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万对六十万,优势在我!”这是老电影《大决战》里的名场面,大家应该都很熟悉了。说的就是常公在淮海战役之前分析战局的时候说的,国军在淮海战场上能集中八十万大军,而解放军这边只有六十万人,所以,他认为国军不仅武器装备占优,而且人数也处于绝对优势,取胜的把握是比较大的。
但客观而言,在淮海战役之前,常公对淮海战局的分析可能并没有这么乐观,也不会这么讲话。因为豫东战役和济南战役对国军震动已经非常大,所以,在解放军发动淮海战役之前,国军这边原定计划是由杜聿明统一指挥,沿陇海路一字摆开的国军要向山东反攻,重新夺回济南,打通津浦线,恢复华北和华东地区之间的交通。
战争的发展往往出人意料。国军这边还在调整部署,辽沈战役就先打起来了,等到辽沈战役打完的时候,杜聿明还在东北指挥残余部队撤退,而他离开东北路过北京的时候,傅作义才告诉他,黄百韬已经被包围在了碾庄。杜聿明先到南京领受任务,南京已经是人心惶惶,国防部开会的时候,一听说辽沈战役解放军光是炮弹就缴获了八十万发,与会的高级将领无不倒吸一口凉气。
也就是说,这个时候国军统帅部对淮海战役的前景已经非常悲观,从之前的反攻济南变成了固守江淮,这也就是常公批准的作战计划,把部队想蚌埠集中,依托淮河与解放军进行战略决战,以求一胜。换句话说,这个时候常公如果还有“八十万对六十万,优势在我”的信心,是不需要这样做的,而他批准这个计划,就意味着自己已经处于防御状态。
那么解放军这边的兵力情况如何,有没有达到六十万人呢?回答是其实没有,如果常公真的这么说,等于还高估了当时在一线参战的解放军野战部队的实力。因为此时粟裕集中起来的华野全军的野战部队,实际上也就四十万人左右,根本没有六十万人。即使加上中野的十二万人,也达不到六十万人的数量。
从国军这边来看,八十万人的算法当然不仅包括在淮海战役中被消灭的五个兵团,而且还要包括南线的李延年、刘汝明两个兵团,原计划驻守徐州的冯治安兵团,西线的张轸兵团,杂七杂八凑起来,确实可以达到八十万人上下的规模。但实际上,这个数字是要大打折扣的,因为这里面除了第五军和十八军两个五大主力之外,还有很多杂牌部队也被编入了野战部队。
比如孙元良的十六兵团,下辖两个军,也就是四十一军和四十七军,都是川军出身,装备低劣,士气不高,人员不齐,之前都是担任地方守备的部队,是临时被编组成野战兵团的,战斗力自然也要打折扣。黄百韬兵团的四十四军也一样是川军出身,同样是只能担任地方守备,没有能力执行机动作战任务的部队。邱清泉兵团的七十四军在被编入二兵团之前,才刚重建一年多点时间,也是在担任地方守备。
解放军这边虽然在战役开始之初的兵力达不到常公说的六十万,但在整个战役过程中投入的部队,实际上达到了八十万人以上,因为随着战役的不断发展,华野和中野都在不断抽调后方解放军的地方部队来担任作战任务。虽然他们装备相对差一些,战斗力也不高,但一方面可以补充一线作战部队的损失,另一方面也可以担任一些次要方向上的作战任务。
比如华野这边除了主力部队之外,还有两广纵队、渤海纵队、冀鲁豫纵队、豫皖苏独立一旅、豫皖苏独立二旅等等在淮海战役相关文献中出现次数极高的地方部队临时抽组而成的野战部队。中野这边一般都认为只有十二万人参战,但实际上抽调参战的包括陕南独立旅等地方部队,整个中野的人数估计在14万人左右。
从我军这边来说,早在井冈山时期以及之后的江西苏区,就已经形成了一个从最基层的民兵、游击队、地方部队到主力野战部队的军事体系,在没有战争的时候,主力部队会分散活动,扩大和巩固苏区,建立地方武装,而在战争到来的时候,可以根据需要将一些地方部队抽调出来,编组成为野战军参战。一般而言,野战军由军委直辖,而地方部队则由军区统一管理和训练。
国军这边的情况实际上与此类似,也是最基础的是民团,往上是省一级统一组建的保安团,再往上则是有军委会统一发布的番号的野战部队。到解放战争时期,这个体系也仍然存在,在一些大中型城市的防御战中,甚至还有警察和宪兵部队,也同样可以根据战争需要,随时补充到野战部队里去。比如抗战初期国军没有预备役部队,所以补充一线作战部队伤亡的主要兵源,就是各地的保安团。
也就是说,整个淮海战役期间,粟裕能够动用的部队,初期实际上只有华野的大约四十万人,后面陆续投入的地方部队也达到了大约四十万,这才让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要是从一开始粟裕就知道,他有六十万人可以随时调用,那就用得上《亮剑》里的台词了,“他要是有一两个师,他敢打太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