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中文  
 
版主:x-file
 · 九阳全新免清洗型豆浆机 全美最低
 
《圣经 新约》故事
送交者:  2015年03月20日06:29:31 于 [世界游戏论坛] 发送悄悄话
《圣经 新约》故事:保罗,约翰,耶稣 -
收藏人:闲之寻味
2011-03-23 | 阅:2451  转:41  
 |   来源
  |  分享 
  
 
 评论36   字号: 订阅
《圣经》:耶稣,约翰,保罗的故事 - 仰望星空 - 橘郡的山坡
《在埃及躲避》(Flight into Egypt):耶稣出生后,前往埃及躲避迫害。作者Edwin Long。
《圣经》:耶稣,约翰,保罗的故事 - 仰望星空 - 橘郡的山坡
        《登山宝训》(Sermon on the Mount ),作者 Carl Heinrich Bloch。耶稣在圣殿山上的布道演说是耶稣的12圣徒之一马太(Matthew)综合整理的耶稣的道德说教汇编。很多基督徒们认为,耶稣的登山宝训,类似于“旧约”中摩西在西奈山的演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圣经》“旧约”有24本书,参见博文“《圣经 旧约》故事之一:摩西到大卫”。
        《圣经》“新约”有27本书,如下: 
        5本历史书,其中4本福音,4个作者从不同角度描述了耶稣的一生和神迹,4本书互为补充。
              马太福音(Gospel of Matthew):作者马太,耶稣的12圣徒之一。
              马可福音(Gospel of Mark):作者马可,耶稣的12圣徒中的彼得与保罗的弟子。
              路加福音(Gospel of Luke):作者路加,耶稣的12圣徒中保罗的朋友和弟子。
              约翰福音(Gospel of John):作者约翰,耶稣的12圣徒之一。
              使徒行传(Acts of the Apostles):耶稣升天后,使徒们继续传教的事迹汇编。
        14本保罗书信
              保罗书信(Epistles of Paul):耶稣的12圣徒中的保罗答复宗教问题的书信汇编。
        7本普通书信
               普通书信(General epistles):非保罗书写的,面对普通基督徒读者的书信汇编。
        1本先知书(启示录)
               启示录(Revelation of John):作者是12圣徒中的约翰,故又称约翰启示录。
 
        类似中国“本人没有著述”的孔夫子,耶稣本人也没有著述“新约”《圣经》。耶稣的12个圣徒和圣徒的弟子们,编写了“新约”《圣经》。例如,四本福音的四个作者从不同的角度论述了耶稣从出生到升天的全部过程,以及耶稣的教诲和上帝的意旨。 
         《旧约》的24本书和《新约》的27本书,构成了全部的《圣经》。也就是说:
         首先,基督教接受了以色列人的《圣经》,称为《旧约圣经》(即《旧约》)。
         同时,基督教把他们的新的说教和故事汇编称为《新约圣经》(即《新约》)。
         《圣经》的两个部分,分别成书于:
        《旧约圣经》:完成于公元前1500年-前400年之间。
        《新约圣经》:完成于公元30-96年之间。
        现在,各种圣经译本:14000多种不同语言的版本。西方的很多典故,知识,常识,都来自这里。不知道耶稣的故事,则不可能与西方交流。任何人,都必须学习了解一些基本内容。
       还存在很多其他流派(版本):例如不同流派的《旧约》分别为24-90多本书等等。不述。
 
        保罗,《新约圣经》最重要的作者
 
        在《圣经》“新约”中,早期的所有的基督徒里,最博学的是使徒保罗(Paul the Apostle),他曾经在罗马帝国各地,巡游了四次(长途旅行),他传播耶稣的宗教并书写了大量的信函,回答人们对基督教的各种问题和疑问,这些书信被搜集整理成“新约”27本书中的14本书。
        使徒保罗出生在罗马帝国,所以具有罗马帝国公民身份。他在被捕后,不必遭受十字架的折磨,在罗马城被直接斩首处死。但是不属于罗马公民的另外一个“12圣徒之一”彼得,则在罗马城被钉上十字架处死。
        在梵蒂冈的圣彼得大教堂的门前,有两个巨大的雕塑:彼得和保罗。
《圣经》:耶稣,约翰,保罗的故事 - 仰望星空 - 橘郡的山坡《圣经》:耶稣,约翰,保罗的故事 - 仰望星空 - 橘郡的山坡 
        左图: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门前的圣保罗雕塑(贝尔尼尼的作品)。右图:德国联邦调查局(State Bureau of Investigation)采用现代面部合成技术(facial composite )制作的圣保罗的面部。
《圣经》:耶稣,约翰,保罗的故事 - 仰望星空 - 橘郡的山坡
        上图:保罗传教游历过的城市和地区,右下角是耶路撒冷,左上角是罗马。 
        如前所述,使徒保罗是最为博学的一位,他的影响超过任何其他的早期基督徒。
        公元36年耶稣离世后,保罗,彼得,约翰三人成为宣传和传播基督教的最主要人物。
        使徒保罗的传教,主要面向罗马帝国的非犹太人群,因为很多犹太教徒排斥基督教:27本新约《圣经》中,4本福音中的2本是使徒保罗的弟子编写的,使徒保罗自己亲自书写了大量信函和文章,回答了基督教徒们的种种问题和疑问,驳斥了异端邪说,他的这些书信整理成14本书(“保罗书信”),成为新约《圣经》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这些书信,解释了基督教的教义,阐述了基督教的种种哲理和美德。这些内容,不在本博文范围之内。
 
        在罗马,共有四座“最重要的基督教教堂”,这四座教堂称为“特级宗座圣殿”:
        圣彼得大教堂(St. Peter's Basilica,在梵蒂冈内,教皇驻地:12圣徒中彼得的墓地)
        城外圣保罗大教堂(St Paul's Outside the Walls,梵蒂冈外:12圣徒中保罗的墓地)
        圣若望拉特朗教堂(Basilica of St. John Lateran,梵蒂冈外:教皇兼任的罗马主教教堂)
        圣母玛利亚大教堂(Basilica of Saint Mary Major,梵蒂冈外,历史上第一个圣母教堂)
 
        这个圣保罗大教堂,现为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梵蒂冈在罗马城中的“治外法权”财产之一。
        第一个宣布基督教为罗马帝国国教的康斯坦丁一世大帝(Constantinus I Magnus,272-337年)在这里找到使徒保罗的墓地,开始建造这座圣保罗大教堂。直到公元5世纪时,这座教堂比圣彼得大教堂的规模更宏大。康斯坦丁一世做过几件大事,一是宣布基督教为国教,二是把首都从罗马迁到希腊古城拜占庭,并且改名为“新罗马”。 
《圣经新约》:耶稣,约翰,保罗的故事 - 仰望星空 - 橘郡的山坡
         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城外圣保罗大教堂,中间是使徒保罗的雕像。
《圣经新约》:耶稣,约翰,保罗的故事 - 仰望星空 - 橘郡的山坡
        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城外圣保罗大教堂,保罗墓地所在地。 
《圣经新约》:耶稣,约翰,保罗的故事 - 仰望星空 - 橘郡的山坡
        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城外圣保罗大教堂,大殿。
 
        建造圣保罗大教堂的罗马皇帝康斯坦丁一世大帝,还建造了一些宏伟的建筑,例如,312年建成的马克森提乌斯和君士坦丁廊柱大殿(Basilica of Maxentius and Constantine)是古罗马广场上最大的一座建筑,又如,他建造过可供几千人同时使用的大浴室。但是,他最伟大的建筑是一座新的罗马首都,康斯坦丁堡,常译君士坦丁堡。
《圣经新约》:耶稣,约翰,保罗的故事 - 仰望星空 - 橘郡的山坡
       马克森提乌斯和康斯坦丁廊柱大殿(Basilica of Maxentius and Constantine)。
《圣经新约》:耶稣,约翰,保罗的故事 - 仰望星空 - 橘郡的山坡
         马克森提乌斯和康斯坦丁廊柱大殿(Basilica of Maxentius and Constantine)。
《圣经新约》:耶稣,约翰,保罗的故事 - 仰望星空 - 橘郡的山坡
        康斯坦丁一世在德国特里尔(Trier)修建的浴室,可供几千人同时沐浴。
《圣经新约》:耶稣,约翰,保罗的故事 - 仰望星空 - 橘郡的山坡
         英国约克镇(York),君士坦丁一世的雕像:他在这里宣布成为奥古都斯(即罗马皇帝)。 
《圣经新约》:耶稣,约翰,保罗的故事 - 仰望星空 - 橘郡的山坡
         上图是康斯坦丁一世统治时期的罗马版图。 
         康斯坦丁一世把首都迁到希腊古城拜占庭,当时是罗马的陪都。此后,历史学家称为君士坦丁堡,现为土耳其首都伊斯坦布尔。就像中国的西周东周,西汉东汉,罗马帝国从此被称为东罗马帝国,又称拜占庭帝国:这些都是历史学家的称呼,而康斯坦丁一世给这座新首都的名字是“新罗马”。大约5000家罗马贵族,全部迁到这座新首都。
         有些类似东汉的刘秀,罗马帝国的康斯坦丁一世,被誉为罗马的“中兴之君”。
《圣经新约》:耶稣,约翰,保罗的故事 - 仰望星空 - 橘郡的山坡
        迁都之后,罗马帝国又延续了1100年:
        西罗马帝国:前8世纪-4世纪。 
        东罗马帝国:4世纪-15世纪。
        与地处内陆的罗马城不同:君士坦丁堡三面临海,东罗马帝国的海军非常强大,罗马人在2000年前就拥有火药“希腊火”,发射时可以发出巨大的轰鸣声,可以迅速烧毁敌人的战船,使得各国的舰队在1100多年的无数入侵中无一例外全部被希腊火摧毁。
        有的史学家认为:东罗马帝国从公元4世纪延续到公元15世纪(1453年)“最主要的因素就是基督教的传播和希腊火的应用”。        
        2009年6月29日,梵蒂冈教皇宣布:根据碳-14的测定,教堂下面埋葬的保罗的骸骨确实一具公元1世纪的遗体,进一步证实基督教守护了约2000年的保罗的墓地是真实的。
        在《圣经》中,没有记载保罗是被罗马帝国杀害的。某些罗马人的资料说:保罗在60岁来到罗马,他是“一位极其仁慈和蔼的博学老人”,“在罗马居住了大约6年后死去”。但是,也有很多其他来源说,保罗是在宗教迫害中殉道的。不论怎么说,保罗是《新约圣经》中执笔著述比例最大的一位作者。  
 
       总而言之,使徒保罗和罗马皇帝康斯坦丁,这两个人是基督教传播中的非常关键的人物。在美国的中小学课本的历史部分描述了这两个人物的作用:
       美国中小学历史课教材  部分说法的直接翻译 
       在古代文明中,全部是多神宗教信仰。有一个犹太人,基督,在罗马帝国时期,提出一种单一的神上帝的宗教,鼓励人们仁慈和仁爱。他说:他是上帝的儿子,母亲是玛丽亚,他现在是代表他父亲在工作,给人们传播基督教。与佛教早期类似,基督教的追随者主要是穷人,病人和有各种困难的人们。由于很多不幸的人追随,罗马认为可能会挑战帝国的权威,当他准备在耶路撒冷举办一次大会之前,下令逮捕并处死了他。
       但是,基督教继续在穷苦人民中缓慢的扩散。二十多年后,有一个叫保罗的著名人士相信了基督教,他开始四处宣传,人们才开始了解:有不少历史学家相信,如果没有保罗,很可能基督教已经失传了。公元313年,罗马皇帝康斯坦丁在一次大规模战争的前夜,梦见基督出现并告诉他:“我的显现是你战胜的征兆”。康斯坦丁获胜后,也相信了基督教并定为国教。罗马帝国灭亡后,基督教保留并继续扩散。
        亚拉伯罕和以色列人的预言
 
        以色列人为什么来到以色列?因为《圣经》“创世纪”里,上帝的承诺把这里给予以色列人。
        在“创世记”里,记载了一些神话和传说,如上帝七天创造万物,包括男人亚当和女人夏娃,后来人类繁衍并产生罪恶,上帝发出大洪水灭亡了人类,只留下较好的人(诺亚一家人),他们继续在两河流域繁衍,其中一个名叫亚拉伯罕(Abraham)的人,第一次与上帝约定:亚拉伯罕顺从上帝的意旨,上帝则确保亚拉伯罕家族的繁荣昌盛。
        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中,公认亚拉比罕是人类始祖。 
《圣经新约》:耶稣,约翰,保罗的故事 - 仰望星空 - 橘郡的山坡
        亚拉伯罕家族,首先来到上帝应许之地迦南地区。亚拉伯罕家族的一些人,后来迁移到埃及躲避饥荒。《圣经》中有一个著名典故:为了考验亚拉伯罕是否忠于上帝,上帝曾经要求亚拉伯罕献祭自己唯一的儿子以撒(Isaac),亚拉伯罕照办了。正当亚拉伯罕捆住儿子以撒,准备牺牲时,上帝派天使出来阻止了(右图)。
        剔除神话成分,这些描述相当准确地描写了人类氏族社会时期的愚昧和无知:献祭活人(人牲)确实曾是各地人类发展中的普遍现象。
        旧石器时代的人,可以以人为食,把同类吃掉。后来,人类开始因为奇异的幻想而杀戮同类。以人为牲有很多理由,例如为了取悦神明。祭司和巫师们创造了许多充满兽性渴望鲜血的神明,为了平息他们的怒火或者博取他们的欢心,原始人类在祭坛上杀戮同类。
        这种行为,一直延续到人类近代历史。
        墨西哥的阿兹特克人(Aztec)的作法可谓兽行:他们的太阳神庙就是一个巨大的屠宰场,举行重大盛典时,成百上千的人被依次屠杀,他们的胸膛被刀割开,正在跳动的心脏从胸腔里撕扯出来奉献给太阳神,尸体则被踢下祭台堆积如山,以满足神灵对血的渴望。根据阿兹特克帝国(公元1325-1521)的统治者自己的记述:他们曾在4天时间里杀死了84,400个俘虏进行祭奠,他们另外一次曾经在一天里杀死了自己的8000多个平民。西班牙殖民者的到来,才结束了这一切。
        中华文明中的人牲,也是历史悠久的:仰韶文化遗址发现了很多被杀戮的儿童骸骨。经过考证,当时杀死儿童是为了给房屋奠基。在后来的龙山文化,商朝文化里,此风更甚。
《圣经新约》:耶稣,约翰,保罗的故事 - 仰望星空 - 橘郡的山坡
        从中国的商朝开始,杀戮人牲是为了服侍死者:权势者死后,他们的妻妾奴仆会被杀死“陪葬”,在阴间继续服侍死者。这种行为比杀人祭神更为恶劣。因为祭神的人牲多是战俘,而人殉陪葬的是死者的亲人。这在中国一度非常普遍,规模巨大。中国商朝最大的一次殉葬使用了2656个人牲:人牲被砍去头颅,砍断肢体,许多女人和孩子被直接活埋。在印度,妻子殉葬的风俗一直延续到20世纪,并被无耻地上升到道德的高度。
        古代中国以后各个朝代的更迭时代,破坏和杀戮更血腥:前一个朝代的首都的建筑全部焚毁,人民被大规模屠杀,最后是屠杀自己的“功臣”以献祭新的王朝:从汉朝的刘邦到明朝的朱元璋,莫不如此。
        希特勒斯大林毛泽东达到这一兽性的巅峰:数以千万的生命为他们的“理想”献祭,参见有关报道,不述。    
        对比之下,希腊人的活人献祭很少,规模也极其有限。最著名的就是迈锡尼时期,希腊联军出征特洛伊以前,迈锡尼国王阿伽门农献祭了他的长女,10年后希腊获胜,回程以前献祭了特洛伊国王的女儿:总共牺牲了两位公主。
        犹太人的《圣经》中,则仅仅记载了亚伯拉罕的这一次未遂的献祭。
 
        在当时,所有民族和国家,都盛行多神教。
        在当时,只有犹太人选择了一神教,《圣经》记载:上帝与犹太人约定,上帝把迦南许诺给犹太人,而犹太人把上帝奉为唯一的神,主宰宇宙间的一切事物。一位神话英雄摩西带领他们离开埃及,占领了迦南,现在的巴勒斯坦一带。
        然后是战争和动乱,持续了大约五百年。最终,3100年前,犹太人用鲜血和刀剑建立了大卫王朝,他们在迦南的中心,锡安山(Mount Zion)上,建立了王城大卫城和第一圣殿,开启了犹太人历史上的黄金时代。在大卫的儿子所罗门的统治下,犹太人的国家达到了极盛。国王建立了宏伟的圣殿、华丽的王宫。《圣经》里详细描述了那个时代,用种种故事烘托所罗门的伟大与智慧。黄金时代转瞬即逝。王朝维持了80年就宣告分裂。巴勒斯坦出现了两个国家:北部的以色列王国和南部的犹太王国。此后的犹太人历史,充满了暴力、屈辱和死亡:
        北部的以色列王国,灭于亚述王国。
        南部的犹太王国,灭于新巴比伦王国。
        灾难始终看不到尽头。波斯人、希腊人、罗马人……轮番统治他们。脖子上的枷锁换了一副又一副,不变的是奴隶的身份。犹太人忍受了无休止的屠杀与欺凌,他们苦苦地忍耐。没有自由,没有独立,没有尊严。
        唯一有的,就是信仰。那是犹太人唯一的财富:犹太人发展出了坚定的一神教。这种宗教最终通过曲折的方式,影响到了西方文明。这个小小的民族,为西方人的信仰奠定了基础。这些宗教对现代世界的影响,已经远远超过了希腊和罗马。
       
        《圣经》里,上帝耶和华是他们唯一的主。犹太人则是耶和华的选民。耶和华许诺给予他们无穷的荣耀与福乐。但是,这个许诺迟迟兑现。
       《圣经》里,先知们曾经预言,“耶和华的日子”将要到来。伟大的救世主弥赛亚(Messiah)将带领犹太人走出奴役,他会摧毁一切敌人,用公平与正义治理耶和华的国度。弥赛亚的王朝将直到永远……
        历史证明,弥赛亚(Messiah)降临了:耶稣诞生了。
        他是犹太人,他是大卫王的后裔。更重要的:他是上帝的独生子。
 
        犹太人,不知道为什么不承认这个弥赛亚:他们绝大部分不相信耶稣,他们把耶稣出卖给统治以色列地区的罗马总督,唆使罗马人把耶稣钉死在十字架上,时间约为公元36年。
       犹太人的更大灾难,从此不断:公元66-135年,连续三次“犹太罗马战争”,耶路撒冷全城和第二圣殿,被罗马军团彻底毁灭,犹太人被驱逐出耶路撒冷,开始在世界各地整整漂流了2000年。犹太人对于自己犹太教的忘我奉献,使他们和外邦人之间产生了巨大的鸿沟。这个鸿沟使他们在三千多年里保持了民族完整,也付出了惨痛代价。
《圣经》:耶稣,约翰,保罗的故事 - 仰望星空 - 橘郡的山坡
        《以色列人的离开》(Departure of the Israelites),作者David Roberts。
        以色列人信奉的一神教,从耶稣死亡事件开始,彻底分裂了。
        一神教传播到其他民族和人群,成为世界宗教,主要宗教及其区别包括:
                                           犹太教                      基督教                伊斯兰教
        上帝创造万物                承认                         承认                     承认
        亚伯拉罕为先知            承认                         承认                     承认
        摩西为先知                   承认                         承认                     承认
        耶稣为先知                   不承认                      承认                     承认                  
        耶稣死于十字架            承认                         承认                     不承认
        耶稣复活                       不承认                     承认                     不承认
        穆罕默德为先知            不承认                      不承认                 承认
        三位一体理论               不承认                      承认                     不承认
        注解:
        (1)伊斯兰教的上帝,名字为安拉(Allah,又称真主)。
        (2)三位一体系指圣父、圣灵与圣子,耶稣是上帝的儿子。
 
《圣经新约》:耶稣,约翰,保罗的故事 - 仰望星空 - 橘郡的山坡
         这三种宗教属于同一起源,都承认《圣经》中的亚伯拉罕是人类始祖,所以被称为亚伯拉罕诸教(Abrahamic religions)。伊斯兰教认为,亚伯拉罕是“第一位穆斯林”,并且亚伯拉罕是伊斯兰教中最重要的先知。
        从“创世记”,《圣经》第一本书起,已经开始传播一系列美德:信仰,忠诚,信心,顺从,尊敬,礼貌,毅力,忍耐,温和,正直,勇敢,仁慈等等。
        例如,“创世记”中亚伯拉罕献祭自己独生子的行为被解释为是忠于上帝的楷模行为。
        在今天,这些人类公认的美德,在大部分人类处于愚昧无知的时代,在把同类杀死献祭神明的时代,在3500年前的古代,就被犹太人用文字记载下来并且进行传播,的确是人类发展历史中的一个伟大的进步:当时,中国处于历史模糊不清的商朝的早期,“首都”不停的搬迁,尚未最后定都于殷,甚至这一段历史的“夏商周断代工程”的结论,由于“证据不足”而学术界至今依然存在不同意见争论不休,不述。
        截至2006年,“亚伯拉罕诸教”的信仰者已超过35亿人:基督教21亿多人,伊斯兰教13亿多人,犹太教1500多万人。他们在全世界的分布,如下图所示。
《圣经新约》:耶稣,约翰,保罗的故事 - 仰望星空 - 橘郡的山坡
        亚伯拉罕诸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和犹太教)信仰者分布图。
 
        施洗者约翰
 
        在梵蒂冈的圣彼得大教堂的大门正面的屋顶上,矗立着耶稣和他的12圣徒的雕像。
        由于其中一个圣徒,犹大,背叛和出卖了耶稣,他的位置被另外一个圣徒取代:约翰。
        约翰,又称圣约翰,施洗者约翰(John the Baptist ),他是耶稣的表哥。
《圣经新约》:耶稣,约翰,保罗的故事 - 仰望星空 - 橘郡的山坡《圣经新约》:耶稣,约翰,保罗的故事 - 仰望星空 - 橘郡的山坡
          左图:《儿童时代的约翰和耶稣》。右图:《施洗者约翰》,作者提香。
         《圣经》中记载了耶和华的承诺,犹太人没有放弃信仰,在无尽的等待中,犹太人越来越虔诚,越来越顽强,但也越来越困惑:为什么上帝的许诺没有到来?为什么上帝的选民成了外族的奴隶? 《圣经》“旧约”解释说:因为犹太人背离了耶和华之路。只有更加严格地遵守上帝的旨意,才能够等到曙光的到来。慢慢地,犹太人变成一个狂热于宗教的民族。很多人心甘情愿献身于传教。 《圣经新约》:耶稣,约翰,保罗的故事 - 仰望星空 - 橘郡的山坡
         约翰就是这样的人:《圣经》记载,他长大成人之后,一方面过着清苦的生活,一方面在约旦河边,给人们做洗礼。《圣经》描述他是一个品德高尚,清心寡欲的人。
         本来,与绝大多数传教者一样,约翰可能默默无闻,终其一生。
         但是,有两件事情,改变了约翰的生平,使他成为一个世所共知的先知。
        第一件事:他为他的表弟,耶稣,在约旦河里做了洗礼。从此以后,耶稣也开始进行传教。在此之前,《圣经》说约翰已经知道会有一个伟大的弥赛亚出现,他的所有传教都是在为弥赛亚铺路。但是他不知道弥赛亚就是他的表弟。所以,后世称他为施洗者约翰(可能也是为了区别耶稣的12圣徒中的另外一个约翰)。
       第二件事:他在传教过程中,批评希律王的婚姻,被希律王关进了监牢。如前面的博文“《圣经 旧约》故事之二:圣殿与三大建筑”所述:希律大帝曾经从事过以色列历史上最宏伟的几项工程,包括重建扩建第二圣殿,梅查达宫殿要塞,凯撒利亚海港和希律堡要塞。希律大帝去世后(公元前4年),他把以色列分成几块交给他的儿子,这些儿子昏庸无能荒淫无耻。约翰批评的就是其中的一个希律王的婚姻(但是《圣经》没有说明是哪一个希律王,后世的几种推测仍然在争议),所以他被逮捕了。
        有一次,希律王的美艳的女儿莎乐美(Salome)跳舞,希律王非常高兴,答应赏赐莎乐美“希望要的任何东西”。莎乐美说要约翰的头,希律王就派人杀死约翰,把约翰的人头送给了莎乐美。
        据说其中的原因为:希律王娶来的王后,仇恨约翰批评她的婚姻(她原先嫁给希律王的堂兄弟,她的名字《圣经》没有说明)。希律王虽然把约翰抓进了监狱,还不愿意杀害这位先知。于是,王后唆使她的女儿跳舞取悦希律王(这个女儿莎乐美不是这个希律王亲生的,而是王后带来的,即希律王的继女)。
        这个故事非常有名,成为很多西方艺术的题材。
《圣经 新约》故事:保罗,约翰,耶稣 - 仰望星空 - 橘郡的山坡
        《施洗者约翰》(John the Baptist),波兰雕塑家Igor Mitoraj(生于1944年)的作品,现藏于意大利罗马,天使与殉教者圣母大殿(Santa Maria degli Angeli e dei Martiri)。
《圣经新约》:耶稣,约翰,保罗的故事 - 仰望星空 - 橘郡的山坡
        加拿大舞蹈家Maud Allan(1873-1956)饰演的莎乐美。
        在基督教里,到处都可以看到“施洗者约翰”(John the Baptist)的纪念设施。
        在基督教里,很多教堂命名为“圣约翰”“圣保罗”“圣彼得”教堂,原因就在这里。
        在伊斯兰教里,“施洗者约翰”也是一位伊斯兰教的先知,也设立了很多圣坛。
《圣经新约》:耶稣,约翰,保罗的故事 - 仰望星空 - 橘郡的山坡
         大马士革,倭马亚大清真寺(Ummayad Mosque),施洗者约翰的圣坛(墓葬)。
《圣经新约》:耶稣,约翰,保罗的故事 - 仰望星空 - 橘郡的山坡
        大马士革倭马亚大清真寺,世界文化遗产:最大最古老的清真寺。2001年,教皇约翰·保罗二世(Pope John Paul II )曾经访问过这座清真寺,祭拜施洗者约翰的圣坛。
《圣经 新约》故事:保罗,约翰,耶稣 - 仰望星空 - 橘郡的山坡
       在伊朗的最大的清真寺里,《圣经》“旧约”的故事的绘画:两个宗教信奉同一批先知。
《圣经 新约》故事:保罗,约翰,耶稣 - 仰望星空 - 橘郡的山坡
        根据历史记载和《圣经》:约旦河的这个地点是“施洗者约翰”为耶稣洗礼的地点。
《圣经 新约》故事:保罗,约翰,耶稣 - 仰望星空 - 橘郡的山坡
          《基督出现在人们面前》(The Appearance of Christ before the People),作者Alexander Andreyevich Ivanov。描述耶稣离家出走,来到约旦河洗礼的情景:从此以后,耶稣献身于基督教了。 
《圣经 新约》故事:保罗,约翰,耶稣 - 仰望星空 - 橘郡的山坡
        根据人类已知的历史:没有任何一个部族氏族种族民族或国家,没有产生过宗教。并且所有这些宗教全部都是自动自发自然产生的。
        自从出现人类,就出现了宗教。
        不同的是,宗教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功能的演化。
        早期的宗教的功能,涵盖极其广泛。现在的宗教功能减少了,例如科学和司法已从宗教中剥离和独立出来了。
       相同的是,每一种宗教都有某种形式的宗教仪式,例如犹太教和基督教的洗礼。 
        耶稣也接受了洗礼。
        耶稣的洗礼与众不同。根据《圣经》“新约”的记载,耶稣和约翰走到了约旦河边,约翰正要把水洒在他的头上,耶稣忽然听到了一些细碎的声音。一切,似乎都停止了。河水停止了流动。
        耶稣抬起头来。天空开裂了,无限的光芒扑撒而来吞没了以色列的天空,吞没了周围的一切。耶稣看到一只鸽子向他缓缓飞来。鸽子停在了他的头顶。这时,从洞开的天宇中,从苍穹的最深处传来一句话:“你是我的爱子,是我所喜悦的”。
        这一刻开始,耶稣觉悟到他是上帝的儿子。
        这只鸽子的形象,后来雕刻在梵蒂冈的圣彼得大教堂和世界各地的教堂里。
 
        公元28年,施洗者约翰开始传道。
        公元32年,耶稣做过洗礼后,也开始传道。
        旧时代最后一位先知,与新时代第一位先知,在约旦河相遇,并且是表兄弟。
        约翰是一团火焰,他大声疾呼,痛斥以色列人的堕落,甚至痛斥希律王诱拐他的弟媳妇的行为,他热情四溢,不知疲倦地教诲人们,并且宣布一位伟大的弥赛亚即将来临。
        耶稣是一片海洋,他性格温和,举止平静,他在传道中“几乎很少布道说教”,他总是用一些故事,寓言,比喻,隐喻,谚语,启发,诱导来慢慢引导他的追随者。此外,还有神迹。
        在《新约圣经》中,几本福音论述了他们两个人的区别。最后,施洗者约翰被希律王逮捕,处死,约翰的信徒们把他的尸体掩埋以后,告知了耶稣。那是一个无法无天的时代。
 
        耶稣的出现
 
        在《圣经》里,耶稣32岁以前的生平,我们一无所知。
        当耶稣出现时,已经是一位32岁的青年,职业是木匠。
《圣经 新约》故事:保罗,约翰,耶稣 - 仰望星空 - 橘郡的山坡
        但是,《圣经》记载的耶稣童年充满了神话和传奇:耶稣的母亲玛丽亚是童贞女而受孕。当她神秘受孕之时,天使迦百列(Gabriel)从天堂飞来向玛利亚许诺:她的孩子将成为人类的救主。耶稣出生时,一颗辉煌灿烂的星辰忽然出现,自东向西划过天空,最后停留在一个平凡小屋的上方。原野上的牧羊者看到了天空洞裂。成群的天使乘着火焰降临大地,他们的光芒把黑夜照射成了白昼。天使们向牧羊者宣布:万民之主耶稣已经诞生……据说,希律王听说伯利恒(Bethlehem)诞生一位“犹太人之王”而下令杀死当时出生的婴儿,所以,亚瑟和玛丽亚曾经带着耶稣逃亡到埃及避难……
        现代基督徒或者非基督徒,都对这些传说耳熟能详。无论这些传奇故事如何神奇美妙,终究只是传说。传说的背后,是暗淡的现实:耶稣的父亲叫约瑟,一个职业工匠。根据《圣经》的说法,约瑟和玛利亚结婚前发现她已怀孕。天使告诉了亚瑟真相,于是约瑟充满喜悦的接受了玛利亚等等。事实当然未必是这样。最有可能的事实是:约瑟和玛利亚结婚并生育了耶稣,约瑟和玛利亚后来又生育了几个子女。其余的传奇,或者宗教理论界的争论,不述。
        唯一可以肯定的是,耶稣生活在一个贫寒的犹太家庭。
        可能在公元元年,耶稣出生在以色列北方的伯利恒(注:关于耶稣的诞生时间,争论非常多。现代纪年方式把耶稣出生定为公元元年)。然后,他们带着这个婴儿搬到拿撒勒,风景秀美的加利利原野上的一个小镇。加利利是整个以色列最美丽的地方。橄榄树和果树遍布,没有冬季的地中海气候,使这里的鲜花永远开放,温柔的羊群,温柔的土地,养育出了温柔的人民。耶稣在拿撒勒长大成人。
《圣经 新约》故事:保罗,约翰,耶稣 - 仰望星空 - 橘郡的山坡《圣经 新约》故事:保罗,约翰,耶稣 - 仰望星空 - 橘郡的山坡
 
《圣经 新约》故事:保罗,约翰,耶稣 - 仰望星空 - 橘郡的山坡
       
        耶稣在拿撒勒,一直生活到了32岁。
        不知道他的真实相貌。《圣经》没有记载。
        他应该有一双幽深邃远的眼睛,面带祥和与庄严:人类历史上最独一无二的人物。
        耶稣出现以后,首先作了两件事情:
        第一件事是“由约翰在约旦河做洗礼”(Baptized by John in Jordan river)。如上所述。
        第二件事是史称“对基督的诱惑”(Temptation of Christ):耶稣独自一人来到沙漠里,冥思苦想了整整40天。在此期间,魔鬼三次前来诱惑耶稣。谈到对上帝的能力的考验,耶稣对魔鬼的回答是:“不可试探你的上帝”;谈到权力和荣华富贵,耶稣对魔鬼的回答是:“我只相信上帝”。从沙漠出来以后,耶稣离开了家乡:他成为另外一个人,上帝的儿子。
        耶稣基督出现了,拿撒勒的木匠从世界上永远的消失了。 
《圣经 新约》故事:保罗,约翰,耶稣 - 仰望星空 - 橘郡的山坡
        根据马太,马可,路德三个人编写的三本“福音”的记载:耶稣在洗礼和“沙漠里40天中魔鬼的三次诱惑”两件事情之后,离开了他的故乡拿撒勒(Nazareth)。离开家乡的原因:马太没有说原因,马可说是因为听说施洗者约翰被捕,路德说是因为家乡的人们排斥耶稣。
 
        所以,只能从“最博学”的保罗的书信解释和其他途径,推测这一段记录空白。
        耶稣的家境很苦:他父亲亚瑟很早去世了。耶稣接替父亲,也成了一个木匠。家里经济窘困,母亲玛丽亚和弟弟妹妹们需要赡养,耶稣不得不辛勤工作。但是,亲人并不理解他的内心世界:当时的以色列已经“国破家亡”,人民颠沛流离,孩子们无法受到教育,老人们也没有“社保”和“养老金”。耶稣一边日夜工作,一边必定曾经长期深思:人活着为什么?上帝是什么?真理是什么?死亡是什么?生命中最重要的是什么?
        犹太教已经有一套答案。耶稣熟悉但已经不相信这些答案。耶稣希望找到答案,愿意为此而献身。但是,他没有找到,他也还不知道,自己就是上帝的孩子。耶稣的亲人,应该并不理解耶稣:为什么他32岁还不成家?为什么他日复一日的安静地沉思?耶稣的朋友们同样不能理解他。只有他心中的上帝在抚慰他。但是,那不是犹太人的《圣经》里的上帝。
        那个上帝,在埃及降临“十灾”,杀死过所有埃及人的长子。
        那个上帝,命令犹太人攻打迦南,屠戮了一座又一座的城池。
        那个上帝,用天火毁灭了所多玛与蛾摩拉,没有给人留下机会。
        那个上帝,他的愤怒如烈火,他的意志不允许任何人违背任何一点点。
        那个上帝,当时这样做是人类历史的最真实的反映:在博文“两河文明:世界最早的一批文明”中,我们已经看到,所谓的两河文明或者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并非“一个文明”,而是一批文明。十几个大文明和数量不详的小文明,为了生存,为了土地,为了权力,在几千年里互相残酷厮杀,两河流域及其周边地区,一片血海,处处泪河。如果没有对上帝的坚定信仰,这个小小的犹太种族早已灭亡。不述。
《圣经 新约》故事:保罗,约翰,耶稣 - 仰望星空 - 橘郡的山坡
        
        天性温和善良的耶稣寻找到了另一个上帝。耶稣心中的这个上帝,满怀着悲悯与仁慈,容纳了古代人类的泪河与血海。在心灵的荒漠里,耶稣的上帝如同一股甘泉。他对父亲的追忆,他的父亲的形象,慢慢地与上帝合为一体。父亲死了。父亲活着。上帝就是他的新父亲。
        耶稣对上帝的爱,渐渐不再是人对神的爱,更是儿子对父亲的爱。无数次,耶稣在祈祷中呼喊“我的父”。辛劳的木匠耶稣,渴望父爱的耶稣,为自己创造了一个心灵之父。上帝在向他说话。但是,上帝的声音被纷乱嘈杂的尘世掩盖。
        他听到了表哥约翰施洗的消息。他毅然决然离开家庭去接受洗礼,洗礼之后他又在沙漠里苦苦思索了40天。想通了。
        耶稣诞生了。耶稣,决心成为上帝的儿子。或者,他本来就是上帝的儿子。
        耶稣的上帝,不再仅仅属于犹太人,而是属于所有人,所有种族,天下万民。
        这是《圣经》“新约”和“旧约”的区别:这里埋下了犹太教与基督教分裂的种子。
       
        前两件事(洗礼和沙漠40天)之后的第三件事开始,就是一系列的“神迹”。
        耶稣的第一个“神迹”(在《圣经》里记载的耶稣出现后的第三件事情),就是他参加迦拿的婚礼(Wedding at Cana):他在参加一次婚礼的时候,主人家里的酒喝完了。耶稣让他们在酒缸里倒满水,然后请他们品尝:这些水全部变成了美酒。这件事令所有人大吃一惊,于是一些人开始信仰他,包括12圣徒中两位:彼得和彼得的弟弟安德烈(Saint Andrew)。
        这是耶稣显示的第一个神迹。
        这个故事,发生在以色列的迦百农(Capernaum)。耶稣离开家乡以后,首先在迦百农一带传教。这里是犹太教盛行的地区,并且靠近以色列最漂亮的湖泊,加利利湖(Galilee)。
《圣经 新约》故事:保罗,约翰,耶稣 - 仰望星空 - 橘郡的山坡
        上图:以色列迦百农(Capernaum),古犹太教堂遗迹。耶稣开始时在这一带传教。
《圣经 新约》故事:保罗,约翰,耶稣 - 仰望星空 - 橘郡的山坡
        右图:《迦拿的婚礼》上的第一次神迹。
 
        罗马人对犹太人进行了四次大屠杀(镇压):
        第一次:公元前63-64年
        第二次:公元   66-73年
        第三次:公元115-117年
        第四次:公元132-135年
        最终,迫使犹太人离开已经居住了一千六百多年的家园……历尽磨难的犹太人,始终幻想能有一位“救世主”(弥赛亚)把他们从水火中拯救出来。耶稣的出现(公元1-36年)正是第一次和第二次罗马人镇压犹太人之间。
        但是,正如摩西时代,耶和华必须显灵才能获得犹太人的信任和敬畏而服从一样,耶稣也必须通过神迹,才能使人们相信他。
        于是,从“水变美酒”开始,《圣经》的四本福音中总共记述了耶稣的三十多项神迹,包括但不限于:       
        复活:他使三个死人复活了。
        治病:他给很多人治愈了多种疾病。
        超越自然:他曾在水上行走,他曾用几块饼和几条鱼使四千多人吃饱了等等。
 
        在耶稣之前,埃及和两河流域,都建造过巨大的神殿,流传过更加惊人的神迹。
        在耶稣之前,希腊人和罗马人,也建造过庄严的神殿,神明也是法力无边。
        但是,耶稣的成功和不朽,绝对不在于四本“福音”中的三十多个神迹。
        现代的基督教徒,认为这些神迹描述只是隐喻和传奇,不是《圣经》的真谛。
《圣经 新约》故事:保罗,约翰,耶稣 - 仰望星空 - 橘郡的山坡
        
        耶稣,身后没有建造神庙或者圣殿。
        耶稣,没有显示无边的法力(他的神迹,大多是淡然处之的慈善举动)。
        耶稣,没有显赫的身世炫耀(保罗考证他是大卫后裔,并无确切证据)。
        耶稣,更没有通过暴虐的惩罚或恫吓,迫使人们相信他心中的上帝。
        耶稣,只是时时处处显示出,他是上帝的儿子,他来拯救所有的人。
 
        耶稣,在“马太福音”和“马可福音”两本“福音”书中,只有两条训诫:
                  “一个人必须用他的全部心,灵魂,思想和力量去爱上帝”。
                  “一个人必须要像爱他自己一样去爱他的邻人”。
        耶稣,在“约翰福音”中,只有一条训诫:
                 “我给你们一个新的戒条:你们要互相爱”。
        耶稣,第一次用广义的“爱”取代了此前千百年带来无数战争和动乱的“恨”。
 
        渐渐地,耶稣在加利利湖畔一带,拥有了12位圣徒和很多“热心者”。这些12圣徒的来历,出身,名字,事迹,各种资料说法不一,不在本博文的范围之内,因为很多宗教学者至今也对这些问题“研究分析”中。
        不知道划分12圣徒或者“热心者”的标准是什么,也不知道圣徒与编写《新约圣经》或者壮烈殉道有没有关系。总而言之,耶稣的说教和魅力,使得很多人追随他:这些12圣徒的陵墓,有的成为了宏伟壮丽的宗教圣殿,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有的则年久失修,成为历史遗迹,旅游景点,原因也不清楚,或者说法不一。
《圣经 新约》故事:保罗,约翰,耶稣 - 仰望星空 - 橘郡的山坡
         耶稣12圣徒之一,圣腓力(Philip the Apostle)的陵墓,位于土耳其的代尼兹利(Denizli)。他在“约翰福音”一书中出现次数比较多,他“把说希腊语的人群介绍给了耶稣”。注意:不要把12圣徒中的腓力和“使徒行传(Acts of the Apostles)”中的另外一位腓力(Philip the Evangelist )混淆,后者是在很多国家宣教和建立教会的一位积极传播基督教的使徒,又称“传福音者腓力”。
《圣经 新约》故事:保罗,约翰,耶稣 - 仰望星空 - 橘郡的山坡
         耶稣12圣徒之一,圣约翰(John the Apostite)的陵墓,位于土耳其的以弗所(Ephesus)。这里是早期的基督教的重要宗教中心之一。约翰是“约翰福音”的作者,他也写过很多书信,宣讲基督教义。注意:不要把他和“施洗者约翰”混淆,后者很早就被希律王杀害了。
《圣经 新约》故事:保罗,约翰,耶稣 - 仰望星空 - 橘郡的山坡
         耶稣12圣徒之一,圣安德烈(Saint Andrew the Apostite)的陵墓上建立的拜占庭式Agios Andreas教堂,位于希腊Patras。据记载:圣安德烈在希腊殉道,被钉在交叉型的十字架上处死了。
《圣经 新约》故事:保罗,约翰,耶稣 - 仰望星空 - 橘郡的山坡
          耶稣12圣徒之一,圣雅各(Saint Andrew the Apostite)的陵墓所在地,哥特式Catedral de Santiago de Compostela教堂,位于西班牙的圣地亚哥。
        说明:以上几张照片,仅仅是耶稣的12圣徒的墓葬所在地的教堂或者遗迹。以他们的名字命名的基督教教堂,数量巨大,遍布世界几乎所有的国家,不述。
 
        登山宝训(Sermon on the Mount)
 
《圣经 新约》故事:保罗,约翰,耶稣 - 仰望星空 - 橘郡的山坡
        不知道是哪一天,在以色列的哪一座山上,耶稣带着他的12圣徒,面对着数量不详的听众人群(这些数据《圣经》没有记载),耶稣发表了一篇西方文明历史上最为著名的演讲。唯一肯定的是:这次演讲,在以色列的加利利湖边(Galilee,2730平方公里),这是以色列第二大湖,仅次于死海,湖边风景秀美。
        右图是加利利湖的卫星照片。
        这个演讲,是未来的基督教的核心,亿万灵魂的心中的明灯。这个演讲,是对爱的呐喊,从此冲破犹太世界,冲破罗马帝国,徊响在整个世界的上空。“马太福音”“马可福音”和“约翰福音”都以不同的篇幅记载了这篇演讲:
 
        谦卑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你们的。伤悲的人有福了,因为你们必得到安慰。渴望正义的人有福了,因为你们必定得到满足。怜悯别人的有福了,因为你们也必然得到怜悯。和睦的人有福了,因为你们必定成为上帝的孩子。为正义而被压迫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正是为你们建造的!
        你们是世界上的盐,你们是人世间的光。
        你们是世界上的盐。盐,如果失去了味道,怎么能感觉到咸味呢?它们将被丢在外面任人践踏。你们是世界上的光。城市建立在山上,是不能被隐藏的。灯光,不应该放在底下,而应该放在灯台上面,才能照亮房间。你们的光,也应当照耀在众人面前,来荣耀你的上帝。
         你们都听过这句话:“不可杀人,杀人者都免不了被审判”。可我还要告诉你们:要爱你的兄弟。凡是向兄弟动怒的,也都难免被审判。 《圣经 新约》故事:保罗,约翰,耶稣 - 仰望星空 - 橘郡的山坡
         你们也都听过这句话:“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可是我还要告诉你们,如果有人打你的右脸,你就把左脸也转过来给他打!如果有人抢走你的内衣,那么你连外衣也让他拿去!如果有人逼你走一里路,那你就跟他走二里路!
        你们还听说过:“要爱你的邻居,恨你的仇敌”。可是我告诉你:要爱你的仇敌,要为你的敌人祷告。上帝,他让太阳照耀好人,也照耀坏人;上帝,他让雨水降临到好人,也降临到坏人。你们也应当像你们的天父那样。
        你们祷告的时候,不可象那些伪善的人那样,站在大庭广众面前祷告。你们应当进入内室,如此祈祷:
        “我们在天上的父,愿人们尊你的名为神圣。愿你的旨意实行在地上,如同实行在天上。我们日用的饮食,你今日赐给我们。你免了我们的罪,如同我們免了别人的罪。愿主让我们远离诱惑。愿主救我们脱离邪恶。国度、荣耀、权柄,都是你的。直到永远。阿门!”
        一个人不能事奉两个主人。
        你们不能事奉上帝,又事奉财神。
        我告诉你们:不要为生命忧虑,不要去担心吃什么,喝什么。不要为身体忧虑,不要去担心穿什么。生命,难道不比饮食更重要?身体,难道不比衣裳更重要?你们看,天空中的飞鸟,它们不耕种也不收获,然而却能从天父那里得到食物。你们看,野地里的百合,它们不纺也不织,然而却比所罗门王穿戴得更加美丽。不要为明天忧虑。明天,自有明天的忧虑。今天的难处,就在今天担当。
        你们饶恕别人的罪,天父也必定饶恕你们的罪;你们不饶恕别人的罪,天父也必定不饶恕你们的罪。你们用什么样的器具去称量别人,别人也就必用同样的器具来称量你。为什么只看到弟兄的眼睛里有刺,却看不到自己眼睛里有木呢?
        爱你的弟兄,如同爱自己的灵魂;保护你的弟兄,如同保护自己的瞳孔。
        你们愿意别人怎样对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对待别人。你们如果仅仅爱那些爱你们的人,那有什么可以称道的呢?即使是罪人也是这样啊!你们如果仅仅善待那些善待你们的人,有什么可称道的呢﹖即使是罪人也是如此啊!你们要爱仇敌,要善待他们。上帝,他施恩给那些忘恩的、做恶的。你们也要慈悲,就象你们的父慈悲一样。
        凡是祈求的,就会得着。凡是寻找的,就会找到。凡是叩门的,就给他开门。
        你们中间作父亲的,会不会当儿子要吃饼的时候,你反而会给他石头呢?要吃鱼的时候,你反而会给他蛇呢?你们尚且不会如此,天上的父,难道不是更要把好的东西给他的孩子们吗?
        你们要进窄门。
        因为引到灭亡的,那门是宽的,路是大的。
        引到永生的,那门是窄的,那路是小的。
 
《圣经 新约》故事:保罗,约翰,耶稣 - 仰望星空 - 橘郡的山坡
         左图:《马太与天使》
       (Saint Matthew and the Angel)
        马太记录的这篇演讲的篇幅最多,最全。但是,可能当时没有几个人能真正理解耶稣演讲的真谛,包括记录这些演讲的马太,马可和约翰。这里,蕴含着一套全新的宗教的精髓;这里,攀上了西方文明的巅峰。这里,既有最为深沉的悲悯,也有最为瑰丽的希望。
        耶稣,一个年轻的犹太人,说出了古代世界最伟大的话语,诠释了新的人生和宇宙的真理。耶稣的话语,就像涓涓细流逐渐汇成了滚滚的巨流,淹没了高山,冲毁了堤坝,流进了无数苦难人民的心田。心地善良的人们,在他的话语中突然找到了爱的意义,明白了上帝的意旨。
        这种力量,这种来自上天的声音,不久就冲垮了强大的罗马帝国和此后一切强权,包括2000年后更加强大的苏联帝国。
        谁都无法阻挡,谁都难以想象,谁都不知道为什么?
        只有耶稣知道。        
        此前此后,帝王们的丰功伟业已成尘土。
        那一年,世界上最重大的一个事件,就是加利利湖边的这次演讲。
        耶稣的话语,直到今天人们还在研究,并已成为世界道德体系的基础,不述。
        耶稣的话语,到底是一场演讲还是多次演说的汇编,尚不清楚,《圣经》没有明确说明。不述。
 
        把凯撒的给予凯撒
 
        犹太人创建了一神教。此前,所有种族和民族的原始宗教,都是多神教,现在基本都被人类遗忘了。其中最著名的是希腊人的神话和宗教体系,其中的很多非常美妙,也非常纯朴自然,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最高的一位主神宙斯,总是抑制不住自己的性冲动,不断和不同的神和人性交,生出的孩子们也是著名的人或者神。罗马帝国,几乎全部照搬了希腊的这些神话和宗教。今天,这些神话和宗教,已经离开了人类生活,离开了宗教信仰领域,进入了艺术和美学领域,不述。
        这些消失的宗教,几乎没有一种例外:无法处理好与世俗世界的关系。
         
        耶稣的诠释,使一神教从局限于犹太人,走向了世界所有民族和种族。
        耶稣的另外一个贡献,就是一句被很多人忽略的话:“把凯撒的给予凯撒,把上帝的给予上帝”。这句话,清晰明确地划分了宗教世界和世俗世界的关系:此前几千年里混乱不堪的关系。
        这句话的核心就是“税收”体系(参见有关的宗教理论和研究)。历史上,整个欧洲或甚整个世界都为了税收归于王权和神权的比例而斗争甚至战争,直到近代才理清,理顺。
        美国是第一个例外:开国伊始,美国的开国先贤们就按照耶稣的这句话,“把凯撒的给予凯撒,把上帝的给予上帝”,严格界定了三权分立,宗教,媒体,法律体系和道德体系的关系等等。然后,美国敞开大门欢迎世界所有不幸的人:
《圣经 新约》故事:保罗,约翰,耶稣 - 仰望星空 - 橘郡的山坡
       
       ……  
       把被遗弃的可怜人送来吧,
       把穷困潦倒而渴望呼吸自由的芸芸众生,
       连同那些无家可归四处漂泊的人送来吧,
       把他们交到我的手中来吧,
       我高举着光明的火炬,守候在这金色的大门。
       ----这段Emma Lazarus(右图)的诗雕刻在自由女神像的基座上
 
        耶稣的宗教,是给罪人的,是给穷人的,是给所有被遗弃的人的。犹太人赞颂耶和华的时候,首先赞美的是他的公正。但是,耶稣的上帝不是公正的:父亲对孩子的爱,从来不是公正的。他会扶起悲苦的孩子,擦去他的泪水,给他真心的拥抱,无论他或她是令人厌恶的税吏,还是被人鄙视的妓女。他不管这些孩子犯过什么错,什么罪。
《圣经 新约》故事:保罗,约翰,耶稣 - 仰望星空 - 橘郡的山坡
        马太(Matthew),“马太福音”的作者,他原来就是一个“令人厌恶的税吏”。
        妓女,在《圣经》里也多次出现。其中,最著名的一个例子:一群法利赛人(Pharisee)拖来一个蓬头垢面的女人,对耶稣说:“这个女人正在犯奸淫的时候被抓到了。按照摩西律法,这样的女人应该用石头打死。你看怎样办?”那个女人低头呜咽。耶稣也低下头,在地上画字,没有说话。法利赛人催促耶稣:“你说你是先知,那你说该不该砸死这个娼妓?”耶稣直起身,看着这群人:“你们对着上帝,问一问自己,你们中间谁一生中是没有罪的,谁就可以砸她。”说完,他重新又弯下腰,在地上画字。
        一阵难堪的沉默。然后,一个人走了,又一个人也走了,第三个人也……等耶稣抬起头,他面前只剩一个人:这个女人还在地上颤抖。耶稣说:“那些人都哪里去了?没有人留下来定你的罪吗?”她说:“没有”。耶稣说:“那我也不定你的罪。你走吧,不要再犯罪了。”她含泪道谢,也走了。
        这个寓言的内涵,不仅在于“每个人都有罪”,而且审判犯罪的人,本身应该是清白的。
        美国宪法,开宗明义“三权分立”:一个不独立,不清白的司法系统,如何去执行法律?
 
《圣经 新约》故事:保罗,约翰,耶稣 - 仰望星空 - 橘郡的山坡
         这幅作品名叫《耶稣和撒马利女人》:耶稣的传教过程,也很辛苦和困难,有时候甚至吃不上饭,喝不上水。这个典故是耶稣在旅途中,没有水喝,一个撒马利女人给了他水。
         
        “把凯撒的给予凯撒,把上帝的给予上帝”,现在已经成为西方著名的谚语之一。
        当时,一些不怀好意的犹太人来询问耶稣:“向罗马皇帝凯撒纳税,是否违背律法呢?”这个问题是一个圈套。几乎所有犹太人都宁愿把钱献给神殿,而不愿交给罗马人。如果耶稣回答“否”,追随他的犹太人就会抛弃他,回答“是”则等于向罗马人公开挑战。《圣经》“新约”的几本福音,记录了耶稣的睿智处理方式:耶稣没有正面回答,而是向他们要了一枚罗马银币。耶稣指着银币上的头像问道:“这上面的头像和名号是谁的?”他们说:“是恺撒的。”耶稣就对他们说:“把凯撒的给予凯撒,把上帝的给予上帝。”是的,当然应该向恺撒纳税:耶稣对谁来征税,毫无兴趣,那是世俗统治者的管辖范围。耶稣只关心他的天国和爱。耶稣不是在对犹太人说话,他是在阐述人类社会的组织结构。他的追随者们,大部分当时都不理解这一点,但是忠实记录了这些话。
        美国的宪法,开章明义,彻底分离了教会和政府的权利关系,从此稳定两百多年。
 
        不清楚耶稣当年真的已经预见到今天,还是后人从耶稣的话语得到启发,人类社会的文明,一步一步发展到更加完善的国家体系,社会福利体系,免费教育体系等等,一一建立起来。这些资金都来自税收,收取和管理纳税人的税收和生活的人是凯撒,当时罗马帝国的元首:现代社会的名称已经改称总统,主席,委员长等等。 
        美国国歌,英国国歌,德国国歌,瑞士国歌,意大利国歌,挪威国歌,荷兰国歌……直到近年来刚刚确定的俄罗斯新国歌,近百个国家的国歌里都出现了“上帝”一词:宗教与政权,和谐统一了。
 
        与中国古代先贤们的简短语言记录类似,《圣经》对耶稣的话,记录也很简单,所以后世的解释也分成很多流派,甚至发生过论战甚至宗教战争。但是,那些历史已经过去,不述。
        特别应予指出的是:公元36年耶稣死后,公元66-153年之间爆发的三次大规模犹太罗马战争,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作为罗马帝国的一个行省,犹太人不愿依法缴纳税收引发的。
        在那个时代,整个世界笼罩在战争和动乱中,没有一处和平的土地。
 
《圣经 新约》故事:保罗,约翰,耶稣 - 仰望星空 - 橘郡的山坡
         《维钦托利把武器丢在凯撒的脚下》(Vercingetorix Throws Down his Arms at the Feet of Julius Caesar ),作者Lionel Royer。维钦托利是高卢(现法国)的一个部族的领袖,战败投降后被杀,凯撒以6万军队击溃了高卢人的25万军队。凯撒一生中“曾经与300万人作战,杀死100万人,俘虏100万人”。这就是耶稣所处的时代。
 
        关于宗教本身,曾被称为“现代罗马历史学家第一人”的历史学家爱德华-吉本(Edward Gibbon,1737-1794),曾经出版过多达6卷的巨作《罗马帝国衰亡史》(The History of the Decline and Fall of the Roman Empire,1776-1788年出版),其中的一句话举世皆知:
        “当年盛行于罗马帝国的各式各样的信仰和膜拜,对人民来说都同样灵验,对明哲人士来说都同样荒诞,对统治阶级来说都同样有用”(The various modes of worship which prevailed in the Roman world were all considered by the people as equally true;by the philosophers as equally false;and by the magistrate as equally useful)。
        这种评语,对还是不对?不予评价。迄今为止,似乎人类没有找到更好的选择。
        但是,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文明是从耶稣的基督教开始的,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耶稣之死
 
        耶稣被出卖,逮捕,钉死在十字架上的故事,世人皆知,不述。
        耶稣,大约30-32岁出现,大约36岁死去。他的时间,太短暂了。
        于是,《圣经》的解释说,这一次只是耶稣基督的第一次来临(First coming)。
        此外,《圣经》对这种遗憾的补充是,耶稣还有第二次来临(Second coming)。
        耶稣自己没有这样说。《圣经》中没有记载耶稣说过这样的话。
        在这短暂的几年里,耶稣没有权利,没有财富,没有婚姻,没有著述,甚至没有发过脾气:他总是用一些故事,寓言,比喻,谚语,隐喻,启发,诱导,来慢慢引导他的追随者。
        在这短暂的几年里,耶稣也没有谴责过以色列人的过错和罪行,他没有直接批评或者谴责过盗窃,性不道德,通奸,贪婪,谋杀,欺诈,恶意害人,妒忌,诽谤造谣,傲慢自负和愚蠢等等:这些内容,都是马太或者马可等圣徒们,对耶稣的温和的言语或者内在寓意的解释或者引申说明。
        甚至在逮捕耶稣时,他的圣徒拔剑相救,耶稣也不允许,他说:“拔剑者,必死于剑下”。
        耶稣是人类历史上,独一无二的人。
        耶稣被说成是上帝的儿子,不知道是否是真实的,但是,可以肯定的一点是:
        耶稣愿意成为上帝的儿子,他的举止言行也不愧于上帝的儿子。
 
《圣经 新约》故事:保罗,约翰,耶稣 - 仰望星空 - 橘郡的山坡
         《看看这个人》(Behold the Man),作者Antonio Ciseri。
        犹太民族在当时的罗马帝国的统辖下,已经变成一个狭隘固执的少数民族。犹太大祭司抓住了与他们宗教观点不同的耶稣,送给耶路撒冷的罗马总督彼拉多(Pontius Pilate ),要求处死耶稣,因为被统治的犹太人是无权判处死刑的。罗马人对地方的宗教纠纷既无兴趣也不想介入,所以彼拉多不想处死耶稣,也不认为耶稣有罪。
        面对大祭司煽动来的人潮,彼拉多说:按照罗马的律法,不必处死耶稣。但是,顽固的犹太人群起要求“按照犹太人的律法”处死耶稣。于是,彼拉多又退一步,采取了另一个折衷的做法:他让罗马士兵用鞭子把耶稣打得鲜血淋漓,然后指给耶路撒冷的人潮观看,说:我已经惩罚了耶稣,可以了吧?不必处死他了吧?宽宏的罗马总督希望宽恕耶稣。
        上述作品《看看这个人》正是描述了这一情景:罗马总督皮拉多指着耶稣,向人群呼喊。
        但是偏执顽固的犹太人群依然高呼要处死耶稣,耶稣本人一句也不辩解。最后不得不处死耶稣。
 
《圣经 新约》故事:保罗,约翰,耶稣 - 仰望星空 - 橘郡的山坡《圣经 新约》故事:保罗,约翰,耶稣 - 仰望星空 - 橘郡的山坡
         左图:罗马士兵朗基努斯(Longinus)曾经用这个矛试探着刺向十字架上耶稣的身体,看看耶稣是否已经死去。右图:这位罗马士兵在梵蒂冈的圣彼大大教堂的持矛雕像,他后来成为一位虔诚的基督徒,四处传播基督教。
        据《圣经》记载:耶稣和另外两个罪犯一起被钉上十字架。耶稣断气后,右上图的这名罗马士兵朗基努斯(Longinus)用左上图的长矛刺耶稣,耶稣的血喷溅出来,洒在朗基努斯的眼睛上。朗基努斯当兵已经12年了,眼睛几乎失明,这时他的双眼竟然自行痊愈了。朗基努斯说:“他的确是上帝的儿子”,于是他放弃了军人的职业,受洗成为虔诚的信徒,一位德行高尚的圣者,被后世称为圣朗基努斯。他的矛,称为朗基努斯枪或者圣枪(Holy lance),现存梵蒂冈。
        在罗马人逮捕耶稣时,圣徒彼得拔剑抵抗,砍下了一名罗马士兵的耳朵。耶稣说:“拔剑者,必死于剑下”。彼得于是收回了他的剑。耶稣治好了这位士兵的耳朵,然后被抓走了。后来,这位罗马士兵也成为一位虔诚的基督徒,并到处传播基督教。
        ……
        在《圣经》的“新约”里记载的耶稣的故事,处处充满了这种传奇。
        罗马帝国是伟大的,在此之前,西方从没有过如此集中的权力,在此之后也再未出现。
        罗马帝国建造了世界上最美丽的城市,最完善的道路体系,最繁荣的贸易体系……但是,罗马的精神世界在萎缩:罗马已在巅峰,不再有未来。罗马是一部伟大的国家机器,但失去了灵魂。罗马产生了璀璨文明,但文明的后面是深深的空虚,不知道拿什么来填充?
        一个成功的帝国,一个残缺的文明,耶稣和它迎面相遇。
        一段新的历史篇章,翻开了第一页。
《圣经 新约》故事:保罗,约翰,耶稣 - 仰望星空 - 橘郡的山坡
       《Levi 家的盛宴》(The Feast in the House of Levi),作者Paolo Veronese (1528-1588),作于1573年。
       作者将《最后的晚宴》表现为欢畅的盛宴,尺寸555 x 1280 cm:欧洲16世纪幅面最大的绘画之一。
《圣经 新约》故事:保罗,约翰,耶稣 - 仰望星空 - 橘郡的山坡
        《基督的凯旋》(Triumph of Christus),作者Antoine Joseph Wiertz (1806-1865)。
《圣经 新约》故事:保罗,约翰,耶稣 - 仰望星空 - 橘郡的山坡
       《基督的凯旋》的尺寸很大:625 × 1110 cm。新教的浪漫主义画家们,早已经抛弃了天主教的悲悲戚戚的艺术传统,将十字架上的基督表现为胜利凯旋的形象。
《圣经 新约》故事:保罗,约翰,耶稣 - 仰望星空 - 橘郡的山坡
 
       附录
       刘亚洲谈基督教
       西方人进教堂是为了忏悔,中国人进庙是为了贿赂。
       善良不是一种愿望,而是一种能力。一个人的道德品质。一个人的道德高低也许不重要,一个民族的道德高低就重要了。一个官员的道德高低也许不重要,一个执政集团的道德高低就很重要了。好人可能错用坏人,但是坏人绝对不会错用好人。我们对干部进行这么多考核,但翻开干部履历考察表,居然没有一条是对干部的人性道德进行考核的标准。这促使我们的干部不必对下,更不必对自己承担什么道德义务,只要“唯上”就路路皆通。
       今天,中国一切问题都指向制度,而一切制度的问题都指向文化,而一切文化的问题都指向宗教。
       道德就是文化。道德是不是宗教的一种表现形式呢?我还在思索这个问题。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有许多值得商榷和改善之处。民族性就是道德。宗教决定了文化,文化决定了民族的性格,民族的性格决定了民族的命运。举反腐败为例。惩治腐败并不能根除腐败。建立完善的社会制度是一种办法,但根本的办法还是要从文化入手,宗教。中国的三个主要宗教:佛教、道教、儒教(我把儒学也称为一种宗教),对中国人形成今天这样的心理状态和道德,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历史证明,这三个教根本无法振兴中华。让我拿西方的基督教和中国的宗教做个对比。中国文化教育我们“人之初,性本善”。西方的宗教正好相反,它认为人生下来是恶的,人的本性也是恶的。因此,他要限制你,反思你。
       西方文化认为,人是有原罪的。人心是黑暗的。不少人经过“文化大革命”,最黑暗的东西在哪里呢?最黑暗的东西在人的心中。每个人的心灵中都有非常肮脏的一面。西方文化把这个剖露出来,展示出来。批判它,控制它。东方文化是把它包起来,养着它。西方的教堂有忏悔室。进了教堂之后,就把心灵的东西向神述说。把丑陋和肮脏的东西向神诉说了,他就轻松了。他的心灵得到了净化。我在美国时曾在教堂外坐了一整天,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情景:人们总是愁眉苦脸地进去,神情轻松地出来。后来我才渐渐了解了其中的奥秘。
       久而久之,他就变成了一个健康的人,心态和心灵特别健全的人。人是有欲望的。但人必须克制自己的欲望,必须自己(而不是别人)克制自己的欲望。中国人不会克制自己,不会对自己进行心灵拷问,于是他就去克制别人,去拷问别人。鞭笞和拷问自己是痛苦的。只有心中永远有信仰,有对永恒的神的信仰,才能如此。
       很多人去过西方的教堂,那里的神是以一种血淋淋的、受苦受难的形象出现的。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圣母不是流血、就是流泪。那实则是人的化身,是人的苦难、思想的化身。西方宗教里的神看似是神,其实是人。耶稣的死亡就已经完成了他从神到人的蜕变。只有人才能死。
       而中国的庙宇的神才是神。你看那些神的形象:大腹便便,无忧无虑,嘻皮笑脸,享受着人间烟火,个个吃得脑肥肠满。西方人进教堂是为了忏悔,中国人进庙是为了贿赂。不是吗?因为要办成某件事,向神祈祷,用钱买了香点上,或放上瓜果之类我们人间吃的供品,默默许愿。这不是贿赂是什么?西方人进教堂是为了解脱精神上的苦难。中国人进庙宇是为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苦难。西方宗教的神在受苦,人民不受苦。东方宗教的神在享乐,人民在受苦。这就是东西方宗教最大的区别。
       西方的教堂总是建在城市中心,与民亲近。中国的庙宇总是建在深山老林中,与民疏远。
       我曾说过,中国人基本是个没有信仰的民族。没有信仰,不是指没有信仰的形式。恰恰相反,中国人信的东西最杂,包括气功大师都信。什么都信,恰恰就是什么都不信。中国人心中没有永恒的神的位置,再说深一点,就是没有终极性的文化精神追求!这种人是不会把自己的关心范围扩大到家庭、甚至个人以外的。如果扩大出去,一定就是伤害别人。这样的民族怎么能不是“一盘散沙”?
      在西方国家,一辆车要坏到公路上,几乎所有的车都会停下来,问你是否需要帮助。在中国,绝大多数车都会扬长而去,好不容易停下来问你,我可能还怀疑,你干什么?你有什么目的?一滴水珠是非常小的,但这个水珠确实能把整个太阳包容进去。
       千年来,东方和西方的竞争中,西方胜利了;东方宗教和西方宗教的竞争中,西方宗教胜利了。宗教的胜利是什么样的胜利?我认为是一种精神上的胜利。
       没有信仰,就没有精神上的力量。中国人所缺少的,正是西方人所拥有的。
 
0%(0)
0%(0)
  一神教不是犹太人创立的,是犹太人取自埃及太阳神教  /无内容 - x-file 03/20/15 (665)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北美最大最全的折扣机票网站
美国名厂保健品一级代理,花旗参,维他命,鱼油,卵磷脂,30天退货保证.买百免邮.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14: 刚从国内回来,看不惯国内的吃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