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主:bob
    
 · 九阳全新免清洗型豆浆机 全美最低
 
我们被白白浪费掉的竞争力 | 跨越竞争的悖论(二)
送交者: 一枪中的 2022月12月29日17:16:17 于 [世界时事论坛] 发送悄悄话
回  答: 競爭力的核心是看到真相的能力 | 跨越競爭的陷阱(一) 一枪中的 于 2022-12-29 17:15:34

上回我们讲到,有两种对于“真实存在”的看法摆在我们面前,一种是把事物的因果作用,功能和能量当作“真实的存在”,当作是“真实存在”的决定性特性。 这种看法的缺陷在于「定义太过宽泛」。 因为「假相」或「假黄金」也具有因果作用,功能和能量。 而另一种是科学家对于学科「起点」的看法,认为「自证」才是“起点”或“真实存在”的决定性特性。 理由是“自证”是无所依赖的。 而一个有依赖关係或有因果作用,处在因果链条之中并需要依赖其他东西才能存在的事物怎麽可能是「起点」或「真实的存在」呢?

然而,正是因为“自证”是无所依赖的。 因此,逻辑上就没有人可以去知道或去证明“自证”。 或我们根本就找不到真正的“自证”。 这是一个悖论,我们怎麽可能去知道或去证明一个不依赖任何参考点的,不依赖概念和语词来认知,感知,思考和表述的自己知道自己,自己证明自己的东西呢? 这就是当下的主流思想史或主流世界观难以解决的逻辑困境。 因此,我们尝试跳脱一下,去看看人类思想史上的禅宗是如何看待这个困境的? 我们回到《五灯会元》,在卷一,比「长爪梵志悖论」更加靠前的位置,有一个「世尊示随色摩尼珠」的讨论:

世尊一日示随色摩尼珠,问五方天王:此珠而作何色? 时五方天王互说异色。 世尊复藏珠入袖,却抬手曰:此珠何色? 天王曰:佛手中无珠,何处有色? 世尊叹曰:汝何迷倒之甚! 吾将世珠示之,便各强说有青黄赤白色。 吾将真珠示之,便总不知。

有一天,佛陀拿出一颗随色摩尼宝珠,问最聪明的「天王」宝珠是什麽颜色? 这裡的“随色”二字很重要。 表明这颗摩尼珠的颜色是有欺骗性的,它的颜色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也有随着观看者主观喜好而变化的意思。 所以,天王们“互说异色”,各说各的,各有各的观点。 然后,佛陀把珠子藏到袖子里,却抬手再问“此珠何色”。 天王们很诧异的说,我们根本看不到珠子,哪裡会有珠子的颜色呢? 佛陀感歎道,你们完全处在「迷惑和颠倒」的状态之中。 佛陀接下来划分了两种讨论「真实存在」的方法,「吾将世珠示之,便各强说有青黄赤白色。 吾将真珠示之,便总不知“。 佛陀把看得到的摩尼宝珠称作“世珠”,把看不到的称作“真珠”。 这就是佛法裡面着名的“二谛”学说:世俗谛与真谛(胜义谛)

为什麽看不见的宝珠被称作「真珠」或「真谛」? 而看得见的宝珠被称作「世珠」或「世俗谛」呢? 其实,「看不见」代表的就是没有参考点,或不依赖参考点。 而「看得见」代表的是有参考点,并具有依赖关係。 也就是说,佛陀把有没有依赖关係作为划分的标准,把自己依赖自己,或无法依赖语词和概念来讨论的“自证”或“真谛”,与有依赖关係的,可以依赖语词和概念来讨论的“非自证”或“世俗谛”分开来讨论。 这类似于把假黄金与真黄金分开来研究。 那麽,佛陀要怎麽去讨论无法被讨论的「自证」或「真谛」呢? 这一部分我们要放到下回再讲,这一部分相当的惊人,是人类思想史中的瑰宝,一定要去看,千万不要错过。 但我们必须先去讨论可以被讨论的「世俗谛」。。

首先,佛陀把凡是能被我们思维,感知,讨论,使用和创造,也就是我们的理性和感性所经验到的全部都划为“世俗谛”,理由是它们统统都是有参考点的,是相互依赖的。 也就是说,「世俗谛」的范围涵盖了我们的主观和客观,或客观事实,或客观现实。 其次,由于「世俗谛」的特性是有参考点的,是相互依赖的,并不符合“自证”的定义。 因此,我们不能说“世俗谛”是“真实的存在”。 也就是说,佛陀支持了科学家关于“真实存在”是无所依赖的“自证”这个看法。 而如果我们也同意“自证”或“真实存在”的特性是无所依赖的,是不能有参考点的。 则逻辑上,我们就不能把组合而成的,具有依赖关係,或处在因果链条中的“客观事实”,包括“主观”称为“真实的存在”。

这就极大的挑战了我们所接受的主流教育和主流习惯,我们非常不习惯听到“客观事实”不能称之为“真实的存在”。 这种感觉像是在对中世纪的欧洲人说,“上帝”不是“真实的存在”那样的荒谬,甚至会有生命危险。 或者像是对大清国的人说,皇上不是“真实的存在”,皇上和辫子早晚会消失那样的让大清国人愤怒。 所以,我们不得不去回顾一下历史,去看看「客观事实」这个概念是怎麽来的,以及主流教育或主流思想史认为「客观事实」就是「真实存在」这个观点又是怎麽来的呢?

太远的不讲,启蒙时期最伟大的思想家大卫休谟(David Hume)把对于“真实存在”的讨论也划分为两个部分:“事实”(Matters of Fact)和“思想关係”(Relations of Ideas )。 休谟指出,思想关係,也就是数学,逻辑,神学等,它所陈述的真实性取决于概念的定义。 譬如「等边叁角形有叁条长度相等的边」,或「上帝真实存在」。。 由于自然界中并不存在叁条边完全相等的叁角形。 因此「等边叁角形」,或「上帝」这一类的概念是来自于我们的想像,推测和假设。 而并非是来自于可以实际观测到的,或感性经验到的这个世界上的实际事物。 由此,休谟指出,一个由想像,推测和假设的概念所组成的思想关係的真(或逻辑真),怎麽可以用来证明事实的真呢? 这就像我们一直在问的那个问题「假黄金为什麽可以淬鍊出真黄金呢」。。

而关于事实陈述的真实性,譬如“苹果是红色的”。 休谟认为,事实陈述所用到的概念是组合而成的(Synthetic),而组合起来的东西则具有欺骗性。 因此,关于事实的陈述并不能提供事物“真实存在”的确定性证据。

这就是西方思想史上最了不起的“休谟分叉Hume's fork”。 有些人看不懂休谟在说什麽,认为休谟是在搞“不可知论”。 还有人把休谟的分叉捏在一起,再次的退回到了已经被休谟批判和抛弃了的形而上学的思路裡面,譬如康得。 而当代的主流教育则漠视了休谟关于组合而成的“事实”具有欺骗性的重要观点,直接的把“事实”所具有的因果作用,功能和能量当作了“真实的存在”,这就会导致把具有因果作用,功能和能量的假黄金误认为是真黄金。

那麽,如何简要的说明「经验事实」的欺骗性呢? 我们来看佛法中观派(Madhyamaka)的月称菩萨(Chandrakirti)拆解一辆马车(事实)的着名分析:

在一堆从马车上拆解下来的木板,皮革,钉子,绳子裡面,月称无法找到“马车”。 于是,月称就问了,逻辑上,一个真实存在的东西是不应该消失的。 如果「马车」是真实的存在。 那麽,无论我们怎麽折腾,「马车」都应该在那裡才对,都应该可以被找到才对。 为什麽「马车」不见了呢? 这隻能说明「马车」并非是「真实的存在」。 其次,针对主流文化关于“本质”真实存在,消失的只是马车的现象,且本质决定现象的理论。 月称指出,如果你说组成马车的木板,钉子里含有“马车”的本质,且本质决定现象。 那麽,当这块木板和这些钉子被做成板凳的时候,板凳应该显现出“马车”的现象才对。 显然,这并不会发生。 因此,关于有「真实存在的本质」且「本质决定现象」的理论无法是一种形而上学式的猜测。

所以,月称的这个分析方法要比“奥卡姆的剃刀Ockham's Razor”还锋利百倍。 让我们看到了组合事物,或处在因果链条中的事物所具有的暂时性,不稳定性和欺骗性。 这当然是我们所不习惯的。 我们已经习惯了把看得见,摸得着,有功能,有作用的“马车”认定为“事实”,认定为是“真实的存在” 。 但如果我们逻辑的去看就会发现,月称强调的是“经验事实”或“客观现实”的存在是有参考点的,是相互依赖的,是相对的。 因此,这是一种“相对的存在”,而不能称之为绝对的,或恆定的“真实存在”。 如果我们不能作出这样清晰的区分和定义,我们就会堕入悖论的陷阱,就会重複古代炼金术士相同的逻辑谬误,也就是认定了在一堆假黄金中可以淬鍊出真黄金。 认为在「相对的存在」裡面可以找到「真实的存在」,认为通过激烈的竞争就可以达成人类幸福。 最终,我们将什麽也不会得到,我们将始终处在目的与结果的悖论之中,被痛苦,焦虑和恐惧所充满,而浪费了我们宝贵的竞争力。

历史也证明瞭月称的这个担忧,历史上由错误的世界观而导致我们浪费掉自己宝贵竞争力的事情一直在发生。 当欧洲人被「有神论」的世界观统治的时候,人们会拼尽一生的力量,甚至不停的鞭打自己,目的就是为了得到救赎,并偿还生而为人的「原罪」! 而当中国人接受「无神论」的世界观时,就会去听从精神病患者的号召「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其乐无穷」,而把他们宝贵的竞争力全部用于伤害环境和自相残杀上面! 这些有害的世界观都有一个共同的来源,那就是主流思想史上的形而上学(Metaphysics)的本体论(Ontology)。

形而上学的本体论认为,在“相对的存在”或“经验事实”裡面必定有一个“真实存在”的宇宙“本体”。 但对此的真实性论证,则会陷入到用结论去论证结论,或用假设来论证假设,用想像来论证想像的迴圈论证的谬误里(Circular reasoning)。 譬如,上帝创造了真实的世界,因此上帝是真实的。 休谟曾经指出,就连理性也无法证明理性自身的真实性,这会使证明陷入到迴圈论证的悖论之中。 同理,经验科学的真实性也不能用科学自身来证明,这同样会落入到迴圈论证的悖论之中。

但这种迴圈论证的逻辑谬误并没有因为二十世纪科技的发展而消失,反而是在科学哲学,特别是科学唯物主义(科学实在论)中得以继续。 科学实在论认为,科学正在一步一步的接近“经验事实”的绝对本质,科学早晚会找到那个真实存在的“宇宙本体”。 这就等于再次的认定了在「相对的存在」裡面必定有一个「真实的存在」。 只不过这个“真实存在”的东西不叫“上帝”了,而是改了个名字叫“物质”。 “物质”取代了“上帝”成为这个世界和生命的缔造者而被人们膜拜和尊崇,起到了与宗教相同的作用。

“形而上学”的循环论证也製造出了一个有害的变种叫“唯物辩证法”。 在面对“经验事实”相互依赖,变化无常的特性时,深受“辩证法”洗脑的人乾脆认为“变化”就是真实的存在。 因此,其真理命题是“这个世界唯一不变的是变化”。 并由此发展出了一种「斗争哲学」,主张利用翻来覆去的斗争来保证变化总是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 然而,悖论在于,翻来覆去的斗争毁掉了人们对于“确定性”的偏好,整个社会因为充满了不确定性而变得毫无方向感,这又何来“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呢。 所谓「中国特色的道路」,其真实状态不过就是翻来覆去的在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之间来回摆动。 这其实是看不清楚,或不敢去看到“决定论”所具有的伪命题特徵而引起的逻辑谬误。 因此,「社会动荡」将是「中国特色道路」的主要特色。

再者,这个被中国精英阶层广泛接受的真理“这个世界唯一不变的是变化”也具有言语上的谬误。 因为,“唯一不变”的意思是“永恆”,永恆就是不变化。 因此,整个句子其实是在说“永恆的变化”,而它实际的意思是“不变化的变化”,或在说“不专制的专制”,“不民主的民主”,这一类的疯话和胡话。

而命题「变化是真实的存在」也如同「永恆的变化」一样经不住分析。 正如我们刚才引用月称拆解一辆马车的分析所发现的,在我们可以感知,思维,讨论和使用的范围里没有“真实存在”的东西。 或者说,“经验事实”或“客观实在”是一种“相对的存在”,而并非是“真实的存在”。 因此,如果我们接受月称的逻辑,或至少我们接受科学家关于“起点”是“自证”的逻辑。 则我们就必须接受,并没有真实存在的东西在参与变化,这又何来「变化是真实的存在」呢?

然而,把我们困在以上这些逻辑谬误里的原因,也包括了主流逻辑对我们的洗脑。 譬如,我们习惯了以“排中律Law of excluded middle”来作出判断。” 排中律“也是标准数学的推理原则:即如果一个命题不为真,则其否命题为真。 按照“排中律”,如果有神论不为真,则无神论为真。 如果唯物主义不为真,则唯心主义为真。 这种非此即彼,非真即假的逻辑已经被量子力学所证伪,标准数学的推理原则已经无法解释量子运动的“非决定论”特徵。 这表明“排中律”并无法表达事物的真实状态。 那麽,禅宗可以提供什麽样的逻辑来表达事物的真实状态呢? 《五灯会元卷一》上有一个「世尊于涅槃会上」的描述:

世尊于涅槃会上,以手摩胸,告众曰:若谓吾灭度,非吾弟子。 若谓吾不灭度,亦非吾弟子。

意思是:认为我死亡的人,不是我的弟子。 认为我不会死亡的人,也不是我的弟子。 发挥一下就是:认为佛法是有神论的,错了。 认为佛法是无神论的,也错了。 所以,这是一种否定命题的正反两边,或否定相互对立的两种世界观的“既非,亦非”的逻辑。 那麽,这种看似否定一切的逻辑,会不会把我们带入到虚无主义,或不可知论里去呢? 按照「既非亦非」的逻辑,事物的真实状态既非虚无,亦非不可知。 既非物质,亦非精神。 既非主观,亦非客观。 那麽,究竟如何才算是看到这个世界或生命的真相呢? 我们要下回接着聊。

作者:美国笔记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北美最大最全的折扣机票网站
美国名厂保健品一级代理,花旗参,维他命,鱼油,卵磷脂,30天退货保证.买百免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