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个国度,有着深厚的贪腐文化土壤,对于官员
腐败,老百姓可以说恨到骨头里。然而仅仅靠打压所显露的腐败官员数量,应该只是冰山一角,老百姓渴望官员财产透明化无可厚非,也必将是一把利剑直刺腐败咽喉。然而在当今世界大部分国家都把官员财产公开制度化,为啥我们却迟迟不能推行呢?有人说客观条件暂时不具备,这些客观条件中哪些是关键因素呢?
将近半年前的李少莉事件,似乎让我们感觉到了所谓的客观条件中,的确存在暂时不可推行的理由。
李少莉一个参加工作近四十年的副处级干部,就因为一个道听途说的三万元耳钉,以及四千元的丝巾,可以瞬间成为“网红”而一夜出名。所带来的的巨大舆论压力,不仅仅是自己,连带其家人都无法正常生活。这种社会土壤的存在,一旦公开了官员财产,可以想象很多官员将陷于不必要的舆论漩涡,其主要精力哪还能投入工作之中,疲于应对将成为常态。
官员是社会的管理者,是权利的行使者,是资源的分配者,然而其职能的本质是社会的服务者。官员的工资收入,是全体纳税人员税额的一部分,其财产理应接受民众的监督。然而,如果把这种监督风声鹤唳化,捕风捉影化,无限联想的扩大化,恐怕就偏离了合理诉求。
以李少莉为例,作为一个副处级领导,年收入十五万到二十万元没问题吧。其老公三甲医院科主任,收入比李少莉高也属正常吧。简单推算,即使不算家庭的其他成员收入,年收入也在四十万元左右吧。况且,李少莉将近退休,有了近四十年的工龄,家庭财产积累也是正常存在的吧。明明这三万多元的耳钉及四千元的丝巾,对于李少莉的收入来讲根本就算不上什么大不了的事,却可以人为的把舆论炒上天。所反映出的社会心态让人不寒而栗。
看看我们今天的舆论场,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仇官、仇富言论愈演愈烈,大有把阶层对立化的势头。背后到底有没有一股势力在推动,真的不敢乱加猜测。如果任由这种言论泛滥,对和谐化社会的建立是极度负面的。舆论场上充斥着仇富、仇官言论,一定会导致民意负面情绪的积累。尤其是民对官不信任,无端的各种猜测的增加被境外势力的利用是必然的。
从世界范围看,国内官员财产透明化早晚会实行,也是大势所趋。客观条件暂时不具备似乎也是事实,操之过急可能真的适得其反。
【元网站(ywz1.com)已开放个人网站免费申请】
来源:https://110.ywz1.com/t/14322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