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中文  
 
版主:bob
 · 九阳全新免清洗型豆浆机 全美最低
 
【连载】 红潮的那些事儿 21
送交者:  2014年08月31日13:06:55 于 [世界时事论坛] 发送悄悄话
向朱德伸出援助之手的,是他在滇军的老同学范石生。

范石生,滇军军阀。

国民革命军范石生上将,朱德一辈子最靠谱的兄弟。范石生是孙中山亲自封的上将,因为剿共不力,被蒋介石撸成少将,最后一撸到底,只能去当医生。老范实在是个多才多艺的人。他当将军时义气讲得惊世骇俗,不惜血本地给朱德送去了几千人的装备和上万银元(注意这个数字),任由朱德挖自己的墙角拉走人马,不然朱德也拉不起湖南大暴动来,号称“中国共产党的忠实朋友”;后来带兵带不下去了,改行做医生竟然做得风声水起,能治疗霍乱病,还治好过宋子文等人的风湿,不知是从哪学的本事。可惜他的结局实在凄惨,不明不白地被人行刺,死在昆明街头。解放后胞弟被政府冤杀,妻子被抓去劳教,弟媳、女儿都受牵连,生活凄惨。

 

同朱培德不一样,范石生属于那种劣迹斑斑的军阀。在广东的时候,四处胡作非为、欺行霸市的滇军就有他,拚命刁难黄埔军校的也有他。范军长不仅个人品德不好,经常吸大烟(鸦片),而且还特别嚣张跋扈,曾经当众打过蒋介石的耳光!

不管从哪个角度上看,范石生都属于那种典型的坏人。但不管范同学有多坏,他还是讲交情的,对范石生来说,同蒋介石搞好关系固然很重要,但义气更重要,如果老同学朱德需要帮忙,冒险得罪一下领导也无所谓。

朱德没敢找范石生帮忙,范石生却主动找到了朱德。面对老同学的困境和蒋介石的封赏,范石生做出了毫不犹豫的选择:他让朱德改名王楷,然后把部队全部“收编”成“手下”,配上一块安置的地盘,再不惜血本地给朱德装备大批弹药(每支步枪两百发、机枪一千发子弹),又送来大洋、军装,让朱德好好休整。

朱德快乐地在范石生的地盘住了下来。两个月后,范石生的教导团团长向蒋介石告密,在南京的巨大压力下,范石生向朱德通报了消息,又送上一大笔军饷,让朱德火速离开。

不管从哪个角度,范石生的选择都是绝对的赔本买卖。他亏了好几万大洋和大批枪弹,还严重开罪了蒋介石,但范石生没有丝毫后悔。同朱培德一样,他没有违背讲武堂留下来的那份义气。

一九二八年一月,朱德、陈毅带着休整扩充的两千多人,带着范石生补充的大批枪弹、大洋,伪装成“国军”(衣服都是现成的)来到湖南宜章。

宜章县城对“国军”大部队自然不敢怠慢,赶紧组织酒宴,为官长们接风洗尘。酒过三巡,这伙国军突然亮出枪,顶在所有人脑门上,然后亮出自已的旗号:工农革命军第一师!

宜章城就此轻松拿下,成为湘南苏维埃政府的办公地点。

南京对这伙“共党”当然不会放过,马上派出大部队围剿。朱德虽然能征擅战,却拚不过蒋介石的大军,苦苦支撑了两个月,又面临被围攻的境地,只好继续撤退。此时没有范石生那样的同学再仗义了,朱德的唯一选择,是毛泽东的井冈山。

在井冈山的那一头,毛泽东已经想了朱德很长时间。

早在二七年十月初,他就派何长工去湖南找省委,并要他打听南昌起义的部队下落。何长工费尽千辛万苦,险些被民团绑起来杀掉,终于赶到长沙接上线,然后在兵荒马乱里赶往广州,找朱德碰头。

倒霉的何长工好不容易来到广州,才知道起义军已经走了,一番折腾,何长工又去韶关,从范石生的部队那里打听到风声,终于找到朱德,最后带着朱德的口信,何长工又奔回井冈山给毛泽东传话。

二八年四月,下山的毛泽东和在湖南一路败退的朱德终于要会师了。

从理论上讲,朱德的做法,其实是违反党中央命令的。按湘南特委的指示,朱德应当率领暴动农民,在湖南来个中心开花,把南京的政府军打个落花流水,迎来革命的新高潮。

朱德手上能打的部队,只有几个团,蒋介石派来对付朱德的部队,是九个师外加一个教导团;而湘南特委的指示是硬拚,希望能拚出革命的奇迹。

同毛泽东一样,朱德也缺少为革命做糊涂鬼的觉悟。他和陈毅兵分两路,边打边撤,渐渐带着部队撤出了湘南,两批人马同毛泽东越来越靠近,却一直没有碰上面:没有电报联系,又不能打广告,大家只能在重重敌军中摸索。

第一支“会师”的部队,是湘南的梭镖营。

梭镖营本来是湖南宜章附近打土豪的二线部队,几百号人只有八十支枪。在南北夹击下,梭镖营吃不住劲,硬是越过重重封锁,往东转移到湖南的龙溪洞,营长认为朱德肯定会往东撤,所以到东边去追队伍,结果碰到另一支革命军,原来是毛师长(毛泽东)的队伍。

梭镖营营长顿时大喜过望,原来他们提前跟井冈山的毛师长会师了。营长立刻去找毛师长,告诉他们:我们也在找朱德!

迎到第一支队伍,毛泽东很高兴,也很失望。当然能先会到梭镖营,也是一个胜利,他好言好语地安慰了那位营长,然后继续摸索。

那位会师井冈山的梭镖营长,就是后来的开国上将肖克。

毛泽东在湖南苦苦寻觅,袁文才、王佐也在何长工的带领下,编成工农革命军第二团,下井冈山找朱德,他们碰到的第一个对手是范石生。

对朱德的朋友,范石生可以说是十分客气。两批人虽然都是真刀真枪,却没有红脸的意思,相互间放了几枪,把人“赶”开就算了事,甚至总攻时还通报一声,让对方提前做好回避工作,何长工十分顺利地带着队伍通过防区,一路来找朱德会师。

在何长工附近转悠的,是陈毅的部队。

陈毅的日子十分不好过。他手下都是一些暴动的农民,军事素质十分不过硬,却带着大批家属和整个湘南特委机关,队伍拖出几十里地,老人小孩到处都是,说是军队,还不如难民团。被国民党的主力部队追得满地跑,终于在资兴城跑不下去了,不得不硬着头皮打了一仗。

一群主要以大刀、梭镖为武器的农民军对阵正规军,结果可想而知。陈毅被打得十分凄惨,大批从南昌起义走出来的老兵倒在机枪面前。眼看要支撑不下去的时候,何长工顺着枪声正好赶到,从侧面杀出来,这才冲散敌军,救了陈毅的急。

在此之前,何长工和陈毅设想过很多会师的场景,各种高大上的感人情节都有,就是没想到这种狼狈样子。一身硝烟的何长工和陈毅面对乱糟糟的战场,都尴尬得说不出话来。

千辛万苦,好不容易碰上大部队,陈毅顾不上同何长工诉说离别之情,赶紧收拢部队,准备一块上井冈山。

情况仍然非常紧急。袁文才的第二团只有几百号人,而追兵有一个师,虽然被冲下去了,很快又会盯上来。陈毅和袁文才急急忙忙地向酃县行军,希望能尽快见到毛泽东、回到根据地。就在他们一心一意上山的时候,有人却站了出来,拦住队伍前进的路,坚决地告诉大家:不能去井冈山,我们要回湖南!

站出来拦路的,是湘南特委的党领导。

根据斯大林在莫斯科定的基调,上海中央和湖南省委的决定是在湖南暴动、一举夺取全省。湘南特委虽然跟着陈毅,却并不服从指挥,而且本着党指挥枪的原则,他们的意见还要高过陈毅。

对这帮马列主义二大爷,陈毅真是伤透了脑筋。

虽然他们都是读过书的人,但读书人脑子进起水来,比一般文盲只有更加愚蠢,湖南革命失败,他们的瞎指挥要占很大一部分责任。特委们不管追兵,不管兵力,只知道自已是湘南特委,不是井冈山特委,他们的任务是在湘南搞革命,不是去井冈山搞革命。特委们还提出,离开湖南躲到山沟里,是可耻的逃跑主义,坚决不能走!

陈毅苦苦劝说几个领导,好容易从封锁线里冲出来了,打是打不回去的,他们几十个人就几支小手枪,口音和装束都不一样,还挑着显眼的印刷机,怎么可能走得回去?

不管陈毅如何劝说,几个二杆子就是不肯松口。他们十分坚决地表示,回到湖南即使送了性命,那也是革命的死,是光荣的死;如果跟着跑到井冈山去,那就是背叛革命,是右倾路线,是想都不能想的终身大错。

陈毅实在劝不动,旁边的何长工只好站出来打圆场。千不该万不该,何长工无心说了一句话,“要不我们先去见毛泽东,再商量一下?”

不提毛泽东还好,一提特委们都是火大。毛泽东是最大的逃跑分子,刚刚才被开除出政治局,这种人多提一次名字都是思想退步,找他商量显然只可能在错误路线上越滑越远。特委们干脆拿出领导的架子,不跟陈毅啰嗦,挑起行李直接走人。

看着一伙干部们雄纠纠气昂昂的身影,陈毅心里很难过,他知道这批人走不了多远。果然,他们很快就被民团抓住,然后一个个剁成两截,成为墙头上的展览品。

顾不上悲痛或景仰特委们的大无畏精神,陈毅在何长工带领下,全速向酃县行军,找毛泽东碰头。

陈毅在资兴九死一生的时候,朱德正带着另一路部队悠哉前行。

虽然都是工农革命军,大家的待遇却着实不一样。由于朱德老大名头太过响亮,暴动时又极其生猛,在那时的农村人眼里简直就是三头六臂,普通民团听到他的名字掉头就跑,根本不敢找他的麻烦,而国民党正规军一面要追踪,一面还要受附近的毛泽东骚扰,也打不起精神来对付他。很快朱德就赶到酃县,同何长工、陈毅碰了头。

终于会师了,然而毛泽东不在。

当几支大军都在酃县碰头的时候,毛泽东正带着部队往井冈山急赶,怕根据地出问题。才赶到宁冈,后面传来会师的消息,毛泽东赶紧转向,又往酃县急行军。

根据地固然重要,但会师也很重要,比起湘南特委的低智商,毛泽东在重要问题上头脑还是很清楚的。

一九二八年五月四号,朱德、毛泽东会师庆祝大会在宁冈隆重举行,从此朱德同毛泽东的名字联在一起,再也没有分开,直到中华民国的旗帜黯然飘落在南京。

毛泽东很高兴。

朱德的到来,使井冈山的工农军力量大大增强。原来他只有两个小团、一千多人,朱德休整时招兵买马,硬是带来了两千多正规军,还有机枪和迫击炮等重武器,朱德又是职业军人,马上搞起了正规化建设,手把手地教毛泽东等人各种军事知识。

对毛泽东和红军来说,这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重要过程。

朱德来井冈山之前,红军里面也有个把正规军官,但数量不多,带不动整体战术水平,毛泽东自己也只是理论方面擅长。而朱德是军校出身,又有多年带兵经验,自己就能培训合格军官,他的队伍融进红军之后,经过一番传帮带,整个井冈山部队的战斗素养迅速提高,很快就达到了正规军的水平。

除了正规军的加入,还有一件事让毛泽东喜出望外:有一万多湖南暴动的农民跟着来到了山上。俗话说无湘不成军,湖南人打仗极其生猛,不管是白军还是红军都十分得力,这批暴动的农民立刻成为大扩军的主要兵员。

三个星期后,根据上海中央的命令,全国工农革命军正式改名工农红军,朱德、毛泽东的井冈山部队被编为工农红军第四军,下辖三个师、九个团。其中军长朱德,党代表毛泽东,三个师长分别是朱德(兼任)、毛泽东(代任)、陈毅。

这一年,朱德四十二岁,毛泽东三十四岁。

井冈山会师后红军营以上军官

红四军军长朱德、党代表毛泽东、参谋长王尔琢、政治部主任陈毅,下辖

 10师:师长朱德(兼)、党代表宛希先,下辖

  28团,由原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原南昌起义残余部队)改编,团长王尔琢,党代表何长工

      第一营:营长林彪,党代表熊寿祺

      第二营:营长袁崇全(后叛变),党代表:杜松柏(后叛变)

      第三营:营长肖劲,党代表:吴弼

  29团,由原工农革命军第三师(原湘南起义部队中的宜章农民军)改编,团长胡少海,党代表龚楚

      第一营:营长朱舍我

      第二营:营长李光化,党代表:胡世俭

      第三营:营长肖荣标,党代表:彭晒

11师:师长张子清(由于张子清在酃县战斗中腿部负伤,由毛泽东代理)、党代表何挺颖,下辖

   31团,由原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原秋收起义残余部队)改编,团长朱云卿,党代表何挺颖兼

      第一营:营长员一民(后陈毅安),党代表:毛泽覃

      第三营:营长伍中豪,党代表:杨岳彬(后叛变)

  32团,由原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二团(原井冈山农民自卫军)改编,团长袁文才,党代表陈东日,副团长王佐

      第一营:营长袁文才(兼),党代表:陈东日(兼)

      第二营:营长王佐,党代表:康健

12师,师长陈毅(兼),党代表邓宗海,由原湘南起义部队中其它各部改编

   第三十四团:团长邓宗海(兼),党代表:刘泰

   第三十五团:团长黄克诚,党代表:李一鼎

   第三十六团:团长李奇中,党代表:黄义藻

对湖南、江西山区一小批境外势力挑唆的群体性事件,蒋介石并不在意。共产党是在不断挑起暴动,但并没有太多能耐,基本上只要正规军一去,立刻就土崩瓦解,留下一堆人头和冒烟的房子。蒋介石十分相信,比起拥兵几十万、割据一方的几个大军阀,几个泥腿子只是小菜一碟,等他解决完手上的事情,随便轻轻一扫,就能把共产党扫得干干净净。

蒋介石很放心,朱培德很担心。

虽然和朱德有生死交情,虽然他有意放朱德拉走队伍,但红军四处扩张总不是件好事,尤其是这帮人说要去广州,最后却跑回他的地盘上闹革命,直接侵犯了做军阀的底线。他已经尽了兄弟的义气,对方却便宜占个没完,终于把交情闹得一干二净,只剩下战场相见的决心。对朱培德来说,几伙小土匪并不是问题,问题是井冈山的位置太特殊,正好处在湖南和江西之间,如果派兵攻打,最大的战果无非是毛泽东跑湖南去度几天假,等他撤军以后再回来,继续开张。

湖南不是朱培德的地盘,而且几派军阀之间正在刀兵相见,朱培德如果冒冒失失地趟进浑水里,搞不好会被人当成摸鱼的,到时剿匪不成反变匪,被湘军们群殴一顿,也是很自然的事情。

朱培德不能解决湖南的问题,但他清楚地知道,凡是有困难的时候,找领导总不会错的。早在三月份毛泽东被撸掉党籍的时候,他就给南京政府发了一封长电,请求中央协调湖南方面派兵,同自已联合进攻,“会剿”井冈山的“共匪”。

对朱培德的请求和难处,南京和湖南都心里有数。事情再怎样多,共还是要剿的,于是在蒋介石的协调下,湖南的程潜和江西的朱培德联起手来,准备联合进攻井冈山。

从资历上讲,程潜是毛泽东从前当兵时的上司,朱培德则是朱德的上司,可以说是老领导教训不听话的下属,而他们排出来的进攻阵容也着实豪华。作为地方实力派,程潜一气派出四个师加一个团的兵力,由吴尚指挥,分别是第一师、第二师、第三师、独立团和许克祥的独立第三师;而朱培德虽然寒碜些,也派出了自已的嫡系滇军,由王均指挥,下辖第九师(杨池生)、第二十七师(杨如轩)和独立第七师(刘士毅)。两家都信誓旦旦,表示一定要精诚团结,合作无间,清除共匪,永保平安(以下省去几百字)。

收到敌军大举进攻消息的时候,毛泽东和朱德正在井冈山收拾残局。

由于周鲁“绝对正确”的瞎指挥,井冈山部队全部被拉去湘南搞革命,根据地一片空虚,地主武装和保安团趁虚而入,大肆烧杀。好不容易建起来的一点基业几乎全部毁掉,大部分基层组织也被摧毁,除了毛泽东偷偷在茨坪留下一个排、起到一点掩护作用外,其他地方基本上都成了废墟。

把部队拉出去,毛泽东当然是有算盘的。省委叫他们同朱德会师,是为了攻打大城市,他却跟朱德一道钻进山沟里,把井冈山做大做强;但在给领导的报告里面,大家压根也没提这一条,反而愤怒控诉根据地弄得这么空虚,以至于受了如此大的损失,都是因为周鲁要求放弃根据地、全军突击湘南。毛泽东一面找中央告状,一面和朱德商量,如何应付吴尚、王均的联合进攻。

敌情是相当严重的,留给他们的时间并不多,因为领到命令之后,二十七师师长杨如轩已经迫不及待地从永新出发了。

杨如轩,云南滇军出身,同范石生、朱德都是讲武堂的老同学、老战友。

作为一块闯天下的兄弟,杨如轩同朱德很有点交情。当年讨伐袁世凯的时候,杨如轩还是个营长,带着敢死队冲在前线打得全身是伤,硬是坚持到了朱德带兵赶来接应,也算是过命的革命友谊;后来朱德从南昌拉队伍,他虽然没有投奔革命,却偷偷地给起义军让过路,前前后后还送过一些好处,算得上是仁至义尽。

可是再好的交情也有用完的一天。朱德兴高采烈地找毛泽东会师时,他们已经成了党国的公敌,还要跟朱培德抢地盘里,实在是不够兄弟意思。杨师长认为,滇军的内部矛盾应该内部解决,具体来说,就是由他收拾这帮土包子。

为了防止被其他人抢头功,他以最快的速度组织了三个团,其中左路八十一团进攻遂川,右路七十九团进攻龙源口,他则带着八十团坐镇永新。整个作战计划写得有板有眼,既有主攻、又有辅攻,还留出了指挥官直接掌控的预备队,行动也十分快速,完全符合军校里的要求,充分体现了老一代滇军良好的军事素质和名将风范——至少杨师长是这样认为的。

必须指出的是,虽然只是地方上的反动军阀,杨如轩却并不土气,甚至可以说很有几分时尚觉悟。杨师长平时最喜欢听音乐,到哪都带着他的西洋留声机,没事就坐在太师椅上普及艺术欣赏,极有儒将风度。比起一身尘土、成天穿着草鞋钻山沟的朱德,他的形象十分高大上,可以说领导了新一代革命军人的潮男形象。

率领大军出发的时候,杨如轩全身轻松,心情愉快,对成功没有丝毫怀疑。用现在的话来讲,他应该感觉自己萌萌哒。

很明显,单纯的杨师长不明白,靠形象是打不了胜仗的,他确实在会剿作战里做到了青史留名,不过却不是威名,而是笑名。

著名的哲学家、军事家、政治家王阳明说过,兵法的终极要旨在于“此心不动,随机而行”,朱德和毛泽东虽然不是他的粉丝,却无师自通地领悟了兵法的精髓。在收到杨如轩的进攻情报后,朱毛很快达成一致意见:集中兵力,歼敌一路。

此时井冈山的兵力并不宽裕。虽然成立了三个师,但很快就调了五个团去湖南,根据地能保留的,只有二十八、二十九、三十一、三十二团。

对这个结果,毛泽东很无奈,但他没有办法。一来他的领导是湖南省委,二来井冈山太穷,产粮实在有限,养活四个团都捉襟见肘,要真的九个团一齐在山沟里吃饭,不等朱培德进攻,自已就先饿死了。四个团听上去不少,其实火力着实寒碜,二十九团情况更是差到极点。整个团主要由宜章农民组成,不仅缺少军事训练,而且装备也缺,全团只有两百多支枪、两门迫击炮,其他的都是梭镖、大刀之类冷兵器,说是主力团,火力还不如敌军一个营。

但是朱毛没有别的选择。三十二团是袁文才、王佐的老底子,地形熟练,必须留在根据地守家,能出动的只有二十八、二十九、三十一团,打得过要打,打不过也要打,不然就是死路一条。毛泽东很快同朱德等人在宁冈召开军事会议,研究怎样对付杨如轩。

这次会议开得简单明快。几个人都不是外行,迅速定出了战术原则:集中兵力吃掉一路,赶走另一路。根据这一原则,毛泽东带着三十一团堵截右路敌军,朱德、陈毅、王乐琢(军参谋长)则带二十八、二十九团对付左路敌军,争取吃掉一边。

朱德和毛泽东迅速分了开来。带着二十八、二十九两个主力团,朱德离开井冈山地区,来到一个叫黄拗的地方,很快走在前面的二十九团碰上了敌人。

在二十九团对面的,是杨如轩的八十一团先头营。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北美最大最全的折扣机票网站
美国名厂保健品一级代理,花旗参,维他命,鱼油,卵磷脂,30天退货保证.买百免邮.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13: 网民称“狼牙山五壮士欺压百姓”被警方
2013: 法学教授说:警方本来已经对李天一法外
2012: 旧贴重温:薄熙来和王立军分别辞去人大
2012: 最新:薄熙来人大代表资格继续有效 z
2011: 比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恐怖1万倍的资产阶
2011: 熊飞骏:第二次文化大革命离中国人到底
2010: 索马里海盗强行冲击中国护航编队 重机枪
2010: 此文让攻击汉字者喷血而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