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印之间的“南亚区域争霸”,美国居然这样看待… |
送交者: 2024年11月26日06:53:05 于 [世界游戏论坛] 发送悄悄话 |
|
博克拉国际机场 图源:21世纪经济网 2023年,尼泊尔城市博卡拉成为中美印三国的竞争中心。6月,媒体称博卡拉新建的机场成为中尼“一带一路”合作的“新篇章”。然而,问题在于,尼方并未将该机场视为“一带一路”倡议的一部分。尼外长萨乌德(NP Saud)在众议院发言时表示:“在尼泊尔,没有任何一项‘一带一路’的项目得以执行。”这一事件反映了中国在南亚日益扩张这一事实所引发的混乱与竞争,这与中国国家领导人所提出的重振“周边外交”的理念相契合,后者已被提升到高于与美国等其他大国关系的地位。因此,中国正在努力增强其在过去几十年中并未重点关注的区域的经济、外交和安全影响力。一定程度上,以上趋势同样受到了中印竞争的驱动。 中国在南亚基础设施建设、能源和贸易的投入及其在该地区内的政治参与,引发了印度强烈不安,而美国对此关注程度则相对较低。对于印度来说,中国在该地区日益增强的存在感与影响力引发了南亚权力动态的结构性转变,加之中印边界冲突,加剧了对“中国包围”的担忧。从美国的角度来看,南亚并不是中美竞争的主要或次要区域;然而,遏制中国并提高印度的影响力是美国“超越中国”国家安全战略的一部分,与其“印太战略”目的相一致。 本文聚焦于自2013年“一带一路”正式启动以来的系列事件,研究中美印三国如何在政治、经济和安全领域争夺硬实力。重要的是,作者考虑到“一带一路”随时间的演变,将其称为“一带一路2.0”。本研究聚焦于尼泊尔和孟加拉国这些较少受到关注的案例,同时参考其他南亚国家,围绕三个问题展开:该地区的新兴大国竞争形式是什么?是否有证据表明大国在该地区的举动是对彼此行动作出回应,还是说某一大国主导而其他大国在追赶?目标国家对此类举动的反应如何?作者采用三种主要方法来调查这些问题,并分析目标国家是否在各大国之间获利益,或制定有效策略以追求自身利益。第一,利用英文开源信息,包括公开数据以及学术智库的出版物。第二,分析由作者于2022年5月和6月在尼泊尔、孟加拉国和华盛顿特区对学者、记者、智库专家以及政府和大使馆官员的深入访谈。第三,对中文开源信息源进行详细检索。 本文提出了关于中国、印度和美国在南亚地区的参与度和权力动态平衡的几个关键论点。首先,中国在该地区的活动引发了中印两个新兴大国之间的竞争且加剧了中美竞争,尽管美国在南亚是一个边缘性大国。美印关系也正在经历紧张态势,因为两国都试图主导在该地区合作。其次,地区国家将大国竞争视自身为经济发展的机会,同时也是减少对印度过度依赖的方式,尤其是精英阶层将其视为自身获利的工具。第三,目标国家从这种竞争中获益的潜力被显著限制。最后,中国似乎过分强调南亚地方精英的作用与重要性。当这些精英失势时,中国就会陷入被动。本研究以尼泊尔、孟加拉国为案例,提出针对美印和目标区域国家的政策建议,以推动其更好地适应发展竞争。此话题与美国和印度2024年选举息息相关。 一、尼泊尔案例 近期,因持续的领导层更迭,尼泊尔正在经历明显的政治动荡,在过去16年中更换了13任政府。尽管印度对中国在尼泊尔的野心感到担忧并努力抵制中国影响力,但中国常常在某些权力短暂的政治精英身上下注。最近,美国通过增加对尼泊尔的援助显著扩大了其在尼影响力。根据美国政府的数据显示,在2018年至2022年期间,美对尼援助资金每年平均为1.6亿美元,而这一数额在2023年激增至6.19亿美元。 在尼泊尔,主流观点认为,在过去的75年该国一直不同程度处于印度的霸权之下。这种霸权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如尼赫鲁坚称印度的安全利益优先于尼泊尔的安全利益,印度在1962年、1988年和2015年三次实质性地对尼经济封锁。最近一次封锁源于对尼泊尔新宪法的争议,印度于2015年封锁了尼印边界,导致尼泊尔出现严重的商品和燃料短缺。这一经济封锁对同年四月刚经历大地震的尼泊尔人民雪上加霜。 分析人士认为,经济封锁是尼印关系的转折点,这推动了中尼接触。当时,中国刚被视为对抗印度的对手,但中国的各种举措已引起印美的反应。在涉藏问题上,几十年来,中国一直担心尼泊尔成为美国用作煽动西藏不稳定的基地。 二、通往中国的铁路连接? 中国对印度2015年封锁尼泊尔的实际回应,是中印大国竞争的关键节点。2015年9月,封锁逐渐加剧之际,中国象征性的签署了运输协议,允许尼泊尔使用中国4个海港和3个陆港与其他国家进行贸易,极大地促进了中尼关系。时任尼泊尔总理奥利在2016年访华时宣布,中尼跨境铁路项目将“尽快”启动,2017年5月,尼泊尔加入了“一带一路”倡议。2019年,中国国家领导人访问尼泊尔时大大提高了两国之间连通性的期望,并表示助力尼泊尔从“陆锁国转变为陆联国”。 2022年3月,中国外长与尼泊尔财政部负责人签署了一项铁路技术研究协议。近期,中国向尼提供了3亿美元用于铁路技术可行性研究,尽管铁路项目的预计成本已从30亿美元增至80亿美元。从西藏到尼泊尔的铁路连接提议引发了印度的担忧。重要的是,尽管尼泊尔政府的支持者们希望中国修建铁路,但在尼泊尔的政策和学术界几乎一致认为,该铁路项目永远不会实现,因为从吉隆到加德满都121公里的铁路需要修建80公里的桥梁和10公里的隧道,且该地区极易发生地震,这使得这一工程在经济上并不可行。关于谁将为拟建铁路提供资金也引发争议。根据尼泊尔政策专家的说法,尼方希望中国全权资助该项目。尼泊尔一位德高望重的中国政策专家表示:“尼泊尔希望免费获得铁路……这令中国尴尬。” 虽然尼泊尔已签署了“一带一路”倡议,且两国就此举行了多次会议,但截至2024年1月,九个“一带一路”项目中,没有一个得以实施,因为尼泊尔希望获得赠款而非贷款,且中尼对两国关系的期待存在差异。此外,尽管中国谈及允许尼泊尔使用中国港口,但自这一提议提出的七年时间中,尼泊尔没有一次通过中国港口转运过货物(译者注:2023年9月,中尼过境运输协定下首批货物完成运输)。 中国还试图与尼精英建立紧密联系,但因未能充分关注尼基层运动和民间社会,导致一些中国政策分析者认为,中国需要向美国学习,关注非政府组织和社区组织。对精英的投资在其掌权时非常有利,但这也意味着当其偏爱的盟友在民主进程中失势时,中国不得不多次重置关系。 这一背景下,中国声称新完工的博卡拉国际机场是“一带一路”在尼泊尔的旗舰项目,但尼泊尔对此表示否认,部分原因是受到印度的压力。此外,印度政府禁飞从印度到该机场的国际航班。在普拉昌达2023年9月访问中国后,尼泊尔官员发布了一份40点简报,未提及“一带一路”。同时,“一带一路”在尼泊尔的九个项目中的两个项目——塔姆尔河水电工程和普库特卡纳利水电项目,也在2023年6月被转交给印度公司。 三、新德里对北京的回应 尼泊尔政策界普遍认为印度是地区主导性大国。然而这一局面会因中国的积极行动而改变,印度担心尼泊尔过于亲华。印度虽然不具有与中国竞争的经济能力,但它拥有重要的地理优势,能够影响尼泊尔。中尼泊尔联系都必须穿越世界最高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在不确定的未来,中国并不是尼泊尔进出口的现实选择。印度帮助尼泊尔运营尼印边境的25公里的贾纳克普尔至贾伊纳加尔铁路,当中尼铁路消息传出时,印度提议修建一条经由平原而非山区更容易施工的通往加德满都的线路。讽刺的是,尼泊尔通过升级中国修建的电力线路将多余的电力传输到印度,印度也从中国在尼项目中受益。 四、进入华盛顿 尼泊尔远未及美国外交政策的中心。然而在过去的七十年中,因其地理位置,它在美国对华政策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尽管冷战期间尼泊尔因其地理位置被华盛顿所利用,但近年来,尼泊尔已成为中印美新三角竞争的区域参与者。美国的千年挑战公司(MCC)为尼提供了一项5亿美元的赠款计划,旨在通过道路维护、电力提供和经济赋能发展来建设和加强尼泊尔的基础设施。该计划虽于2017年签署,但由于一些地方势力的反对,直到2022年2月才获得批准。 虽然MCC旨在帮助尼泊尔发展,但在北京看来却被视为反华倡议。一位中国评论员表示,MCC是华盛顿试图“绑架尼泊尔”的尝试,而其他人则认为这是美国在南亚霸权的表现。中国南亚研究界普遍认为,MCC是“印太战略”的一部分,尼泊尔被迫卷入其中。另一方面,尼泊尔政策界和西方外交界普遍相信,中国很大程度上会通过强有力的宣传来抹黑MCC。一位西方外交官指出:“在2017年至2018年期间,中国在信息战中获胜,而美国在这一领域并不够积极。” 然而,关于MCC辩论的最大政策启示是,它最终获准是因为尼泊尔领导层发生了变化。关于MCC的关键教训是,尼泊尔在处理邻国和美国关系时加入了地缘环境的考虑。随着美国逐步缩小与中国在对尼发展援助上的差距(美国国际开发金融公司近年来对私营部门项目的融资增加了15倍),未来预期美国将提供更多对尼援助。 五、尼泊尔在“游戏”中扮演什么角色? 总体来看,站在尼泊尔的角度,中国代表着一个巨大的机遇。尼泊尔在政策方面面临的主要挑战来自于国家能力的欠佳及对中国了解的欠缺,这使得尼泊尔无法更好地利用与北方邻国的关系。多位尼泊尔受访者指出,尼泊尔缺乏与中国打交道的能力。据几位尼泊尔顶尖的中国问题专家表示,整个尼泊尔政府中没有一个会说汉语的人,外交人员对学习中国事务也“毫无兴趣”。另一位分析师指出:“尼泊尔甚至没有能力打出‘中国牌’。”尼泊尔记者阿米什·拉杰·穆尔米,这位顶尖的中国专家总结道:“尽管北京在尼泊尔巩固了其利益,加德满都却未能超越‘中国牌’的局限,未能提高其与中国的谈判能力。最重要的是,尼泊尔未能摆脱依赖援助的受益者心态,无法制定能够利用中国经济和基础设施发展进步的战略。” 尼泊尔在大国间有多大的影响力?中国对在尼的“海外藏人”问题十分关切,并对此表示担忧。一些中国评论员认为,尼泊尔政治家正在“玩火”,“将国家交给美国”的行为显然危及了“地区的和平稳定”。采访表示,尼泊尔政府并未有效利用潜在的杠杆与中国对抗其他大国,亦或利用中国的担忧作为推动尼泊尔各项目标的附加杠杆。2015年与中国的亲近并未推进中尼铁路合作。由于政府不断更迭,新任领导人在中印之间摇摆,尼泊尔很难有效制定实施对三大国的清晰、持续的政策。显然,尼泊尔领导人意识到印度在尼泊尔的霸权地位,但领导人的频繁更替极大限制了尼泊尔的灵活性和与各国博弈能力。 尼泊尔采取“不结盟”政策应对大国竞争的前景虽然诱人,但由于领导层更迭过于频繁,使得任何实质性政策都难以成功实施并制度化。尼泊尔追求“不结盟”策略的能力很可能会受到印度的限制,印度一直对尼泊尔实施霸权,但同时中国的影响力也在日益增强。虽然中国的尝试未能成功,但显然,中印都不会对尼泊尔所采取的中立立场坐视不理。 六、孟加拉国案例 在过去十年中,孟加拉国在中印之间日益激烈的大国竞争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中印均承诺向孟提供数十亿美元的援助和贷款,其中大部分集中在其基础设施建设上。孟加拉国充分利用大国竞争,使其经济投资和基础设施发展多元化。 对于几乎完全被印度包围的孟加拉国来说,拥有一个不依赖印度的替代发展及军事援助来源,不仅是良好的政治策略,更是国家未来的必要保障。与尼泊尔类似,孟加拉国民众对印度的霸权行为深感愤慨。虽然1971年孟加拉国独立于巴基斯坦建国时印度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并且在过去十年的对孟关系相对积极,但两国依然存在着持续紧张的态势。例如,每年都有数百名孟加拉国人在印孟边境巡逻中遇害,这加剧了孟民众对印度的普遍不满。 哈佛大学费尔班克中心的研究员阿努·安瓦尔(Anu Anwar)总结道:“孟加拉国常常倍感印度的威胁,而中国则谨慎地尊重孟加拉国的敏感性。”时任印度人民党主席(现任印度内政部长)的阿米特·沙阿曾将孟加拉国移民称为“白蚁”,这一言论引发了外交关系灾难。2019年印度通过的《公民身份修正法案》,使得来自孟加拉国、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的非穆斯林难民能够成为印度公民,也被视为对穆斯林的歧视。前孟加拉驻印度大使指出,这一言论“深深冒犯了”孟加拉国,尽管这符合莫迪总理的国内政策,却严重损害了印度在该地区的声誉。除了印孟之间偶尔的摩擦,孟加拉国对印度的战略重要性远大于其对中美的重要性。孟加拉国的公共事件,如基础设施项目或水安全问题,对印度有直接影响,尽管中美两国都在逐渐增加对该地区的关注,但事实上类似事件对两国影响甚微。 七、达卡对平衡的渴望 考察孟加拉国应对大国竞争的一个良好起点是2016年,中国国家领导人访孟,中孟签署了“一带一路”倡议和27项协议,总金额达到240亿美元,使得中国在该国的投资总额高达到380亿美元,约占孟加拉国年度GDP的10%。此外,中国是孟加拉国唯一有防务合作协议的国家,中国也是孟最大的武器供应国。根据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的数据,从2018年到2022年,中国为孟加拉国提供了进口价值约73%的武器。 虽然许多拟议的中国项目并未实现,但印度确实对中国240亿美元的金融援助做出了直接回应。印度在2017年向孟加拉国提供了50亿美元的信贷额度,这是印度有史以来向他国所提供的最大信贷额度。该信贷旨在“让达卡远离北京”,并用于孟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有趣的是,孟加拉国向中国的靠拢导致印度在2015年解决了印孟领土争端,当时双方在边界两侧交换了162块土地。总体而言,印度已向孟加拉国提供了近80亿美元的信贷额度。尽管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印孟关系,但新德里亚洲协会政策研究所的高级研究员拉贾·莫汉认为,莫迪政府总认为印度“需要做点什么”来应对与中国的地缘政治竞争。 大国竞争也体现在中国拟建的索纳迪亚港(Sonadia)项目上,中国在这一项目上游说孟加拉国已达数十年。2016年,印度、日本和美国向孟加拉国施加压力,要求取消中国项目,取而代之的是靠近索纳迪亚的日本港口项目——玛塔巴瑞(Matarbari)。显然,取消的原因是美国、印度和日本的游说,他们担心这一港口将为中国在印度洋新兴海洋竞争中提供优势。近期,中印均在资助孟加拉国的第二大港口——勐拉港(Mongla Port)。2022年12月,印度选择Egis集团作为港口升级的项目管理顾问后,中国也表示愿意资助该港口。勐拉港的主席穆罕默德·穆萨海军少将表示,这两个项目位于港口的不同区域,不会“相互冲突”。孟加拉国前驻华大使穆恩希·福耶兹·艾哈迈德承认了中印在孟加拉国的竞争,并指出孟需要审慎处理这种竞争。 虽然印度在孟的一些基础设施目的是为了对抗中国,但并非所有的项目都是这一原因。长期以来,印度一直在寻求其东北邦进入孟加拉国港口,而非西孟邦加尔各答港。由于印巴战争,印东北通往加尔各答的道路受阻,而通往孟加拉国港口却十分便利。例如,从特里普拉邦的首府阿加尔塔拉到加尔各答港的货物必须经过古瓦哈蒂,路程约1600公里,耗时30个小时以上。而到达卡港路程仅有550公里,时间缩短到10小时。莫迪2021年为费尼河友谊桥揭幕,这座大桥将加强孟加拉国和印度东北部的联系。双方的基础设施合作项目还将延伸到能源项目。由印度印度国家电力公司(前身为国家火电公司)和孟加拉国电力发展局合资建立的1320兆瓦的梅特里超级热能项目将成为孟加拉国最大的电站,价值15亿美元。 八、中国是否在南亚地区取代印度? 将中国视为南亚主导力量的替代者似乎是一个不可避免的结论。然而,迄今为止,这种看法并不完全准确。在孟加拉国加入“一带一路”倡议六年后,中国的资金尚未完全到位。此外,孟加拉国这些项目几乎没有透明度,孟加拉国一位知名中国研究学者表示:“没人知道实际实施了多少‘一带一路’项目。”另一位专家指出,实际上只有三分之一的项目正在实施,而一位西方外交官则强调,孟加拉国提出大量愿望清单,以减少对单一国家依赖。与尼泊尔面临的国家能力挑战相呼应,多位受访者指出,孟加拉国缺乏有效建设大量基础设施项目的能力。还有人表示:“孟加拉国的外交政策是临时的,缺乏系统性。它只是依赖一笔笔交易,并全取决于总理的权力目标……总理更偏好能在选举前完成的大项目,以便在电视上大肆宣传。” 中国分析人士也意识到孟加拉国正在上演地缘政治竞争。复旦大学的林民旺认为,中国在战略上需要孟加拉国以对抗战略外部遏制。其他评论员则表示,印度认为中国将试图取代其在南亚的主导地位,而中国在南亚的深耕使印度的影响力大大减弱,甚至被排除在外。值得一提的一个中国项目是位于孟加拉国时任总理谢赫·哈西娜故乡的帕德玛大桥。2012年,世界银行因腐败问题退出了大桥建设。从2019年至2021年,中国向孟提供援助完成了帕德玛大桥的建设及其他项目(包括发电厂和达卡的高架公路)。 当中国的利益受到威胁时,会毫不犹豫地向孟施压,警告其不要加入包括日本、印度、澳大利亚和美国在内的“四方机制”(尽管后者并未向孟加拉国提出邀请)。印美应该意识到,对于孟加拉国而言,中国仍然代表着机会。 九、华盛顿的得失 美国与孟加拉国交往中,当前面临的挑战更多来自于如何应对孟加拉国日益专制的领导层,而不是担忧中国在该国的动向。2021年,拜登政府并未邀请孟加拉国参加民主峰会。此外,同年12月,美国财政部因严重侵犯人权对孟加拉国的快速反应营特警队(精英准军事部队)实施了制裁。 美国在2023年9月加强了对孟加拉国的施压,对所谓参与破坏2024年选举的个人实施制裁。针对美国对孟加拉国民主水平下降的批评,谢赫·哈西娜表示:“是否有人跨越大西洋进行20小时的飞行并不重要……世界上还有其他国家和大洲,我们将与那些大洲建立友好关系。”这些评论表明了美国领导人在平衡美国价值观与那些正在偏离民主制度和规范的国家时所面临的挑战。美对孟的批评将会使中国获益。此外,尽管美国对孟日益专制的治理形式表示担忧,印度却视哈西娜政权为使地区稳定和限制中国在孟影响力的重要力量。印度同样担心,美国对孟施加的压力会越来越大。 最终,孟加拉国正试图“将项目分散到不同国家”,其关注点在于使每个大国分享利益,而不是利用其他大国。孟外长阿布·卡拉姆·阿卜杜勒·莫门在谈到孟加拉国在大国间进行微妙外交时表示,保持与美国和中国等全球大国的良好关系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他指出,“中美关系存在问题……这是他们的头疼事,而不是我们的。我们希望与双方均保持良好关系。” 十、建议与结论 本文中的两个案例突显了南亚不断演变的大国竞争。这场复杂的竞争使决策者更需谨慎,避免过分依赖一两个大国力量。例如,中国在斯里兰卡的争议性参与不仅关乎印度的安全与竞争,还涉及为中国公司提供可观的商业机会。“债务陷阱外交”的观点已被一些西方分析人士和学者驳斥,他们仔细分析了数据并得出以下结论:如洛伊研究所指出,北京对斯里兰卡的经济危机没有责任,欧洲债券才是占斯里兰卡主权债务的最大持有者(36%),而中国的份额仅在10%至20%之间。 美印需要意识到,“一带一路”是一项复杂的中国倡议。该倡议也许最重要的是缺乏对投资数千亿美元的目标国家的了解。认为“一带一路”是一台运行良好的机器的想法是有失偏颇的。有专家指出,“一带一路”协调不力,且碎片化严重,项目并不总是在经济上可行。 中国面临的一个关键挑战是缺乏重大“一带一路”项目对象国的区域国别专家。重要的是,我们现在正在经历“一带一路2.0”。中国从初期错误中吸取了许多宝贵教训,并迅速调整方向。例如,中国正在彻底改变其贷款流程,迅速减少政策性银行的角色,转而依赖商业银行。更重要的是,北京现在将风险管理外包给如欧洲复兴开发银行等外国贷款机构。这种新方法应能显著减少许多先前“一带一路”项目中资金的浪费和冗余。 美国和印度的政策制定者必须意识到,南亚的小国在多个领域都将中国视为重要机会。试图强迫它们远离中国的做法可能会失败,甚至适得其反。南亚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面临重大短缺,中国的贷款和赠款都被视为改善该地区生活条件和生计的重要保障。中国财力雄厚,愿意资助那些可能不盈利但对国家发展至关重要的基础设施项目,但美国需要明白,这些项目可能会失败或根本不会实现。美国领导人可以考虑资助那些在经济上可行或帮助强化国家能力的项目,而不是与北京进行一对一的项目或资金争夺。 具体而言,美国政策制定者可以考虑以下行动方案: 1. 扩大区域内中国事务官员计划:华盛顿需要迅速加强其区域中国事务官员计划(RCO),在全球关键国家派驻专注于中国事务的美国外交官。截至2024年初,尼泊尔或孟加拉国均没有RCO。RCO可以具体研究中国的金融、安全、政治和社会活动,并将其与美国合作伙伴共享,同时与当地当局互动,以增加透明度。 2. 提高南亚小国的国家能力:“一带一路”在中国和对象国之间都缺乏透明度。华盛顿应与当地官僚、高级官员以及民间社会团体和当地媒体合作,促进透明度。应提供额外资金,以带领非政府组织领导人和当地记者前往美国进行长期培训,甚至获得学位课程,重点关注技术和法律援助等领域,强调制度和法治的长期价值。这一点并不在中国的计划之内,但却是美国的一项重要资产。 3.继续与东道国各个政治团体接触:美国需要采取长期策略,继续与东道国的民间社会进行接触。在许多国家,中国过于重视个别领导人,这些领导人可能被罢免或在选举中失败。这对北京来说是战略负担,而美印可以利用这一点,让中国自食其果。通过关注民间社会,华盛顿可以在孟加拉国发挥其软实力,尤其是在美国大学和作为孟出口市场方面的吸引力。 总体来看,南亚范围内的大国竞争仍处于起步阶段。现在中国已走出疫情,并正在重新调整“一带一路”,其在该地区的利益将继续扩大,这令印度感到担忧。印度也在关注美国如何与尼泊尔和孟加拉国接触,而这些接触并不总符合印度的利益,从而加剧了美印双边关系的紧张。无论我们现在是否见证“巅峰中国”,如果“一带一路2.0”能避免1.0的错误,它将对印度和美国而言,成为更为棘手的挑战。 作者简介:克里斯托弗·克尔·科利(Christopher K·Colley),美国空军战争学院国际安全研究专业助理教授 |
|
|
|
实用资讯 | |
|
|
一周点击热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复热帖 |
|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
2022: | 喜欢这部“反应平平”的电视剧《大博弈 | |
2022: | 台湾“九合一”选举结果揭晓 | |
2021: | 僵持了一年,莫迪还是败给了农民 | |
2021: | 跟着“加拿大鹅”学法律,跟着处罚书选 | |
2020: | 俄罗斯:普京的“沉默”并非代表不接受 | |
2020: | 印度要跟中国比建桥? | |
2019: | 收购贝拉米奶粉10天后,蒙牛宣布29亿再 | |
2019: | 索尼哥伦比亚影业“火炬女神”变身,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