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代指定接班人的偶然与必然 邓小平为何选择了胡锦涛? |
送交者: 2012年11月16日16:36:41 于 [世界时事论坛] 发送悄悄话 |
|
隔代指定接班人的偶然与必然 邓小平为何选择了胡锦涛?然而,从初登大位时的“谁是胡”(Who is Hu?),到交出手中权杖时“这就是胡”(This is Hu),胡锦涛走了整整20年。从20年前被“隔代指定”,到10年前正式“登基即位”,“为什么是胡”的疑问一直伴随在他左右。而今,在胡锦涛卸任中共最高领导人之际,这似乎可以给出一个较为确定的答案。 回顾“江胡”两个时代的历程,在经历江泽民时代市场经济高速发展之后,中国需要胡锦涛这样一直在贫困地区当政,熟络“基层群众”,对于民间的疾苦有着更为深刻的了解的领导人。而这也正是具有战略眼光和远见卓识的邓小平这一代政治强人做出的最为合理的布局,从某种意义上,胡锦涛的被选择是偶然也是历史的必然。 脱颖而出的“神秘人物” 20年前的秋天,中共十四大,胡锦涛以49岁的年龄晋升政治局常委,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江泽民还特意向中外记者介绍了他。自那时起,作为主管党务、理论、教育、组织人事、民族事务等工作的核心成员,胡锦涛在参与决策重大事务方面,担负起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1993年,胡锦涛接替乔石担任中共中央党校校长一职。 在胡锦涛突然“冒升”到中共最高决策层之际,海内外的研究者们则都在紧张地翻箱倒柜,提出一系列疑问:他是什么样的人,有何政绩,观念如何,是哪个派系的,或者是否豪门之后;他快速窜升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会得到中共元老的青睐;亿里挑一,是因为他的干练,还是恰恰相反,因为他的平庸? 中共中央在1992年十四大后所正式公布的常委简介中,关于胡锦涛是这么写的: 胡锦涛,生于1942年,安徽绩溪人,1964年4月入党,1965年7月参加工作,清华大学水利工程系河川枢纽电站专业毕业,工程师。 1959-1964年,在清华大学水利工程系学习,并任政治辅导员; 1965-1968年,在清华大学水利工程系参加科研工作,并任政治辅导员(“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终止); 1968-1969年,在水电部刘家峡工程局房建队劳动; 1969-1974年,任水电部第四工程局八一三分局技术员、秘书、机关党总支副书记; 1974-1975年,任甘肃省建委秘书; 1975-1980年,任甘肃省建委设计管理处副处长; 1980-1982年,任甘肃省建委副主任,共青团甘肃省委书记(1982年9月—1982年12月); 1982-1985年,任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青联主席,共青团中央第一书记,六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 1985-1988年,任中共贵州省委书记,六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 1988年起,任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第十二届中央候补委员、委员,十三届中央委员; 中共十五大后公布的简介中,又加上了: 1992-1993年,任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 1993年起,任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党校校长; 而今的胡锦涛简历,又加上了: 1993-1998年,任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党校校长; 1998-1999年,任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中央党校校长; 1999-2002年,任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央党校校长; 2002-2003年,任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央党校校长(2002年12月不再兼任); 2003-2004年,任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 2004-2005年,任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 2005-2012年,任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 2012-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 但是这样官样文章的介绍,对于普通的中国老百姓来说,只是一堆越来越响亮、越来越显赫的官职头衔的堆砌,在他们眼中与其他中共高官的简历并无二致,看不到一个“有血有肉”的胡锦涛。 那么,胡锦涛是怎样在中共数以万计的官员中脱颖而出的呢?一个流传极广的说法是,在筹备十四大、酝酿中央领导层的人选期间,邓小平曾经说过:“我看胡锦涛这个人很不错。”这句话也普遍被认为是定音的一锤——1992年初邓小平说话的分量,毕竟是不容任何人等闲视之的。 2002年4月,即将登上中共最高领导人大位的胡锦涛访美前夕,美国《时代周刊》的亚洲版将他作为封面人物,并以6页的篇幅作了详细介绍。但是全篇充满了这样的疑问:“Who's Hu?”作者利用胡锦涛姓氏的谐音,巧妙的玩了一个文字游戏:“Who's Who”(西方的名人录)和“Who's Hu?”发音完全一样,更凸显了西方世界对胡锦涛的陌生。 这篇文章的提要,就用了这样一个句子:“《时代》深度研讨胡锦涛——一个被指定为中国未来主席的神秘人物”(Mystery man)。 有一个广为人知的一个轻松小插曲,从侧面印证了胡锦涛在冒升为党中央常委之前,在中国大陆的知名度也同样是是何等的有限:1992年10月19日,在十四大结束的第一次记者招待会上,江泽民率领新出炉的中央政治局常委出场亮相,一一介绍。当最后介绍到胡锦涛时,他说:这个年轻人只有49岁。翻译刚刚将这段话翻译成英语,会场内600多中外及港澳台记者爆发出哄堂大笑。 原来,外交部来的翻译马雪松,竟将“年轻人”翻译成了“Young women”(女青年)。江泽民抓住机会来显示自己英语水平,用英语纠正了翻译的口误,没想到这个翻译用英语重复江泽民的纠正,却仍然将“年轻人”翻成了“Young women”!马雪松后来解释说:“我当时根本没看见胡锦涛长得啥样,隐隐约约将他当成了与他同时在团中央任书记的刘延东。” 地方经验助力胡锦涛上位 要探究胡锦涛这样一个“神秘人物”如何能被选中并进而登上大位,就要从他的地方经历开始剥析。 胡锦涛的政治生涯,一直和“年轻”、“艰苦”两个名词同行。1985年,他离开共青团中央第一书记的位置,被任命为贵州省省委书记,成为中国大西南最贫困的贵州省主政者。那一年,他42岁,是全中国最年轻的省委书记。1988年年底,胡锦涛出任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直到1992年进入北京最高决策层。 胡锦涛在地方的经历被一些海外观察家认定为毫无建树,直指他在贵州3年多,贵州仍未摆脱贫困;在西藏3年多,西藏乱象仍未改观。然而,抛开偏见,现实果真如此吗? 从现有的历史资料来看,胡锦涛并没有把贫困的地方当成自己政治上的跳板,而是表示希望长期留在贵州工作。1985年7月,他到任的消息刚刚传到黔西北最边远的地区时,他人就已经到了贵州,令当地正准备迎接的官员大吃一惊,展现出新任省委书记的不同凡响。 当时,胡锦涛沿着贵州和云南、四川、广西交界的边缘地区走了11天,轻车简从地访问了12个县的许多村寨和厂矿,这些地方大多是少数民族聚集地区。面对闻风赶来的记者,他说:“自从踏上了贵州的土地,我就觉得自己的命运已经和贵州3,000万父老兄弟的富裕、幸福连在一起了。”到1987年年底,他用了两年时间跑遍贵州86个县、市、区。? 1987年秋天,中共十三大之后,政治体制改革又小心翼翼地迈出了步伐,胡锦涛在贵州也开始行动起来。1988年,贵州开始从党政分开入手,从省级和企业做起,连续制定了《贵州省省级党政分开实施方案》、《中共贵州省委机关机构改革近期实施方案》,重点解决省委和省政府的职能划分,相应调整省级党的组织形式和省委工作机构。 在胡锦涛主导下,贵州省还开始大规模的机构改革,先后撤销了省人事局、劳动局、统计局、审计局、工商局、物价局、对外经济协作办公室、计划生育委员会、人防战备办公室、省教委、国防科工办11个部门的党组,政府系统逐步建立起行政首长负责制。 1988年10月,胡锦涛面临在贵州的一次重大考验。在各地学潮的影响下,贵州大学一些学生因为矛盾引发争斗,结果导致数千名学生冲出校门,上街示威游行,到省政府大院请愿。在这起突发事件的处理上,胡锦涛充分展现了灵活的手腕。他连夜召开会议,并深入到学生当中与示威大学生进行商讨协调,这种温和措施成功地化解了学生们的怒气,事态很快得以平息。 在贵州工作了3年,正当他在贵州的工作初见起色时,1988年底,中央一纸调令,胡锦涛离开贵州,前往中国另一个最艰苦也是最特殊的地方——“世界屋嵴”西藏上任,成为“驻藏大臣”。当时西藏局势紧张,“一部分藏人正在进行分裂活动”。当时有分析认为,胡锦涛这次临危受命与他在贵州时的时政,尤其是波澜不惊地平息学生示威有直接的关系。 刚刚到西藏时,人们把胡锦涛与他的前五任书记相比,发现胡是唯一个文职出身的书记。不过,这个文职出身的书记也有铁腕的一面。他一方面与藏族干部搞好关系寻求支持,一方面主张对“藏独”采取强硬手段。1989年3月,要求西藏独立的人士举行示威游行,发生了拉萨事件,胡锦涛迅速宣布戒严,将事件抚平控制了局面。他的“一手硬,一手软”不仅控制了局面,而且使他更进一步获得了中共高层的欣赏与肯定。 普遍认为,邓小平等中共高层认为胡行事果断,对共产党忠诚,使胡进一步得到赏识。 有人说,胡锦涛是个比较幸运的人,他的仕途基本上算是一帆风顺。虽然胡锦涛不像中国其他历任领导人那样经历过许多的人生挫折和仕途风浪,但他几年间在中国几个最艰苦的地区工作的独特经历和所作出的成绩,无疑为他的仕途发展增加了重要的砝码。 北京权力中心的10年蛰伏 20世纪80年代,中央最高决策层呈现出老龄化趋势。面对国际环境的风云变幻和现代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邓小平多次表示,要选一些年轻一点、精力充沛一点的人进政治局,进常委会更好。而在当时那一批年轻官员中,胡锦涛无疑是脱颖而出的一个。? 1992年中共十四大结束时,49岁的胡锦涛成为中共中央政治局最年轻的常委,排名第一的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主抓党务工作。在政治局常委中排名“老七”的他,还有一重身份——江泽民的接班人。 中国大陆实行的是共产党的绝对领导,“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毛泽东曾经说过中国传统社会中有神权、君权、族权和夫权四条绳索,而当今的中国,取代这四条绳索的则是无所不包、无微不至、无远弗届的党权罗网。胡锦涛正是党权的主管:中共的组织发展、管理,党员、党干的升降进退、素质提高,党纪的执行,党风的整顿……全都由他来一把抓,一如当今他的继任者习近平(专题)。 而从他个人来讲,这也是不折不扣增强个人凝聚力、扩大自己领导基础的机会。就在胡锦涛当选的次日,他就以全新的身份在公众面前亮相、处理公务了。从公开报道看,从会见法国共产党代表团,到会见优秀科技人员、中国航天事业功臣;从代表党中央出席总工会执委会、会见共青团代表并讲话,到出席授予警衔仪式……这些公务虽然都是不具有多少实质性的礼仪活动,但这些都向外界表明他手中已握权杖。 1993年,胡锦涛接替乔石担任中共中央党校校长一职。中央党校是中共培养党务干部的最高学府,一直是高级干部的培养摇篮,每年都会有不同批次的官员在这里“深造”,而由此走出的官员往往都会“更上一层楼”。可以说,中央党校是中国官员晋升的必经“熔炉”,而胡锦涛就是这里手握“镀金”大权的那个人。 1998年,在成为党和国家领导人,并正式成为以“江泽民总书记为核心”的中共第三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的第六个年头,胡锦涛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简称国家副主席)。1999年,再任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简称军委副主席)。 按照中国1982年制定的宪法,国家主席职务是象征性的虚位元首,具有最高的地位并享有国家的最高代表权,但不独立决定任何国家事务。而副主席的职务,则更是象征意义远大于实质。但自胡锦涛开始,接班前兼任国家副主席与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共中央党校校长、军委副主席5职(渐次获任),因此握有实权。现今的习近平也沿袭了这一惯例。 然而,纵观胡锦涛登上大位之前的10年“太子”生涯,可以看出,他延续了地方大员时期的“低调”作风,乃至于他的不苟言笑,甚至被普遍认为是木讷。在美国《时代周刊》亚洲版曾经刊发的题为《接替掌舵》的深度报道中,用“一张木脸”、“蜡制的”来形容胡锦涛,而这类对胡锦涛的形容也比比皆是,这也在10年之后固化为外界对于胡锦涛的第一观感。 之所以如此,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胡锦涛本人的谨慎:他不喜欢张扬,不喜欢过多曝光。熟悉胡锦涛行事风格的观察人士指出,他的风格可谓“言行如一”。多年来,胡锦涛都不愿宣传自己,对新闻界的采访,他也是能避则避、能躲则躲。还在贵州当省委书记时,他到北京开会,便一再提醒记者,不要对他个人的活动进行报道,“以免招惹不必要的麻烦”。 更为重要的原因是,他清醒地知道中国的政治生态,在他那个位置上能做的只能是“不动声色”,积蓄力量来创造自己的传奇。中共十六大上,胡锦涛率领第四代领导人顺利接班,说明他10年来所采取的策略是成功、有效的,因为在中共的政治中,“出头的椽子总是先烂”。 那么,在1992年成为政治局常委,到2002年从其前任江泽民手中接过权杖,10年蛰伏的胡锦涛究竟在干什么?接近中共高层的观察人士指出,胡锦涛此后的执政思想正是在这一个时期形成的。上任之初,胡锦涛就到中共红色圣地西柏坡宣誓了他“以民为本”的施政纲领,“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表述也被称为“新三民主义”。 在这一理论基础上,胡锦涛在上位之后的10年悄然间进行了一场“平民革命”,比如取消农业税,让亿万农民获益,推进农村各项改革;修改保护劳动者权益的《劳动法》;推动面向全体国民的社保和医疗系统改革等等。相比于西方国家,如若推动这些全民改革,不知要争论多久、履行多少程序后才能真正实施,而中国的这场变革则显得波澜不惊。 说到取消农业税的政策,许多农民的表述是“共产党又回来了!”由此可见胡锦涛的这场革命深得民心,也再次夯实了中共政权根基。 更为重要的是,胡锦涛的这些改革实际上是对邓小平提出的“改革开放”进行了一场拨乱反正,不再仅仅以坚持发展经济为中国的核心任务。他调整了改革开放的“先富论”,开始引导中国走向理想中的“共富”。他其后所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执政能力建设等一批理论,据信都与那一段蛰伏日子紧密相关。 执掌大权,偶然中的必然 2002年春,在中国领导人江泽民、李鹏、朱镕基、温家宝等人联袂出访各国的外交攻势中,胡锦涛出访马来西亚、新加坡和美国是最后的、却是最引人瞩目的压轴戏,尤其是胡锦涛当年的美国之行,还掀起一场“认识胡锦涛热”。海外传媒以空前规模和声势,对胡锦涛做了巨细无遗的报道。 就在胡锦涛访美后的半年多时间,胡锦涛正式从江泽民手中接过权杖,就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并最终于2003年和2005年接任国家主席和军委主席,集党政军三权于一身。然而,即便是时至今日,对于“为什么是胡”,外界也仍然颇为迷惑。 在地方执政6年,胡锦涛统管的都是边远穷困省区,也是商品经济最不发达的省区。而他在黔藏两地并没有拿出出色的政绩,充其量只是做到了稳定局面,却未能做到腾飞和突破——中国当时最走红、在经济上最财大气粗的是东部沿海诸省,这也是他当年被隔代指定为接班人最为外界质疑的地方。 不过,这条缺陷,从另一个角度解释也可以成为优势:江泽民、朱镕基等都是来自最富裕发达的上海,那么政治局常委班子中有从西部落后地区来的,倒可以更具广泛代表性,形成制衡,减轻倾斜之感。而这显然全都被“钦点”胡锦涛为隔代接班人的邓小平看在眼里,并进而成为胡锦涛获得元老们广泛认可的关键。 关于胡锦涛如何被发现、如何被拔擢到最高领导层,第二代领导人隔代指定他担任未来接班人是确有充分理由还是如同掷骰子一般掷到谁就是谁,当时有看法认为有两种可能性:一种可能性是理由确实有,不过一般人肉眼凡胎看不出,只有选中胡锦涛的人“别具慧眼”,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发现他有继承大统的潜在条件;第二种是根本就没有理由,胡锦涛能被选中,完全是一种偶然性在起作用。 在中国社会和权力体系中,一代人掌权时间甚长,而上一代领袖不允许下一代领袖改弦更辙,出于“政策连续性”、“权力稳定性”考虑,在选择接班人上,服从领导、“对党的事业忠诚”可谓是最高准则。胡锦涛在中央需要人到贵州、西藏时,服从组织安排,二话不说,不叫困难,这或许也是他能够获得元老青睐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 北京当年传得有鼻子有眼的一段故事:邓小平找江泽民去谈十四届领导班子,问对胡锦涛怎么安排。江泽民说,他的身体不适应西藏高原气候,可以安排到水利部当部长。邓小平一听大笑:太小了吧!这个年轻人,一是有人品,对胡耀邦有情有义;二是有原则,对西藏分裂活动不手软;三是有经验,干过基层工作,作过团的工作,当过贵州和西藏的一把手;四是熟悉西部,长期在西部工作;五是年轻,不到50岁。虽是传言,但胡锦涛所得到的认可由此可见一斑。 回顾从江泽民到胡锦涛中国20年的发展历程,在经历江泽民时代市场经济高速发展之后,中国显然需要胡锦涛这样一直在贫困地区当政,熟络“基层群众”,对于民间的疾苦有着更为深刻了解的领导人。这正是具有战略眼光和远见卓识的邓小平这一代政治强人作出的最为合理的布局。 从这个角度来看,即便当时被选中的不是胡锦涛,也会是赵锦涛、钱锦涛或者孙锦涛、李锦涛……而胡锦涛主政中国10年,某种意义上说,是偶然也是历史的必然。 |
|
|
|
|
实用资讯 | |
|
|
一周点击热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复热帖 |
|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
2011: | 美国派兵澳大利亚没人谈? | |
2011: | 隔壁老女人在训儿子一样训太黑三好呢, | |
2010: | 芮成钢:中国有极少部分人对代表这个词 | |
2010: | 共产党再腐败, 但能把亚运办成全运;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