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约国家几乎全部加入北约|老师跳楼前发给友:请党和国家保护我家人 |
送交者: 2023年04月16日21:36:18 于 [世界时事论坛] 发送悄悄话 |
|
华约国家全部加入北约!(应该是几乎全部加入北约)
我在《北约东扩:谣言与真相》讲了北约东扩是怎么回事,现在就连长期中立的瑞典、芬兰也做出选择。 摆在面前的一个客观事实是,前华约国家,在苏联解体后依然存在的,已经统统成了北约成员,无一例外。 成立于1955年的前华沙条约组织,共有八个成员国,即:苏联、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东德、匈牙利、波兰、罗马尼亚、阿尔巴尼亚。其中阿尔巴尼亚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末退出华约,剩下七国,除苏联解体外,其余国家(东德并入西德、捷克斯洛伐克分家)均义无反顾地加入了北约。大家又成了一家人啦! 没人用枪逼他们加盟,而且门槛很高,入会需要符合苛刻的条件,例如国防费用分摊,北约会费一般要求成员国承诺支付本国GDP的2%,才有权利享受集体防御的安全保障。连德意这种老牌发达国家都拖欠会费,但这浇不灭新成员国踊跃参与的热情。 这就是东欧国家的人心向背。 时至今日,简体中文互联网上依然充斥着大量文字,替东欧人民慷慨发声,说多数不明真相的群众,都被西方资本主义忽悠啦,受骗上当,误上贼船,休克疗法,民不聊生,现在后悔得肠子都青了!但事实总是打脸的,经济转型失败的只是东斯拉夫三国:俄、乌、白。它们的失败不是市场经济的失败,恰恰是没有建立起有效的市场经济、产权制度、法治体系,官商勾结,陷入寡头经济的泥潭。 而通过“休克疗法”实现民营化、市场化的东欧诸国,波兰、捷克、匈牙利、罗马尼亚等,挺过最艰难的转型期,改革成功,经济增长,现在大都相继步入中等发达国家行列。政治上靠民选上台的这些东欧国家政府,虽然左右党派轮替,但整体偏右,比西欧还亲美,比法德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更相信市场经济。 几十年噩梦般的计划经济实验就像是疫苗,对乌托邦思想,东欧比西欧无疑更有免疫力。当年,德国默克尔与美国特朗普撕逼,美国驻军宣布撤出德国,第一个主动邀请美军进驻的,就是波兰,并自费20亿美元建立美军永久基地,命名为“特朗普堡”。 这是为什么呢?东欧这几十年到底发生了什么? 秦晖老师的夫人金雁教授,是中国第一流的研究苏联和东欧问题的专家。九十年代以来,她多次赴东欧实地调研考察,著书立说,著作等身。这是一名中国知识分子亲历观察的所思所感,通过文章,告诉我们一个转型后真实的东欧社会,以及那里的人民在剧变后几十年的生活和心态。 东欧没有剧变,人民从未留恋 作者:金雁 1)捷克哈维尔领导的革命“如天鹅绒般平和柔滑”,因此而得名,“天鹅绒革命”指代价最小、流血最少的革命。 2)面对“乱糟糟的民主”,东欧国民承认议会政治有毛病,但一切矛盾可公开,比起旧体制 “高度一致”、报喜不报忧的传统,他们认为这是一种进步。 3)尽管东欧人对经济转轨的代价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尽管“剧变后没有实现他们的所有梦想”,他们有抱怨,有怀旧,但是鲜有倒退回去的意愿。 ▌听听东欧人自己对“剧变”的认识 会议组织者给我的题目是:“东欧道路”,其实现在既没有“东欧”的称呼,也没有“共同道路”的提法。比苏联剧变早两年的东欧,虽然目前与我们的国家关系还算正常,但是却显得比较隔膜。对于他们的经济转轨过程,我们一向偏重于负面报道,说东欧受西方“和平演变”的“忽悠”吃了大亏。 剧变后的东欧,被我们形容为:“糟政府、烂社会、议会就像马戏团;分企业、卖银行、民族国家全卖光,到处是一派乱糟糟的无序民主”。 在2008年金融危机时期,我们的报刊使用了“东欧陷落”、“东欧贫血症”、“东欧遭遇滑铁卢”等耸人听闻的字眼,甚至有些幸灾乐祸的心态,似乎是为了证明我们“先经济改革而后政治体制改革”的英明。 20年前我是东欧剧变的“现场观察者”,20年后我又浮光掠影地感受了金融危机下的东欧,可以说在这方面有一定发言权。 对于当下的东欧国家,尤其是波、捷、匈、斯这些已经入盟的国家,凡是尊重客观事实的人,都不得不承认:这些国家都已经毫无悬念地融入了老欧洲。 “身在庐山”之人,与山外之人的感觉是完全不同的,他们有牢骚、也有怀旧,认为新欧洲与老欧洲比仍有差距,但并没有对“天鹅绒革命”感到后悔。 对于“乱糟糟的民主”,东欧诸国的国民看法与我们很不同,他们承认议会政治有毛病,但一切矛盾可以公开,这本身就是一种“常规化”的表现。比起旧体制 “高度一致”、报喜不报忧的传统,现在这种“乱糟糟”的局面无疑是一种进步。 而且他们认为,民主从来就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民主最大的贡献就是让社会各方面的利益群体在议会这个公共平台上按照一定的规则来博弈,有话就说,有问题就暴露,大家可以都使明的不来暗的。 ▲2011年12月23日,布拉格圣维特大教堂,民众排队瞻仰哈维尔的简陋棺材 在这些国家的议会里,常常可以看见议员们在打架,有人就说民主太乱了,其实这只不过是转型国家政治发展的必经的过程。更何况公开的博弈形式哪怕再不雅观,也比任何秘密政治要好,因为阳光是最好的消毒剂,没有阳光的角落不知道会滋长出什么东西。旧体制倒是挺一致的,鸦雀无声,但是没有一个东欧人愿意选择这样无选择的“一致”,否则极左势力早已成为第一大党了。 至于分企业、卖银行,只要分得公平、卖得透明,那就是工会和民众的自我选择,比过去苏式计划经济的强制性合作要强得多,也比黑箱操作、权钱交易强得多。卖掉,也许不一定是最佳方案,而且批评声音一直不断,但这是全民参与的博弈过程,配合气氛始终占主导,没有出现过倒退与动荡。 东欧的民众说:“过去那种‘领袖们’向‘普通老百姓’指导应当如何生活的时代结束了,在20世纪,那些人打着‘帮助普通老百姓’的旗号,施行了最恶劣的专政。”这种家长式的管制方式,也许的确带来过“需要叩谢皇恩”的福利,但是这种福利并没有阻挡人们对自由的渴望。 谁都知道东欧的“天鹅绒革命”是千百万民众自发参与的结果,尽管他们对经济转轨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尽管“剧变后没有实现他们的所有梦想”,他们有抱怨,有怀旧,但是鲜有要倒退回去的意愿。 ▲哈维尔领导的捷克革命“如天鹅绒般平和柔滑”,因此而得名 总体来讲,八十年代末东欧民众反体制的四大基石:非苏化、私有化、非军事化、亲西方化,基本是全社会共识,绝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二十多年的社会转轨,左右派轮流坐庄,各轮了两三次,在这一点上没有动摇。也就是说,东欧人不喜欢被“代表”,他们的选举文化证明了自己对模式的偏好,这恐怕才是最真实的感受。 我们喜欢说,“苏联解体之痛、东欧剧变之苦”。他们却说,苏联霸权是建立在我们小民族痛苦的基础上的,在他们不痛的时候我们痛,而他们痛的时候正是我们梦寐以求的目的,是我们的梦想。 波兰统一工人党领导人拉科夫斯基谈到东欧的剧变时说,“因为这一制度里,既没有自由,也没有公正”。波兰前总统瓦文萨在接受中国媒体访谈时说,“我不反对社会民主主义,我反对的仅仅是苏联的主义,因为它是一种僵化的非人性的社会制度”。 苏联模式在东欧是移植过来,从来没有在本民族扎根,此后1956年的波匈事件、1968年的布拉格之春、1980年的团结工会,都体现了这些民族的抗争。东欧各国内部本来就积蓄着长期的民主化冲动,它的改革浪潮是自下而上推动的,所以社会有心理准备。 与独联体国家“从天而降”的民主化完全不同,那些国家的情况是,突然有一天老大哥说,队伍散了,你们自谋出路吧,于是政府稀里糊涂地披上了民主化的外衣,这种自上而下的“民主化”注定了日后的空心化,后来出现的种种问题与此有直接的关系。 ▲布拉格民众悼念抗议苏军入侵而牺牲的青年(1969) ▌社会共识是一种神奇的力量 如果谈到经验,要说有什么共性的话,那就是除了经济转轨适应具体环境要具体考虑外,东欧各国认为有几点很重要:社会共识,社会建构,人文精神。 具有社会共识非常重要,而且具有凝聚力的社会共识的重要性怎么估量都不过分。有一个全民族认可的主流价值,直接影响着转型国家的社会发展目标和社会稳定。它是需要大智慧、大平台的,有共识国家就不会乱,有共识社会就不会散,有共识就有希望,而没有了这一点就容易形成社会动荡和黑社会的“丛林化”局面。 东欧国家主流价值基本上有两个维度:一个是和1945年以前的传统对接,一个是与母体的欧洲文明对接。他们提出的口号是建立 “共同的欧洲家园”,重返我们的“欧洲的价值”,剧变中提出的口号是“回到1947年以前去!回到1918年的第二共和国时期!回到欧洲阵营中去!”他们不承认1945年是真正的解放,认为那仅仅是更换了占领者,而1989年才是二战真正的结束。 1990年12月在华沙贝尔维德宫举行的新波兰总统的就职仪式上,二战期间流亡伦敦的总统卡乔罗夫斯基,将波兰第二共和国国旗、宪法原件和总统印信递交给了新总统瓦文萨,表示了剧变后新政府与波兰民族“历史正溯”的合法继承关系,中间的四十年只是一段插曲,瓦文萨通过这个方式让剧变后的波兰与历史传统对接。 东欧这些国家认为他们是小民族,而小民族有一种世界性、普适性,现在西欧是稳定的民主社会,在文化上与东欧又有一致性,向西靠的结果一定会强于原来在苏联体制下时的状况,欧盟和北约的成员国身份不仅有安全保障,而且还有经济援助,促进所在国的议会民主和市场经济,何乐而不为呢?如果刻意绕开西方已有的经验,另辟蹊径的结果可能反而是一种新式的倒退。 ▲卡廷惨案:1940年苏联瓜分波兰,屠杀2万波兰人并嫁祸纳粹 其实这个主流文化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社会共识,有了社会共识,再艰难的转轨也能度过。就像波兰在剧变之前,红色政权时期,物价刚上涨两位数,就社会骚乱,罢工不断;而剧变之后的团结工会时期,物价曾上涨达到2000%,大家也咬牙顶了过去。 这就是社会共识的重要意义。建立社会共识要有一个智慧的团队,要有民众认可的本国历史的核心阶段,要有一个道德偶像的关键人物,比如马萨里克、纳吉等等。 他们担心自己被留在这个“已被抹掉的地区”,生存环境毫无保障,东边的俄罗斯持有“核武器和能源”两大武器,随时都可以威胁到他们的利益,于是民众沿着历史惯性寻找新的安全保护伞,民众对加入北约的支持率和积极性之高超过政府。 东欧人对这次“回归欧洲”评价很高,把它并列在欧洲的五大重生之一:基督教使罗马重生;文艺复兴使希腊精神复活;宗教改革使督教重生;新教伦理和工业革命使欧洲重生;欧盟一体化使东欧国家重生,重新回到欧洲大家庭的队伍中。 从1997年以来,欧盟委员会每年对入盟国家的评估涉及31个范围,指出他们距离入盟标准的差距和努力的方向,“给那些被排除在外的国家发出一种明确的信号,通过进行必要的变化,能够得到更多的回报”。 对新欧洲国家来说,银行业的全球性流动已经形成,借贷方便多了,虽然欧盟对债务的规定有“赤字不超过GDP的3%,债务累计不超过GDP的60%”的政策限制,但是因为缺乏硬性制裁,有规定等于形同虚设,危机对政府造成的冲击远远大于百姓,因此民间感觉与政府不同。 ▲1989年12月,布加勒斯特广场,齐氏演讲遭民众嘘声,旋即崩溃 反观俄罗斯就有很大的不同,混沌的“国家思想”使他们整合难度加大,在传统的意识形态跨掉以后,这个曾经“凭借思想联合起来的共同体”,至今没有形成自己的主流文化。 自从经历了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空场”以后,俄罗斯就面临国家认同和“国家思想”重建的迫切问题,俄罗斯各派政治力量先后提出过“主权民主、东正教精神、欧亚主义和帝国学说”等作为新的意识形态方案,但是因为缺乏共识,都没有坚持下来。 由于摆脱不掉“前帝国”的惯性,现在俄国最大的问题是缺乏目的性明确的“社会战略”,整个俄国处在一种焦虑综合症的状态下,既有“身份认同”的焦虑,也有“向何处去”的选择焦虑、安全焦虑、整合焦虑与人口焦虑。 所以俄罗斯处在一种摇摆当中,它直接影响到国家发展的均衡性和持续性。有人把这种状况归纳为“缺乏主导性特征”的“俄罗斯猜想”。说白了就是社会共识不足。归根结底一句话,有了社会共识再大的难关都能渡过,否则就会做成“夹生饭”。 ▌千万不能忽视社会建构 第二条经验就是把“社会建构”放在重要的位置。有人说,新中国成立的70年是“前30年学苏联,后30年学美国的各种流派,现在正进入第三个阶段,学欧洲。学习欧洲的多层治理,学习欧洲的社会保障,学习欧洲的和谐与道义,学习欧洲的社会现代化”。 不管这个说法准确与否,但转轨国家积累的社会转型经验值得借鉴。人们往往注意到政治制度和经济转轨这些显性的因素,而忽略社会建构,其实它的重要性一点也不亚于前者。 ▲处决齐氏夫妇后,罗马尼亚宣布废除死刑 东欧已经从“社会-国家一体化”的意识形态下脱离出来,从转轨初期的工会不像工会、政党不像政党、公益组织不像公益组织,发展到现在明确的“三分天下”。它改变了传统的治理模式,变“政治化的国家”为“社会化的国家”,使社会力量和政治制度之间的紧张关系变为相互依存的平衡关系,形成一种内在性的社会建构。 在当今的社会,“国家无所不能”的时代结束,“强政府”时代结束,政府的频繁更换,使它从原来与国家重合的身份中剥离出来,入盟后更带来了“国家虚拟化”、“国家弱化”和“去权威化”的思潮,国家的控制能力和社会动员能力都大大减弱。要想不出现“丛林化”和“无序化”的局面,让各类自治类型组织填补政府所承担的功能非常重要。 公民参与介入各种社会组织,调动全社会的力量解决社会保障和各类问题,最典型的是工会在转轨后得到重生。工会经历组织碎片化过程后目前彻底转变,出现了工会多元主义。欧洲工会联合会要求,雇员少于50人的,没有工会代表的单位必须成立工人工作委员会。社会契约和三方机制协议在控制工作条件方面是有效的,值得我们借鉴。 社会机制与社会组织发育相对良好,成为国家与民间之间的桥梁,能够在国家、市场和社会的三维体制中承担相当的责任。教会、NGO、行业协会、利益成员组织各司其责,即监督政府又制衡市场,各种利益可以在社会的平台上沟通,使政府养成在议论纷纷中执政的心态。 剧变以后东欧国家的NGO都在呈几何数般地增长,且资金来源复杂化和价值取向个性化、多元化。国家政治之外的力量强大,社会团体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它的自我建构、自我修复能力增强。 别看今天游行示威,明天政府危机,社会的弹性机制良好,绝不是我们想象的天下大乱局面,形成了社会的有机性和天然层级结构,增强了社会的韧性。东欧的社会是一种复合性主体,每一个社会结构都是一个有机的生命体。由于广泛的社会自治的存在,政治民主化的难度和风险要小得多。 ▲立陶宛维尔纽斯大学,欧洲最有影响力的大学之一,由教会创办 市政广场的作用远远不止在举行公共庆典,更何况他们的公共庆典都是政府出钱来调解社会矛盾的重要补充。在东欧“公共庆典是社会的润滑剂”,这是从希腊罗马延续下来的传统。 比如在佛罗伦萨,1899年政府就举行过一次为期9天的谢罪游行,让民众发泄不满;美第奇家族经常在公共庆典上大摆筵席,这是争取市民最好的手段,他们为“自己的财富来源有一部分不正当所得而痛心”,希望通过慈善和谢罪来减轻负罪感;另外也颁布各种名目繁多的“禁奢法”。 广场型文化,把广场作为民意的检测地,不但是娱乐和商业中心,而且是一个批评政府的地方、一个抗议的中心、一个民意的检验中心。它的开放性可以突破封闭状态,它的竞争性是个人展示的平台,它的创造性是人文和艺术大放异彩,增强凝聚力。 与国家层面的政治冷漠相反,社会层面的直接民主大行其道是目前的一个特点,即政党衰落,社会组织兴起。 主要特点有:政党大多数党员对党内政治和决策的影响力十分有限,政党的代表性不足;党派制度的狭隘性和意识形态说教性过时;政党与政党的差异在逐步缩小,有趋同的倾向;政党改革的原始动力不足,党内的领导怕政党改革动摇自己的领导地位,政党内部交流很少,在政治活动中忽视了党员的利益,开始走下坡路。 而社区中依靠民间自身的力量解决各种复杂的问题成为一种新气象。人们不再像过去一样靠参加某一个政党来表达自己的政治诉求,在多元文化环境中,单一的核心价值已丧失魅力。 ▲布拉格乌托邦博物馆门前的俄罗斯套娃 由于网络成为“沟通综合体”,“新的直接民主”成为可能。社会的内在动力强大弥补了政府撤出留下的位置。 2010年4月10日“黑色星期六”是二战以来波兰高层精英损失最多的一次,但这没有引发波兰社会根本性的变化,社会秩序良好、股市上扬。 这种自我修复能力以前所没有的。东欧国家都是小国,并不强大,但是它有一种内在的饱满和情绪上的舒缓。 反观俄罗斯,虚张声势的强大中有着脆弱的焦虑,俄国的强国家思维对社会结构的再造不利,长期以来被管制的社会是没有自愈能力的,社会的能动性很差,只有索尔仁尼琴等人看到了“管制社会”放开以后带来的人的“自主意识”和“自我负责”的水平存在很大的难题。 1993年11月索尔仁尼琴回国后号召人民参与并发展过去的地方自治运动,并定期出版《地方自治通报》,叶利钦于1996年夏天签署了地方自治法令,但是一直成效不显著。 2004年乌克兰发生橙色革命以后,俄罗斯又对NGO严加控制,制约了公民社会的发展,致使政府与社会呈现两种思维、两种话语。 俄罗斯的NGO组织单一,主要集中在环保、慈善、残障方面,由于国家管制,它们在公信力、资源的使用方面都存在很大问题,这类政府操纵下的非政府组织只不过就是政府机关包装下的资源转换的机构罢了,都有浓重的政治色彩。 官方对它的态度十分功利,只想通过它们赈灾扶贫,吸引外资发展经济,而害怕它横向联系,在这种情况下社会团体只是一种垂直型的隶属结构,在社会建设中是以打压社会自主性为主的,导致社会越建越小。 就如同没有臭氧层,阳光炙烤大地,而如果人们自主、自愿、自励、自律,从国家人变成社会人就不会出现这种局面。 ▌对后工业化时代文明的思考 剧变后的东欧总体来说并不太富裕,与发达的西欧相去甚远,民众满意度也不尽相同,但是却有一些值得我们深思的地方,比如在物质达到一定水平以后,鼓励人们多花点时间思考:什么是“较高的生活质量”?对人类而言什么是真正重要的事情?人类具有一些共同的原始点,在权力与市场的夹击下如何做到增进团结、消除矛盾、协调社会?怎样提升公共道德? 对文明的思考说来也简单,那就是重现“人文精神、人的自由发展和自然化的理论体系”,人不仅仅是物质的动物,它还追求意义,追求崇高,过度夸大和消费的带来的负面效应是:鼓励贪欲容易对人类价值形成误导;地球承载不了人类所有的欲望;罗马帝国的衰亡和中世纪黑死病都是对人类贪欲的惩罚。 ▲我相信你们让我担任此职,不是为了让我重复谎言……40年来,我们生活在道德被污染的环境中。——哈维尔1990年新年致辞 东欧经济发展速度虽快于老欧洲,慢于中国,但是比较悠闲和均衡,注重环保、社会平权、生活质量。很多人已经认识到,过去不惜一切代价追求国家强力,从人民剥夺财富、资源和自由来满足国家行为的现代化是错误的道路。 东欧人认为,现在不惜一切代价追求经济增长的方式也将会被证明是错误的,他们的发展理念是,不拜倒在物质主义、经济主义和消费主义的大旗下,坚持超越的信念,保留人类的精神家园。 东欧人喜欢用汤因比的一句话来形容苏联模式的垮台,“从文明衰落所造成的痛苦中学到的知识可能是人类进步最有效的工具”,现在他们正在从摆脱旧模式造成的痛苦中来走向复兴。 ========================== 陕西高校一老师跳楼前发朋友圈表示:请党和国家保护我家人ZT https://mp.weixin.qq.com/s/XRW3FSbd_cpZkNwOuw7dtw 近日,陕西一所高校的老师,临死前发布的最后一条朋友圈引发全网热议,这位老师发完朋友圈后,就从32楼跳下来。 今年才33岁,正是男人最辉煌的阶段,他却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他走上一条路? 跳楼老师最后一条朋友圈的内容是什么? 这位跳楼的老师名字为李某铜,1990年出生,研究生毕业于西安音乐学院,先后在俄罗斯格涅辛音乐学院、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进修,回国后在陕西学前师范音乐学院当老师,在学校负责声乐演唱课,博士学位。 他的最后一条朋友圈的内容:“陕西学前师范学院音乐学院党委书记和其他校领导,财务处长……收受我十万贿赂,引进我,让我做坏事,不然用其他老师暗示要杀我妻子,毁我家庭,我不愿意做坏事,所以自杀,我没有抑郁症,纯属被逼无奈,我请党和国家保护我的家人安全,家人们,这是我为你们能做的最后的事,我来生再见,我爱你们”。 李某铜发完这条朋友圈之后,就从32楼跳楼自杀。 这条朋友圈的信息量有多大? 1、从李某铜所发的朋友圈,他能够进这个学校当老师,是通过10万元贿赂得到的。 如果他所说的话真实,那么学校的某些领导涉嫌以权谋私和贪污受贿。 2、学校领导逼他“干坏事”,现在还不知道他所说的“坏事”是什么,但这件事肯定不小,不然他不会说:“我不愿意干,就有人暗杀他妻子,毁他家庭”,或者说他知道学校某些人的秘密。 李某铜这句话想表达出:“学校有人逼他做坏事,如果不做,最后的结果就是家毁人亡”。 3、李某铜用死来保护自己家人,足以说明这件事非常大,而且可能牵扯很多人,为了让警方明确调查思路,他特别强调自己不是抑郁患者,他跳楼是被逼无奈,用死亡抗争。 这件事曝光后,在网上引发网友热议,但其中的疑点非常多 1、李某铜研究生毕业于西安音乐学院,先后在俄罗斯格涅辛音乐学院、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进修,按理来说,他这种人才对各大音乐学院来说都非常抢手,为什么还要花费10万元才能进去呢!难道说现在学校越来越卷?有更高学历人与其竞争? 2、他只是学校的一位音乐老师,又不是学校的管理层,为什么学校领导要逼他“做坏事”?难道说李某铜有把柄落在别人那里,还是说他知道某些人的一些秘密? 3、为什么学校领导利用李某铜家人作为筹码,威胁李某铜帮他们“做坏事”,难道他们不怕情况暴露更加快? 李某铜妻子发声:丈夫曾向她表示,学校领导很坏,不给人活路 李某铜的妻子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她与李某铜在去年8月结婚,两人的感情非常好,李某铜会照顾她的情绪,工作上的事基本报喜不报忧。 但去年年底的时候,李某铜曾向妻子说过:“学校领导太坏了,不给人活路,他想辞职”。 李某铜妻子表示,丈夫非常热爱学生,热爱声乐表演,他在教学和专业上非常轻松,但由于是引进人才,学校会给他年度考核的指标,有一些科研任务,但学校不给他机会完成。 李某铜妻子透露,李某铜作为博士引进人才,每个月的工资到手只有5000元左右,而且学校还经常拖着几个月不发工资,9月份开学,从学生那里收了学费才补发一些。 李某铜妻子最后表示,李某铜是一个单纯正直的人,周围的老师同学和他的学生都对他的人品有很高的评价,而且她也从来没有发现丈夫有抑郁症等精神疾病的症状。 4月13日,她跟李某铜家人来到学校,但保安阻拦不让进,由于身体比较虚弱,再加上情绪比较激动,最后当场昏倒,后面被送去医院。 李某铜学生小朱发声 李某铜学生小朱表示:“有个特别的地方是,我们的声乐老师都有固定的琴房,新来的老师就算琴房不够,也可以去院长副院长琴房上课,但是李老师每次都要找没人上课的空教室给他的学生们上课”。 这位同学还表示,她虽然听说学校给老师的工资很低,但李老师从来不说别的,只是教课,非常敬业。 李某铜没有固定的琴房,可能是因为得到某些领导所导致,所以他每次给他的学生上课才不断找空教室。 从李某铜妻子、李某铜学生的评价来看,李某铜为人正直,而且热爱自己的工作,对学生非常负责,虽然工资不高,但在课堂上、家里基本不会把个人不好情绪表达出来。 就是这样的一位好老师,年纪轻轻就从32楼跳下来,而且从他生前发的最后一条朋友圈,可以看出他对某些人非常厌恨和不满,最后通过跳楼的方式保护自己的家人。 对于李某铜跳楼,不管是他的家人和学生都觉得非常突然,因为李某铜之前从来没有表现出有轻生的念头,而他的突然去世,肯定是某件事触碰到他的底线,而他的底线就是他的家人,特别是他的妻子。 其实这件事也透露出很多的问题 1、现在事业编、公务员原来越卷,很多人研究生、博士生挤破脑袋都想端铁饭碗,特别是两会后,各地开展清退编外人员,让更加坚定考事业编、公务员。 所以教师、医生、律师、公务员的竞争会越来越大,没有背景、实力不够强,真的很难在这些单位工作,现在的大环境跟过去不同了。 过去也存在花钱进事业单位、学校的情况,只是现在竞争越来越大后,花钱还不一定能进,因为大家都想进这些单位上边,就看谁的背景、关系更加上。 2、搞艺术的人骨子里很单纯、很正直,他们只希望安心工作,做好自己的教学工作,对于“做坏事”的行为,他们是非常厌恶的。 3、我们国家自从改革开放后,经济基本一路上涨,所以在那个年代,不少人都发财了,因为就业竞争没有那么大,而且很多领域都还存在空白。 但随着经济放缓,“新项目”越来越少,新公司越来少后,竞争更激烈了。 在创业公司上过班的人都知道,升职最快的方式是公司成立新部门,你跑到新部门后,公司开始招聘越来越多的人进来,你从底层员工变成小组长。 随着你管的项目越来越多,公司接的订单越来越多,你是不是有可能成为部门的管理层。 但公司进去稳定期,你不被裁员,给年轻人让位置已经不错了,你想升职只能等你领导离辞或者高升。 在很多发展停滞不前的行业,很多人已经4-5年没有得到升职了,工资不仅没涨,还有可能下降。 疫情结束后,很多人都表示,现在找工作越来越难了,现在大家开始求稳,所以公务员、事业单位再次受到大家的追捧。 由于应聘的人太多,这些岗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一开始普通大学毕业生有机会的,后来必须有名校学历,再后来要有名校加留学。 现在越来越多本科生抱怨,找工作真的太难了,很多岗位的竞争对手都是研究生、博士生,本科的优势越来越小。 由于各行各业的增量会越来越少,想打破阶层做人上人的难度不断提高,所以现在的人进入想卷又卷不动、躺又躺不平的状态。 写到最后:过去很多人利用家里关系谋工作,但随着民营企业发展进入平缓期,大家开始向事业编、公务员靠拢,以后这些行业的竞争会越来越大。 |
|
|
|
实用资讯 | |
|
|
一周点击热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复热帖 |
|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
2022: | 从语言比较看中西方思维和文化的差异 | |
2022: | 大难临头,只有毛泽东可以救中国 | |
2021: | 中共疫苗是垃圾! | |
2021: | 俄罗斯怒怼日本,福岛核废水到底有没有 | |
2020: | 对疫情的一些想法 | |
2020: | 关于被喝茶的经验分享及推特安全 | |
2019: | 30周年祭| 胡耀邦的最后7天 | |
2019: | 大卫·哈维:天下资本一般黑,中国没有 | |
2018: | 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 | |
2018: | 犯鸿茅药酒者,虽远必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