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人这种动物确实喜欢装神弄鬼。庄子作为一个伟大的哲学家,在他的著作中,提到很多鬼神,但都是作为寓言来说明道理的,但到了后世,就有了一些无 聊和居心不良的人,借着老庄编起了宗教的神话,来欺骗一些蠢人。庄子本来崇尚自然,视功名权贵如腐鼠,后来却被神化,奉为神灵。唐玄宗封他为“南华真 人”。所著书《庄子》,也改称《南华真经》,到宋徽宗时,又被封成了什么“微妙元通真君”。这简直是对庄子的恶作剧和侮辱!
所有宗教的方法,就像家里对待小孩子的办法一样,爸爸打一顿屁股,妈妈再塞快糖,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效果最好。宗教的红脸是天堂或者西方极乐世界,白脸就是地狱或者来世的当牛做马。
历史上西方近千年的中世纪,宗教完全主导了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人们每天都在按教会的要求祈祷和忏悔,但中世界又被称作“黑暗世纪”或“蒙昧世纪”, 奴役,宗教杀戮,宗教迫害如家常便饭。如果要现实的了解当宗教控制了所有一切后人们的生活会怎样,不妨看一下现在的伊斯兰世界。说起贪嗔痴慢,基督教历史 上相当多的教皇跟隋炀帝有一比。全民念佛净化世风,听起来是一个不错的想法,但全民念佛真的那么美好吗?不妨看一下“最佛”的国家和地区,缅甸和泰国,还 有解放前的西藏。还有对天主教最虔诚的国家菲律宾。
佛教比较特殊,在它的发源地,早就式微。在中国,佛教是外来户,从没在中国的社会政治中像基督教和伊斯兰教那样占主导地位。它能在中国生根,说起来还要感 谢孔老二。孔老二的“子不语怪力乱神”,让中国文化很早就有了宗教宽容的特质,不像西方,宗教宽容只是近代的事(他们竟然还大言不惭地吹嘘说这是他们的发 明。)。如果当时孔老二和他的弟子们把儒家弄成儒教,把自己弄成神(他完全可以,但没做),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就不会这么顺利了。
英国历史学家爱德华吉本在他的巨著《罗马帝国衰亡史》中,曾探讨过辉煌灿烂的古罗马为何衰落,欧洲为何会堕入黑暗的中世纪。吉本认为基督教的兴起是主要原 因之一。在古希腊和古罗马,人们也信仰宗教,但环境很宽松,不像基督教控制社会后那样:要么信教要么掉脑袋。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哲学家们,虽然大部分人心里 鄙视宗教,但认为宗教是人们的心理需要,抱着宽容和谅解的态度对待,而哲学家们自己也有思想自由的空间,而基督教完全扼杀了这种空间,整个社会也被窒息。
我认为,不只是西方历史,中国历史也是这样。孔子的“子不语怪力乱神“, “未知生焉知死”,没有把儒学弄成儒教,可贵之处是给中国建立了政教分离的原则,避免了西方历史上野蛮残酷的宗教仇杀,但也留下了思想上的一片真空之地。 孔老二只告诉人生前怎么活,但没有告诉人死后怎么办。人活在世上,生老病死,战争饥荒,很辛苦。怎么摆脱呢? 道教的兴起和佛教的传入正好填补了这个真空。佛教是在中国历史上的一段最黑暗的时期发展起来的。佛教在东汉传入中国。从汉末到隋朝再次统一中国,这段时期 叫做三国,五胡乱华十九国,南北朝。在这近四五百年的战乱中佛教给了普通人以心灵的慰藉,也帮助驯化了侵入的野蛮人(胡人),得以发展起来,佛教的作用就 如同西方历史上基督教在罗马帝国灭亡后的作用。佛教经过隋唐的大发展,给了儒学很大的压力。回应着压力的结果是,就出现了周敦儒,二程,最后朱熹这些道学 家和理学家。
虽然朱熹在成名后极力撇清与佛道的关系,但实际上他的理论中的禁欲主义和神秘主义就是从佛道中来的。儒学也让他 们弄成了半宗教的性质,一步步走向僵化。结果就是知识分子和上层统治集团的思想被理学禁锢,普通民众思想被佛道禁锢,中国的社会开始走向窒息,活力渐渐消 失,以致在元朝和清朝,两次被蛮族征服。文人开始变得“手无缚鸡之力”,人前道貌岸然,冠冕堂皇,背后为了五斗米勾心斗角。武人也只知道大块吃肉,大口喝 酒了。对外无力抵御野蛮人的入侵,只好在家里对他们的女人们抖威风来:对女性的禁锢(像裹小脚)就是从南宋后开始走向野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