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者网一周军评:荒唐的对华战略框架 (美国对中国在第一岛链之内毫无军事优势,所谓“框架”不过是虚张 |
送交者: 2021年01月17日17:33:04 于 [世界游戏论坛] 发送悄悄话 |
|
【文/ 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王世纯】 本周最重要的军事新闻,无疑是特朗普当局在行将换届之际,突然解密了《美国印太战略框架》。这份文件诸多触碰红线之处无疑将是特朗普为拜登埋下的最大的雷区,但过于荒唐且无法执行的纲领影响了文件的政治权威性。另外一条重要的军事新闻,则是朝鲜突然又举行了阅兵仪式。尽管这次庆祝性的阅兵展示的武器不多,但阅兵背后朝鲜在“八大”上的政治变化则更加引人注目。 这份文件如果去掉内文,只保留第一页,可能会更有政治权威性 荒唐的对华战略框架 1月14日,特朗普当局在行将换届之际,突然提前30年解密了一份由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NSC)于2018年制定的《美国印太战略框架》。特朗普的国家安全顾问奥布莱恩也随后撰写了措辞强硬的公开声明。 这份框架性文件,可以视作是白宫基于当前地缘政治局势制定的,美国在东亚、印度-太平洋地区的战略目标与行动指南。这份保密等级为“秘密”(Secret)、“仅限国内参阅”(not for foreign nationals)的文件一经推出,就颇为引人瞩目。 作为一份主要针对中国、次要针对朝鲜的地缘政治战略框架性文件,这份文件具备一定的政治权威性,在涉华的每个方面对做出了对抗性的描述。在军事上,这份文件要求美军“获得足够的能力”,同时武装美国在这一地区的盟友(简而言之就是除了朝鲜以外所有国家和我国台湾地区),以阻止中国对美国和美国的“盟友”使用军事力量,挫败中国的行动;在经济上,这份文件要求美国“提升美国在这一地区的参与度”,让周边国家达成“中国威胁论”的 “国际共识”,阻止中国“掠夺性经济威胁”。在政治上,美国要发动“意识形态斗争”,同时向政府、企业、大学、中国的海外留学生、新媒体和普通公民宣传所谓“中国的压迫行为和在全球施加影响力的行动”,同时要联合台湾地区、新加坡、韩国和日本等“民主政体”,宣传民主政体“前所未有的民主成就”。 这份文件中直接越过的红线的“框架” 《美国印太战略框架》最引人注目的一点,是其在对华军事对抗策略上直接指明要以“军事力量威慑中国”。该文件对第一岛链内的所有国家和地区都做出了极为夸张的安全保证。这一文件要求美军明确“否认”(Denying)中国海空军在第一岛链内的制空权与制海权。考虑到美国文件的一贯笔法,这个Denying完全可以翻译成直观的“移除”(Remove)——解放军或许在第一岛链内曾有海空军优势,但是只要美军介入,解放军海空优势就被“deny”了。 而第二点则语调最高,文件要求美国军队在战时足以“保卫”(Defend)第一岛链内的盟国与伙伴,当然也包括台湾地区。此外文件还要求美国军队必须在第一岛链外的所有领域维持“支配”地位。这份文件随后还有一个部分内容被涂黑,没有被解密,这可能涉及到美军对华核政策或者美军针对中国本土,乃至针对人民政权的战略框架。 框架大意:第一步,冲到中国附近,第二步,把中国扬了 不管是从军事角度来讲,还是从政治角度来讲,这份文件已经实质上越过了“红线”,变相帮助蔡英文获得她执政4年梦寐以求的“美国对台军事承诺”。同时明确宣称美国会在一场横亘整个印太地区的军事冲突中与中国进行常规军事决战。这无疑是特朗普在执政末期,在中美关系上为拜登当局埋下的最大的雷区。 但不幸的是,《美国印太战略框架》的内容过于荒唐,描写的中国也并非现实位面的中国,因此没有可执行性,整份文件的政治权威性并不足,也因此并未按照特朗普预期的那样引发轩然大波。 文件“豪情万丈”地宣称要“Deny”掉解放军在第一岛链内的“海空军优势”,让人想起美国海军20年代制定的不切实际,突入日本海的“橙色计划”。我们首先要明白,这是一份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制定的“框架性”的文件,它只具备一定的指导意义,不管是五角大楼还是前线的印太司令部,在决策的时候都不需要遵守这一框架性文件的“指导性原则”,只需要参考这个文件即可。而特朗普当局在2018年以后的各种行动也是与这份文件“背道而驰”,美军在印太地区的种种行动,也显然没有遵循文件中的“指导性原则”。 在军事方面,美国在特朗普任期内虽然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扩军,并在东北亚地区增兵,但显然没有实际准备过消灭解放军优势区域的海空军力量。自2017年以来,美国印太司令部极少在第一岛链内进行“制海/空权争夺”的演习,或者说印太司令部没有公开过有关尝试敲掉我第一岛链海空军优势的情报。 近年来美国海军的诸多重大军事行动,其主要作战区域也是在我第一岛链外。去年夏天,美海军在持续一个月的南海双航母演习中,其航母战斗群主要的军事行动是离开南海区域,在我军当前侦察力量薄弱的菲律宾以东-澳大利亚以北(甚至以西)地区出现,演习在我海空军监视节点和火箭军打击范围外,尽远打击我南海、东海前沿节点和舰船。而在南海区域我军优势情报区域,美军的“航母打击大队”在去年一年时间里主要是以试探我军侦察监视体系为主,极少针对我军沿海设施和近海船团模拟进行打击。 同时美国海军的长期发展规划,也是尽可能地提高船团和舰载航空兵打击距离,这显然不符合在第一岛链内Deny掉解放军海空军优势的指导思想,印太司令部也并未如解放军的意,在第一岛链内准备投入太多资源。 这份战略框架对于战备建设初见成效的解放军是“还有这种好事儿”,但印太司令部显然不会便宜解放军 图源:微博@捣蛋就对 在美国的军事准备上,美军自2017年以来面对解放军“此消彼长”的势头也并未得到遏制。自“军改”在2017年全面铺开以来,美军并没有对解放军进行2016年一样的军事施压,解放军近年来的两场大的战备活动基本上都是针对西疆局势以及有限的朝鲜半岛局势,总体上解放军较为顺利地完成了军改。在武器发展上,2018年到2020年恰恰是解放军大舰队完成下水海试,列装舰队的时间,同时解放军空军更是每年接收超过三位数的第四代乃至第五代新平台。而美军不仅没有在2018年以后按照马蒂斯的要求解决舰队、轰炸机队出勤率过低的固有问题,原本计划在2020年恢复航母部署常态,也因为特朗普应对疫情的不利而以失败告终。 军事上,美军没有文件中描述的那样豪情万丈,在武装盟友方面,美国显然也没有通过将中国包装成一个什么“终极邪恶”的国家从而获得大笔军售和军事合作。美国除了预料之中的增加了对台军售,但并未实质性提高对印、对韩和对日军售。可台军绝大部分新武器需要在20年代中期才能成军。 而在政治经济合作方面,特朗普在文件中对中国进行恶意丑化和不切实际的叙述,和中国在周边地区中扮演的角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确实反映出特朗普政府在框架制定上昭和参谋式的自说自话。在东南亚国家大力加强一带一路合作,压制南海争议,各国签署RCEP条约之后,这份文件属实有些滑稽。 特朗普时代对台湾战备水平提升不大 图源:社交媒体 如果说这份文件中针对中国的部分虽然夸张但好歹有些“政治意义”,那么针对朝鲜的部分则更加脱离实际。这份文件发布于2018年2月,彼时朝鲜已经试射完火星-15洲际弹道导弹,并进行了历史性的2.8阅兵。尽管朝鲜已经事实上展现了能够威慑到华盛顿的洲际武器,但文件依然将对朝政策框架制定为“彻底压制”。文件指出,美国的目标是让朝鲜明白“放弃核武器是其政权存续的唯一保障”,长远目标是让朝鲜“永远无法威胁周边国家”。 但在文件发布后没多久,特朗普当局就不得不放弃敌对,开始与金正恩进行一系列“金特会”,虽然这些“突破性”的会面最终以闹剧收场,但美国也不得不承认朝鲜事实上的拥核地位。而朝鲜去年10月10日展示的一系列战略核导弹和八大定下的国防目标,则是这份指导性框架赤裸裸的打脸。对于这一系列“纸老虎”行为,美媒也毫不客气地指出这份文件是“彻底的失败”(total failure)。 结果就是朝鲜导弹越造越大 这份文件没有激起太多风雨,除了内容离谱外,国内政治局势混乱也是原因之一。民主党在1月6日的国会山事件以后已经全面撕破脸皮,通过让各大公共媒体平台“封杀”特朗普的方式,实质性完成了“政变”,保证了权力交接。而1月6日以后,共和党虽然没有像民主党呼吁的那样罢免或弹劾特朗普,但主流政客基本已经与其切割。在这种情况下,特朗普在国内主流中已然“政治死亡”。 聪明的蔡英文在民主党未来2年全面执政的情况下,也不会帮助这具“政治尸体”。蓬佩奥虽然在国内失分不多,但作为特朗普当局的代表性人物,说话自然也不好使。他派出的驻联合国大使专机在起飞以后,被蔡英文致电拒绝来台,并被美国当局叫了回去。毕竟在大选当中蔡英文已经得罪了整个拜登集团,不可能为蓬佩奥拉抬政治前程而牺牲台湾政治前景。 何况,就在这篇文件公布前后,美国印太司令部的兵力依然是一年当中最空虚的时候——大量人员进退并补,转隶移防或者回国调休,没有可用的航母和两栖攻击舰战斗力量,主要作战力量不足一个联队和一个轰炸机中队。就在三周以前,解放军的航母作战力量刚刚越过台湾海峡,在三亚开始例行训练。这种海军机动作战力量上的敌有我无,也进一步阻止了特朗普、蓬佩奥在任期末尾进行任何政治军事冒险的可行性。 到头来,这篇文件无非就是特朗普时代美国右翼东亚问题顾问们的梦中呓语,是特朗普时代“虽然傲慢但是无能”的又一体现。这份由鸡犬升天的波廷格等顾问枉顾现实规划出来的框架文件,没有任何指导性意义,忽视了所有政治军事现实,无法用于解释特朗普一手挑起的“大国竞争”的任何一方面,最后也无非在1月14日当天上了一波媒体头条,仅此而已。当然,对于我们来讲,对美的长期竞争还会持续,随着拜登完成政权交接,统治两院一府的民主党制定出来的对华政策,显然要比依赖“民科”的特朗普政权更稳定、明确,且有更多的可执行性。 朝鲜人的大国梦 朝鲜劳动党第八次代表大会于12日胜利闭幕了,会议涉及了朝鲜的方方面面:政治局势、政治体制、人事调动、意识形态、指导思想、国防发展、经济发展。朝中社称这次大会是一次“分水岭”,也反映出这次大会的重要性。 不过,更加吸引全球注意的是,朝鲜在八大闭幕以后,进行了一次小规模的夜间阅兵,这出乎朝鲜观察家,尤其是国内权威的高级朝鲜军事观察家的意料,充分说明朝鲜不是一个可以随便预测的国家。 造型时髦的狙击兵通过主席台时,金正恩竖起了大拇指 本文图源:朝中台 作为庆祝八大的阅兵式,这次阅兵并未展示太多新的武器,庆典性质较为浓厚。阅兵音乐在建党75周年阅兵的基础上增添了新歌(7师团,高高飘扬吧我们的党旗,手风琴版本保卫祖国大海将永生,飞行员之歌,金泰龙的爱国歌也放低了一个八度等),进行了重新编曲,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在场景表现上,加入了大量灯光效果,尤其是军团入场时候的灯光效果令人印象深刻;飞行编队进行了编排复杂的夜间表演性飞行,展示了朝鲜空军的复兴。 在武器上,这次受阅的徒步方队从人员到装备都以双10阅兵的班底为主,连车号都没有擦。仅仅展示了几套新装具,“主体OICW”、“新型无托榴弹发射器”等新锐轻兵器,没有展示太多战略武器,同时机械化方阵规模有所缩减。考虑大洋彼岸不确定的政治形势和拜登政权对朝的沉默态度,在国防形势较为紧张的2021年1月份,朝鲜的战略军部队集体投入到值班战备中,没有参与阅兵,是很正常的事情。 在场景表现上,加入了大量灯光效果,体现了朝鲜人的军事美学 我们的机翼之上是太阳,我们的机翼之下是平壤 朝鲜展示的无托构型榴弹发射器和步榴枪,可能都有激光测距功能 虽然没有展示“火星”系列弹道导弹,但是在八大上再次重申核地位和核发展目标的朝鲜,自然还是要展示一点战略武器的。在阅兵仪式上,战略潜射导弹“北极星-5”踏着歌曲“我们的行军路”闪亮登场。这次“北极星”系列弹道导弹的载具还是重汽豪沃底盘,因此北极星-5与北极星-4对比直观,前者尺寸比后者大了一号,拥有更大的直径和弹体。 朝鲜“放大”过很多导弹,包括北极星-2到北极星-3,“金斯坎德尔”和“火星15”,这些放大在技术理念上相对合理。但是在潜射导弹上,放大直径无疑是一种“不合理”的选择——潜射导弹总体布局和陆基导弹不同,受限于潜艇艇身。中美俄等大国都在下一代潜射弹发展上对口径进行过妥协。虽然不久前朝鲜在八大报告中公布了其“新型核潜艇的研发已经完成”,但是考虑到“北极星”系列字面意义上的“一年三变”,让我们对于朝鲜水下威慑力量发展成熟度产生了怀疑。不过,一款放大的“北极星-5”上陆倒是有些合适,但是固体燃料导弹显然不是简单的“放大”就能提高射程和投掷重量。 “北极星-5”的成熟度值得怀疑,但朝鲜显然需要一款更大的固体弹 本次阅兵压轴的导弹,却不是“北极星-5”,而是被朝鲜方面称之为“世界最强导弹”的,采用新型五轴太拖拉底盘的战术弹道导弹。值得一提的是,这款弹道导弹车号以33开头,比去年的超大型核力量的“32”还多一位,或许说明了这款导弹的重要性质。朝中社称这种导弹“拥有能够在境外先发制人地彻底消灭任何敌人的强大打击力”,也说明了这款导弹在金正恩时代“科技强军”的重要代表意义。 采用五轴底盘的“世界最强武器”,可能说明了他的载荷较大 朝鲜拥有双锥体导弹技术,这一点也得到韩国方面的验证,这使得朝鲜的导弹可以从中国东风16系列弹道导弹和俄罗斯“伊斯坎德尔”上寻找设计理念和技术特点。不过,和中俄导弹不同的是,朝鲜的双锥体导弹,需要较远的射程用于打击日本的高价值目标,因此弹体相对中俄有所放大,而且需要较大的载荷放置战术核弹头。而且按照主体方面的说法,新导弹的战斗部比中俄同类型导弹威力要大,因此被朝鲜称为是“世界最强导弹”。不过,虽然“世界最强导弹”技术上要比朝鲜的对手们要强,但是这种五轴特车战术导弹在“辉煌的祖国”中压轴出场,相比“超大型核力量”有点“破坏气氛”。 还是超大型核力量适合压轴 阅兵武器能说的也就这么多。本次阅兵作为重大政治活动庆祝仪式,最大意义就是确定了未来主体阅兵的形制,而未来这种 “小阅”可能也会变成常态。这对于当代中国的军事爱好者来讲是个好事——毕竟朝鲜的阅兵美学一直保持在一个极高的水准。 但在阅兵之外,八大的政治、军事变化可能更值得我们关注。 朝鲜认为七大的建设成果是,朝鲜方面已经初步完成了建设强盛核大国、对美威慑的目标。在八大上,朝鲜再次重申了自己的核地位,并提出了极高的核发展方向。金正恩在八大报告中指出,为了应对美国的威胁,为了增强“核战争遏制力”,朝鲜将发展保卫自己的“自卫国防力量”核武力。 朝鲜将进一步开发威力更强的超大型核弹头与各种小型化、战术化核弹头。而在核载具方面,朝鲜正在研究弹道导弹分导弹头技术,弹道导弹搭载的高超音速滑翔飞行战斗部进入试制阶段、研发完善射程为15000公里的核导弹、研制采用固体燃料发动机的洲际弹道导弹。在常规武器方面,朝鲜还将发展电子对抗武器、无人机攻击武器、侦察探测器、军事侦察卫星的设计,还计划研发各种性能先进的弹道导弹。朝鲜计划研发更多先进武器,把人民军快速从老式结构的军队,转变为尖端化精锐化的军队。 朝鲜人在下一代弹道导弹的发展目标“并肩”中俄,目标较为宏大,其导弹体系几乎是解放军强大火箭军的复刻版:远程火箭炮,超大火箭炮,机动战术地地导弹,双锥体中导,二级固体双锥体中远程战略导弹,二级(可能有三级)固体潜射战略弹,三级固发战略弹,液体大投掷重量战略弹,未来还会有高超音速滑行体。但是去掉中俄这种“大国光环”以后,朝鲜人在弹道导弹的选择上也无非是“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在导弹性能发展上相对自然合理的进行迭代——毕竟朝鲜万古长青的盟友已经通过实际行动论证过他们导弹体系的先进性和正确性。 然而,朝鲜作为一个2200万人口的小国,这些导弹技术,尤其是固体导弹复杂的弹体、防热材料、制导和高能推进剂技术远不是朝鲜自己能够掌握的。朝鲜的技术迭代部分依赖于万古长青的盟友,但是显然一个拥有如此强大核威慑能力的朝鲜不符合东北亚各方的利益。哪怕朝鲜是自己命运的主人,也得符合武器研制的客观规律。虽然这一目标即使对于奇迹频出的朝鲜来讲也过于宏大,用权威观察家的话说就是一种典型的“伊朗行为”,但朝鲜毕竟是有能扔到美国领导人头上的战略武器的。对于缺乏筹码的朝鲜而言,有些东西先吹出去不是什么坏事。 朝鲜人提出的目标几乎是整个火箭军导弹体系的复刻,这显然是困难而且周边国家不能接受的 朝鲜的武器发展自然要符合本国政治局势。但对于朝鲜来讲,建设军事力量,威慑千古宿敌日本、“美帝”和“南逆”军方激进分子是日子变好、局势改善的充分必要条件。从劳动党七大再到今年的八大,朝鲜在这5年时间里经历了“过山车”式国内国际局势变化。对于全体朝鲜人民来讲,从七大开始的五年时间,最好的形容词莫过于“风起云涌”。不管是国际局势还是国内局势,朝鲜的现状都因为金正恩时代狂风骤雨的改革变得天翻地覆,进入到了一个新的状态。 然而这种状态并不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对于朝鲜国内部分利益集团和官僚集团来讲,金正恩颠覆了金正日末期朝鲜那种“封闭但是平衡”的“凑合状态”,朝鲜国内各路官僚都得为科学或者不科学的指标进行“奋斗”,而朝鲜的外交局势,则因为金正恩时代在核武备上的突飞猛进,直接经历了对美、对韩的全面战备与和解,以及对万古长青盟友的示好和血盟之情的重申。这几乎是冷战结束以后的再次“选边站”。 2020年意想不到的世界局势也冲击了朝鲜,也引发了朝鲜国内不少人对当前一系列政策的质疑。在年初新冠疫情冲击世界以后,对于近代史更加刻骨铭心,且拥有自知之明的朝鲜宣布了对本国的“超级封锁”,并紧张注视着鸭绿江彼岸的局势发展。封国带来的经济吃紧和随后一系列台风等自然灾害的侵袭无疑让朝鲜人民回忆起了强行军的起点。然而,在一年年末,局势稳定下来的朝鲜松了一口气,并在建党75周年搞了全球瞩目的大庆。金正恩通过稳定的局势向朝鲜的民众证明,朝鲜已经不是1995年那个无所适从的朝鲜,国际局势也相较1995年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前的道路和改革是正确的。 而金正恩则要在正确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八大上一系列政治的变化也说明了金正恩对于改革的态度——总书记不再是一个“神职”而是劳动党的最高领导者;白头山的革命血统重要的不是血统而是革命;劳动党大会5年一召开,劳动党政治生活的正常化;金日成-金正日主义替代了主体思想;在金正恩宣布朝鲜劳动党第八次代表大会闭幕后,我们熟悉的《国际歌》庄严奏响。这种国家正常化,政治严肃化、领袖人格化的背后,是金正恩对于朝鲜发展的态度。 对于朝鲜来讲,在经历了数十年的强行军以后,虽然前路艰辛,但曙光初现。而金正恩在证明自己道路选择是正确的同时,也要回答一个重要问题:在三池渊一声枪响后,革命的朝鲜人民到底想建立一什么样的国家。 |
|
|
|
|
实用资讯 | |
|
|
一周点击热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复热帖 |
|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
2020: | 美国参议院正式启动对总统特朗普的弹劾 | |
2020: | 核工业功勋榜发布:他们为中国核工业奉 | |
2019: | 驴打滚的做法 | |
2019: | 雪媚娘的家常做法 | |
2018: | 光亭:真实的风筝——由最高层直接掌握 | |
2018: | 铁流:俄军对Windows说再见,给中国什么 | |
2017: | 世行报告称中国总税率为68% 前财长楼继 | |
2017: | 习近平出席达沃斯论坛发表主旨演讲: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