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是台灣經濟的重要支柱。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台灣基本上建立了部門比較齊全、以委託加工型態為主體、以資訊電子產業為支柱的工業體系。
70年代以前,台灣工業特別是加工出 口工業有了較快發展,也具備了相當的工業基礎,但發展重心始終是以輕紡工業為主,還未形成一個完整的工業體系,缺乏重化工業與生產資料生產工業。70年代 初起,台灣在繼續發展加工出口工業的同時,開始推動第二次進口替代工業。在第六個四年經濟建設計劃中,台灣把加速發展資本及技術密集工業作為工業發展的重 點,並以“人造纖維、塑膠-石化”及“金屬製品、機械-鋼鐵”兩大系列作為代表,採取保護政策(即進口替代),建立台灣自己的重化工業。然而,世界石油危 機的發生,改變了台灣所處的國際經濟環境,經濟發展面臨新的挑戰,台灣當局便於1974年提出推動“十項建設計劃”,發展能源交通咻數然A工業及重化工 業(即興建鋼鐵廠、造船廠與石油化學工廠)。隨著十項建設工程的相繼完成,台灣重化工業得以初步建立與發展。1978年,台灣重工業生產比重首次超過輕工 業,台灣有了自己較為齊全的工業體系。
70年代末開始,台灣除繼續發展以出 口為主的輕紡電子工業及加強重化工業的建設(1978年提出的十二項建設計劃中繼續擴建鋼鐵廠、造船廠與石化工廠等)外,開始轉向發展所謂的“策略性工 業”與“高科技工業”,重點鼓勵民間投資,發展資訊電子、精密機械儀器、光電工業等。1980年,新竹科學工業園區的正式建立,是科技工業政策調整的重要 標誌,其主要目的是引進新技術,開發新產品,吸引與培養高科技人才,建立與發展技術密集工業。1981年底,台灣又提出以資訊與機械工業等為代表的策略性 工業,並逐漸形成“二高”(附加價值高,技術密集度高)、“二大”(產業關聯效果大,市場發揮潛力大)、“二低”(污染程度低,能源密集度低)的策略性工 業發展標準,並採取多種措施予以鼓勵,以實現工業升級與經濟結構的轉型。於是80年代以後,台灣資本與技術密集工業得到迅速發展,逐漸取代傳統工業或勞力 密集型工業。但就70年代初到80年代的工業發展來說,受世界經濟與市場波動的影響,台灣工業生產增長極不穩定,波動相當大,1974年出現50年代初以 來第一次負增長,1976年到1978年又出現13-23%的高增長。80年代,台灣工業在波動中保持中速增長,年平均增長6.9%,其中1982年出現 70年代以來第二次負增長。
90年代以來,台灣主要推動高新技術 產業的發展,提高工業技術水準。在1990年制訂的“六年建設計劃”(1991-1996)中,台灣進一步提出發展十大新興工業,即通訊工業、資訊(資 訊)工業、消費性電子工業、半導體工業、精密器械與自動化工業、航空航太工業(航太工業)、高級材料工業、特用化學工業與制藥工業、醫療保健工業與污染防 治工業。90年代中期後,台灣開始推動以建設“科技島”為中心的高科技產業發展。雖然有不少規劃未能全面落實與實現,但仍促進了高科技產業的發展,高科技 產業逐漸成為台灣工業發展的主體與核心。整體來說,90年代,台灣工業增長速度進一步下降,年平均增長4.4%,其中1990年出現50年代以來第三次負 增長,2001年出現第四次負增長。
經過約50年的發展,台灣工業生產規 模急劇擴大。工業生產凈值從1952年的34億元新台幣增加到2000年的31287億元新台幣,增長了920倍。其中,1971年工業生產凈值超過 1000億元,1984年超過1萬億元,13年間增長了9倍;1992年,突破2萬億元,8年翻了一番;1998突破3萬億元,7年翻了一番。在工業內 部,製造業生產始終居主導地位。製造業生產凈值于1972年突破1000億元,1986年超過1萬億元,14年增長了9倍;1996年,超過2萬億 元,10年翻了一番;2000年達到25503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