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中文  
 
版主:x-file
 · 九阳全新免清洗型豆浆机 全美最低
 
萧蓉蓉谈《芳华》:抽掉了时代的青春爱欲 (喜欢这样的博士)
送交者:  2017年12月19日18:24:57 于 [世界游戏论坛] 发送悄悄话


  • 萧蓉蓉

    萧蓉蓉清华大学文科博士,不专业影视评论人

2017-12-19 09:01:37字号:A- A A+来源:观察者网
关键字:严歌苓 芳华冯小刚电影芳华芳华影评芳华 时代背景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萧蓉蓉

有朋友说,电影《芳华》比严歌苓的原著《你触碰了我》好多了。电影交织辉映青春的优美感和战争的崇高感,小说却停留在80年代的“伤痕文学”,在“星辰大海”的当下,着实土得掉渣。又有朋友说,冯小刚把严歌苓旨在“解构革命”的小说变成了“怀旧青春”的电影。同样是“告别革命”,前者充斥着亵渎和嘲弄,后者至少还保留了温情与敬意。

其实从标题就可以看出二者之间的差别,“芳华”至少体现出十足的文艺范儿,像是缅怀某种优美的东西;“你触碰了我”一看就知还是“性与人性”的老套路。但不要忘了作者严歌苓同样是电影的编剧,怀旧与亵渎,哪个更能代表她的真实想法?

这个问题恐怕严歌苓自己也很难说清楚。大抵她凭借某一叙事套路起家、成名,却因为太习惯于这样的套路,反而深陷其中,受其掌控;大抵无论她的初衷是什么,一落笔就退回到永远雷同的故事主旨中去。就像我认识的一位著作等身的青年电影文学研究者,他的三百多篇论文只有一个逻辑、一种语言风格,以至于我们看到标题就知道结论是什么。恐怕不是他们愿意这么简单,而是他们已经失去了复杂起来的能力。

2017年8月17日,上海,严歌苓《芳华》签售会。(图/东方IC)

至少从严歌苓的自述来看,她对早年文工团的生活还抱有许多回味:

《芳华》电影拍得非常美,我觉得现在看青春爱情片的观众们看后会觉得满足。我们那个时候的爱情是被禁锢的,男女之间的触碰也是禁锢的,由于禁锢而产生的这种美真的非常动人,会让人感觉,原来任何情感,任何美的东西都是带有一点哀愁的。(严歌苓:《我为什么写<芳华>》,整理自上海书展《芳华》读者见面会)

然而谁没有“被禁锢爱情”的青春?高中校园对“男女之间的触碰”的限制恐怕也同样严格。由于禁锢而产生的纯真甜美,不惟50后、60后曾有过,70后、80后也曾有过,至少直到今天,“不准早恋”仍然是一条戒律。这也许才是“现在看青春爱情片的观众们看后会觉得满足”的真实原因吧。

很好奇,如果我们抽掉宏大的历史背景,把文工团换成舞蹈学校,会得到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农村插班生何小萍来到了某大城市的舞蹈学校,看到女同学们优雅地翩翩起舞,不禁呆了。班主任老师让她来一段展示展示自己的基本功,她却傻不愣登地翻起了一串跟斗,还摔得四仰八叉引发了群嘲,十足土冒一个。令人怀疑,她的基本功是不是来自于街头卖艺?

何小萍生父劳改,生母改嫁,遭到继父嫌弃,骨子里始终挥不去那强烈的自卑。她本以为只要走进了白天鹅的队伍,也会变成白天鹅,却发现自己终不过是只丑小鸭。她想过把白天鹅的瘾,于是悄悄借走了室友富二代林丁丁的连衣裙,想去拍照艺术照寄给牢中的父亲,却被诬为小偷。验证小偷的办法很有针对性:“闻一闻衣服上有没有酸臭味,就知道是不是她偷的了。”这是偏远农村特有的味道。当何小萍的文胸遭到众位女生奚落时,官二代郝淑雯骄傲地说:“我还嫌自己胸太大,想小一些呢?”这是一种在贫困学生面前赤裸裸的优越感。

在这样的环境中,助人为乐、品学兼优的班长刘峰,成为了何小萍唯一的依靠。不知不觉地,何小萍爱上了他,却发现他心有所属。班长居然会听黄色歌曲,居然还在听完黄色歌曲后猥亵女同学!学霸难道不是只配学习吗?这个事件太颠覆了。准是林丁丁不好好学习,勾引班长。

“别人都可以抱我,就是刘峰不行,谁让他是刘峰!”市侩的富二代为求自保而告发了刘班长。事情闹大了,学校为了自己的声誉,勒令刘峰转学。这时的何小萍突然发现自己的生活失去了动力,最终她也离开了这个班集体。……毕业那天,所有人都泣不成声。……

《芳华》海报(图/东方IC)

十多年后,成为作家的萧穗子和珠光宝气的官二代郝淑雯在海口相遇了,她们突然发现当年的学霸班长竟至于沦落到被治安联防队敲诈勒索。天上地下,只缘于一次拥抱、一场早恋的误会,世事无常,令人唏嘘。惟独失败者刘峰、何小萍保留了当年的那份纯真,上面印刻着对芳华的追忆。

这是一个我们再熟悉不过的校园爱情故事,它能令人感同身受,却不能令人肃然起敬。禁欲、懵懂、早恋、分手,再到相遇,嗟叹青春不重来。这样的剧情不止出现在严歌苓笔下,同样出现在九夜茴笔下,不止停留在《你触碰了我》,同样走进了《匆匆那年》。

原来,青春的结局都一样……

“芳华”的故事显然是非历史的,或者说,是超越于特定历史时代的。就连剧中人物的名字也满是90后的审美情趣,而没有丝毫50后、60后的时代特征。

巨大的红旗与威严的毛主席画像,与其说是政治性的,倒不如说是去政治化的。刘峰因为爱情的破灭而绝望地走上前线,何小萍因为爱情的破灭而绝望地走进战地医院。他们一个想死在战友的尸体旁边,另一个想死在行将成为尸体的重伤员旁边,这是禁欲对于爱欲的规训。

林丁丁却于这时站在台前高唱起《英雄赞歌》,赞扬那个因为她而被迫成为战斗英雄的刘峰,这是爱欲对于禁欲的反讽。

当失忆的何小萍听到《沂蒙颂》时,本能地跟着节奏跳起了舞。这时的《沂蒙颂》既不属于国际无产阶级,也不属于中国人民,它只专属于何小萍的私人情怀和文工团的集体记忆。严歌苓、冯小刚把革命战歌据为己有了。

他们无非想告诉世人,无论意识形态再怎么喊得震天响,都不能掩盖男女之间朦胧的爱欲才是最真实的青春体验。然而抽掉了政治的爱欲,不就是你有、我有、他也有吗?

其实,严歌苓确乎想体现出他们那代人的与众不同。她说:

我从12岁到25岁都在军队里度过,从小跳舞,后来成了部队的创作员。《芳华》里的故事,是我的一段青春经历,里面的人物有我从小到大接触的战友们的影子。

又说:

这部《芳华》可以说是最贴近我自己、最贴近我亲身经历的一部小说。……在此之前,我已经很多年不编剧我自己的小说了。(严歌苓:《我为什么写<芳华>》)

联系严歌苓的身世。她12岁考进了成都军区歌舞团,15岁时爱上了一名30岁的军官,后者却把她的情书悉数上交给了组织,于是就有了林丁丁告发刘峰的故事。20岁时正逢对越自卫反击战,她又主动请缨上前线充当战地记者,于是就有了萧穗子的事迹。她在美国与劳伦斯结合,于是林丁丁也嫁给了华侨,侨居海外。

严歌苓夫妇(图/新浪娱乐)

可惜的是,所有这些独特的个人经历都要被安排进美国学院体制写作训练的框架中去,变成一本本迎合西方评奖委员会的东方想象的小说,进而又被改编成一部部迎合西方评奖委员会的东方想象的电影。这样的情形不惟发生在严歌苓头上,同样发生在莫言、阎连科头上,甚至发生在茅盾文学奖的评委头上。尽管他们总想以个性解构集体,结果却毫无个性可言。

这部电影真正超越于一般校园青春剧的地方,并不在严歌苓所谓的“人性”,而是她始终想挥去又始终挥不掉的“政治”。当巨幅可口可乐广告代替了毛主席画像以后,战斗英雄也成为了治安联防队员欺凌压迫的对象。硝烟散尽,只剩下西南烈士陵园里那一座座寞落孤寂的墓碑。陡然发现,我们在积累了大量物质财富的同时,却丢掉了本该保留下来的灵魂。邓丽君终归代替不了《沂蒙颂》,这才是我们追忆芳华的根本理由。

当芳华成为了记忆,我们也就学会了惶恐:假如战争今天爆发,还会再有雷锋吗?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标签冯小刚

热门评论

  • 在那个年代,冯小刚、严歌苓之流是整个国家最幸运的青少年。能参军进入大军区一级文工团的只有三种人:第一种也是大部分是享父辈余荫的“高干子女”,第二种是家境不错从小文艺的“小资”,第三种极少数是确有天赋的平民/农牧民子弟。


    在那个年代,大多数青年如习近平、王岐山们正在荒凉贫瘠的黄土地上啃着土豆杂粮带领村民挖山填沟改天换地。而冯小刚、严歌苓们拿着部队的津贴吃着部队高于国营厂矿标准的伙食供应(甚至有糖果、饼干、巧克力...),轻歌曼舞梦想着男女之事。


    到如今,大多数当年在广阔天地吃苦耐劳接受过“再教育”的有志青年们还在社会各个阶层如老习、老王般为国家发展和人民幸福殚精竭虑。而当年衣食无忧满脑子风花雪月的冯小刚、严歌苓们却咋在无病呻吟,并妄想把自己满怀的垃圾和污水洒遍寰宇!


  • 我父辈提到那个年代都是觉得充满了激情,充满了对祖国建设的热情。所以这些矫情的文青有什么资格代替一线的工人来描述那个充满了激情的年代?

  • 真知灼见啊,有些人跪久了,就是拉也拉不起来了!


  • 独特的个人经历都要被安排进美国学院体制写作训练的框架中去,。。。。这样的情形不惟发生在严歌苓头上,同样发生在莫言、阎连科头上,甚至发生在茅盾文学奖的评委头上。


    核心思想:

    我们在经济上、军事上、政治上站起来了,可就是这帮“风华正茂”的文艺工作者没站起来


  • 假如战争今天爆发,还会再有雷锋吗?


    于是,再有一个讲述中国人懦弱,卑鄙的炸药奖获得者。


  • 其实真正被打懵的是知识分子,看见外面的灯红酒绿,想着自己的知青生活,很多知识分子就直接跪下唱征服了。唱了三十多四十年了,还在唱。


  • 这种电影, 看了一点宣传片,就没看的欲望.


    完全是用2010年代的情怀的人,  去做1980年代的事. 好假好空.

    1980那个年代的人, 会有这么多形形色色的欲望吗, 会有这么多所谓的人性的思考吗?


    借着一张越战的皮,讲的还是当代的所谓爱情故事.



  • 别看那些有毒的鸡汤了,真正的要看的是小学中学大学的历史课本,从“帝王将相宁有种乎”,就注定了这个民族永远是蓬勃向上,敢把造反起义写在正史,大力宣扬的,也就是共产党了。


全部评论 214
最热最早最新

  • 莫言,对了洋人的胃口。


  • 效果上,本文可说是小骂大帮忙了。这可能是个试错机制,芳华的宣发比起潘金莲就要漂亮得多了。


  • 大院子弟,文工团,就是没p民啥事


  • 一针见血的犀利影评! 


  • 那个时候,我看到的是农民同志们到处挂在悬崖上开山筑渠修水库造梯田,战天斗地,改造河山,我们学生也是开门办学,到广阔天地里去,热情豪迈,没那些老文青说的那么多伤痕。


  • 《芳华》的青春爱欲,污了时代。当《芳华》成为了记忆,我们也就学会了惶恐:假如战争今天爆发,还会再有董存瑞、黄继光与雷锋吗?围绕着苦涩的青春爱欲,这部电影故事像一枚旋转着的且沾满污泥的陀螺,凡被它触碰到的,都要污一下、黑一下。作者真正的心机或并不全在于感叹芳华,还有“污一下”。



  • 精辟

  • 文无定法

  • 对这帮子无病呻吟的所谓伤痕作者,一句话形容它们最合适了:“贱人就是矫情”。


  • 围绕着苦涩青春的话题,这部电影故事像一枚旋转着的且沾满污泥的陀螺,凡碰到的事物,都要污一下、黑一下。作者的真正目的不在于感叹芳华,而在于“污一下”。


  • 清华大学好像每年都有不少接受美国培训的学生,身在其中的萧女士恐怕也未觉得有何不妥。潘建伟搞点量子通讯的技术当初好像也是跑到外国师法于外族,至今也没见有人嚷嚷着那是跪舔蛮夷之腚眼--似乎还被国人大大的吹捧,同样是跑到外国学习了一下,怎么到了严歌苓这儿就让这位萧氏才女腌臜得如此不堪呢?似乎《芳华》的火让人有憋人酸水的功能,不吐当然不快了。个人的经历逃不脱那个时代,你总不能要求严歌苓不到前线去帮国家的忙,而像你这样躲在有着暖气的“框架”里轻轻松松的就把大作搞定,也请您原谅冯小刚时时流露的伤感败坏了您的雅兴。以我这样粗鄙人的理解的创作,当然是当看到一棵树而且一定有话要说时,不妨从一片叶子说起--当然,那棵树也只有想象中的美,全然不具有萧女士所说的那副“框架”的阔气。只可惜伤痕的流毒不合时宜了,居然还赚人那么多的泪水,实在是可恶至极,必须肃清。萧大才女您干嘛跟我们这样喜欢哭哭啼啼的窝囊废生气呢,您的才华在红红火火的广场舞大妈那儿才有发挥的天地。我有一个请求,请您批准,让我们这些没出息大老年人安安静静地哭一场好吗?求求您了!




    • 回复 泉: 

      严歌苓的作品被拍成电影的有好几部,怎么就只对《芳华》口诛笔伐了呢?

    • 嗯!“我们”现在之所以可怜兮兮的,就是时代的错……不信你看芳华……什么,有人说芳华是和小时代一样的青春爱情电影……爱情也是我们这帮被耽误一代人的爱情,你们这帮把国家从世界十几带到第二的年轻人,太坏了!……您看这样可以吗?”
    • 同样是师从外国 为什么她会被骂 别人不会 难道别人是故意的吗 不反思自己 总从别人身上找原因


    • 军队文艺团体中的成员看起来都这样的互相欺负,现在叫“霸凌”了,真不知道这个严歌苓是怎样从12岁熬到25岁的。这中间难道没有一丝半点值得赞扬歌唱的吗?




      • 人对世界、对生活的看法往往是小时候形成的。严歌苓15岁在部队违纪谈恋爱被处分留下的阴影,可能是她一辈子总用晦暗的眼光去看这个国家、怨恨这个国家的原因。她跳不出来,写来写去永远都是伤痕文学,因为她记得的都是她受了伤害,至于为什么被处分,早在脑子里合理化了。


      • 我觉得就是1970年代的衣服,干着2010年才会有的事情,入了集体,一团漆黑,看不到组织的温暖,还对同志的帮助,这不能是毛主席教育出来的。
      • 兄弟,你说的是小说和电影中的场景,严歌苓是伤痕小说作家,怎么伤痕怎么写,你要是把这些情节当真她的真实经历,那你就输了,人家活得滋润着了。我有个亲戚参加过那场战争,立了三等功,复员后政府安排到铁路局工作,这在当时可是铁饭碗。真正的英雄,国家是不会忘记的。


      • 做为一个出生在60年代末期,整个70年代生活在军营的我,是不会看这种电影的。

             因为以当年的眼光看严之流,就一个字,脏。


      • 企图解构时代的人还是先解构自已吧:在个体与群体之间找不准自已位置的人通常就这样,西方国家尤其如此,因为它不容许个体有自已在群体中的位置而只能是一个原子状态的个人。世事弄人,实在是人太浅薄啊。


      • 那是一个精神焕发热情如火催人奋进的年代,怎么就让严歌苓冯小刚描绘成了这样?这是一种背叛或颠覆。


      • 无病呻吟说的就是这类人,浅薄无知还看不起广大群众


      • 刚才读《王鼎钧回忆录》,主管当年台湾文艺的张道藩,回答学员提问“为什么我们写不出反共小说?”张道藩笑笑,说了句谁当时也不明白的话:“那得等他们自己写。”

        现在明白了。张道藩,神人也。严歌苓、莫言、张艺谋们,就是张道藩说的“他们”。


      • 当巨幅可口可乐广告代替了毛主席画像以后,战斗英雄也成为了治安联防队员欺凌压迫的对象。硝烟散尽,只剩下西南烈士陵园里那一座座寞落孤寂的墓碑。陡然发现,我们在积累了大量物质财富的同时,却丢掉了本该保留下来的灵魂。邓丽君终归代替不了《沂蒙颂》,这才是我们追忆芳华的根本理由。

        当芳华成为了记忆,我们也就学会了惶恐:假如战争今天爆发,还会再有雷锋吗?

            问得好!


      • 一个把国人描绘成猪,把国家写成猪圈的作家,却被国人追捧,这说明啥?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北美最大最全的折扣机票网站
      美国名厂保健品一级代理,花旗参,维他命,鱼油,卵磷脂,30天退货保证.买百免邮.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16: 深度:歼31与歼20谁更适合中国航母?或
      2016: 特朗普称潜航器不要了让中国留着 惹众网
      2015: 分子人类学和华夏起源(作者,汉之战虎
      2015: 牡丹峰原因居然是“打败美国野心狼”?
      2014: 日本歌曲《勿忘我》 火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