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景路
木屐本我天朝物,在我国始于春秋,盛于汉唐,是我国古人的日常穿着之履。至于传入日本的时期,据估计最早应是在魏晋晚期(也有说是隋唐时期)才传入日本的。
查日本关于木屐的历史,就透出了日本人的暧昧性,因为他们只是笼统地说“下駄”(即木屐)在日本上古时候就出现了,而根本不提源自中国一说。甚至有些日本人还拿《古事记》说事儿,说当初太阳神天照大神被她弟弟海神须佐之男气的躲入高天原的石洞里以致人间陷入黑暗之中,为引天照大神出来重新照耀世间,舞神天钿命就站在桶上跳英格兰踢踏舞,外加脱衣,踢踏舞不能没鞋呀,于是,日本某些人就据此说当时舞神一定是穿了下駄跳的脱衣踢踏舞,却是浑忘了就连那段历史都是云山雾罩无从可考的。陈寿的《三国志》中也曾有记载说日人“皆徒跣”,陈寿是三国时蜀汉及西晋的史学家,由此也佐证了起码在晋初时的倭国,尚无鞋可穿。
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有“脚着谢公屐,身登青云梯”。谢公者,南朝诗人谢灵运也。诗中的“谢公屐”就是指谢灵运登山所穿的木屐。由此,醉心于中华文化的日人始称“谢公屐”为“山屐”。平安时代后期的歌人大江匡房的《八月十五夜诗》中有“山屐田衣三五夜,短低帽放游天”传世。前吟后和,浑然天成,这倒是中日间关于“木屐”的一段佳话了。
木屐日语称它做“下駄”,却是近世以后的事儿,在那之前是一直称为“木履”的,后来又叫了“足駄”,江户时期,足駄的前后两个底齿分了高低,高者就还称足駄,矮齿的则叫了下駄。又有一说,是说“下”者,地面之意,“駄”即鞋的意思,合起来就是下駄了。
木屐虽传来日本,但直到江户前期为止,并没有发展太快,一般庶民还是以“草履”为主。到了江户后期,日本木业繁盛,木屐作坊开始大量出现,木屐也才成了普及物。日本人也由只限于雨天出门穿的木屐,在平时晴日也开始穿用了,而且男女皆流行。女人穿了木屐,和服款款,打着红油布伞招摇过市,就显得袅袅婷婷。而男人木屐配上便装和服,摇扇游于肆坊,亦让人想起永井荷风的《晴日木屐》。也看日本时代剧,每见江户武士打斗时,因穿木屐,就难以腾挪跳跃,惊险度刺激度自然减值。跑起来上身不动,全得靠下身出溜,滑稽之处,让人莫名的就想起京剧三岔口来。
战后曾有一段时期,因物质匮乏,日本人只有木屐可穿。拜朝鲜战争爆发所赐,日本军工企业在美国的支持下得以飞速发展,带动了日本经济腾飞,人们才开始有了皮鞋穿。1964年的东京奥运会,日本柏油路得以普及,至此,日本全民换皮鞋,木屐也就彻底进入了“下駄箱”(鞋柜),难得一见天日。现在若想看看日人穿木屐的样子,还得去舞伎出没的地方守株待“屐”,再就是夏季的花火大会和祭,每到那时,日本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就都会穿上一种称为“浴衣”的简易和服,脚踏木屐像赶集般去看花火、去跳祭舞。不过,说实在的,给人的感觉真的很美,尤其是三五成群的裸足木屐和服女孩儿们叽叽喳喳的行走在街上的景象,看过去,真的可以说是日本夏季的一首雅美的风物诗,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日本人穿木屐虽然也少见了,但毕竟还能得见,倒是木屐的源头我邦,却是可以说几乎绝迹了。至于原因,有人说是由于我们古人聪明,早就发明了木屐的替代品,还有人说,我国古代女性穿木屐没有流行下来是因为女人开始流行三寸金莲了,三寸金莲当然无法穿木屐了,貌似都有道理。但若用现代的眼光去打量一下,请问,是中山装适合穿木屐呢?还是西服适合穿木屐?拟或是旗袍适合穿木屐?当然都不是,只有传统汉唐服饰才配穿传统木屐,这正如和服配木屐一样,怎么看都顺眼,而我们的传统服饰在哪儿?所以说,归根结底是因为我们丢失了传统才导致了某些传统文化也丧失掉的。不过,这几年也有倒是也看到了一些好现象,那就是在全国各地掀起的汉服热和教授儿童行古礼、穿汉服活动等,至于能否恢复汉唐服饰以让国人在重大国家、个人的节日也能穿上民族服装展示中华古国形象,那还只能是拭目以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