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国军在一个地势平坦、无险可守的狭窄半岛,为一城一地的得失浴血相拼,70万精锐部队全被打残,最终导致首都南京轻易陷落。但今天的诸多文章只是追忆当年惨烈的战况和官兵的英勇,却不检讨战略战术的得失。特载此文,希望国人不只强调那些令人遗憾的勇敢。
淞沪抗战前,蒋介石基本上完成了国家(形式上)的统一,能够比较有效地调用全国的资源,准备对日作战。在之前的数年里,蒋政府一直在东部各个地区修筑国防工事,在观念上应该还是受到了欧洲一战影响。而蒋做的最积极的事,就是攘外必先安内,围剿红军。恐怕蒋受明末历史的影响太深了……红军的厉害,就是无法被消灭,之后西安事变,国共开始谈判,有了归南京政府的蓝图,蒋继续进行他的国防计划。
可以说,日军提前全面入侵中国,也是看到了这个危机。
日军在华北、淞沪两个战场打响之后,形成了这样的格局:以原北方各军阀部队为主体的中国军队加上八路军,在河北、山西、山东等地抵抗日军;而以国军中央军为主体包括蒋曾以各种方式统辖过的南方军队为主体的中国军队,在淞沪一线抵抗日军。
蒋选择死守淞沪,有诸多考虑。不给对方战役纵深,甚至驱敌下海,利用上海的国际声望影响列强干预,利用集中的作战区域保护后方工业,并调全国各实力派军阀的部队参战……前前后后,蒋调到淞沪前线的有70万大军(全国军队的1/3),对面的日军也达到了40万。
虽然中国军队的人数几乎达到了日军的两倍,但大家都清楚,比起战斗力来,中国军队还是远远在日军之下。但蒋豁了出去,这一抗日举措,极大地鼓舞了全国百姓的民心士气,也让各地方实力派倾心归附,其国内政治意义高过了战争意义,如果能够多坚持几个月,说不定会有和历史完全不同的结果。
后来发生了日军第十军的杭州湾登陆,抄了70万国军的退路,国军溃败,一道道国防工事弃守,退入华中,南京,南京……
在淞沪一带作战的国军,包括了蒋中央军的大部分精华,黄埔系的将领,也大多在此阵中。从淞沪到南京,许多将领阵亡、自戗,普通兵员更损失了数十万。但是对于国军来说,损失最为严重的,是上万名下级军官,也就是营长、连长、排长们。经过淞沪一战,国军中央军中损失了上万营连排长以及技术军士,这一点,对于日后中央军的影响是致命的。
在军队中,高级将领很重要,但是只要军队体系没有大问题,从中级军官中选拔出优秀人才提升为将领还是有保证的,因为高级将领需要的数量并不多。普通士兵则很好补充,普通的工农,经过短期训练,既可以拿枪上战场。最难补充的,就是下级军官。上级的战术意图,要下级军官贯彻;缺乏头脑的普通战士,要下级军官统领。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的下级军官,是所有军队的建军关键。
蒋通过办军校、训练班等,培养、轮训了一大批下级军官,事实证明他们是称职的(包括对红军作战)。淞沪抗战损失的上万下级军官,几乎把中央军的筋骨都抽掉了,这样的损失远远高于更多的兵员损失。
之后,在徐州会战中,虽然中国军队获得了台儿庄小胜,但在战略上眼光短浅,被日军大纵深“铁壁合围”,撤退过程中亦损兵五十万,这其中损失掉的下级军官也有上万人。
更让蒋痛心的还是在淞沪损失掉的那上万下级军官,北方军队还是杂牌军,中央军里的骨干都是蒋一手培养出来的,如今一战尽失,中下级指挥人才奇缺,到处都是临时提拔和转行过来的接替者,这个弊端很快在之后的作战中显现出来。虽然国军中出现了74军、新1军、新6军等抗日英雄部队,虽然“十万学生十万军”选拔、培养了不少有文化底子的下级军官和技术军士,但国军的结构性缺陷已经深深埋下了。
到了解放战争年代,国军的结构性缺陷的巨大问题显现了出来。在解放军和国军中,当年的下级军官们,经历了数年征战,(活下来的)不断提升,正好进入中级军官层次,也就是(旅)、团、营一级。换言之,解放战争中国共双方的团长、营长们,正是抗战初期的连长、排长们。他们的指挥水平,直接决定了两军战斗力。
这大致是美国史学家的观点。这样的话也并非是说,国军不应该在淞沪抗战,应该早就退守内地,甚至早就让出淞沪——那就成了投降主义的论调了。但是国军的淞沪抗战是不是可以有更好的战术选择?比如大纵深防御?这也是事后诸葛亮,那个年代全世界都还没弄清浅纵深的危险(所以德军闪击战屡战屡胜),甚至过了这个年代,到了朝鲜战争,志愿军也没完全弄明白这个道理,直到四次战役付出惨痛代价后才一下子进步了……
国军在抗战中损失了上万下级军官,导致在内战中没有足够的称职中级军官,最终失败。这是个挺顺理成章的因果关系。
但是解放军方面,甚至更缺乏这样的低级军官,但是在解放战争中却显现了惊人的战斗力。这说明什么?
这说明,解放军方面的体系,更有利于军事人才的成长,其成长效率远远高于国军。有其他美国学者论及,延安方面在其各方面都落后的根据地地区,创立了一整套和实际相符的管理体系,使当地的组织(动员)水平达到相对的最高,其效率反倒高过了组织原理先进却无法贯彻的南京政府,因而取得了最终的胜利。其他依此类推……
他们的话,是一家之言,有可以琢磨、值得吸取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