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菲律宾特警强攻大巴车
中广网北京8月25日消息(记者陈振玺)8月23日,菲律宾马尼拉发生劫匪劫持香港游客事件,尽管菲律宾方面做出了积极努力,但事件仍造成8名 香港同胞遇难、2人重伤。菲律宾25日进行全国哀悼,悼念在8月23日的劫持人质事件中遇难的8名香港游客。那么,这一劫持人质事件的处置难度究竟有多 大?菲律宾警方在组织指挥、战术素质等方面表现如何?就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国家反恐演习专家评估组成员、军事科学院研究院郑守华。
菲人质事件难度小失误多
菲律宾马尼拉人质劫持事件处置起来的难度有多大?菲律宾警方的表现又如何?郑守华认为,这次香港游客被劫持事件,是一起刑事犯罪活动,劫匪为了实现个人目的而实施的劫持行动,相对来说应该比较容易处置,但由于菲律宾警方多方面失误,这次行动基本上是失败的。
尽管菲律宾警方做了不少努力,采取了一些措施,先期反应速度也比较快,但同时也暴露了许多问题。

菲警使用大锤砸碎大巴车窗
指导失误、准备不足和侦察疏忽
悲剧发生后,菲律宾政府下令对这起事件展开认真调查。4名参与处置香港人质行动的菲律宾警察今天被停职。那么,这起事件暴露出了菲律宾警方的哪 些问题?郑守华指出,一是缺乏正确的行动指导。反劫持,通常以确保人质生命安全为基本指导,一切处置措施都应围绕人质安全而展开。但此次行动,看不出有这 样一个指导思想。警方的行动力量也没有体现“人命关天”、人质安全为第一的理念,这么多人质死伤与这一理念的缺失有直接联系。
二是没有充分的行动准备。反劫持是精细化行动,事先必须有精细的行动方案和多种处置措施,并进行充分的物资器材准备。但从行动过程看,首次突击 行动未成功后没有其他补救措施,行动十分被动和盲目;没有准备先进的侦察器材实施侦察,没有专业破拆工具实施破坏作业,而使用普通的铁锤砸汽车钢化玻璃, 用绳子拉动车门,影响了营救行动的效果。
三是缺乏周密侦察。行动前警方不了解车内情况,片面听信司机的错误报告,没有采取多钟侦察措施进一步印证情况,而是仓促发动攻击。

劫匪毫无遮掩的出现在大巴车门口,绝好的狙击机会却被错过
菲警多重失误在国际反劫持史上少见
菲律宾国家警察机构表示,参与营救行动的警察团队训练不够,团队领导无能,营救行动计划不周。那么除了这些,菲律宾警方在具体操作时又有哪些失 误?郑守华认为,这次行动警方失去了多次狙击劫匪的机会;武力攻击时,毫无章法,极不专业,而且方法单一,没有其他行动配合,只是盲目地砸窗破门,没有做 到隐蔽突然攻击;无法进入车内时,双方僵持一个多小时,增加了人质的危险。
再就是,没有能够有效的利用谈判手段来解救人质,是这次行动最令人遗憾的地方。这次事件,劫匪表示愿意通过谈判和平解决,而且释放了10名人 质。但菲律宾警方从上到下,都对谈判不积极,甚至拒绝谈判,有关部门拒绝了他复职和见记者的要求,进一步激化了劫匪情绪,这在国际反劫持史上是少见的。
责编:李寒 来源:中国广播网