区到处冲撞,我主力隐蔽在有利地区,相机击敌。这使通讯联系、粮秣供应发生了困难。当地的很多同胞们有的作通讯联络, 有的报告敌情,有的提供军粮。我三十一师的约七个连的部队,驻在乌加河岸边的苗得雨圪旦。正值一九四○年的春节。村民苗得雨老汉执意要请我全部官兵吃饺子 过大年。苗老汉拿出省吃俭用一辈子存下的全部家当,也就是三千多斤牛羊肉,几千斤白面。我们全部官兵美美地吃了三天。当我军向他表示谢意时,他说:“我不给咱们的队伍吃了去打日本,留着等日本 人吃了打中国人吗?”几句朴素的语言,包含着多么高贵的精神啊。战役后,傅将军指示按规定如数偿还苗老汉的粮食和肉。在后来的庆功大会上给苗老汉戴上光荣 的大红花。
此战对于日军来说,虽然伤亡并不是很惨重,确实一场大败。不但五原没有守住,驻守的日军全部被歼灭,伪军几个师也基本完蛋。 日本军部对此战失利极为震怒,认为驻蒙军装备精良,数量又远超过傅作义的35军,却连装备低劣的傅作义部都对付不了,实在是皇军的耻辱。 稍后,日本军部下令对违背实际情况,擅自下令死守五原的驻蒙军参谋长田中新一少将,被召回日本国内,解除参谋长职务。 对于指挥不利,控制不住田中新一的驻蒙军司令官冈部直三郎被暂时召回国内,遭受严厉的训斥。 而增援五原不利,加上之前包头战役被国军打的头破血流的骑兵集团司令小岛吉藏中将,被解除职务。
五原反击战中,日军包括特务机关长桑原荒一郎中佐在内的500多人死亡,受伤的更多,被俘虏的日军就有50多人。 伪军死亡3000多人,伤者不计其数,被俘1800多人。 由于五原地区日军是被全歼,伪军除了少量溃逃,也几乎全军覆没,国军缴获甚多。仅仅火炮就缴获了16门,汽车40多辆,还有1000多个毒气筒和200多发毒气炮弹。至于机枪,步枪,弹药更是极多了! 不过战斗的胜利,是用鲜血换来的。此战中,35军伤亡也有2000多人,仅仅殉国的军官就有1个团长和4个营长,而负伤则有1个师长,3个团长。高级军官伤亡如此,足可见战斗之激烈。 4月14日,蒋介石电报嘉奖35军,并且拨款30万元奖励。而傅作义被授予青天白日勋章,这是第二个获得该勋章的人,第一个则是蒋介石本人。
通过包头反击战,绥西战役,五原反击战,傅作义35军前后共歼灭近5000人日军。 伪军几乎全军覆没,溃不成军。8个伪内蒙古师中,成建制毁灭的就有3个,另外5个师则被重创。 以35军的实力来说,这个战绩相当不错。 日军由于遭受如此惨败,随后长达5年时间,没有再敢于大规模进攻五原地区,绥西始终控制在国军手中。
可以看到,此次五原反击战中,傅作义部兵力不过1万6000人,面对数量众多的日伪军,仍然毫不畏惧,经过艰苦的战斗,获得了胜利。 傅作义部装备并不好,所处的地区也并不适合防御,尚且可以和日寇一战。不但收复失地,前后造成日军数千伤亡,伪军上万伤亡。 可见,所谓武器不好,补给不足,往往不过是借口。 就像很多人说的那样,愿意做的事情,再没有条件,你也会去做。不愿意做的事情,就算万事俱备,对你来说,总是还缺一缕东风!
附注,关于水川伊夫 五原战役后,35军宣布击毙了水川伊夫中将。这主要是35军游击队一举歼灭一支15人的日军逃窜部队,发现其中一名高级军官打扮的人,带着水川伊夫的私人印章。 当时水川伊夫的职务是伪蒙疆政府治安部代理次长,也是被任命为绥西警备军司令官,虽然并非作战军人,但也是个高级官员。但水川伊夫并没有被打死,死的只是带着他印章的一个日本低级警员。为什么带着他的印章?具体原因不明。 水川伊夫根本没有来得及去绥西赴任,五原就丢了,所以他也不可能被击毙,更不可能死在五原附近。 水川伊夫本人在上世纪80年代死在日本横滨! 对于这点,国外史学界早已没有异议,台湾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就全面澄清了这个事实。没想到,到了本世纪,国内史学界居然还在讨论这个问题。 某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讲师,曾经留学过日本的博士,居然还把这个东西写成几篇论文,作为大卖点展示,搞得好像发现新大陆一样。其实,这种东西,只要你在国外,随便在网上搜一搜,还能搞不清楚? 老萨想问一问,国内史学界那些研究者们,你们到底干什么吃的? 国家出钱出力养着你们,每个月给上万,科研经费动辄几十万,你们就这样研究的? 搞到现在,连一个如此简单的问题,一个人死没死都弄不清楚?什么历史都不敢写,就在大学里面吹吹牛,混混日子,评评职称。 要知道,知识分子是一个民族的良心,而历史学者更为重要,是良心中的良心。 看看写出真相最后清贫死的高华教授,为了历史真相四处奔波的杨奎松教授,你们觉不觉得惭愧? |
|
|
|
|
实用资讯 | |
|
|
一周点击热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复热帖 |
|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
2012: | 林彪道出朝鲜战场惊人真相 zt | |
2012: | 国际地缘政治最新成果:世界只有19个国 | |
2011: | 看看当时在场亲耳听到的人是怎么说的 | |
2011: | 海军首批20名维族女兵乘座飞机从乌鲁木 | |
2010: | 笑话,有人说美国要用军备竞赛拖垮中国 | |
2010: | 上图,八一飞行表演队就用过单独的红五星 | |
2009: | 军坛很有自豪感的五毛们,下面再给你们 | |
2009: | 提到中欧对死刑观念的巨大差别,说件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