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泉
关于这一群从广东招来的中国民工,是老板米恩斯本人的日记记录的。
18世纪的英文读起来特费劲,但大概的内容还是很清楚。这些中国人吃苦耐劳要求低,工资低。分先后两批,要在海上漂四个多月才到达。包括铁匠、木匠、石匠、鞋匠,还有裁缝和大厨。英国老板让他们在这边造船,造世贸中心。
西班牙军人抓走他们的雇主之后,在Nootka 也修了一下临时据点,冬天雨季一来就离开了。这120人是英国人的财产,如果他们带走,会把麻烦和矛盾变大,也一定会有相应记录。
可怜这群中国民工,工资不是拖欠的问题,一定是没了。环境不熟,语言不通,气候也完全不一样,更不会有人负责开船送他们回去。他们从此了无音信。
120人并不是太小的群体,当时整个海湾,也就是1500人左右。
而同一个时期,在同样一个地方,有二个白人的故事,却记录得清清楚楚。
一个叫Mackay麦基的爱尔兰人。1786年随着一条英国船从印度到Nootka 。船长在离开之前感觉他还要再来。即然这样,何不留下一人学语言搞关系,相当于设一西北太平洋办事处?
一船人留谁呢?麦基在印度受过一点医务培训,因帮Nootka 马奎拉酋长的孩子治好过外伤,酋长对麦基有好感,就向船长保证:让麦基住他家,给麦基配女人,把麦基养得象大鲸鱼一样胖。
于是船长答应了马酋长,给麦基留下糖、盐、茶、烟、枪、奶酪、醃肉、大量的种子,还有一对活羊,纸、笔、墨水。
这么的机会,他可以成为民俗专家、民族志专家、语言学家。可以写传奇,可以经商等等。
但是船长选错了人,麦基天生缺心眼。
船长留给麦基一把毛瑟枪,告诉他:枪是白人的神话,你要好好保管,并对印第安人说,枪只有在白人手里才有威力。可是麦基无法理解其中要义,把枪给人随便玩,还让人拆开研究,最后变成废铁。冬天进山打猎,再也没人要他。
他的菜园荒了,羊死了。在马酋长家也因不懂人情世故,最后被酋长赶出家门,流浪沙滩。他整天呆在海边,一见船来就拼命挥手狂喊;"Dr Mackay here, Dr Mackay here"。
一年多以后,当另一条英国船发现他时,麦基远看跟原住民一模一样。"乱糟糟的头发披到了脚,油腻腻的兽皮裹在身上"。当地的方言依然不通。好歹帮船长换了700张皮,才被船长带回到印度。
麦基的故事在中国人到达之后八年。120人不会在八年之内就全部消失了吧?
另一个故事晚十多年,19岁的英国人John Jewitt 休伊特,被库克船长的探险故事感动,受雇美国波士顿号船。由于该船长的粗暴,与Nootka马酋长结下怨恨。在贸易中受到马酋长密谋策划的袭击。二个白人死亡,休伊特脑袋给斧头砍开休克。等他醒来,马酋长说:你若愿意终身给我做奴隶,可以免死。休伊特想了想回答:Yes。
结果,这个奴隶越来越吃香。他爸是专业铁匠,他本人也是铁匠,不过头衔变得好听一些--军械师。专做刀、叉、剑与沿海原住民易货。
休伊特做的渔勾和鲸叉之类,让酋长们的生产力上了一个档次,于是变得远近闻名。外地的酋长纷纷要出高价买他。
同时,他语言也通了,叫马酋长爸爸。爸爸则让他做礼拜,吃圣诞餐。为了让他终身留下,爸爸还为他配女人。他自传说他曾在強迫结婚和死刑之间作选择。由马酋长出钱让他到邻村去选。别人的记录则说,他曾死追另一个酋长17岁的女儿。
他自传还说他曾被强迫去夜袭别的部落,抓来的俘虏或杀或做奴,爸爸曾允诺他四个奴隶。
他记录了原住居民的几乎所有生活细节,如何烹制鱼、虾、贝、𧐢、鲸、熊,反正都不用盐。还有音乐、舞蹈、社交、性关系。女性通常不参加公众活动,保持低调。男人有酒喝到醉,女人只喝水。
Nootka居民三分之一是战士,500 人,与白人有怨有仇的一直都要杀休伊特,在马酋长和他的九房太太们力保之下,没有执行。
突然有一天,来了英国大船,马酋长想上船观光血拚,让休伊特写封推荐信,让船长知道他是当地大佬。
聪明一世糊涂一时。爸爸小看了继子的城府。休伊特写的是:请船长把酋长锁住,以酋长换他回船。此招让休终于回到船上。
这时马酋长还没被放,船长得知他袭击杀害白人前科,要处死酋长。休伊特境界较高,劝告道:你杀他,环环相报,他们以后又要杀我们的人。于是船长放了酋长,立马开船走人。
回到波士顿,休伊特的书《冒险与磨难》出版,成为当时流行的被俘文学,也满足人们对印第安部落的认知。后又改编为情节剧,并由他本人出演。电子书已经免费公开。
1987年,休伊特和马奎那酋长的第六世孙,在温哥华博物馆见面,并接受了温哥华太阳报采访,可惜没有一个人打听他们部落那120个中国人的下落。
直到现在这本书依然网上有卖。电子书已经免费公开。他们祖爷爷的故事,发生在1803到1805年。那120个中国人,大约是1789年才到齐,生活在同一片海滩,同一个酋长之下,这本书里居然也是一次未提。
现在的Nootka,根据原住民的要求,不修高速公路,不接受旅行团,依然保持相当原始的风貌。下面是本人在附近钓鱼的照片。
特别想去的人,要长途开车石子小路,每人每天的消费大约500多加币,出海钓鱼另算。好多家小规模浮海旅店包饮食和文化导游,我打了好些个电话,询问文导内容,可否追溯到两百多年前来过的中国人?接待的小年青,没有一个知道“两百多年前的中国人”,是个啥意思?当地已找不到一丝一毫广东人的痕迹。
温哥华岛内海一侧靠近温哥华,现代化的Nanaimo 城市有个唐人街,那已是百年后修铁路过来的“新移民”的后代,和早年那群造船的老移民没有一点关系。
根据上面两个白人的回忆,和其它方方面面历史上的一片空白,阵阵寒气袭来,一个不祥的预感,这120中国民工,背后120个家庭的盼望,或许在很短的时间,便饥寒交迫的离开了人间,甚至没人给他们送行安葬…
写这两篇文章,为这120个最早的移民前辈,希望我不是唯一的追问者,并补上一个迟到的默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